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儒家類
 人掌群臣见王之位诸侯北面焉则诸侯之于朝觐
 未尝有北面之礼记之所言非周制也古者冠礼冠
 于庙聘礼享于庙禘而发爵服尝而出 田邑
𤼵秋政
 出而治兵入而策勋莫不一于庙凡以尊重事不敢
 轻之已矣岂独觐礼然㦲
 游氏桂曰夫礼不可一端 (第 6a 页)
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今此行赏可也而封诸
侯则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音
(欣说上许斤反下音悦 (第 28a 页)
于尝出 田邑
此其尝并秋而禁封诸侯割地失其义音
(使色/吏反)(注正义曰案祭统古者于尝也出 (第 28a 页)
田邑
尝谓/秋祭于此尝祭之时王者割出 (第 28a 页)
田邑
以与诸)
(侯今正是尝祭之月而禁封诸侯及割地之事故云失/其义也郑唯偏云不封诸侯及割地失其义则毋立大) (第 28a 页)
曰莫重于禘尝注夏者尊卑著而秋万物成古者于禘
也𤼵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𤼵秋政顺阴义
也注言爵命属阳国地属阴故记曰尝之日𤼵公室示
赏也草艾则墨未𤼵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注𤼵 …… (第 22b 页)
之日𤼵公室示/赏者文各有所对以赏对刑则赏属春夏刑属秋冬其)
(实四时之间皆有赏故车服属夏田邑属秋出 田邑/
之时亦有物也故觐礼秋时赐侯氏车服及箧服也)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
著之后世者也 (第 24a 页)
 (惟以师徒为例又曰凡内取之邑不系国者皆夲是/鲁邑曾为外国所夺今却取之既是夲国邑不可系)
 (之他国尔又曰凡有邑称邑无邑称田公羊曰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案田系于邑若有邑则称)
 (邑举重也无邑自然称田皆据事实尔取孙氏觉曰/伐而后言取者先声其罪 (第 14a 页)
 (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
 (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
 谷梁(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无田则无) (第 4b 页)
 (之我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赂齐尔/何言乎齐人取之讳也 孙氏觉曰齐侯之罪隐而)

 (难见故明书取田以著其罪春秋取 田邑
皆贬之曰/人罪其擅取也惟齐景为昭公取郓以其取不为己)
 (得特书其爵不程子曰宣公不义得国赂齐以求助 …… (第 10a 页)
 (利则桓宣必不能以自立矣曰假曰取蔽罪郑齐诛/其贪利而成乱也大学论治国平天下深戒以利为)
 (利孟子论先利后义不夺不餍皆拔本塞源知春秋/之微意也欤 吕氏大圭曰春秋书取 田邑
有伐而)
 (书取者如隐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十年公败宋师/取郜取防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须句二十六年公) (第 10a 页)
 胡传(案左氏会于商任锢栾氏也会于沙随复锢栾/氏也古者大夫去国君不扫其社稷不系累其)

 (子弟不收其 田邑
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之于其所往/敕五典厚人伦也今晋不念栾氏世勋而逐盈又将)
 (搏执之而命诸侯无得纳焉则 (第 23a 页)
 (附录/左传)初骊姬之乱(在僖/四年)诅无畜群公子(诅盟/誓)自是晋
 无公族(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
 为之田以为公族(宦仕也为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馀子亦
 为馀子(馀子适子之母弟/也亦治馀子之政)其庶子为公行(庶子妾子/也掌率 (第 19a 页)
  乘人不备掩而取之曰袭齐侯还自伐晋而袭莒

  无名之师盗贼之为耳不言遂閒有事也
 (附录/左传)齐侯将为臧纥田(与之 田邑)
臧孙闻之见齐侯与之
 言伐晋(齐侯自道/伐晋之功)对曰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
 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 (第 26b 页)
 新箧褽之以玄纁加组带焉(褽荐/也)寘书于其上曰天
 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言天识不善/故杀国子)
  公会伐而不与战也盖自季孙擅鲁陵暴小国披
  其 田邑
皆三桓共之而危辱之地则使公试焉由
  来旧矣齐怨已深复假吴师以挑其祸故迫公自
  行叔孙以世行从而季 (第 5b 页)
所止舍故为舍也粲餐释言文郭璞曰/今河北人呼食为粲谓餐食也诸侯入为天子卿士受)
(采禄解其授粲之意采谓 田邑
采取赋税禄谓赐之以/榖二者皆天子与之以供饮食故谓之授子粲也笺正)
(义曰考工记说王宫之制内有九室九嫔 (第 4a 页)
 古本刑戮之而已下有也字无之字释文蜺五公反
(二十四叶)公作兮

天子居总章至出大币

考异古本经务搏执执作挚命理作命大理足利本同
坏墙垣足利本作坏土墙垣注制如周革路周下有之
字足利本同 象金伤害物入藏下有之也二字 谒
告下有勇力者下浅者曰伤下黍稷之属下于是始熟
下顺秋气收敛物下毕好雨下共有也字 迎秋者祭
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无下白字足利本同兆作地

 政尚严下有之也二字 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尝
并秋而禁封诸侯割地作古者于尝出 (第 14b 页)
田邑
此其月也
而禁封诸侯割地宋板足利本同谨按无尝并秋三字
有月也二字 失其义下有矣也二字释文鬣又一本
(第 14b 页)
 人知稼穑之艰难乎
官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田也牛田牧田畜牧者之
家所受田也公邑谓六遂馀地天子使大夫治之自此
以外皆然二百里三百里其上大夫如州长四百里五
百里其下大夫如县正是以或谓二百里为州四百里

为县云遂人亦监焉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之采地
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畺五百里王畿界也
皆言任者地之形实不方平如图受 田邑
者远近不得
尽如制其所生育赋贡取正于是尔以廛里任国中而
遂人职授民田夫一廛田百亩是廛里不谓民之邑居 (第 3b 页)
  汤沐之邑
王制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
视元士(给齐戒洁清之田/浴用汤沐用潘)春秋桓二年郑伯以璧假许
田左氏曰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三月郑伯以璧
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榖梁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
非假而曰假讳易地许田地者鲁朝宿之邑也邴者郑
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用见鲁之不朝于周而郑
之不祭泰山也(泰山非郑境内从天/王巡狩受命而祭也)公羊曰许田者何

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郊诸侯皆有朝
宿之邑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
也曷为谓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诸侯来朝当有所住止故赐邑于远/郊其实天子地诸侯不得专也桓公)
(专以与郑背叛当诛/故深讳 (第 4a 页)
畺五百里王畿界也皆言任者地之形实不方平如图
田邑
者远近不得尽如制其所生育赋贡取正于是
尔以[𨴻]里任国中而遂人职授民田夫一[𨴻]田百亩是
[𨴻 …… (第 3b 页)
其力势所能生育彼并言/土故云任言任其生育此经皆单言任故以任其曲直)
(高下形实解之言任义得两含也云受 田邑
者远近不/得尽如制者地既不可方平如图明受田受邑者不得)
(尽如制制还是图也云其所生育赋贡取正于是尔者 (第 7b 页)
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
(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 (第 7b 页)
 鲁人致赂以免讨而书齐人取田者所以著齐罪(高/邮)
 (孙氏曰齐侯之罪隐而难见故明书取田以著其罪/春秋取 田邑
皆贬之曰人罪其擅取也惟齐景为昭) …… (第 11b 页)
 (其赂田以为己有此所谓盗窃之取其罪有大于侵/伐之取矣陈氏曰外取邑不书襄二十六年齐取我)
 (高鱼不书必有归之者然后书是故济西田书取欢/阐书取永嘉吕氏曰春秋书取 田邑
有伐而书取者) (第 12b 页)
 古者大夫去国君不扫其社稷(礼记祭法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
 (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不系累其子弟不收其 田邑
使人导之出 (第 19b 页)
 (王号召与国纳昭公于鲁戮意如以示天下而霸政/举矣乃以取郓为首务姑塞已责勇于义者不尔或)
 (谓嘉其取郓故爵之此目其人以贬之尔奚其爵汪/氏曰不书诸侯伐围以讨逐君之臣但志取郓与外)
 (取 田邑
同文而不异其辞则齐景仗义之功末矣庐/陵李氏曰胡氏之说本程氏吕氏以为讥齐侯之忽)
 (远略者亦得之谢氏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