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言方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
乐富足以备礼帝惑其说而制作营筑之事兴矣至是
京客刘炳为大司乐引蜀方士 魏汉津
见帝献乐议破
先儒累黍之非用夏禹以身为度之文取帝指三节三
寸为度定黄钟之律请先铸九鼎以备百物之象然后 (第 67b 页)
均弦裁管为一代之乐制帝从之 汉津
本剩员兵士自
云居蜀师事唐仙人李良授鼎乐之法皇祐中与房庶 …… (第 67b 页)
俱被召至京而黍律已成不得伸所学而退或谓 汉津
尝执役于范镇窥见其制作因掠取之蔡京神其说托
之于李良云然 (第 68a 页)
汉津
晓阴阳数术多奇中尝语所知曰
不三十年天下乱矣人未之信也
司马光与范景仁论乐书 蒙示房生尺法云生尝得 (第 68a 页)
庆殿加号 魏汉津
虚和冲显宝应先生帝之幸九成宫
也酌献至北方宝鼎鼎忽破水流溢于外或者以为北
方致乱之兆
苏轼汉鼎铭 禹 (第 40a 页)
 中声正声如正声九寸中声只八寸七分一按史记
 七字多错乃是十分一其乐只是杜撰至今用之(人/杰)
徽宗时一黥卒 魏汉津
造雅乐一部皆杜撰也今太学
 上丁用者是此乐(扬/)
季通律书分明是好却不是臆说自有按据(道/夫)
(第 15b 页)
  (寸大略丨度/丨丨丨所载) 以律为度(周礼考工记凫氏注/钟之大数丨丨丨丨) 二十四
  气(宋史乐志崇宁三年 魏汉津
言臣今欲先铸九鼎次铸/帝坐大钟次铸四韵清声钟次铸丨丨丨丨钟然后均)
  (弦裁管为一/代之乐制) 铜 …… (第 38b 页)
  (我磬声以石有一定之声众乐依焉则钟磬未尝不相须/也往者国朝祀天地祭庙及大朝会宫架内止设镈钟惟)
  (后庙乃用特磬若已升祔后庙遂置而不用如此则金石/之声小大不侔大晟之制金石并用以谐阴阳 汉津
之法) (第 46a 页)
奉上圣祖天尊大帝册宝仙衣荐献乃)
(改服诣保宁阁焚香还/宫群臣入贺于崇德殿)大角鼎星(宋史礼志用方士 魏/汉津
之说备百物之)
(象铸鼎九于中太一宫南为殿奉安之各周以垣上施/埤堄墁如方色外筑垣环之曰九成宫中央曰帝 (第 23b 页)
岘胡瑗阮逸李照范镇马光刘几杨时诸贤之
议终不能以相一也而况于崇宣之季奸䛕之会(指蔡/京辈)
黥涅之馀 (魏汉/津)
而能有以语夫天地之和哉建阳蔡元
定旁搜远取巨细不捐积之累年乃若冥契著为律吕 (第 6a 页)
律尺有景表尺五代有王朴律尺宋则太府寺有尺
四等又高若讷尝校古尺十五等李照胡翼之邓保信
各有黍尺崇宁中 魏汉津
乞用圣上指尺又绍兴中内
出金字牙尺二十八遂以其中皇祐二年所造大乐中
黍尺作景钟然不知以何法累黍程正叔 (第 3a 页)
  贽故始入学者必释菜以礼其先师其学官四时
  之祭乃皆释奠今专用春秋亦非礼矣释奠有乐
  无尸而释菜无乐二者之轻重系乎乐之有无也
  今用 魏汉津
所制大晟之乐乃乱世之音其可乎
  哉古释菜释奠名存而仪已亡开元礼彷佛仪礼
  馈食篇三献各于献后饮即 (第 25b 页)
  等篇而钟律篇大率本元定所著而互演之称明
  邃矣
  自南宋及元以至于今皆用大晟乐考大晟乐乃
  方士 魏汉津
之所造取徽宗指寸为律故考亭曰
  崇宣之季奸䛕之会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
  和然金太宗取汴得之改为 …… (第 22a 页)
  明破燕京得其乐工今太常雅乐与学宫所谓大

  晟乐者皆 汉津
之遗而徽宗之指也至其百戏队
  舞亦元声之遗乐章又近浅无尔雅之辞太祖一
  革元政而此事却谓金得之宋 …… (第 22b 页)
  之协时加铜齐以济之当轩临试虽以老师宿儒
  终不能心悟其铜齐之轻重而徒论其铜律之清
  浊也迨夫崇宁之世 魏汉津
乃以蜀一黥卒为造
  大晟乐府遂颁其乐书于天下盖谓古之制乐者
  惟黄帝夏禹得乐之正何则圣主之禀赋上 …… (第 23b 页)
  丞相蔡京最神其说先铸帝鼐八鼎复造金石钟
  虡雕几刻镂盖极后世之选已然以崇宁之指尺
  既长而乐律遂高惟 汉津
亦自知之尝私谓其弟
  子任宗尧曰乐律高北方元鼎水又溢出律高则
  声过哀而国乱水溢出则国有变而境土 (第 24a 页)
丧没是

  不久矣呜呼 汉津
所制岂复有加于和岘以下诸
  人所论之乐哉然且至今沿袭相承未闻有所改
  作乐殊不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 …… (第 24b 页)
  尝谓乐工肄乐先须通达强记巧妙干旋复穷十
  载晓夜之思而务谙前人格犯之正故不可以草
  茅无识而轻议乐又况 汉津
蜀一黥卒稍窥范景
  仁司马君实之议论而且得与夫黄帝夏禹配食
  于乐成之庙尚可至今沿袭而不变耶呜呼 …… (第 26a 页)
  可以草创苟且而遽定也呜呼崇宁之乐亦可变
  矣吾又安得夫伶伦荣缓之徒而与之共论乐哉
  礼乐笺曰说者论大晟乐为宋方士 魏汉津
所制
  此未考本末不知乐律者也宋濂 (第 27a 页)
汉津
制乐为 …… (第 27a 页)
  乱世之音在洪武四年而冷谦所定乐舞为洪武
  之六年乐章犹宋之旧而乐音非宋之音矣以何
  知之以律而知之盖谦所制者为太簇之羽中吕
  调也 汉津
所制其迎神初奏为南吕之角大吕变
  调也与谦之乐如参辰黔晰之不相合矣盖谦之
  七均自太簇夷则夹钟无 (第 27b 页)
射中吕皆正调也惟清
  黄清林巧为变调然此二变音也固无妨于变也
   汉津
之林钟为宫者仅商角二音为正调其徵羽 …… (第 27b 页)
  变宫变徵皆属变调是七均之中而变者居四矣
  南吕为宫者仅商音为正调其徵羽角变宫变徵
  皆属变调是七均之中而变者居五矣又况 汉津
  
之律即李照之律下古乐二律所谓黄钟者仅中
  太簇则其林钟之宫仅中南吕南吕之宫仅中应
  钟应钟管长四 …… (第 28a 页)
  同年而语哉大扺乐律乐章本为二道由宋以降
  乐章屡易而所用者皆王朴之律也政和以降乐
  章屡易而所用者皆 汉津
之律也至冷谦定乐乐
  章无改而所用者则非宋元之律也改其律而不
  变其章者声音道微政合严重律正其元 (第 28b 页)
得二十七朴乃得三十五朴能不用算惟
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至姚虞孙乃出新
意舛差不验至宣和间方士 魏汉津
倡为黄帝夏禹声
律身度之说不以累黍而以帝指妄也通书少历之始
谓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馀分以此 (第 30b 页)
年南康军献古鼎皇祐五年铸鼎十有二员丘用五宗
庙七又作鸾刀命阮逸胡瑗铸刘敞为新律钟鼎鸾刀
铭崇宁三年以 魏汉津
言铸鼎中曰帝鼐八方曰苍彤
晶宝魁阜牡风上为鼐铭帝鼐曰隆鼐八鼎曰育明藏
正健顺和洁宣和元年安州得商六鼎 (第 9b 页)
尺有
景表尺五代有王朴律尺宋则太府寺有尺四等又高
若讷尝挍古尺十五等李照胡翼之邓保信各有黍尺
崇宁中 魏汉津
乞用圣上指尺又绍兴中内出金字牙
尺二十八遂以其中皇祐二年所造大乐中黍尺作景
钟然不知以何法累黍程正叔 (第 10b 页)
年去国门前之雀可
罗一日还朝屋上之乌亦好后有一达官效颦云十年
去国不闻长乐之钟一日还朝复见大君之鼎见 魏汉
所铸九鼎初成也
明节刘后一时遭遇宠倾六宫忽苦痁疾临终戒左右
我有遗祝在领巾上候我气绝奏官家亲自来解语 (第 11b 页)
 (定比朴微下及铸大/钟成或疑其声弇郁)
宋乐六改(由建宁/迄崇宁)
 和岘 李照 阮逸 刘几 范镇  魏汉津
乐府十二门(郭茂倩编自汉/迄唐君臣所著)
 郊庙歌辞(十二/卷)燕射歌辞(三/卷)鼓吹曲辞(五/卷) (第 26a 页)
 如宋景祐之乐李照主之然太常歌工病钟声浊私
 赂铸工使减铜剂声清歌协而照不知元丰之乐扬
 杰主之欲废旧钟乐工不平一夕易之而杰不知崇
 宁之乐 魏汉津
主之请帝中指寸为律径围为容盛
 其后止用指寸不用径围且制器亦不能成剂量工
 人但随律调之大率非 (第 13b 页)
汉津
之本说 (第 13b 页)
汉津
亦不知
 则知论乐不务审声而纷纷器数者大抵皆说梦也 (第 13b 页)
  沈仲存云近世精于历者莫若卫朴虽一行亦不及之

春秋日食三十六诸历通验密者不过得二十六惟一
行得二十七朴乃得三十五朴能不用推算古今日月
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古历算数令人就耳一读
即能暗诵旁通纵横诵之尝令人写历书写讫令附耳
读之有差一算者读至其处则曰此误某字其精如此
大乘除皆不下照位运筹如飞人眼不能逐人有故移
其一算者朴自上至下手循一遍至移算处则拨正而
去熙宁中撰奉元历以无候薄未能尽其术自言其得

六七而已然已密于他历矣至姚虞孙乃出新意用艺
祖受命之年即位之日元用庚辰日起己卯号纪元历
于是立朔既差定腊亦舛日食亦皆不验未几遂更焉
宣和间妄人方士 魏汉津
唱为皇帝夏禹以声为律身
为度之说不以累黍而用帝指凡中指之中寸三次指
之中寸三小指之中寸三合而为九为黄 (第 13b 页)
  宋神宗元丰中杨杰详定大乐杰欲销王朴旧钟意新
乐成虽不善更无旧钟可校诏不得销毁后辅臣按试
杰乃陈朴钟已弊者一县乐工不平夜易之而杰不知
明日辅臣至杰厉声云朴钟甚不叶美使乐工叩之韵
更佳杰大沮按宋乐至此屡变景祐之乐李照主之太
常歌工病其太浊私赂铸工使减铜剂而声稍清歌乃

叶而照卒不知元丰之乐杨杰主之欲废旧钟乐工一
夕易之而杰亦不知崇宁之乐 魏汉津
主之欲请帝中
指寸为律径围为容盛制器不成剂量工人但随律调
之大率有非 (第 14a 页)
汉津
本说而 (第 14a 页)
汉津
亦不知是乐名虽曰变
而实未尝变也订正虽详而铿锵不成韵辨析虽可听
而考击不成声既私为工师所易而懵不复觉 (第 14a 页)
  十八鼎
夏禹铸九鼎唯见于左傅王孙满对楚子及灵王欲求
鼎之言其后史记乃有鼎震及沦入于泗水之说且以

秦之强暴视衰周如机上肉何所畏而不取周亦何辞
以却赧王之亡尽以宝器入秦而独遗此以神器如是
之重决无沦没之理泗水不在周境内使何人般舁而
往宁无一人知之以告秦邪始皇使人没水求之不获
盖亦为傅闻所误三礼经所载钟□名数详矣独未尝
一及之诗易所书固亦可考以予揣之未必有是物也
唐武后始复置于通天宫不知何时而毁国朝崇宁三
年用方士 魏汉津
言铸鼎四年三月成于中太一宫之 (第 11a 页)
  余读海盐州学黄侍讲大成乐记言真州贝君身为考
其度数齐量范金为钟而协以古律管彼此适均吹其
律而钟自应至于琴瑟亦率自制云云余心甚慕之及
甲午春祭以余家所藏崇宁大晟乐大吕无射二钟持
与考击则比余所藏声益加高判不相协余乃窃叹曰
彼贝君者果足与言乐乎金既如此丝石可知知其声

者测州之丧没匪久矣按大晟乐国初东平严氏一承
宋旧者也当宋徽庙时有 魏汉津
者以西蜀黥卒为造
此乐且以帝皇制乐实自其身得之请以徽庙中指三
节三寸定黄钟之律蔡京亦从臾其说即使范金 (第 20b 页)
裁石
用之郊庙至颁其乐于天下然徽庙指寸视人加长而
乐律遂高虽 汉津
亦私谓其弟子任宗尧曰律高则声
过哀而国乱无日矣当今圣人其身出而身遘之乎未
几遂有靖康之祸今州学钟高倍 (第 20b 页)
金太宗取汴得宋乐器改宋大晟乐为太和取天地同
和之义金亡入元改名大成然宋大晟乐即方士 魏汉
之所造取徽宗指寸为律者朱子所谓崇宣之季奸
谀之会黥涅之馀不足以语天地之和指 (第 20b 页)
汉津
而言也
国朝斟酌乐制分祀合祀乐章乐四等曰九奏圜丘方
泽祈榖大飨用之曰八奏神祗坛太岁坛先农高媒用
之曰 …… (第 20b 页)
有清海宇本太初等曲皆近
质无尔雅之辞但其器章虽制而未尝累黍验律见今
太常雅乐及天下学宫所谓大成乐者盖 汉津
之馀也 …… (第 21a 页)
如去清声缺匏土等类皆
舛也至李太常周舞论一出则有合于文武阴阳之节
而古乐之仪赖之以存矣宋而金而元率用 汉津
之乐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