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舜典命夔典乐教胄子 大禹谟九功惟叙九叙惟
歌劝之以九歌(其乐象之而韶乐遂以九为节升歌于上者九德之歌合乐而舞于庭者九韶)
(之舞) 左传季札观乐见舞韶箾者(疏云即箫韶也)曰德至矣大
矣如天之无不帱如地之无不载虽甚盛德其蔑以加
于此矣(注舜乐) 乐记韶继也注舜乐名也韶之言绍也
言舜能绍尧之 德周
礼曰大韶(疏尧作大章舜曰箫韶)夔始制乐
以赏诸侯 论语乐则韶舞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 (第 9a 页)
 利于孺子公乃为诗以贻王蔡仲之命曰惟周公位

 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继以蔡仲克庸祇 德周公

 为卿士乃命诸王邦之蔡书曰公作诗以贻王乃言
 命之王而后封仲于蔡周公曷尝负斧依南面而立
 当时以 (第 45a 页)
废当受诛罚怔营惶怖靡知厝身臣闻刳舟剡楫将欲
济江海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昔唐尧在上群龙
为用文武创 德周
召作辅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 (第 47b 页)
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
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閒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
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 德周公

之以为已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
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
母弟八人 (第 6a 页)

德周
而不比荆浩曰成材者气槩高干不材者抱节自
屈有偃盖而枝盘头低而腰曲者为异松也皮老苍鳞
枝枯叶少者为古松 (第 47a 页)
  (致犹深审也乐/由中出故丨丨) 大章(礼记丨丨章之也注尧乐名也言/尧德章明也周礼阙之或作大卷)
   绍尧(礼记绍继也注舜乐名也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丨丨之 德周
礼曰大韶) 宿县(周礼/大司) (第 3b 页)
 国脉相关(吴永辞免除权刑部尚/书状载念士官之所掌)
  (实于丨丨而丨丨舜不赖皋陶之明何以布好生之 德周/
不得苏公之敬安能审用罚之中若冒司于臬事恐纷致)
  (于人/言) 案无留辞(唐书李适之传迁刑部尚书适 (第 15b 页)
   能盖前愆

经蔡仲克庸祗 德周公
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
蔡王若曰惟尔率德改行克谨厥猷尔尚盖前人之愆
惟忠惟孝(书/)
史沈劲充之子 (第 13b 页)
   录用

经蔡仲克庸祗 德周公
以为卿士(书/)
史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左/庄)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宣/)
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 (第 23b 页)
三九郎顗七事曰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海也聘贤选佐
将以安天下也昔唐尧在上群龙为用文武创 德周

作辅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陛下践祚
以来勤心众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是以灾害屡臻
四国未 (第 23b 页)
门引入时上在宣德殿南/庑下但帻坐故云简易也)群龙为用(后汉书郎顗传/昔唐尧在上丨)
(丨丨丨文武创 德周
召作辅)用十六相(后汉书傅燮传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然后丨丨丨丨注左)
(传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呆 (第 14b 页)
主无定数(齐书礼志论江左贺循立议以/后弟不继兄故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流光之典(齐书礼志论閟宫之 德周
七非数杨元之/祀晋八无伤今谓之七庙而上唯六祀使)
(受命之君丨丨丨丨不足若谓太祖未登/则昭穆之数何继 (第 10b 页)
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海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昔
唐尧在上群龙为用文武创 德周
召作辅是以能建天
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后汉书郎/顗列传)
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昭奚 (第 21b 页)
  明德也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无不统是
  也洵乎德无不明乃俊明亦无定以克明为定也
  且夫修德有功而养德尤在防其弊逸则隳 德周
  公
曰君子所其无逸矜则隳德易曰君子以虚受
  人肆则隳德礼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不学
  则隳德说命曰惟 (第 5b 页)
作规
第三表祝融读三皇 读作续
今者君臣周 德 周
作同
废而不续 续作缵
第四表以废先君之典则若专焉 则作刑
必惟思而内省 惟作惧
以要天地祖宗 要字 (第 21a 页)
 故学者欲观帝王之迹在书为最备焉
序书义例不同王义曰此序郑玄马融王肃并云孔子
所作孔义或然诗书理不应异夫子为书作序不作诗
序者此自或作书否无义例也郑知孔子作者依纬文

而知也安国既以同序为卷检此百篇凡有六十三序
其九十六篇明居咸有一德立政无逸不序所由直云
皋陶作明居伊尹作咸有一 德周公
作立政周公作无
逸六十三序者若旧作九共九篇槁饫十一篇共序其
咸乂四篇同序与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夏社疑至臣 (第 2b 页)
   记明堂位
明堂位载事之疑林曰礼记一书其典正无牴牾者中
庸大学而已其次坊记可也自曲礼乐记祭法祭义射
义等篇并汉儒之语戾古已多而王制月令又居其下
然其悖礼乱教未有如明堂之甚也成王幼周公为冢
宰摄政以王命赏罚天下何尝去北面之礼而居非常

之位哉明堂乃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
依南面而立又曰周公践天子位而果有是乎金縢曰
武王既丧管叔及其弟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
公乃为诗以贻王蔡仲之命曰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
群叔流言继以蔡仲克庸祗 德周公
以为卿士乃命诸
王邦之蔡书言公作诗以贻王言乃命之王而后封仲于
蔡周公未尝负斧依南面而立当时何从以为天 (第 11b 页)
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公乃为
诗以贻王蔡仲之命曰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官群叔流
言继以蔡仲克庸祗 德周公
以为卿士乃命之王邦之
蔡书言公作诗以贻王言命之王而后封仲于蔡周公
何尝负斧依南向而立当时以为天子哉周 (第 18a 页)
 是以有东山之役但云罪人斯得终不以讨三叔为
 词致辟者管叔一人而已蔡叔虽囚而犹以从车七
 乘归之霍叔降庶人三年之后复齿即国蔡叔子仲
 克庸祗 德周公
以为卿士叔卒仲封复侯于故蔡矣
 呜呼周公处兄弟之变诚不幸也而所以委曲保全
 之者无所不至此所以为天理 (第 6a 页)
又左傅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云吾乃知周公之 德周公
被流言之谤亦得为忧患也验此诸说以为卦辞文王
爻辞周公马融陆绩等并同此说今依而用之所以只
言三圣不数周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