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载桓公及杜/氏年表为正)
(鲁庄公三十一/年载薛伯卒)
(详见隐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六年传见莒兹平公)

(文公/七年)
(穆公三十九年鲁僖公四/年 穆公
卒于师僖公业立)
小邾(鲁庄公五年书郳黎来至鲁僖公七年始书小邾/子始爵命也自郳黎来为小邾子天下无未命 (第 2b 页)
 (人故称/刑臣)公见之以难告(告吕郤欲/焚公宫)三月晋侯潜会秦
 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
 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 (秦穆公
女/文嬴也)
 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新有吕郤之难/国未辑睦故以)
 (兵卫文公诸门户仆隶之 (第 2b 页)
 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夏四月戊辰晋侯宋
 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国归父崔夭/齐大夫小子)
 (憖 秦穆/公
子)楚师背酅而舍(酅丘陵/险阻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
 诵(恐众畏险故/听其歌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 (第 7b 页)
 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把
 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三子秦大夫/反为郑守)子犯请击之公
 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谓 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秦晋和整而/还相攻更为) …… (第 7a 页)
 (谋故因柩声/以正众心)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三十年秦使大/夫把子戍郑)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籥/也)若潜师以来国可得
 也 穆公
访诸蹇叔(蹇叔秦/大夫)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
 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知所为郑
 必知之勤 …… (第 15b 页)
 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后遂常以为俗/记礼所由变)文嬴请三帅(文嬴晋文公始适 秦秦/穆公
所妻夫人襄公嫡) (第 19a 页)
 莒(鲁文公十八年莒太子仆/弑纪公庶其子李佗立)

(文公四十二年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卒子定公貜且立)
(僖公二十九年鲁文公五/年僖公卒昭公锡我立)
小邾(详见僖/公元年)
(成王四十六年鲁文公元年冬商臣弑成王而自/立为穆王文十三年穆王卒子庄王立始争霸)
(穆公三十四年○秦用孟明以为政鲁文公二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遂霸西戎史记穆公三十七年益)
 (国十二开地千里天子使召公过贺 穆公
以金鼓文/六 (第 2a 页)
穆公
卒子康公罃立文十八年康公卒子共公)
 (稻/立)
(详见隐/公元年) …… (第 2a 页)
 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言念其)

 (祖考则宜述修其德/以显之母念念也)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
 乎(为明年秦/人伐晋传)
   秦穆公
邀利以取败不自悔责而事报复师出无
  名故不称伐晋襄公得志于殽可以已矣秦兵再
  至不修文告以却之而 …… (第 12b 页)
 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茅津杜注在河东大阳县/西今山西平陆县南大阳)
 (渡即茅津也有古/茅城封埋藏之)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
  秦穆公
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周备也不偏以/一恶弃其善)与人
 之壹也(壹无/二心)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 …… (第 22b 页)
  悔自是见伐不报始能践其自誓之言亦非也考

  之传记则踰二年而 穆公
卒何由知其自悔而不
  报乎先儒曲生义例谓圣人以常情待晋襄以王
  事责秦穆皆因书录秦誓谓孔子以穆公 (第 23b 页)
 (左/传)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

  鄀介秦楚之閒商臣弑逆鄀叛楚而即秦以 穆公
  
为可恃也及楚灭江惧而贰于楚秦不能庇鄀乃
  称兵以入之而其后鄀卒为楚所并王政不行小
  国之无罪而就 …… (第 3a 页)
  祖旧好假公室之聘而图婚耳韩侯因朝而娶诗
  列大雅则于礼无讥故经但以出聘书而不及其
  私与友之葬原仲异也
 (附录/左传)秦伯 任好
(第 5b 页)
(任好
(第 5b 页)
秦/穆公
名)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
 行针虎为殉(子车秦大夫氏也/以人从葬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
 之为之赋黄 (第 5b 页)
 年(鲁文/二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
 行(行朝/晋也)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
 偕(宣多既立 穆/公
恃宠专权)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 (第 16b 页)
 命矣(惰则失中/和之气)其不反乎(为成肃公卒/于瑕张本) 夏四月戊
 午晋侯使吕相绝秦(吕相魏锜子/盖口宣已命)曰昔逮我献公及
 穆公相好(晋献公 秦穆公)
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
  (第 13b 页)
(穆公
夫人/献公之女)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辟骊姬/也不言) (第 13b 页)
 (狄梁举所/恃大国)无禄献公即世 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惠公
 用能奉祀于晋(僖十年秦/纳惠公)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
 师(僖十五年秦/伐晋获惠 …… (第 14a 页)
 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秦使斗克归楚求/成事见文十四年)

 (文元年楚/弑成王) 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于我穆襄即世康灵
 即位康公我之自出(晋/甥)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
 稷帅我蝥贼以来荡 (第 15a 页)
 犹信(自往见之/乃信回言)子服氏有子哉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左/传)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
 叔(采叔诗小雅取其君子来朝/何锡与之以 穆公
喻君子)穆公赋菁菁者莪(菁/菁)
 (者莪亦诗小雅取其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以答采叔)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 (第 18b 页)
 富民侯以明休息养民也胡致堂先生曰武帝既往

 之愆与化俱徂而自新之善照映方来使人反覆味
 之叹慕而兴起可为帝王处仁迁义之法 秦穆公

 得专美于前矣○ (第 31b 页)
秦穆公
悔过事见书传曰左传杞
 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
 师以来国可得也 (第 31b 页)
穆公
访诸蹇叔叔曰不可公辞焉
 使孟明西乞白乙伐郑晋襄公帅师败秦师于殽囚
 其三帅 (第 31b 页)
穆公
悔过誓告群臣○秦誓曰民讫自若是
 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云云/)又 …… (第 31b 页)
 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此知所
 随者也又如管仲之于桓公乐毅之于燕昭王孔明
 不从魏吴而从汉昭烈百里奚知 秦穆公
之可与有 (第 34a 页)
 (弟成公立四年卒弟穆公任好立三十九年卒子罃/代立是为康公此其君次也其诗则车邻美秦仲为)
 (秦仲诗也驷铁小戎蒹葭终南序皆云襄公是襄公/诗也黄鸟刺 穆公
(第 58b 页)
穆公
诗也晨风渭阳权舆序皆)
 (云康公是康公诗也无衣在其中明亦康公诗矣故/郑注左方中皆以此而知也襄二十九 …… (第 58b 页)
 (卒子太伯脾立卒子仲君平立卒子官伯侯立卒子/孝伯云立卒子夷伯喜立卒弟幽伯强立九年弟苏)
 (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三十年卒子惠伯兕立三十/六年卒子硕甫立其弟武攻之代立是为 缪公
三年) (第 65b 页)
 也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针虎也从死自杀
 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针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才容反)(笺正义曰/文六年左)
 (傅云秦伯 任好
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服虔云子)
 (车秦大夫氏也杀人以葬璇 (第 23a 页)
环其左右曰殉又秦本/纪云 穆公
卒葬于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然则死者多) (第 23a 页)
 (矣主伤善人故言哀三良也杀人以殉葬当是后主/为之此不刺康公而刺 穆公
者是 (第 23b 页)
穆公
命从已死此)
 (臣自杀从之非后主之过故/笺辩之云从死自杀以从死)
交交黄鸟止于棘傅兴也交交小貌黄鸟 (第 23b 页)
以时往来得
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己
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 穆公
使
臣从死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 (第 23b 页)
穆公
子车
奄息傅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 (第 23b 页)
穆公
者伤之维此
奄息百夫之特传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 …… (第 23b 页)
(正义曰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
(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 穆公
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
(有谁从 (第 24a 页)
穆公
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 (第 24a 页)
穆公
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 (第 24a 页)
穆)

(公
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而其心悼慄乃愬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 (第 24a 页)
穆)
(公
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郑)
(以为交交然 …… (第 24b 页)
鸟止于棘木以求安棘若不安则移/去以兴臣仕于君以求行道道若不行则移去言臣有)
(去留之道不得生死从君今 穆公
以臣从死失仕于君/之本意馀同傅正义曰黄鸟小鸟也故以交交为小貌)
(桑扈笺云交交犹佼佼飞而往来貌则此亦 …… (第 24b 页)
之德者言此人在百夫之中乃)
(孤特秀立故笺申之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惴惴惧释训文)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 穆公
子车仲行笺云仲行字也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传防此也笺云防犹当也言此一
人当百夫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 (第 25a 页)
良人如可
赎兮人百其身音义(防徐云毛音/方郑音房)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 穆公
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
之禦传禦当也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 (第 25a 页)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音义(禦鱼吕/反注同)
  黄鸟三章章十二句
 序晨风刺康公也忘 穆公
之业始弃其贤臣焉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传兴也鴥疾飞貌晨风鹯也郁积
也北林林名也先君招贤人贤人往之驶疾如晨 (第 25b 页)
风之
飞入北林笺云先君谓 穆公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传思
望之心中钦钦然笺云言 (第 25b 页)
穆公
始未见贤者之时思望
而忧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传今则忘之矣笺云此以 (第 25b 页)
穆公
之意责康公如何如何乎女忘我之事实多音义
(鴥说文作鴥尹橘反字林于寂反鹯字又作□之然反/草木疏云似鹞青 (第 26a 页)
色说文止仙反字林尸先反驶所吏)
(反/)(正义曰鴥然而疾飞者彼晨风之鸟也郁积而茂/盛者彼北林之木也北林由郁茂之故故晨风飞)
(疾而入之以兴疾归于秦朝者是彼贤人能招者是彼 穆公
(第 26a 页)
穆公
由能招贤之故故贤者疾往而归之彼 (第 26a 页)
穆公)
(
招贤人之时如何乎 (第 26a 页)
穆公
未见君子之时思望之其忧/在心钦钦然唯恐不见故贤者乐往今康公乃弃其贤)
(臣故以 (第 26a 页)
穆公
之意责之云汝康公如何乎忘我之功业/实大多也传正义曰鴥者鸟飞之状故为疾貌晨风鹯)
(释乌文含人曰晨风一 …… (第 26a 页)
(故此喻贤人/从 穆公
也)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传栎木也駮如马倨牙食虎豹笺
云山之栎隰之駮皆其所宜有也以言贤者亦国家所
宜有之 …… (第 26b 页)
行传
行往也
  无衣三章章五句
 序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
 丽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 穆公
纳文公康公时为大
 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
 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音义(渭音 …… (第 30a 页)
 (康公之母是晋献公之女文公者献公之子康公之/舅献公嬖丽姬谮文公献公欲杀之文公遭此丽姬)
 (之难出奔未得反国而康公母秦姬已卒及 穆公
纳/文公为晋君于是康公为太子赠送文公至于渭水)
 (之阳思念母之不见舅归也康公见其舅氏如似母/之存马 …… (第 30b 页)
 (称丽姬谮申生申生自杀又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僖五年传称晋侯使寺人披伐蒲)
 (重耳奔翟是文公遭丽姬之难也僖十五年 秦穆公/
获晋侯以归尚有夫人为之请至二十四 (第 30b 页)
穆公
纳) …… (第 30b 页)
 序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
 终也音义(舆音/馀)(正义曰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 穆公
之旧臣不加)
 (礼饩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经二章皆言礼待贤者有始无终之事) …… (第 32a 页)
 毛诗注疏卷十一考證
秦风晨风章隰有树檖○檖说文作檖
渭阳序及其即位而作是诗也○李光地曰康公为世
 子时送晋重耳返国之诗存之者何婚姻之国能存
 亡继绝者 穆公
之善也序以为康公即位后追作特
 臆说耳
权舆章不承权舆○尔雅注作胡不承权舆
  (第 34a 页)
 (出必龟龙衔负焉黄帝尧舜周公是其證也若禹观/河见长人皋陶于洛见黑公汤登尧台见黑鸟至武)

 (王渡河白鱼跃文王赤雀止于户 秦穆公
白雀集于/车是其变也文王唯言赤雀何得更有洛书且洛书)
 (龟负而出乃是太平正法于文王之世安得有之此 (第 6a 页)
 笺疏某党贤于某若干纯○礼记原文无党字

卷阿章茀禄尔康矣○尔雅注作韨福康矣
民劳序笺厉王成王七世孙疏左传服虔注云 穆公

 康公十六世孙○(臣光型/)按史记燕世家自召公以
 下九世至惠侯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是惠
  (第 117b 页)
叶右七行)宋板主作有

晨风

考异古本注鴥疾飞貌下有也字 贤人往之往上有
归字 駃疾駃作驶 先君谓 穆公
下有之也二字
思望之心中钦钦然心中作中心然下有也字 言 (第 13a 页)

下有之字一本无 思望而忧之作思望之而忧之 (第 13a 页)
其礼必
(十七叶右八行)礼作理 多言君子(十八叶右一行)多作各

文公三年

考异足利本传君子是以知 秦穆公
之为君也无公字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解作懈注宋人以其死为得天 (第 3a 页)
(九行)
无者字 传载益辞则此平有盟(七叶左一行)正误益当作
盟 凡住地近郊十一(九叶右二行)住作 任 好
异如此(九叶)
(左四行)作好恶于此谨按不可解也 蜤螽螆蝑(六行)螆作 (第 3a 页)
 婉于阮反(同上)于作纡 墙或作啬音樯(同上)作惠廧音
墙或作墙 欿古感反(同上)古作口 窕敕尧反(十九叶)
下有徐字 复扶又反下复注同(二十叶)注作仕 娶七

佳反(二十二叶)正误佳当作住疏叔向以子员无私欲令应
客纵子员应客亦非叔向争善叔向无可争(三叶左二行)
板无纵子员应客叔向争善九字正嘉同谨按未知万
历崇祯本有何冯据而添足九字 遂自评论(六叶左七行)
评作讨 皆出 穆公
故称七族也(十三叶左八行)族作穆正嘉
同似是 伊房为名也(十四叶右九行)正误房当作戾 声乱
叫谓之 (第 3a 页)
稚同下稚作稚

稽颡而不拜至则远利也

考异古本经 穆公
曰仁夫公子重耳仁下有哉字足利
本同疏亡人苟入归祭宗庙(十三叶左三行)宋板归作埽谨按
国语作扫除宗庙 (第 5a 页)
 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葬具

 甚微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
 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 秦穆公
葬于雍橐泉宫祈
 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此圣帝明
 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子 …… (第 60a 页)
 一时之观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
 之惟陛下上览明圣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仲尼
 之制下观贤知 穆公
延陵樗里张释之之意孝文皇
 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穆始皇增山厚 (第 6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