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儒家類
 (春祭之名周人一禘而/巳则祠为春祭之名)
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

曰烝(注谓夏殷/时礼也)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
也尝者阴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
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故记
曰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
敢草也(疏此一节明祭祀之重禘尝之义禘 (第 4a 页)
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
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
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
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 (第 29a 页)
(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是卿之适子属公族也)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而
为之田以为公族(注宦仕也为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馀子亦为
馀子(注馀子适子之母弟也亦治馀子之政亦疏庶子/为妾子知馀子则是适子之母 (第 3b 页)
 田(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寰宇记许昌城南四十/里有鲁城在今河南许州府东境为鲁朝宿邑郑)
 (伯请以泰山之祊易之而祀周公公/羊云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桓六年公会/纪侯于成杜)
 (注在泰山钜平县东南在今兖州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庄三十年 (第 7a 页)
    蕙田案宰夫即膳宰非周礼天官之宰夫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孔子曰董狐古之良
史也书法不隐
初骊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注无公子/故废公族)
(之/官)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注/宦)
(仕也为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注馀子嫡子之/母弟也亦治馀)
(子之/政)其庶子为公行(注庶子妾子 (第 29b 页)
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
许田讳取周田也曷为谓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
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注诸侯来朝当有所/住止故赐邑于远郊)
(其实天子地诸侯不得专也桓公专以/与郑背叛当诛故深 (第 33a 页)
 面焉则诸侯之于朝觐未尝有北面之礼记之所言

 非周制也古者冠礼冠于庙聘礼享于庙禘而发爵
 服尝而出 田邑
发秋政出而治兵入而策勋莫不一
 于庙凡以尊重事不敢轻之已矣岂独觐礼然哉
 又曰古者门皆有屏天子设之于 (第 34a 页)
 郑氏曰迎夏祭赤帝赤熛怒于南郊之兆也不言帅
 诸侯而云封诸侯诸侯时或无在京师者空其文也
 祭统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今此行赏可也而封诸侯则
 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 …… (第 23b 页)
 金华应氏曰案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
 制乐以赏诸侯而东郊亦顺景风以行赏则疏封于
 盛夏古之遗礼也盖封爵以是时而出命而 田邑
(第 24a 页)
 脩利而无壅秋潦则可堤矣必壅塞之惟谨虽一通
 一障不同而其为民禦患则一而已
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郑氏曰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也而禁封诸侯割 …… (第 25a 页)
 山阴陆氏曰言以著封割虽封割可也特毋以是月

 务封诸侯割地郑氏谓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也
 而禁封诸侯割地失其义误矣
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榖戎兵乃来行春令
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 (第 26a 页)
 明以其荐献酬酢有所辨也至于政事则见而已矣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

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祭爵赐服顺阳义也
于尝也出 田邑
𤼵秋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𤼵公
室示赏也草艾则墨未𤼵秋政则民弗敢草也
 郑氏曰谓夏殷时礼夏者尊 …… (第 8a 页)
 乏故于秋已为盛矣以其为阴阳之盛故曰莫重于

 禘尝若平秩南讹所谓夏政也若平秩西成所谓秋
 政也爵命之者也服胜于阴者也故为顺阳义禄食
 之者也 田邑
制于地者也故为顺阴义𤼵公室为因
 其物之成而用之以行赏也草艾则墨者因其时杀
 而顺之以行刑也弗敢草 (第 9a 页)
亦谓艾之也犹采桑谓之
 桑欤刑有五墨最轻以始行刑故用轻者也
 金华应氏曰代天爵人犹之天爵故于禘之阳分地
 与人画为 田邑
故于尝之阴秋政若省敛断刑皆是 …… (第 9a 页)
 尝而不及礿烝者盖阳达于春物方蠢动阴终于冬

 物已退藏故古之君子其言郊社则以禘尝对之亦
 举其盛者尔爵以诏德服以显庸仁之属也国政则
 有 田邑
致刑则为秋政义之属也仁用于夏禘未尝
 不行刑要之以仁为主义用于秋尝未尝不示赏要
 之以义为主仁义备矣 (第 10a 页)
 通论应氏镛曰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
 制乐以赏诸侯而东郊亦顺景风以行赏则封于盛
 夏古之制也盖封爵以夏时而出命 田邑
至秋始割
 耳要之可以待时而赏者特其功之常其非常者自 …… (第 9a 页)
 不容缓司马法所谓赏不踰时者也 陆氏佃曰于
 天子言无不欣说于相言无有不当亦立言之法
 存疑郑氏康成曰古者于禘也𤼵爵赐服顺阳义也
 于尝也出 田邑
𤼵秋政顺阴义也今此行赏可也而
 封诸侯则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
 失之
乃命乐师习合礼 (第 9b 页)
 府库而以赐人故言出皆非收敛之事故止之其曰
 大官大使大币则小者容或可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也而禁
 封诸侯失其义矣 孔氏颖达曰郑云毋封侯割地
 为失义则毋立大官行大使出大币为得礼 陆氏 (第 41a 页)
 至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巳五节疑错简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
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
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发公
室示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礿羊灼/反字又)
 (作礿夏户 (第 40b 页)
 地与夫封王子弟之馀地谓之公邑亦谓之閒田自
 其地言之名曰郊野自天子使吏治言之名曰县鄙
 夫公邑閒田之地既名郊野又名县鄙何也盖是
 邑
也有在六遂之县者有在采地之县者康成所谓
 一百里为州四百里为县者谓此地尔故所互建者
 旐也所迭载者亦 (第 17a 页)
兆也不言帅诸侯而/云封诸侯诸侯时或无在京师者空其文也祭统曰)
(古者于禘也𤼵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𤼵秋/政顺阴义也今此行赏可也而封诸侯则违于古封诸)
(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先立秋三日大史 (第 22a 页)
众故/烝祭宗庙释例论之备矣 桓五年左氏传) 禘有乐
而尝无乐(详见/祭义) 古者于禘发爵赐服于尝出 田邑

秋政(同/上) 尝之日发公室(同/上) 肆师尝之日涖卜来岁
之芟(芟芟草除田也古之始耕者除田种谷 (第 10a 页)
者于禘也祭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
发秋政
顺阴义也(言爵命属阳/国地属阴)故记曰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
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发公 (第 16a 页)
之兆也不言)
(帅诸侯而云封诸侯诸侯时或无在京师者空其文也/祭统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
(邑
发秋政顺阴义也今此行赏可也而封诸侯则违于/古封诸侯出土地之事于时未可似失之 诸本帅并)
(作率反并 …… (第 14a 页)
垣字字吕/ 作坏修上有是月也字无补城郭)是月也毋以
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古者于尝出 田邑
此其月)
(也而禁封诸侯割地失其义吕吕淮无诸字吕以割地/作割土地淮无毋以割地字 淮下有二句并作行重 (第 25a 页)
(为送致之也玄谓牛助国以牛助转徙也/罪隶牵徬之在前曰牵在旁曰徬 秋官)
  右封国之礼 古者于尝出 田邑
顺阴义也(国地/属阴)
  (统祭/) 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周中(受封/也)
  壝东青土南赤土 (第 16b 页)
  无畜群公子(诅盟/誓)自是晋无公族(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

  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宦位/也为)
  (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馀子适子之/母弟也亦治)
  (馀子/之政)其庶子为公行(庶子妾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