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熊氏以为服期非也丧服小记云与诸/侯为兄弟者服斩卑贱降等虽不为臣犹服斩衰与此)
(别/也)
晋献公之丧 秦穆公
使人吊公子重耳注献公杀其世
子申生重耳辟难出奔是时在翟就吊之音义(重直龙/反注及) …… (第 12a 页)
公子重耳不因父/丧以取国之事各依文解之使者吊)
(重耳重耳受吊礼已毕使者出门则应遂还宾馆使者/方须致 穆公
之命以劝重耳故言且曰言且者非特吊)
(耳且者兼有馀事使者且更言曰称 (第 13a 页)
穆公
之命言寡人/闻前古以来失亡其国恒于此丧祸交代之时得其国)
(家亦恒在于此交代之时言此丧祸交代之际是得 …… (第 13a 页)
父死谓/是何事岂复敢悲哀之外别有他志以屈辱君之义事)
(乎言己无他志不敢受君劝以反国之义言义/者宜也 穆公
之意以重耳反国为宜故云义也)稽颡而
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音义(稽音启颡/桑党反)子显以致命于 (第 13b 页)
穆公
注使者公子絷也卢氏云古者名字相配显当作
韅音义(显依注音韅呼遍反徐苦见/反使色吏反絷陟立反后同) (第 13b 页)
穆公
曰仁夫公子 …… (第 13b 页)
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
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音义(夫音符远/于万反)(正义曰/此 穆公)
(
本意劝重耳反国重耳若其为后则当拜谢其恩今不/受其劝故不拜谢 (第 14a 页)
穆公
以其不拜故云未为后也所以)
(稽颡者自为父丧哀号也凡丧礼先稽颡而后拜乃成/今直稽颡而不拜故云不成拜也 …… (第 14a 页)
(说夷吾则 穆公
美重耳/之言皆是形夷吾而起)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注穆伯鲁大夫季
悼子之子公甫靖也敬姜穆伯妻 …… (第 14b 页)

穆公
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注仕焉而已者 (第 30a 页)

鲁哀公之曾孙音义(为于伪反下为君为使/人皆同与音馀下同)子思曰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 …… (第 30a 页)
此者得为旧君反服矣与杂记同郑注此云仕焉而已)
(者取丧服第一条谓年老致仕在国者郑必以第一条/解之者以 穆公
所问为旧君之反服直问丧服正礼故)
(以第一条致仕者解之其实亦兼三谏未绝及有故出/在他国者故下子思云古 (第 31a 页)
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是也云 穆公
鲁哀公之曾孙者案世本云哀公生悼公/宁宁生元公嘉嘉生 (第 31a 页)
穆公
不衍是也言放逐之臣者解)
(经中今之君子进人退人不能以礼也如此者不服旧/君谓三谏不从去而已绝及不能三 …… (第 31a 页)
 也视此注为稍近然何不以爱亲直解而必倒其辞
 乎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臣召南/)按国语作再
 拜不稽首起而哭退而不私 穆公
曰重耳仁再拜不
 稽首不没为后也起而哭爱其父也退而不私不没
 于利也与此文所记不同 (第 46b 页)
云者传/文不具或者蒯瞆欲褒美孔悝故假其先祖之功而言)
(之也献公卫侯衎成公曾孙也者案卫世家卫成公生 穆公穆公
生定公定公生献公是衎为成公曾孙云亦)
(失国得反者案襄十四年左传称卫孙文子宁惠子逐/卫侯卫侯出奔齐是 (第 30a 页)
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注舅犯晋文公之舅狐偃也亡人
谓文公也时辟骊姬之谗亡在翟而献公薨 秦穆公
使
子显吊因劝之复国舅犯为之对此辞也仁亲犹言亲
爱仁道也明不因丧规利也音义(辟音避骊九宜反本/又作丽 …… (第 14a 页)
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
哉注秦誓周书尚书篇名也 秦穆公
伐郑为晋所败于
殽还誓其群臣故作此篇也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
端之技也有技才艺之士也若已有之不啻若自其 …… (第 14b 页)
则得之不善则失之是不常在一家也舅犯曰亡)
(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者此舅犯劝重耳之辞于时/重耳逃亡在翟 秦穆公
欲纳之反国而劝重耳不受秦)
(命对秦使云奔亡之人无以货财为宝唯亲爱仁道以/为宝也秦誓曰者此一经明君臣 (第 21b 页)
进贤诎恶之事秦)
(誓尚书篇名 秦穆公
伐郑为晋败于殽还归誓群臣而/此篇是 (第 21b 页)
秦穆公
悔过自誓之辞记者引之以明好贤) …… (第 21b 页)
(去恶也若有一介臣断断兮者此 秦穆公
誓辞云群辞/臣若有一耿介之臣断断然诚实专一谨悫兮是语)
(古文尚书兮为猗言有一介之臣其心断断绮然专一 …… (第 22a 页)
君长能保爱夫)
(善人以为宝也舅犯至利也者舅犯晋文公之舅狐偃/者左传文也云时避骊姬之谗亡在翟而献公薨 秦穆)
(公
使子显吊之因劝之复国舅犯为之对此辞也檀弓/篇文 (第 25b 页)
秦穆公
伐郑为晋所败于崤还誓其群臣故作此)
(篇也者案尚书序 (第 25b 页)
秦穆公
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又左传僖三十三年 (第 25b 页)
秦穆公
兴师伐郑蹇叔)
(等谏之公不从为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败诸崤是其/事也云美士为彦者尔雅释训文黎众也俾使也 (第 25b 页)
 谢秦秦知空名为质之无用卒归惠公吕郤诸人可
 谓智勇绝人者矣秦立文公以后知文公枭雄决不
 能觊觎桃林以东一步乃偕晋师灭鄀鄀近武关
 公
之意以为不得于东犹可经营商雒图武关以为
 南出之门户而亦终不能有由是二百馀年秦屏伏
 西陲不敢出以秦 …… (第 60a 页)
廓大度力足以容公子启口即云公子若返晋国则何
以报不谷盖送重耳入国之事楚子巳身任之会子玉
有言而 秦穆公
来迎公子乃送公子之秦秦楚别有间
道而楚又设兵防卫以备不测则重耳之返国虽藉秦
力而楚子实成之故日后犹曰 (第 69b 页)
 韩城县旧为韩梁二国地韩在春秋前为晋文侯所
  灭后为桓叔子韩万食邑僖十五年晋惠公获于
  韩即此梁于僖十九年 秦穆公
灭之为少梁邑后
  亦入于晋文十年晋人取少梁韩在县东南二十
  里少梁城在县南二十里 (第 53a 页)
王与虢酒泉酒泉在今同州府澄城县计东迁
至此巳历平桓庄僖四世九十四年矣而金瓯尚无缺
也直至鲁僖之二年而 秦穆公
灭芮即其地筑王城以 (第 163b 页)
 (韩姬姓文王之子诗称韩侯受命是也晋文侯灭之/为韩原地后以封桓叔之子韩万为韩氏之祖在今)

 (陜西同州府韩城县南十八里梁嬴姓僖十九年 秦/穆公
取其地为少梁邑在韩城县南二十里文十年)
 (晋人取少/梁即此)
秦临河界筑王城秦晋为成亟会盟初起西陲 (第 25b 页)
基尚狭
东平晋乱始经营(十七/)
 (王城在今陜西同州府朝邑县西二里所谓临晋也/东近黄河渡口秦孝公初立下令曰 穆公
东平晋乱)
 (以河为界则知前此未能东至河也韩之战获晋侯/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王城之名始见于) …… (第 25b 页)
 (之侵北去徙都鄀谓之鄢郢顷襄王二十一年秦白/起拔郢置南郡楚东北保陈城明年又迁寿春盖白)
 (起所拔之郢即僖二十五年 秦穆公
所图之/鄀也至拔郢之岁统计凡三百五十六年)
韩原战胜赋河东不久归还晋尚雄魏献西河十五县 …… (第 36b 页)
 (血左氏每有此文法若说秦军涉河则韩原之地当/在河以东于陜西韩城县解不去矣侯车是秦之游)
 (兵如今之探骑侯同候古人二字通用系秦车非晋/车若说晋车败是秦已得胜 穆公
安用诘徒父杜解)
 (殊谬详见/杜注正讹)
焉用丧归属晋侯 (第 55a 页)
缪公
本意不成仇若从杜解支离甚
伉俪情深辍阃谋(一百六/)
 (秦伯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两归字 (第 55a 页)
俱属晋侯说下文有必归晋侯可证文义夲易解杜)
 (注云若将晋侯入则夫人或自杀穆姬在内如何云/丧归且 穆公
竟成惧内之人真所谓武夫力而拘诸)
 (原妇人暂而/免诸国矣) (第 55a 页)
 (云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则颜是邾君肥/始封郳谱云小邾邾侠之后也夷父颜有功于周其)
 (子友别封为附庸居郳曾孙犁来始见春秋附从齐/桓以尊周室命为小邾子 穆公
之孙惠公以下春秋)
 (后六世而楚灭之世本言肥杜谱言友当是一人/僖七年经书小邾子来朝知齐桓请王命命之 (第 16a 页)
 东莱集解即以孟子初命曰全文截附传下
传宰孔先归○陈传良曰传言宰孔不与盟

传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赵仿补注曰里克
 志在重耳夷吾得国不以正 秦穆公
贪贿而无远略
 重耳克让舅犯有谋其事皆见于外传可补传文之
 阙(臣召南/)按桓文二霸传文俱不尽详而齐 (第 36b 页)
 (劣弱之称当以女巫尪弱故称尪也或以为尪非巫/也巫是祷神之人尪是瘠病之人二者非一物也尪)
 (是病人天恐雨入其鼻俗有此说不出传记义或当/然故两解之也檀弓云岁旱 穆公
召县子而问焉曰)
 (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无乃不可与郑玄云尪者面向天觊天 (第 40a 页)
 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

 之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注 秦穆公
女文嬴也秦伯
 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注新有吕郤之难国
 未辑睦故以兵卫文公诸门户仆隶之事皆秦卒共 (第 23a 页)
 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夏四月

 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濮
 注国归父崔夭齐大夫也小子慭 秦穆公
子也城濮
 卫地音义(夭于/表反)楚师背酅而舍注酅丘陵险阻名音
 义(酅户/圭反)(正义曰兵法右背 (第 32a 页)
 注三子秦大夫反为郑守音义(说音悦为/于伪反)子犯请击
 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注请击秦也夫人
 谓 秦穆公
音义(夫音扶/注同)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注秦晋和整而还相攻更
 相乱也音 …… (第 8b 页)
 (卧反轶直结/反又音逸)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注三十年秦使大
 夫杞子戍郑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注管籥也
 音义(籥馀/若反)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
访诸蹇叔蹇
 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注蹇叔秦大夫音义(蹇/纪)
 (辇/反)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 (第 16b 页)
 (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皆/知辟其灾是岁海多大风冬暖)○冬晋先且居宋公

 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
 报彭衙之役卿不书为 穆公
故尊秦也谓之崇德音
 义(成音城夲或作戌音恤选息/兖反汪乌黄反为于伪反)○襄仲如齐纳币礼
 也凡君即 …… (第 23a 页)
 死也取王官及郊注王官郊晋地晋人不出遂自茅

 津济封殽尸而还注茅津在河东大阳县西封埋藏
 之音义(大音/泰)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 秦穆
 公
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注周备也不偏以一恶弃
 其善与人之壹也注壹无贰心孟明之臣也其不解
 也能惧思也子桑 (第 26a 页)
 文子聘于陈且娶焉注臣非君命不越竟故因聘而

 自为娶音义(好呼报反娶七住反/竟音境为于伪反)○秦伯 任好
卒注
  (第 10a 页)
任好
(第 10a 页)
秦穆公
名音义(任音/壬)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
 行针虎为殉注子车秦大夫氏也以人从葬为殉音
 义(车音居仲本 …… (第 10a 页)
 寻斧焉者也注纵放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
 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听穆襄之族率
 国人以攻公注 穆公
襄公之子孙昭公所欲去者杀
 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注二子在公宫故为乱兵所
 杀疏(正义曰经书宋人杀其大夫 (第 19a 页)
 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注行朝

 晋也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注宣多既立 穆公
恃宠专权音义(偕音/皆)十一月克减
 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注减损也难未尽而
 行言汲汲于朝晋音 (第 11b 页)
 (悦/)中行桓子之谋也曰示之以整使谋而来郑人惧

 使子张代子良于楚注十二年子良质于楚子张
 公
孙音义(行户郎反/质音致)郑伯如楚谋晋故也郑以子良
 为有礼故召之注有让国之礼○楚子使申舟聘于
 齐 (第 4a 页)
 (未度而执之互相见也刘炫云命者/冥也言其生育之性得之于冥兆也)○夏四月戊午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注吕相魏锜子盖口宣己命音
 义(相息亮/反注同)昔逮我献公及穆公注晋献公 秦穆公

 义(逮音代一/音大计反)相好戮力同心疏(正义曰孔安国以戮/力为陈力以论语有)
 (陈力就列故也 (第 16a 页)
戮力/犹言勉力努力耳)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注
 公
夫人献公之女音义(好呼报反下同戮力相承音/六嵇康力幽反吕静字韵与)
 (飂同字/林音辽)天祸晋国文公 (第 16a 页)
如齐惠公如秦注辟骊姫也
 不言狄梁举所恃大国音义(辟音避骊/力知反)无禄献公即
 世 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注僖十 …… (第 16a 页)
 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注纳文公之勋音义(覆孚/服反)
 (下/同)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注在僖三十三年
 音义(陨于敏/反下同)犹愿赦罪于 穆公
注晋欲求解 (第 18a 页)
秦穆
 公
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注秦使斗 …… (第 18a 页)
 (见贤/遍反)(正义曰文十四年传云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使归求成僖三十三年秦败于殽文)
 (元年楚弑成王/故谋不成也) 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于我注逞快也
 音义(逞敕/景反)穆襄即世康灵即位注文六年晋襄秦穆
 皆卒康公我之自出注 …… (第 18b 页)
 刘子之言瑕晋地○六月丁卯夜郑公子班自訾求
 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注訾郑地大宫郑祖庙
 十年班出奔许今欲还为乱子印子羽皆 穆公
子音
 义(班本亦作般同訾子斯反/大音泰下同印一刃反)反军于市己巳子驷帅
 国人盟于大宫注子驷 (第 24a 页)
穆公
子遂从而尽焚之注焚
 烧也杀子如子駹孙叔孙知注子如公子班子駹班 (第 24a 页)
 (是为罪己也季孙本实伐莒晋人讨而执之放令归/鲁荷晋恩德罪己亦以尊晋故云尊晋罪己也文二)
 (年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称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卿不书为 穆公
故尊秦也)
 (谓之崇德注云秦穆悔过终用孟明故贬四国大夫/以尊秦也此贬意如以尊晋其事与彼同也此意如) (第 2a 页)
 文公(襄公/子) 宁公(文公/孙) 出子(宁公/少子) 武公(宁公/子)
 德公(武公/弟) 宣公(德公/子) 成公(宣公/弟)  穆公任好(成/公)
 (弟/)
 康公罃 (第 71a 页)
(穆公/
子) 共公稻(康公/子) 桓公荣(共公/子)
 景公(桓公/子) 哀公(景公/子) 惠公(哀公/孙) (第 7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