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毛弘(字士广鄞人幼颖敏有大志读书至古忠烈事辄抵掌自负第天顺丁丑进士授刑科给事中)

(历九载升都给事中言论风旨慷慨激烈疏奏无虚日上厌苦之有昨日毛弘令日毛弘语云)


(成化三年值上元节预命词臣分题作鳌山灯火诗欲以娱两宫编修章懋 黄仲昭
检讨庄昶)


(上疏极谏忤旨各廷杖谪外任弘乃抗言三人者出自草茅初居翰苑不顾一身敢言直谏真)


( (第 89b 页)
 黄琏(字良器南海人少有文名每试人即以魁解待之九试皆枉时督学以琏当廪所厚詹孟和当)

(次缺孟和贫而母老乃谢曰吾可无廪不可使孟和有菽水不及之悔请以廪让督学义而从)


(之成化间遣使暹罗乡人有徐干者选军捎行以宅与琏为行资比过洋舟坏溺死干子桓欲)


(归其宅琏曰而父死王事而孤且贫若是宅吾尚忍言邪举劵付之桓感泣而去总制都御史)


(韩雍辟为馆宾琏坚不往屏居城西授徒著书晏如也琏博洽尤精于经学门下士多成进士)


(者二子衷聚皆以科目显卒年六十馀赠至工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

  黄仲昭(寿生孙成化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五年春命儒臣进元宵烟火诗同官章懋)

(与仲昭检讨庄昶共疏论之调湘潭知县未至改南京大理评事南京各官率取直堂隶兵收)


(第 38a 页)
 黄琏(字良器南海人少有文名每试人即以魁解待之九试皆枉时督学以琏当廪所厚詹孟和当)

(次缺孟和贫而母老乃谢曰吾可无廪不可使孟和有菽水不及之悔请以廪让督学义而从)


(之成化间遣使暹罗乡人有徐干者选军捎行以宅与琏为行资比过洋舟坏溺死干子桓欲)


(归其宅琏曰而父死王事而孤且贫若是宅吾尚忍言邪举劵付之桓感泣而去总制都御史)


(韩雍辟为馆宾琏坚不往屏居城西授徒著书晏如也琏博洽尤精于经学门下士多成进士)


(者二子衷聚皆以科目显卒年六十馀赠至工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

 黄仲昭(寿生孙成化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五年春命儒臣进元宵烟火诗同官章懋)

(与 仲昭
检讨庄昶共疏论之调湘潭知县未至改南京大理评事南京各官率取直堂隶兵收) (第 38a 页)
(资自入独 仲昭
懋等不肯从众既而转寺副迁擢伊迩谢病归弘治初起为江西提学佥事自)


(寿生至乾亨四世居官率身皆廉约恭 …… (第 38b 页)
    以玉堂蔬圃诗懋有 (公仪休拔却园中葵之句又试中秋赏月赋懋赋云天下之人有罹)

(悲愁羁患难贫穷孤苦者见月则不乐惟高官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刘怒)


(以轻薄目之踰年授编修举张灯故事命下制词懋与同官庄昶 黄仲昭
上疏论谏俱谪外懋)


(为临武知县先是修撰罗伦疏论大学士李贤不当夺情起复亦谪时称翰林四谏上寻悟命) (第 102b 页)
(懋昶 仲昭
仍改南大理评事迁福建按察佥事毅然以振风纪为己任而事多掣肘不得尽行)


(所志行部积劳触瘴成疾考绩赴 (第 102b 页)
 补注瘦筇(杜光庭诗抽得/闲身伴丨丨)枯筇(范成大诗期君斩/寒藤伴我支丨丨)
 七尺筇(葛长庚懒翁斋赋翁行乐时/横拖丨丨丨松间一长啸)九节筇 (黄潜
诗更试/平生丨丨丨)
(唐韵蜀容切集韵韵/会常容切并音鳙) (第 33b 页)
 (谷转贵丨/丨无所)泛索(西湖志馀太上邀官/里至清心堂进丨丨)寥索(郝经诗二年海棠/秋幽妍对丨丨)象索
  (黄潜
金华山诗形/求丨丨难具言)
 不致索(刘诜蜂赋或以微而丨/丨丨或以毒而不敢亲)随口索(贡师泰诗况今使 (第 17a 页)
   (志功名为使司都事以卒年仅二十六妻/陈氏誓不他适而保其遗孤诏表其门)厥配
   陈节妇堂有名公不一之书(干文传贞节堂记 黄潜
铭郑元祐后)
   (记李祁诗序危素赞曾坚贡师/泰等诗俞真木撰墓志尤详)其孤栖碧翁轩 (第 30a 页)
  误书醪字为胶言者劾之请告归
  词臣以諌诤著誉者如修撰罗伦疏争李贤不宜
  夺情起复贬福建市舶副使编修章懋 黄仲昭

  讨庄昶疏言上元张灯赋诗非盛德事又时四方
  多故乞将烟火一切停罢以省烦费充兵饷忤旨
  各廷 (第 11b 页)
  之于俦伍之中荣之于崇祀之位则日月之光贲
  及丰蔀虽在齐民无不兴起比于祀瑄尤为盛事
  兹臣等之所谓一不为少也至如蔡清罗伦章懋
   黄仲昭
陈真晟吕楠罗钦顺邹守益中间或未有
  专祀者仍望推广德意专祀于乡通候论定之日
  另议从祀则仁至义尽 (第 19a 页)
(斋常讥之邓氏辨证 黄潜
尝讥之大抵附会耳洪武十/四年编脩吴沈典籍刘仲质吴伯宗据户部黄册编为)
(千家姓首云朱奉天运楚中周景虞 (第 6b 页)
  通鉴书改元
晋书载记十六国时嗣位改元者皆在本年此史家取
便序事连属书之其实皆改明年元也不容十六国之
中数十王皆不踰年而改元者也
金石录据赵横山李君神碑石虎建武六年岁在庚子
与载记合若从帝纪则建武六年当是己亥今此碑与
西门豹祠殿基记皆是庚子以此知帝纪之失此是差
一年之證然载记亦不尽合昔人作史但存其年号而

已初不屑屑于岁月也
续纲目景炎三年五月以后为帝炳祥兴元年非也
番禺客语改元在明年正月己酉朔盖亦是即位之
初改明年元耳史家省文即系于前年月日之下曰改
元祥兴以此推十 (第 31a 页)
之故知唐世杂艺之士供奉翰林者正用)
(此例/也)
成化三年以明年上元张灯命翰林院词臣撰诗词编
修章懋 黄仲昭
检讨庄昶上疏言翰林之官以论思代
言为职虽曰供奉文字然鄙俚不经之词岂宜进于君
上固不可曲引宋祁苏轼之教 …… (第 26b 页)
义之言臣等知陛下
之心即祖宗之心故不敢以是妄陈于上伏愿采刍荛
之言于此等事一切禁止上怒命杖之谪懋昭武 知县
仲昭
湘潭知县昶桂阳州判官各调外用己而谏官为
之申理乃改懋 (第 27a 页)
仲昭
南京大理寺评事昶南京行人司
司副自此翰林之官重矣
  洗马
越语句践身亲为夫差前马韩非子云为吴王洗马 (第 27a 页)
 胡世宁(永/清)李承勋 魏校 余祐
翰林四谏(宪庙张灯上/培养圣德疏)
 章懋(枫山兰/溪人)庄昶(孔旸浦/江人) 黄仲昭 
罗纶
三人同心(孝宗时时/人称之)
 李东阳谋 刘健断 谢迁尤侃侃
遗才五人(储巏疏荐谪籍五人/上命 (第 81a 页)
 葬其女矣玉山惊叹(王淮字季海金华人谥文定/汪应辰字圣锡玉山兵家子)
李德远发解本强则精神折冲赋一联云虎在山而藜
 藿不采威令风行金铸鼎而魑魅不逢奸邪影灭主
 司大喜乃全用汪玉溪作 黄潜
相麻制士人经礼部
 讼之时樊茂寔为侍郎乃云此一联当初汪内翰用 (第 31a 页)
  右前海宁州同知杨性所藏先友遗迹一卷凡十一

人诗文若干篇性曰先君子字伯振至正间从事浙
省一时名大夫士多与往来为诗文性收藏甚富兵
火之后往往散失此其仅存者且以先友不著字与
官爵劣于柳记求余记之以余尝游诸公间也盛熙
明字熙明能书辟奎章阁书史著法书考传于世堵
蕳字无傲能书画浙省掾吴溥字溥泉以才识自负
结交海内名士后兵兴福建守臣承制署为其省参
知政事杨维桢字廉夫丁卯进士江浙儒学提举俞

氏兄弟者吴人俊字俊平江路推官庸字子中华亭
县尹书有晋人风葛元哲字元哲戊子进士翰林编
修官高明字则诚乙酉进士柯九思字敬仲奎章阁
鉴书博士刘基字伯温今御史中丞 黄潜
字晋卿甲
寅进士翰林学士谥文献文章为世推重此致政后
所书谦恭端谨足为后进取法观之犹可想其仪刑
呜呼余 (第 31a 页)
亦伪泰誓
延平府志曰按特奏名不在进士之科考明翰林王赞
撰温志谓屡试不第悯而收用谓之特奏名而莆田翰
黄仲昭
撰通志亦于特奏名明经释褐学究诸科之
下各疏其义大抵谓其亚于进士科盖宋志如此览者
可类推矣(吴玉搢曰宁 (第 33a 页)
 盛者多以丙戍为称然其间如罗伦上疏论李文达

 夺情起复之非卒著为令章懋 黄仲昭
庄昶諌鳌山
 烟火之戏陆渊之论陈文谥庄靖之不当贺钦胡智
 郑已张进禄辈之劾商文毅姚文敏强珍之劾汪直 (第 14b 页)
氏前行曳踵却顾而吾夫
子与柱下史比肩趋其后若犹有远馀意惜世无江公
为作赞也泰定元年八月二十又六日金华 黄潜

近年吴兴赵公子昂尝自称三教弟子惜此公已去世
不及题此卷虞集书 (第 23b 页)
  陈第季立       将军 历 闽
了 杜质            庆 南
内 余敬中子惺      按察 历 南
木 谢迁于乔       阁老 德 越
勿 陈员韬从熙      布政 统 台

  徐汧九一      隅 少詹 末 苏
未 庄定山        黄未轩
  顾鼎臣九和       阁老 靖 昆
白 毛三江
  张𤦺君玉        参政 靖 鄞
(第 8a 页)
  张鹏霄图南      指挥 德 秦
琴 陈琏廷器       礼侍 永 粤
愚 高明上达       佥都 成 江
巢 周凤翔仪伯      庶子 祯 越
梅 蒋昪诚之       户书 冕兄
槎 高青邱      刘珠林
友 张云门      樊天山
止 方定志安       学官 永 浙

  夏寅正夫       方伯 成 松
正 夏止轩
未  黄潜仲昭       
提学 弘 闽
半 王行止仲    澹如 教读 初 苏
在 胡廷禄子厚      两司 靖 滇
石 漏 (第 13b 页)
 布政 靖 南
竹 柯潜孟时       詹事 成 闽
印 王钫子宣       司空 靖 越
退  黄未轩
损 朱浙必东       御史 靖 闽
紫 刘龙舜卿       司马 靖 晋
凤 黄甲首卿     (第 20b 页)
妻子之臣乃为能量轻
重者乎
东莱为文公作白鹿洞记文公与之商订可否三数往
复而后定古人相切磋有如是者 黄仲昭
纂修闽志所立义例最为精当无可议者但事
目中先后次第有不以类相从者如水利乃陂堰井塘
之类而列于坑场土产 …… (第 22b 页)
   行实(附/)
杨廉曰先生讳懋字德懋浙江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
第一人登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谏作鳌山灯诗
忤旨黜为临武知县用给事中毛弘言改南京大理评
事迁福建按察佥事年四十一致仕弘治辛酉起为南
京国子祭酒遭丧力辞不允服阕赴召三载凡五疏皆
乞休竟不待报去任正德庚午起为南京太常卿再辞
进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今上登极特升南京礼部尚

书致仕寻用御史胡琼言玺书存问之使及门而公不
待矣年八十六别号闇然子学者称为枫山先生呜呼
儒雅如 黄未轩
豪迈如庄定山公则敛华就实独立其
间风节如罗一峰习静如陈白沙公则既博复约自成
一家至于收四海无瑕之誉膺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