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郑驷歂杀 邓析,
而用其《竹刑》。
君子谓子然
「于是不忠。
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
弃其邪可也。
《静女》之三章, (第 166a 页)
利戴氏(乐氏戴/公族)不肯适晋将作乱也不
然无疾乃逐桐门右师(逐之在明年终/叔孙昭子之言)○郑驷歂杀 邓析
而用
其竹刑 (第 4b 页)
(邓析
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君子谓子然于
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 …… (第 4b 页)
音悦)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诗鄘风也录竿/旄诗者取其中)
(心愿告人以善道也言此二诗皆以一/善见采而 邓析
不以一善存身鄘音容)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
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召南也召伯决讼于蔽芾/小棠之下 (第 4b 页)
告鲁何意告次不告伐明以卫新叛晋又鲁与晋
亲故耻以伐告唯告次耳刘炫以为不告伐故不书而规杜氏非
也 传注 邓析
至竹刑 正义曰昭六年子产铸刑书于鼎今 (第 4b 页)
邓析
别造竹刑明是改郑所铸旧制若其君命遣造则是国家法 (第 4b 页)
邓析
不得独专其名知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书书之于竹谓
之竹刑驷歂用其刑书则其法可取杀之不为作此书也下云弃
(第 4b 页)
邪可也则 邓析
不为私作刑书而杀盖别有当死之罪驷歂不
矜免之耳 君子至可也 正义曰周礼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
附刑罚三曰 …… (第 4b 页)
向有焉社稷
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
惑乎是䝨能之人当议其罪状可赦则赦之令 邓析
制刑有益于 …… (第 4b 页)
顺言己寡知复何以告之自恨无可告之明其无所吝惜本
录干旄诗者取其中心愿告人以善道彼二诗皆以一善见采而 邓析
不以一善存身故君子引二诗以讥子然也 诗云至所苃
正义曰诗召南耳棠之篇也蔽芾小貌甘棠杜也茇草舍也召伯 (第 5b 页)
 者矣(据把侯/纪侯)必若邓榖而后贬贬其甚者也(公羊失/地之君)
 (榖梁失国也皆非案左氏传桓九年巴子告于楚请/与邓为好庄六年楚子伐申过 邓析
侯享之十六年) (第 8b 页)
 此一句见得春秋时丧在时同宗必不举乐如所谓

 邻有丧不巷歌之类
郑驷歂杀 邓析(九年/)
 析亦当时才辨之士擅立法令亦自当杀然既用其
 刑则不当杀看此一节孑然都无乐善意思静女指
 一事而言 (第 17a 页)
竿旄取其乐善此须看得左传爱惜人才
 忠厚之意列子说 邓析
一段当录
阳虎使焚莱门(九年/)
 此是虎虽被围在窘迫中犹有计 (第 17a 页)
 之有嘉树焉宣子誉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植此树遂
 赋甘棠宣子曰起不堪也无以及召公若宣子者亦
 可谓自知也定公九年郑驷歂杀 邓析
而用其竹刑
 君子因举是诗以责之以为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
 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君子之以责驷歂者是矣然以 (第 21a 页)
  老庄
问孟子与庄子同时否曰庄子后得几年然亦不争多
或云庄子都不说著孟子一句曰孟子生平足迹只齐
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
见声闻不相接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
问所以孟子说陈良云云曰如今看许行之说如此鄙
陋当时亦有数十百人从他是如何曰不特此也如庄

子书中说惠施 邓析
之徒与夫坚白异同之论(历举/其说)
甚么学问然亦自名家或云他恐是借此以显理曰便
是禅家要如此凡事须 (第 24a 页)
与虎豹犀象同其驱远且置之必死之地而不恤
焉抑岂君子之所忍乎华山之阳桃林之野其北则汉
唐之沙苑也其南则 邓析
之壤也固为畜牧之善地孔
氏何所见而谓非长养之地耶归云者归其所自来厩
归厩甸归甸也放云者释之于衡轭之间 …… (第 13b 页)

之释为正新安陈氏所谓辅弼疑丞是也蔡氏以汉三
辅为證失之汉之三辅京兆冯翊扶风皆有分地而洛
北河内南 邓析
西宏农东陈许皆侯封境土未有所谓
四辅者经传不经见不可以汉例周也公定云者定所 (第 88b 页)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崇本质是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
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厚斋冯氏曰 邓析
谓一言而非驷马弗追
一言而急驷马弗及盖出于此)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其郭反)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