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公羊榖

 梁传云其辞则丘有罪焉耳这是多少担负想亦不
 能不是作不知是如何(○ 贺孙/
录意同)
蜚卿问信而好古曰既信古又好古今人多是信而不
 好或好而不信如好之者则曰他也且恁地说信之
  …… (第 2a 页)
 各有编次但到孔子时已经散失故孔子重新整理
 一番未见得删与不删如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云各得其所则是还其旧位 (贺孙/
集注)
    默而识之章
宜久问默而识之章曰此虽非圣人极致然岂易能默
 而识之若不是心与理契念念不 …… (第 2b 页)
 禁你不看听言动皆然(祖道/)

郑问何有于我哉曰此语难说圣人是自谦言我不曾
 有此数者圣人常有歉然不足之意众人虽见它是
 仁之至𤍨义之至精它只管自见得有欠阙处 (贺孙/
)
读默而识之章曰此必因人称圣人有此圣人以谦辞
 答之后来记者却失上面一节只做圣人自话记了
 默而识 …… (第 4a 页)
 甚合宜或见人说见人做得恰好自家迁在合宜处

 不善便是全然不是这须重新改换方得 (贺孙/
)
叔器问德之不脩可以包下三句否曰若恁地夫子但
 说一句便了何用更说四句徙义改过略似脩德里
 面事然 …… (第 5b 页)
 为之而不知其义才移教合义理便是全好若不善
 则是元初便做得不是须都改了方得徙义是过失
 不善是罪犯 (贺孙
○恪/录别出)
行父问德之不脩一段曰须先理会孝弟忠信等事有 …… (第 6b 页)
 不善不能改不善不能改较重于闻义不能徙(节/)
德之不脩至是吾忧也这虽是圣人以此教人然学不
 厌之意多见于此使有一毫自以为圣任其自尔则
 虽圣而失其圣矣 (贺孙/
) …… (第 9b 页)
 用之间常常存在据德依仁虽有等级不比志道与
 据德依仁全是两截志只是心之所之与有所据有
 所依不同也 (贺孙/
) …… (第 17a 页)
 (道夫录云其/变也有渐)且如古者丧服自始死至终丧中间节
 次渐渐变轻不似如今人直到服满一顿除脱了便
 着华采衣服 (贺孙
○/道夫同)
问谢氏之说曰谢氏之学大抵习忘如以三月不知肉
 味反是病和韶乐都忘之方是(必大/)
   …… (第 29b 页)
 至齐促从者行曰韶乐作从者曰何以知之曰吾见

 童子视端而行直虽是说得异亦容有此理 (贺孙/
)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章
论子贡问卫君事曰若使子贡当时径问辄事不唯夫
 子或不答便做答时亦不 …… (第 41a 页)
 之又如所以长守贵也所以长守富也义当得之亦

 自当恁地保守尧命舜云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
 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岂是不要保守 (贺孙
○/集义)
    加我数年章
问五十学易一段曰圣人学易于天地万物之理吉凶
 悔吝进退存亡皆见得尽自 …… (第 48a 页)
 康节多于消长之交看又云许多道理本无不可知
 之数惟是康节体得熟只管体来体去到得熟后看
 是甚么事理无不洞见 (贺孙/
) …… (第 49b 页)
 他处曰这般处是大段分晓又云若寔能默而识之

 则于诗书执礼上自见得性与天道若不寔能默识
 得虽圣人便说出也晓不得 贺孙
问执礼执字恐当
 时自以执字目其礼非夫子方为是言曰诗书只是
 口说得底惟礼要当执守故孔子常说教人执礼 (第 53b 页)

 云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不是当时自有此名 (贺孙
○/集注)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章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圣人不是有
 所因为甚事了如 …… (第 53b 页)
 其不能违天害己也(时举/)
恭父问必不能违天害己不知当时圣人见其事势不
 可害己还以理度其不能害耶曰若以势论则害圣
 人甚易唯圣人自知其理有终不能害者 (贺孙/
)
问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子何孔子既如此说了却又
 微服而过宋者乃是天理人事之交尽否曰然所谓 …… (第 60b 页)
 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遇不遇

 看天如何亦是未定之辞 (贺孙/
)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章
子善说吾无隐乎尔此在弟子自见得如何如颜子只
 见得所立卓尔冉子自见得 …… (第 61b 页)
 或问乡党所得亦足以见圣人之动静曰与上大夫
 言訚訚如也之类这亦可见但夫子所以与二三子
 又不止此须是实认得意思是如何 (贺孙/
)
夫子尝言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性与天道则
 不可得而闻想是不曾得闻者疑其有隐而不知夫子
 之坐 …… (第 62a 页)
 若平日讲说到忠信且只是文到得尽此忠信二节
 全在学者自去做如讲说如何是孝如何是弟这都
 只是文去行其所谓孝所谓弟方始是实事 (贺孙/
)
文行忠信如说事亲是如此事兄是如此虽是行之事
 也只是说话在须是自家体此而行之方是行蕴之
 于心无 …… (第 63b 页)
 力则以学文是如何曰读书最不要如此比并如上
 说怕人卒急难理会须先将文开发他如诗书礼乐
 射御书数都是文这自是说务本意不同 (贺孙/
)
先生因或者讲子以四教问何以有四者之序或者既
 对先生曰文便是穷理岂可不见之于行然既行矣
 又恐行 …… (第 65a 页)
 急者此等皆置之后面前面自有紧切处若紧切处

 通馀处自理会得 (贺孙/
)
窦问善人有恒一章有恒者之去圣人高下固悬绝矣
 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人者天下事大槩既
 是有恒 …… (第 67b 页)
 文字平平尚可就中看好恶若文理纰缪更将甚么
 去考得论语如此处多今人都只粗浅滚说过也自
 说得只是圣人本意不如此只是看得熟了少间自
 分别得出 (贺孙
○卓/录小异)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章
杨问不知而作作是述作或只是凡所作事曰只是作
 事又问多闻 …… (第 69a 页)
 底事都且记放这里(焘/)
多见而识之见又较切实
多见姑且识之如没要紧底语言文字谩与他识在不
 识也没要紧要紧却在多闻择善而从之如今人却
 只要多识却无择善一著 (贺孙
○因坐/客杂记而言) …… (第 70a 页)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如何不择吕氏说闻愈于见
 从愈于识知愈于从如何曰多闻便有所当行故择
 而行之多见虽切然未必当行姑识在 (贺孙/
)
    仁远乎哉章 …… (第 71a 页)
 会得不消说之类以此类看圣人是甚气象与人歌
 且教他自歌一终了方令再歌而后和之不于其初
 歌便和恐混杂他不尽其意此见圣人与人为善 (贺/孙)
若不待其反而后和则他有善亦不得而知今必使之
 反之而后和之便是圣人不掩人善处(义刚/)
集注说子与 …… (第 74b 页)
 且看圣人威底气象是如何久之云圣人德盛自然

 尊严又云谢氏以此说夷惠过处颇是 (贺孙/
)
叔器说子温而厉章曰此虽是说圣人之德容自然如
 此然学者也当如此举偏而补弊盖自舜之命夔已
 如此而 …… (第 79b 页)
 圣人说一句直是倾肠倒肚便都了更无许多廉纤
 缠扰丝来线去问横渠只是硬把捉故不安否曰他
 只是学个恭自验见不曾熟不是学个恭又学个安
  (贺孙/
)
 朱子语类卷三十四 (第 80b 页)
 皆恁地所以为圣人故曰遭变事而不失其常孔子
 曰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公且就平
 平正正处看 (贺孙/
)
吴伯英问泰伯知太王欲传位季历故断发文身逃之
 荆蛮示不复用固足以遂其所志其如父子之情何
 曰到此 …… (第 4b 页)
 少少这个心略不点检便差失了看世间是多少事
 至危者无如人之心所以曾子常常恁地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贺孙/
)
问曾子战兢曰此只是戒谨恐惧常恐失之君子未死
 之前此心常恐保不得便见得人心至危且说世间
 甚物事 …… (第 9b 页)
 恁地者如色厉而内荏色取仁而行违皆是外面有
 许多模样所存却不然便与信远了只将不好底对
 看便见(宇/)
出辞气斯远鄙倍是脩辞立其诚意思 (贺孙/
)
出辞气人人如此工夫却在下面如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人人皆然工夫却在勿字上(泳/)
毅父问远暴慢章曰 …… (第 11a 页)
 若要相似说合当着得个远虚伪矣动出都说自然
 惟正字却似方整顿底意思盖缘是正颜色亦有假
 做恁地内实不然者若容貌之动辞气之出却容伪
 不得 (贺孙/
)
问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曰看来三者只是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又问要之三者以涵养 …… (第 14b 页)
 是动容貌自然便会远暴慢正颜色自然便会近信
 出辞气自然便会远鄙倍此所以贵乎道者此也又
 云三句最是正颜色斯近信见得分明 (贺孙/
) …… (第 20a 页)
 方得(谦之/)
恭甫问弘是心之体毅是心之力曰心体是多少大大
 而天地之理才要思量便都在这里若是世上浅心
 私已底人有一两件事便着不得 (贺孙/
)
问如何是弘曰计较小小利害小小得失褊隘如公欲
 执两事终身行之皆是不弘说道自家不敢承当说
 道且据 …… (第 32b 页)
 (谟/)

弘而不毅如近世龟山之学者其流与世之常人无以
 异毅而不弘如胡氏门人都恁地撑肠拄肚少间都
 没顿着处 (贺孙/
)
弘宽广也是事要得宽阔毅强忍也如云扰而毅是驯
 扰而却毅强而有守底意思弘字如今讲学须大着
 个心是 …… (第 37b 页)
 此意曰也是只是孟子较感发得粗其他书都是如
 此贺孙因云如大学传知止章及齐家章引许多诗
 语涵泳得熟诚有不自己处 (贺孙/
)
亚夫问此章曰诗礼乐初学时都已学了至得力时却
 有次第乐者能动荡人之血气使人有些小不善之 …… (第 39b 页)
 王教人之法以乐官为学校之长便是教人之本末
 都在这里(时举/)
正卿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曰到得成于乐自不消
 恁地浅说成于此是大段极至 (贺孙/
)
只是这一心更无他说兴于诗兴此心也立于礼立此 …… (第 40b 页)
 只怕自家无了别人却有无可强得人所以吝惜在
 此独是自家有别人无自家便做大便欺得他又云
 为是要骄人所以吝 (贺孙/
)
或问骄吝曰骄是傲于外吝是靳惜于中骄者吝之所
 发吝者骄之所藏(祖道/)
某昨见一个人学得些子道理 …… (第 52a 页)
 骄吝之不可也至于程子云有周公之德则自无骄
 吝与某所说骄吝相为根本枝叶此又是发馀意解
 者先说得正意分晓然后却说此方得 (贺孙/
)
先生云一学者来问伊川云骄是气盈吝是气歉歉则
 不盈盈则不歉如何却云使骄且吝试商量看伯丰 …… (第 52b 页)
 人一句閒了曰宁可将上一句存在这里若从元注
 说则是乱臣十人却多于前于今为盛却是舜臣五
 人不得如后来盛 (贺孙/
)
李问至德曰三分天下有其二天命人心归之自可见
 其德之盛了然如此而犹且不取乃见其至处(雉/)
问三 (第 60a 页)
 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其君这个是
 说利但人不可先计其利惟知行吾仁非为不遗其
 亲而行仁惟知行吾义不为不后其君而行义 (贺孙/
)
文振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命只是一个命有以理
 言者有以气言者天之所以赋与人者是理也人之
 所以寿 …… (第 3b 页)
 不可知只是道这意思难说横渠尽会做文章如西
 铭及应用之文如百碗灯诗甚敏到说话却如此难
 晓怕是关西人语言自是如此 (贺孙/
)
问张子曰(云云/)或问谓此条语意简奥若不可晓窃以
 张子下数条语考之似以必有事焉为理义之精微
  …… (第 13a 页)
 尽如孔子云天之将丧斯文天之未丧斯文看此语

 也只看天如何只是要紧不在此处要紧是看圣贤
 所以出处大节 (贺孙/
)
问程子云夫子免于匡人之围亦苟脱也此言何谓曰
 谓当时或为匡人所杀亦无十成某云夫子自言匡
 人其如 …… (第 15b 页)
 三句上须看夫子循循然善诱底意思是如何圣人
 教人要紧只在格物致知克己复礼这个穷理是开
 天聪明是甚次第 (贺孙/
) …… (第 23a 页)
 田地(义刚/)

国秀问所以博文约礼格物致知是教颜子就事物上
 理会克已复礼却是颜子有诸己曰格那物致吾之
 知也便是会有诸己 (贺孙/
)
因论博我以文曰固是要就书册上理会然书册上所
 载者是许多书册载不尽底又是多少都要理会(僩/)
正 …… (第 25b 页)
 到这里见得圣人直是峻极要进这一步不得便觉
 有恳切处曰颜子到这里也不是大段着力只他自
 觉得要着力自无所容其力 (贺孙
○恪录云恭父问/颜子平日深潜纯粹到)
 (此似觉有苦心极力之象只缘他工夫到后视圣人一/地位卓然只在目 (第 32a 页)
 换面来自家此心各各是一个道理应副去不待事
 来方始安排心便是理了不是方见得道理合如此
 做不是方去恁地做 (贺孙
○恪/录别出) …… (第 6a 页)
 不妨伊川以为权便是经某以为反经而合于道乃
 所以为经如征伐视揖逊放废视臣事岂得是常事
 但终是正也 (贺孙/
) …… (第 12b 页)
 义又说井居其所而迁井是不可动底物事水却可
 随所汲而往如道之正体却一定于此而随事制宜
 自莫不当所以说井以辨义又云井居其所而迁 (贺/孙)

(第 24b 页)
 分晓故门人见之熟是以纪之详也
问看论语及乡党之半曰觉公看得浅未甚切已终了
 乡党篇更须从头温一过许多说话尽在集注中 (贺/孙)
(第 1b 页)
贺孙
读乡党已终觉得意思如何曰见得段段都是
 道理合着如此不如此定不得才有些子不如此心 …… (第 1b 页)
 放心而已非是学问只在求放心非把求放心为学
 问工夫乃是学问皆所以求放心如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大要皆欲使人思无邪而已 (贺孙/
)
    第一节(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不同)
看乡党篇须以心体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
 言者如何 …… (第 2a 页)
 初来问一番了后番番来番番问恐不如此孰谓鄹
 人之子知礼乎呼曰鄹人之子是与孔子父相识者
 有此语多应是孔子初年 (贺孙/
)
    第二节(在朝廷事上/接下不同)
亚夫问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
 也曰侃侃是 …… (第 3b 页)
 底意思当道化盛时斑白者不提挈不负戴于道路
 少壮者代其事到周衰少壮者尚欲执其任而老者
 自不肯安争欲自提挈自负戴此正是和悦而诤 (贺/孙)
訚訚说文云和悦而诤看得字义是一难底字缘有争
 义汉志洙泗之间龂龂义一同两齿相断(泳/)
汉书诸尚书 …… (第 4b 页)
 介则如命数是九人宾主相见自摈以下列两行行
 末相近如主人说一句主人之摈传许多摈者讫又
 交过末介传中介直至宾之上介方闻之宾 (贺孙/
)
古者相见之礼主人有摈宾有介宾传命于上介上介 …… (第 5a 页)
 是自外入右边门边乃君出入之所闑如一木拄门
 如今人多用石墩当两门中臣傍闑右边出入(此右/字自)
 (内出而言/○ 贺孙)
枨如今衮头相似闑当中碍门者今城门有之古人常 …… (第 6a 页)
 也(必大/)
执圭上如揖下如授前辈多作上阶之上下阶之下其
 实既下则已不用笏往往授介者只是高不过于揖
 故如揖下不低于授故如授 (贺孙/
) …… (第 7b 页)
 私礼物与所聘之国君及其大臣(植/)
    第六节(衣服/之制)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今反以红紫为朝
 服 (贺孙/
) …… (第 8b 页)
 细只守著自底便了是是非非一向都没分别如诐
 淫邪遁之辞也不消得辨便说道是他自陷自蔽自
 如此且恁地和同过也不妨 (贺孙/
) …… (第 10b 页)
 上许多星辰地下许多山川如何不变怪蔡云子陵
 足加帝腹便见客星侵帝座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
 帝纣未做不好时便与天相配是甚细事 (贺孙/
)
    第十一节(与人交/之诚意)
苏实问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曰古人重此礼遣使 …… (第 12a 页)
 云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达不敢尝所以慎疾
 必告之直也直而有礼故其直不绞龟山为人粘泥
 故说之较密 (贺孙/
) …… (第 12b 页)
 衽何趾这见得有随意向时节然多是东首故玉藻

 云居常当户寝常柬首也常寝于北牖下君问疾则
 移南牖下 (贺孙/
)
问病者居北牖之义曰是就北牖下安床睡因君来故
 迁之南牖下使以南面视已耳(义刚/)
    第十四 …… (第 13b 页)
 分明如交友称其信也执友称其仁也自有许多样
 又如于师吾哭诸寝朋友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哭于
 野恩义自有许多节 (贺孙/
)
    第十五节(容貌/之变)
问记云若有疾风迅雷甚雨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看 …… (第 14a 页)
 得常如此曰固当常如此但亦主于疾风迅雷甚雨
 若平平底雷风雨也不消如此问当应接之际无相
 妨否曰有事也只得应 (贺孙/
)
    第十六节(升车/之容)
立之说车中不内顾一章曰立视五巂式视马尾盖巂
 是车轮一转之地车轮 (第 14b 页)
 乐如孟子后面说许多乡原狂狷亦是此意乡原直
 是不好宁可是狂底狷底如今人恁地文理细密倒
 未必好宁可是白直粗疏底人 (贺孙/
)
夫子于礼乐欲从先进今观礼书所载燕飨之礼品节
 太繁恐亦难用不若只如今人宴集就中删修使之 …… (第 3a 页)
 是子游之言如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等语皆是子
 夏之言又如子游能养而不能敬子夏能敬而少温
 润之色皆见二子气象不同处曰然 (贺孙/
)
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别曰德行是个兼内外贯夲
 末全体底物事那三件各是一物见于用者也 …… (第 4b 页)
 一(过/)
问伊川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是兼气与理言之
 否曰有是理则有是气有是气则有是理气则二理
 则一 (贺孙/
)
徐问集注云鬼神不外人事在人事中何以见曰鬼神 …… (第 8a 页)
 由一于刚正闵子深厚仲由较表露问子路不得其
 死然曰然者未定之辞圣人虽谓其不得其死使子
 路能变其气习亦必有以处死 (贺孙/
)
吴伯英讲由也不得其死处问曰由之死疑其甚不明
 于大义岂有子拒父如是之逆而可以仕之乎曰然
 仲由之 …… (第 10a 页)
 质朴浑厚意思只是钝不及底恰似一个物事欠了

 些子 (贺孙/
)
问伊川谓师商过不及其弊为杨墨曰不似杨墨墨氏
 之学萌蘖已久晏子时已有之兼师商之过不及与
 兼爱为 …… (第 13a 页)
 急故从季氏见他所为如此又拔不出一向从其恶
 贺孙因云若闵子善为我辞之意便见得煞高曰然
 因云谢氏说闵子处最好因令 贺孙
举读全文曰冉
 求路头错处只在急于仕人亦有多样有一等人合
 下只是要求进又有一等人心性自不要如此见此 (第 14a 页)
 事自匹似閒又有一等人虽要求进度其不可亦有
 退步之意 (贺孙/
)
    柴也愚章
柴也愚他是个谨厚底人不曾见得道理故曰愚(明作/)
吴伯英问柴也愚因说柴尝避难于 …… (第 14b 页)
 允诏书劝上不受神宗便不受这只是神宗自见得
 虽温公也要如此不得且如三年丧其废如此长远
 寿皇要行便行了也不见有甚不可行处 (贺孙/
)
参也鲁鲁是鲁钝曾子只缘鲁钝被他不肯放过所以
 做得透若是放过只是鲁而已(恪/)
读参也鲁一段云只 …… (第 16a 页)
 得如此文字也(毅夫/)

参也竟以鲁得之不说须要鲁鲁却正是他一般病但
 却尚是适好底病就他说却是得这个鲁底力(义刚/)
参也竟以鲁得之鲁钝则无造作 (贺孙/
)
曾子以鲁得之只是鲁钝之人却能守其心专一明达
 者每事要入一分半上落下多不专一(端蒙/)
     …… (第 17b 页)
 者多出亿度而中曰据文势也是如此但颜子于道
 庶几却不在此圣人谓其如此益见其好子贡不受
 命也在平日圣人亦不因其货殖而言 贺孙
因问集
 注云颜回言其乐道又能安贫以此意看若颜子不
 处贫贱困穷之地亦不害其为乐曰颜子不处贫贱
 固 (第 18a 页)
自乐到他处贫贱只恁地更难所以圣人于此数
 数拈掇出来 (贺孙/
) …… (第 18a 页)
 为恶但他既天资之善故不必循涂守辙行之皆善
 却缘只是如此而无学故不能入圣人阃室横渠之
 解极好(涂辙犹言规/矩尺度○㽦) 味道
问善人只是好资质全未曾学曰是又问不践迹
 曰是古人所做底事恁地好虽不曾学古人已做底 …… (第 20a 页)
 处都只是术数然景帝用得不好如削之亦反不削

 亦反 (贺孙/
)
    子畏于匡章
或问回何敢死伊川改死为先是否曰伊川此话门人
 传之恐误其间前后有相背处今只作 (第 2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先进篇下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章
问据 贺孙
看来仲由冉求气质不同恐冉求未必可保
 仲由终是不屈曰不要论他气质只这君臣大义他
 岂不知圣人也是知他 …… (第 1a 页)
 只争些子这诚是难今处草茅说这般事似未为切
 已看史策所载篡易之际直是难处篡弑之贼你若
 不从他他便杀了你你从他便不死既是贪生惜死
 何所不至 (贺孙/
) …… (第 1b 页)
 身便是天地只缘人为人欲隔了自看此意思不见
 如曾点却被他超然看破这意思夫子所以喜之日
 月之盈缩昼夜之晦明莫非此理 (贺孙/
)
曾点之志夫子当时见他高于三子故与之要之观夫
 子不知所以裁之之语则夫子正欲共他理会在(道/夫) …… (第 6a 页)
 康节晚年意思正如此把造物世事都做杂剧看曾

 点见得大意然里面工夫却疏略明道亦云庄子无
 礼无本 (贺孙/
)
或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待诸子以可用对而曾点独
 不荅所问夫子乃许之何也曰曾点意思见得如此
 自与诸 …… (第 7a 页)
 如何曰他是太宽了却是工夫欠细密因举明道说
 康节云尧夫豪杰之士根本不贴贴地又曰今人却
 怕做庄老却不怕做管商可笑 (贺孙/
)
问夫子令四子言志故三子皆言用夫子卒不取而取
 无用之曾点何也曰三子之志趣皆止于所能而曾
 点气象 …… (第 7b 页)
 都是道理发见触处是道理只缘这道理本来到处

 都是 (贺孙/
)
或问曾点之言如何曰公莫把曾点作面前人看纵说
 得是也无益须是自家做曾点便见得曾点之心(学/蒙) …… (第 9a 页)
 千兵万马他只见得这个其中队伍未必知如佛氏
 不可谓他无所见但他只见得个大浑沦底道理至
 于精细节目则未必知且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他
 道
理发出来然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
 人子止于孝之类却未必知也(植/) …… (第 9b 页)
 舟寻得大港水脉便一直溜去不问三尺船也去得
 五尺船也去得一丈二丈船也去得若不就源头寻
 得只三五尺船子便只阁在浅处积年过代无缘得
 进 (贺孙/
)
先生令叔重读江西严时亨欧阳希逊问目皆问曾点
 言志一段以为学之与事初非二致学者要须涵养 (第 11a 页)
 水去救火相似又似一件事又似两件事(时举○/植同)
克己则礼自复闲邪则诚自存非克己外别有复礼闲

 邪外别有存诚 (贺孙
○此/非定说)
克己复礼所以言礼者谓有规矩则防范自严更不透
 漏(必大/)
克己复礼为仁与可以为仁矣 …… (第 2a 页)
 里恰好著精细底工夫故必又复礼方是仁圣人却
 不只说克己为仁须说克己复礼为仁见得礼便事
 事有个自然底规矩准则
克己须著复于礼 贺孙
问非天理便是人欲克尽人欲
 便是天理如何却说克己了又须著复于礼曰固是
 克了己便是理然亦有但知克己而 …… (第 6a 页)
 但知克己则下梢必堕于空寂如释氏之为矣亚夫
 又问曰如坐如尸立如齐此是理如箕踞跛倚此是
 非礼去其箕踞跛倚宜若便是理然未能如尸如齐
 尚是己私 (贺孙
○此下三条疑闻/同录异而植录尤详) …… (第 6b 页)
 到这里若道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便一向归其仁
 也不得若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其仁明日若不
 克己复礼天下又不归仁 (贺孙/
)
问天下归仁先生言一日能克己复礼天下皆以仁之
 名归之与前说不同何也曰所以克己复礼者是先
 有为仁 …… (第 16b 页)
 不及也(祖道/)
问颜渊孔子未告以克己复礼当如何用工夫曰如博
 我以文约我以礼等可见又问(云云/)曰只消就克己
 复礼上理会便了只管如此说甚么 (贺孙/
)
问论语颜渊问仁与问为邦毕竟先是问仁先是问为
 邦曰看他自是有这克己复礼底工夫后方做得那
 四代礼 …… (第 20b 页)
 马牛之问孔子答以仁者其言也讱樊迟之问孔子
 答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想是仁字都自解理会
 得但要如何做 (贺孙/
)
国秀问圣人言仁处如克己复礼一句最是言得仁之
 全体否曰圣人告人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之类 …… (第 22a 页)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更详细盖为樊迟未会见得个
 已是甚礼是甚只分晓说教恁地做去颜子便理会
 得只未敢便领略却问其目待说得上下周匝了方
 承当去 (贺孙/
)
子寿言孔子答群弟子所问随其材答之不使闻其不
 能行之说故所成就多如克己复礼为仁唯以分付
 与颜子 …… (第 24a 页)
 另做一个人看便只是这样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若骄吝便不是周公惟圣罔念作狂若使
 尧舜为桀纣之行便狂去便是桀纣 (贺孙/
)
问四箴曰视是将这里底引出去所以云以安其内听 …… (第 34a 页)
 理灭矣人莫不有知知者所当有也物至则知足以
 知之而有好恶这是自然如此到得好恶无节于内
 知诱于外方始不好去 (贺孙/
) (第 35a 页)
贺孙
说颜渊问仁章集注之意曰如此只就上面说又
 须自家肚里实理会得始得固是说道不依此说去
 外面生意不可若 …… (第 35a 页)
 见是如何看这意思都说去己私无非礼之视无非
 礼之听无非礼之言无非礼之动这是甚么气象这
 便是浑然天理这便是仁须识认得这意思 贺孙

 视听之间或明知其不当视而自接乎目明知其不
 当听而自接乎耳这将如何曰视与看见不同听与
 闻不同 …… (第 36a 页)
 要视之之心非礼之声若入耳也过了只自家不可
 有要听之之心然这般所在也难古人于这处亦有
 以禦之如云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
 术 (贺孙/
)
间承诲言箴自人心之动因言以宣至吉凶荣辱惟其
 所召是谨诸己以下是说接物许多病痛曰上四句
 是就身 …… (第 36b 页)
 专自家这心自做主不成如何去接物下云矧是枢

 机兴戎出好四句都是说谨言底道理下四句却说
 四项病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已肆则物忤出悖则来
 违 贺孙
问如今所以难克也是习于私欲之深今虽
 知义理而旧所好乐未免沈伏于方寸之间所以外
 物才诱里面便为之动 …… (第 37a 页)
 柔之德又云看集义聚许多说话除程先生外更要
 拣几句在集注里都拈不起看诸公说除是上蔡说
 得犹似如游杨说直看不得 (贺孙/
)
问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此是两般
 人否曰非也只是诚之于思底却觉得速守之于为 (第 38b 页)
 如自治问程先生说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

 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成功一也此可以分颜子仲
 弓否曰不必如此说 (贺孙/
)
仲弓出门如见大宾为仁如把截江淮颜子克己为仁
 便如欲复中原(焘/)
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 …… (第 6a 页)
 仲弓又却别集注云仲弓未及颜子故特告以操存
 之要不知告颜子者亦只是操存否曰这须子细玩
 味所告二人气象自不同顾问 贺孙
前夜曾如何说
  (第 6b 页)
贺孙
举先生云告仲弓底是防贼工夫告颜渊底是
 杀贼工夫蜚卿问如何曰且子细看大意是如此告 …… (第 6b 页)
 颜子底意思是本领己自坚固了未免有些私意须
 一向克除教尽告仲弓底意思是本领未甚周备只
 是教他防捍疆土为自守计 (贺孙/
)
问孔子答颜渊仲弓问仁处旨同否曰不争多大槩也
 相似只答颜子处是就心上说工夫较深密为难问
 二条在 …… (第 7a 页)
 仁若不是敬也如何克得己复得礼曰不必如此说
 圣人说话随人浅深克己工夫较难出门使民较易
 然工夫到后只一般所谓敬则无己可克也 (贺孙
○/集注)
程子言仁只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气
 象便须心广体胖动容周旋中礼问孔子告仲弓方 …… (第 9b 页)
 之又曰此前面说敬而不见得此便是见得底意思
 便是见得敬之气象功效恁地若不见得即黑淬淬
 地守一个敬也不济事 (贺孙/
) …… (第 10a 页)
 便外面也如此事事靠实去做也(时举/)
问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曰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
 也不久所以孔子先将个无倦逼截他 (贺孙/
)
问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曰所居是自己事要终始如一
 行之以忠是对人言之谓应接时恐有不诚处(必大/) …… (第 28b 页)
 忠谓表里如一此固分明然行固是行其所居但不
 知居是居个甚物事曰常常恁地提省在这里若有
 顷刻放倒便不得 (贺孙/
)
    君子成人之美章 …… (第 29a 页)
 工夫如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这只是粗谩将去
 世上有此等人专以大意气加人子张平日是这般
 人故孔子正救其病此章大意不出一个是名一个
 是实 (贺孙/
) …… (第 33b 页)
 到头不十分精致若是做一事只是做一事要做这
 个又要做那个便自不得虽二者皆出于善也不得
 况于不善者乎 (贺孙/
)
陈希真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曰今人做事未论此事
 当做不当做且先计较此事有甚功效既有计较之
 心便是 …… (第 36a 页)
 知之体告之乃独举其用以为说莫是仁知之体难
 言而樊迟未足以当之姑举其用使自思其体曰体
 与用虽是二字本未尝相离用即体之所以流行 (贺/孙)
问不仁者远矣谓不仁者皆为仁则不仁之事无矣曰
 是(雉/) (第 39b 页)
 凡是以劳苦之事役使人自家须一面与他做方可
 率得他如劝课农桑等事也须是自家不惮勤劳亲
 履畎亩(广录作循/行阡陌)与他勾当方得 (贺孙
○/集注)
问苏说劳字未甚明曰先是率他劳是为他勤劳(铢/)
问先之劳之诸说孰长曰横渠云必身为之倡且不 …… (第 2a 页)
 未结绝或见在催追他埋头又来下状这若不批出
 自家如何与他判得只是要防其弊若既如此后或
 有人词诉或自点检一两项有批得不实即须痛治
 以防其弊 (贺孙/
)
问程子曰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一心
 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所谓公私
 者岂非 …… (第 3a 页)
 道所谓一事苟其馀皆苟正谓此也又问子路之死
 于卫其义如何曰子路只见得下一截道理不见上
 一截道理孔悝之事他 知道
是食焉不避其难却不
 知食出公之食为不义东坡尝论及此问如此是他
 当初仕卫便不是曰然(宇○集/注总论 …… (第 6a 页)
 压鲁圣人如何请于天子请于方伯天子既自不奈

 何方伯又是晋自做如何得曰道理自是合如此了
 圣人出来须自能使晋不为蒯聩 贺孙
因问如请讨
 陈恒之事也只是㨿道理不论事情曰如这一两件
 大事可惜圣人做不透若做得透使三纲五常既坏 (第 7a 页)
 而复兴千条万目自此而更新圣人年七八十岁拳
 拳之心终做不成 (贺孙/
)
吴伯英问若使夫子为卫政不知果能使出公出从蒯
 聩否曰圣人行事只问义之合与不合不问其能与 …… (第 7a 页)
 曾读也又问如何使于四方必能专对曰于诗有得

 必是于应对言语之间委曲和平 (贺孙/
)
    子谓卫公子荆章
问公子荆善居室也无甚高处圣人称善何也曰公子
 荆所为正合道理恰好处常人为 …… (第 10a 页)
 民服(时举/)
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圣人做时须一切将许多
 不好底撤换了方做自家底所以伊川云纪纲布置
 必三年方可有成也 (贺孙/
)
    善人为邦章
安卿问集注云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恐善人只是
 使风俗醇朴若化于善恐是圣君之事 …… (第 11b 页)
 辱其身使于四方能尽其职则不辱君命(广/)
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是能守一夫之私行而不能广其
 固有之良心 (贺孙/
)
文振举程子曰子贡欲为皎皎之行闻于人者夫子告
 之皆笃实自得之事谓子贡发问节次正如此曰子
 贡平日 (第 17a 页)
 么所以夫子告颜子只是教他克己复礼能恁地则
 许多病痛一齐退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这是防贼工夫克己复礼这是杀贼工夫 (贺孙/
)
克己底是一刀两段而无克伐怨欲了克伐怨欲不行
 底则是忍著在内但不放出耳(焘/)
克伐怨欲不行只是 …… (第 5a 页)
 不理会有为一节如今看道理也恁地渐渐看将去
 不可说道无所见无所得便放倒休了也不可道有
 些小所见有些小所得便自喜道只消如此这道理
 直是无穷 (贺孙/
)
问原宪强制克伐怨欲使之不行是去半路上做工夫 …… (第 9b 页)
 国之谈说只是说利害说到利害的当处便转(谦之/)
    或问子产章
子产心主于宽虽说道政尚严猛其实乃是要用以济
 宽耳所以为惠人 (贺孙/
) …… (第 13a 页)
 侯将荆州之众北向则魏首尾必不相应事必集矣
 蜀人材难得都是武侯逐旋招致许多人不似高祖
 光武时云合响应也 (贺孙/
) …… (第 14a 页)
 已不可咎诸人如出门同人言之则谓人谁有咎之

 者矣以此见古人立言有用字虽同而其义则不同
 (卓○ 贺孙
疑/同闻别出)
江问如其仁或说如召忽之仁曰公且道此是许管仲
 是不许管仲看上面如此说如何唤做不许他上 …… (第 20b 页)
 功故云谁如得他底仁终不成便与许颜子底意相

 似管仲莫说要他三月不违仁若要他三日也不会
 如此若子贡冉求诸人岂不强得管仲 (贺孙/
)
亚夫问管仲之心既已不仁何以有仁者之功曰如汉
 高祖唐太宗未可谓之仁人然自周室之衰更春秋
 战国以 …… (第 21a 页)
 人底人曰无臣而为有臣乃欺也(广/)
    君子上达章
君子上达一日长进似一日小人下达一日沈沦似一
 日 (贺孙/
)
问注云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乎高明小人徇人欲故日
 究乎污下究字之义如何曰究者究竟之义言究竟 …… (第 26a 页)
 信是忠达顺是恕体信是无一毫之伪达顺是发而
 皆中节无一物不得其所聪明睿知皆由此出这是
 自诚而明(砺○ 贺孙
录云是自诚而明意思体信是/真实无妄达顺是使万物各得其所○集)
 (注/)
因问上下一于恭敬(上之人下 …… (第 47a 页)
 不知如何曰且看敬则如何不会聪明敬则自是聪

 明人之所以不聪不明止缘身心惰慢便昏塞了敬
 则虚静自然通达 贺孙
因问周子云静虚则明明则
 通是此意否曰意亦相似 (第 48b 页)
(贺孙/
)
体信是体这诚信达顺是通行顺道聪明睿智皆由是
 出者皆由敬出以此事天飨帝此即敬也(植/)
程子曰君 …… (第 48b 页)
 慢意思便是不敬故曰敬以直内要得无些子偏邪
 又与文振说平日须提掇精神莫令颓塌放倒方可
 看得义理分明看公多恁地困漫漫地则不敬莫大
 乎是 (贺孙/
)
    原壤夷俟章
原壤无礼法淳于髡是个天魔外道本非学于孔孟之 (第 49b 页)
 用之间不问事之大小皆欲即于义理之安然后临

 死生之际庶几不差若平常应事义理合如此处都
 放过到临大节未有不可夺也曰然 (贺孙/
)
曾见人解杀身成仁言杀身者所以全性命之理人当
 杀身时何暇更思量我是全性命之理只为死便是
 生便不 …… (第 9b 页)
 代之礼乐惟颜子有这本领方做得若无这本领礼
 乐安所用哉所谓行夏时乘商辂服周冕舞韶舞亦
 言其大略耳(恪○ 贺孙
录又问以下不同云正卿问/颜子涵养之功多曾子省察之功多曰) …… (第 16b 页)
    躬自厚章

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自责厚莫是周备笃切意思否
 曰厚是自责得重责了又责积而不已之意 (贺孙
○/或录云)
 (只是责己要/多责人要少)
    不曰如之何章
林问不曰如之何曰只是要再三反复思量 …… (第 18b 页)
 礼又严故孙以出之使从容不迫信是朴实头做无
 信则义礼孙皆是伪甘吉父问行与出何别曰行是
 当恁地行出是做处 (贺孙/
)
问君子义以为质一章看来有义以为本必有下面三
 者方始成就得曰然义以为质是应事处又问以敬
 为主则 …… (第 19b 页)
 恐不值处煞多所以觉得做任字说是恐这仁字是
 指大处难做处说这般处须著担当不可说道自家
 做不得是师长可做底事 (贺孙/
) (第 32b 页)
 一向懒惰无向善之心此所以见其相反曰三者如
 骄乐只是放恣侈靡最害事到得宴乐便须狎近小
 人疏远君子 (贺孙/
)
    侍于君子有三愆章 …… (第 3a 页)
 此自是大不好但君子之察言观色用心自不同耳
 若论对人主要商量天下事如何不看著颜色只恁
 地说将去便了 (贺孙/
)
    君子有三戒章
或问君子三戒曰血气虽有盛衰君子常当随其偏处
 警戒勿为血气所役也因论血气移 …… (第 4a 页)
 理会不得只是里面骨子有些见未破所以大学之
 教使人即事即物就外面看许多一一教周遍又须
 就自家里面理会体验教十分精切也 (贺孙
○沼录 (第 6b 页)
味道
问畏) …… (第 6b 页)
 将耳常常听著那许多不好说话须莫教他入耳故

 曰听德惟聪 (贺孙/
)
问程子曰九者各专其一曰专一者非杂然而思也或
 曰是主一之义否曰然又云忿思难如一朝之忿忘
 其身及 …… (第 8b 页)
 如何却将一两句好言语裹了一重没理会在里面
 此是读书之大病须是且就他本文逐字剔碎了见
 这道理直透过无些子窒碍如此两段浅深自易见
  (贺孙/
)
问杨氏引达可行于天下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
 其道或问以为未稳何也曰解经当取易晓底句语
 解难晓 (第 10b 页)
 小光明又被重阴遮闭了曰阳货欲见孔子却终不
 许他是如何曰阳货全无善意来时便已不好了故
 亦不能略感圣人也(时举○ 贺孙/
录详别出)
圣人见万物不得其所皆陷于涂炭岂不为深忧思欲
 出而救之但时也要出不得亦只得且住圣人于斯 …… (第 12a 页)
 重结不解忽然有一处略略开霁云收雾敛见得青

 天白日这处自是好 (贺孙/
)
    子曰由也章
问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曰只为不择是我要恁地便
 恁地终是害事(焘/)
杨问好信 …… (第 13b 页)
 哉言其至危而难安也曰心若有用则心有所主只
 看如今才读书心便主于读书才写字心便主于写
 字若是悠悠荡荡未有不入于邪僻 (贺孙/
)
    君子尚勇乎章
子路之勇夫子屡箴诲之是其勇多有未是处若知勇 (第 21b 页)
 如何处直是难看三仁惓惓忧国之心直是念念不
 断若如避世之徒一齐割断高举远引这却无难故
 孔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若果于忘世是不难 (贺孙/
)
问三仁之事必不可偏废否曰也不必如此看只是微
 子是商之元子商亡在旦暮必著去之以存宗祀若 …… (第 2a 页)
 以有礼则就之礼猊衰则去之之意不如长沮桀溺
 之徒才见大纲行不得便去了(植/)
问集注云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 知道
之不行而不
 可废末云亦非忘义徇禄也此义字似有两意曰如
 何是有两意只是一意才说义便是总去就都说道 …… (第 8b 页)
 得君行道到得灵公问陈明日遂行景公以季孟之
 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季桓子受女乐
 孔子行无一而非义 (贺孙/
)
亚夫问集注云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诚有不
 苟然者曰旧时人说此段只说道合出仕才仕便是
 义殊不 (第 9a 页)
知所谓仕不是埋头一向只要仕如孟子说

 所就三所去三与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
 有公养之仕虽是未尝不欲仕亦未尝不顾其义之
 如何 (贺孙/
)
    逸民章
孔子论逸民先伯夷(道夫/)
 
 
 朱子语类卷四十八 (第 9b 页)
 无謟富而无骄之德而不闻夫子乐与好礼之说子
 路若只执不耻缊袍之德而不闻夫子何足以臧之
 说则其志皆未免止于此盖义理无穷心体有限 (贺/孙)
信道笃如何得他信得笃须是你自去理会始得而今 …… (第 2a 页)
 始终本末一以贯之惟圣人为然此解得已分明但
 圣人事是甚么样子曰如云下学而上达当其下学
 时便上达天理是也 (贺孙/
)
齐卿问程子(云云/)故君子只在谨独何也曰事有小大
 理却无小大合当理会处便用与他理会故君子只
  …… (第 17a 页)
    叔孙武叔语大夫章
子贡贤于仲尼圣人固自难知如子贡在当时想是大
 段明辨果断通晓事务歆动得人孔子自言达不如
 赐勇不如由 (贺孙/
)
或问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夫子之道高远故
 不得其门而入也曰不然颜子得入故能仰之弥高 (第 24a 页)
 利心才说着利必害于义圣人做处只向义边做然
 义未尝不利但不可先说道利不可先有求利之心
 盖缘本来道理只有一个仁义更无别物事义是事
 事要合宜 (贺孙/
)
说义利处曰圣贤之言所以要辨别教分明但只要向 …… (第 1b 页)
 要不后其君则是先有心于为利圣贤要人止向一
 路做去不要做这一边又思量那一边仲舒所以分
 明说不谋其利不计其功 (贺孙/
)
孟子大纲都剖析得分明如说义利等处如答宋牼处 (第 2a 页)
 见得事只有个是非不通去说利害看来惟是孟子
 说得斩钉截铁 (贺孙/
)
正淳问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德与
 理俱以体言制与宜俱以用言否曰心之德是浑沦
 说爱之 …… (第 2b 页)
 道理只浑沦说又使人无捉摸处若要说得亲切又
 却局促有病如伊川说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说
 得浑沦开阔无病知言说理是要亲切所以多病 (贺/孙)
或问心之德爱之理以体言心之制事之宜以用言曰
 也不是如此义亦只得如此说事之宜虽若在外然
 所以制其 …… (第 3a 页)
 已矣看来也似易这如何便得相似又如说徐行后
 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尧舜之道孝弟
 而已矣看来也似易 (贺孙/
)
问孟子语好货好色事使孔子肯如此答否曰孔子不 …… (第 13a 页)
 事势自是不可已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忽于岐山下突出许多人也是谁当得文王之事惟
 孟子识之故七篇之中所以告列国之君莫非勉之
 以王道 (贺孙/
)
    滕文公问滕小国也章 …… (第 17b 页)
 他也应是无可成之理如见滕文公说许多井田也
 是一场疏脱云有王者起必来取法孟子也只是说
 得在这里滕也只是做不得 (贺孙/
)
 
 
 
 
  (第 19a 页)
 得无一句一字窒碍方可看别处去因云横渠语录
 有一段说读书须是成诵不成诵则思不起直须成
 诵少间思量起便要晓得这方是浃洽 (贺孙/
)
先生问周看公孙丑不动心章答(云云/)先生曰公孙丑
 初间谓任此重事还动心不动心孟子答以不动心
  …… (第 3b 页)
 不动者如何孟子遂答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若依序问当先问知言公孙丑只承孟子之言便
 且问浩然之气 (贺孙/
) (第 4a 页)
器之问不动心一条曰此一段为被他转换问所以荅
 得亦周匝然止就前段看语脉气象虽无后截亦自
 可见前一截已自见得后西许多意足 (贺孙/
)
问告子之不动心是否曰告子之不动心是粗法或强
 制不动(金录作脩身/不能不动)不可知或临大事而(金 …… (第 4b 页)
 趋者是气也他心本不曾动只是忽然吃一跌气便

 一暴则其心已打动了 (贺孙/
)
或问志至焉气次焉此是说养气次第志是第一件气
 是第二件又云持其志无暴其气此是言养气功夫
 内外须 …… (第 13a 页)
 遍若无许多气便厌了只有许多筋膜这气只论个
 浩然与馁又不然只是骄吝有些善只是我自会更
 不肯向人说恁地包含这也只会馁天地吾身之气
 非二 (贺孙/
)
两个其为气也前个是说气之体段如此后个是说这
 气可将如此用(僩/)
问伊川以至大至刚以直为绝句如 …… (第 29b 页)
 他事只是自家平时仰不愧俯不怍存养于中其气
 已充足饱满以之遇事自然敢为而无畏怯若平时
 存养少有不足则遇事之际自是索然而无馀矣(卓/)
  (贺孙/
同)
或问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曰如今说得大错不肯从近 …… (第 40b 页)
 做得去若无气魄虽自见得合做事却做不去气只
 是身中底气道义是众人公共底天地浩然之气到
 人得之便自有不全了所以须着将道理养到浩然
 处 (贺孙/
)
问前贤云譬如以金为器器成方得命为金器旧闻此
 说遂谓无是馁也是字指道义而言先生曰不知当
 时如何 …… (第 47a 页)
 下便不足才事事合道理便仰不愧俯不怍因云如
 此一章初看道如何得许多头绪恁地多后来看得
 无些子窒碍 (贺孙/
)
问集义曰集犹聚也处物为义须是事事要合义且如 …… (第 47b 页)
 获意思先获是先有求获之心古人自有这般语公
 羊传云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此正字与孟子说正
 心之正一般言师出不可必期其反战不可必期其
 胜也 (贺孙/
)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之义曰正犹等待之意赵岐解云
 不可望其福虽说意粗了其文义却不错此正如师 …… (第 57a 页)
 之说穷遂又牵引古之人若保赤子之说为问如佛
 家初说剃除髭发绝灭世事后其说穷又道置生产
 业自无妨碍 (贺孙/
)
孟子说知言处只有诐淫邪遁四者知言是几多工夫
 何故只说此四字盖天地之理不过是与非而已既 …… (第 66b 页)
 背却正路遂与正路相离了既离了正路他那物事

 不成物事毕竟用不得其说必至于穷为是他说穷
 了又为一说以自遁如佛家之说 (贺孙/
)
或问诐淫邪遁四者相因之说曰诐字是遮了一边只
 见一边如陂字亦是一边高一边低跛字亦是脚一
 边长一 (第 70a 页)
 地争夺便是无礼是非是知若恁地颠颠倒倒便是
 不知且恁地看了又却于恻隐羞恶上面看有是出
 于至诚如此底有不是出于本来善心底 (贺孙/
)
先生问节曰孺子入井如何不推得羞恶之类出来只 …… (第 9a 页)
 应恰似大段痛伤固是痛只如针子略挑血也出也
 便痛故日用所当应接更无些子间隔痒疴疾痛莫
 不相关才是有些子不通便是被些私意隔了 (贺孙/
)
问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或以为京师市语食饱时心动
 (吕子/约云)曰不然此是为动字所拘腔子身里也言满身 …… (第 11a 页)
 去打灭了水相似自去淤塞了如草木之萌芽相似
 自去踏折了便是了更无生意又曰孟子云仁义礼
 智根于心心统性情故说心亦得 (贺孙/
)
问喜怒哀乐未发已发之别曰未发时无形影可见但
 于已发时照见谓如见孺子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
 心便照 …… (第 19a 页)
 杨墨亦不攻而自退辟杨墨是捍边境之功发明四
 端是安社稷之功若常体认得来所谓活泼泼地真
 个是活泼泼地 (贺孙/
) (第 21b 页)
伊川常说如今人说力行是浅近事惟知为上知最为
 要𦂳中庸说知仁勇把知做擗初头说可见知是要
 𦂳 贺孙
问孟子四端何为以知为后曰孟子只循环
 说智本来是藏仁义礼惟是知恁地了方恁地是仁
 礼义都藏在智里面知 …… (第 22a 页)
 渐成渐藏冬依旧都收藏了只是大明终始亦见得
 无终安得有始所以易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
 行后不省方 (贺孙/
)
孟子四端处极好思索玩味只反身而自验其明昧深
 浅如何(升卿/)
着意读孟子四端之类切要处其他论事 …… (第 22b 页)
 心之量下云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是能充满此心
 之量上带知皆扩字说下就能充满说推广而后能
 充能充则不必说扩也 (贺孙/
)
刘居之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节曰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乍见孺子入井此只是一件事仁之端只是仁
 萌芽处 …… (第 24a 页)
 得是非之理形见处凡此四端时时体认不使少有
 间断便是所谓扩充之意否曰如此看得好这便是
 寻得路踏着了 (贺孙/
)
问体认四端扩充之意如朋友相亲充之而无间断则
 贫病必相恤患难必相死至于仁民爱物莫不皆然 …… (第 30b 页)
 意自消羞恶之心胜则贪冒无耻之意自消恭敬之
 心胜则骄惰之意自消是非之心胜则含糊苟且顽
 冥昏谬之意自消 (贺孙/
)
杨至之云看孟子见得一个大意是性之本体仁义之
 良心到战国时君臣上下都一齐埋没了孟子所以 …… (第 31b 页)
 如说性恶性善恶混都只说得气如孟子韩子之言

 便是不论气所以不全 (贺孙/
)
或问性中只有四端信是如何曰且如恻隐羞恶实是
 恻隐羞恶便信在其中(祖道/)
问四端不言信周子谓五 …… (第 33b 页)
 恶者非羞恶所谓恭敬者非恭敬所谓是非者非是
 非天地生生之理这些动意未尝止息看如何梏亡
 亦未尝尽消灭自是有时而动学者只怕间断了 (贺/孙)
问何谓恻隐曰恻恻然也隐痛也又问明道先生以上
 蔡面赤为恻隐之心何也曰指其动处而言之只是
 羞恶之心 (第 35a 页)
 若是义理不是则曾子岂肯恁地说
    孟子之平陆章
王之为都左传邑有先君之庙曰都看得来古之王者
 尝为都处便自有庙 (贺孙
录云古/人之庙不迁)如太王庙在岐文
 王庙在丰武王祭太王则于岐祭文王则于 (第 2b 页)
(贺孙/
云镐) …… (第 2b 页)
 再也如原蚕之原谓既有庙而再立一庙如本朝既

 有太庙又有景灵宫又问此于礼当否曰非礼也 (贺/孙)
 (
云问郡国有原庙否曰行/幸处有之然皆非礼也)然以洛邑有文武庙言之
 则似周亦有两庙又问原庙之制如何曰史 (第 3b 页)
记月出
 衣冠游之所 (贺孙
云汉之原庙/是藏衣冠之所)谓藏高帝之衣冠于
 其中月一取其衣冠出游于国中也古之庙制前庙
 后寝寝所以 …… (第 3b 页)
 为是说然何不使人君移此意于宗庙中耶又曰王
 之为都又恐是周礼所谓都鄙之都周礼四县为都
 (广○录/同 贺孙)
    孟子为卿于齐章
问孟子宾师之礼如何曰当时有所谓客卿者是也大
 概尊礼之而不居职任事召之则不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