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儒家類
者空其文也祭统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
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今此
行赏可也而封诸侯则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
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
(四/四)太尉秦官知月 …… (第 21b 页)
(六/一)孟秋禁封侯割地失其义
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
出大币注云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也而禁
封诸侯割地失其义
(六/二)凡鸟随阴阳者不居中国
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注云皆记时 (第 29b 页)
以祭末又得恩赐与刑人故明之云古者夏殷
之时不使刑人守门虽是贱人所以得恩赐
(十/九)禘发爵赐服尝出 田邑

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第 11b 页)

发秋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发公室示
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注云
言爵命属阳国地属阴发公室出 …… (第 11b 页)
此尝之
日发公室示赏者文各有所对以赏对刑则赏
属春夏刑属秋冬其实四时之间皆有赏故车
服属夏田邑属秋出 田邑
之时亦有物也故觐
礼秋时赐侯氏车服及箧服也
(廿/二)观铭既美所称又美所为 (第 12b 页)
 之取三师焉戴郑所与也故三国伐之郑戴合攻盖
 取三国之聚其残民也甚矣
 程氏杂说曰取者非其有之以为己邑也灭者覆人
 之邦绝人之祀其恶尤甚凡取 田邑
不以内外皆曰
 取外国唯隐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僖三年徐人取舒二者不绝其祀取以为己附庸也 (第 16b 页)
 秋之所诛而不以听者也则何以无贬乎有不待贬
 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谢湜曰天子所封 田邑
而诸侯取之诸侯之罪也凡
 书取罪其专济西田汶阳田皆鲁地也昔为邻国所
 侵而今能复之不谓之复而谓之取者 (第 7a 页)
讥其与取他

 国 田邑
不异也济西汶阳鲁之旧也明曲直正封疆
 请之于王而后受之所谓复之以道也若夫恃为已
 有专以兵力争夺则与 (第 7b 页)
 秋亦不书矣
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
 谢湜曰伐邾取须句取訾娄矣今又伐邾取绎然则
 鲁之问罪于邾惟以利其 田邑
而已王法在所黜者
 也
 胡安国曰用贵卿为主将举大众出征伐不施于乱
 臣贼子奉天讨罪而凌弱侵小近在邦 (第 14a 页)
 胡安国曰按左氏会于商任锢栾氏也会于沙随复
 锢栾氏也古者大夫去国君不扫其社稷不系累其
 子弟不收其 田邑
使人𨗳之出疆又先之于其所往
 敕五典厚人伦也晋不念栾氏世勋而逐盈又将复
 执之而命诸侯无得纳焉则亦 (第 14a 页)
 (近附近/之近)(解云鲁颂云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以此/言之似鲁国界内旧自有许何言近许而)
 (系之许也彼注云常许鲁南鄙西/鄙此在王圻之内则非此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
 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注分别之者古有分
 土无分民明当察民多少课功德音义(别彼/列反)(解云/田多)
 (邑少 (第 4b 页)
 许诺注诸侯死国不死邑故可许诺疏(注解云即曲/礼下篇云国)
 (君去其国止之曰若之何去社稷矣是无去/国之文不言若之何去 田邑
故知不死邑也)桓公曰
 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注下坛与曹子定约盟
 誓庄公也必下坛者为杀牲不洁又盟本 (第 26b 页)
 (不贵故知孔子之意不欲受也若然庄十三年曹子/手剑而劫桓公是以齐人归我汶阳之田何氏云劫)

 (桓公取汶阳田不书者讳行诈劫人也然则此亦威/劫齐侯而得 田邑
与彼不异而书不讳者正以曹子)
 (夲意行劫以求汶阳之田君子耻其所为故不书也/今在颊谷之会孔子相仪正欲 (第 14b 页)
  复恶也未绝而入亦恶也然则何言乎位已绝未
  绝大夫去国君不埽其宗庙不系累其子弟三年
  不反然后妆其 田邑
此之谓君有礼此之谓未绝
  未绝而入恶也大夫去国君埽其宗庙系累其子
  弟去之日遂妆其 (第 48a 页)
田邑
此之谓寇雠此之谓已绝
  已绝而复亦恶也交讥之(吕氏曰不云纳楚郑以/兵胁宋而鱼石自入焉)
  (尔或 (第 48a 页)
 武夷胡氏传会于商任锢栾氏也会于沙随复锢栾
  氏也古者大夫去国君不埽其社稷不系累其子
  弟不收其 田邑
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之于其所往
  敕五典厚人伦也今晋不念栾氏世勋而逐盈又
  将搏执之而命诸侯无得纳焉 (第 18b 页)
 天子使吏治言之名曰县鄙夫公邑閒田之地既名

 郊野又名县鄙何也盖是 田邑
也有在六遂之县者
 有采地之县者康成所谓二百里为州四百里为县
 者谓此地尔故所互建者旐也所迭载者亦旐 (第 32a 页)
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是卿之适子属公族也)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适丁历反本又作嫡(宦仕也为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为于伪反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馀子适子之母弟也亦治馀子之政)疏曰庶子为妾子(知馀子则是适 (第 26a 页)
郊之兆也不言帅诸侯而云封诸侯)
(诸侯时或无在京师者空其文也祭统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
(今此行赏可也而封诸侯则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诸本帅并作率反并作乃 …… (第 29a 页)
作附修宫上有是月也字无
(补城郭字)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
大币使色吏反(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也而禁封诸侯割地失其义)吕淮无诸字吕以割地作割
(土地淮无毋以割地字吕淮下有二句并作行重币出大 (第 41a 页)
大都之田任畺地畺居良反(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畺五百里王畿界也皆言任者地之形寔不方平如图受 田邑
者远近不得尽如制其所生育赋贡取正于是)
(凡王畿内方千里积百同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 (第 6b 页)
 者也相权在此爵内则公卿三大夫三士外则公侯
 伯子男爵以授德有爵则贵矣自君出也故命之爵
 所以驭其贵禄田禄所以酬功也有禄则富矣 田邑
 
君所司也故赋之所以驭其富也予赐也特厚之称
 封爵是也幸者特恩之加觊望所不及也故予与夺
 对言其不测也 (第 11a 页)
 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
 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系之许近许
 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
  叶氏曰郑伯实以璧假则自当书矣若以为有天
  子存诸侯不得专其地故变易为假以见其恭是 (第 3a 页)
 楚人灭夔以夔子归
凡书灭又书以归奔位或未绝也以归则位必绝矣

灭而奔者四谭子弦子温子不名徐子章羽名灭而以
归者六夔子不名潞子婴儿蔡世子有沈子嘉顿子牂
胡子豹皆名恐名是例不名者阙文啖氏谓名不名中
有义恐不必然
灭同姓
诸侯灭同姓则名与诸侯失地则名然有名有不名各
见本条下
田邑

啖氏曰凡先言伐国下言取邑者明其国之邑也伐莒
取向伐杞取牟娄之类是也 赵氏曰左氏云凡书取
言易也榖梁亦 …… (第 10b 页)
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按田多系于邑若有邑则称邑
无邑自然称田皆据事实尔
  盟会侵伐通例第九
王臣虽微在诸侯上尊 …… (第 11b 页)
 以同之于诸纳
还复(附/)
陆氏曰公羊云还善辞也比复为善也榖梁云还者事
未毕复者事毕文正倒也当为还者事毕复者事未毕
师还公还自晋归父还自晋士丐闻齐侯卒乃还皆不
当更往又并合礼故曰还事毕也善辞也公如晋至河
乃复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仲遂至黄乃复皆事未
毕而复也

 右除诸侯妇人之外诸事各以本事为邪正不以归
 入为义者俱不入例如归 田邑
之类
  姓氏名字爵命等第十八
陆氏曰古者一字不成文辞皆以氏字配之姜氏子氏
以氏配姓也季氏臧氏以氏配 (第 38b 页)
 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有(有/上)

 (旧有皆字/今去之)朝宿之邑焉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
 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 程子曰隐公八年郑伯使宛
 来归祊盖欲易许田鲁受祊而未与许及桓弑立故
 为会以求之复加以 (第 5a 页)
 曹鲁故田也汶阳田不系齐亦鲁故田也非吾田则
 系国邾田是也漷东沂西田不系国者承上伐邾文
 也凡力得之田取无王命以正疆界虽取吾故 田邑
 
亦无异辞不当取也况晋夺之曹以与鲁非以义讨
 乎郓欢龟阴欢阐言归言归者其所欲也
公子遂如晋 (第 15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