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以为/宜也)
(三字/备用)仄溉舄卤(隋书卢贲传贲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丨丨丨)
   舟楫利(唐书 薛大鼎
传迁浩州刺史累徙沧州无棣渠/久廞 (第 28b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 (第 28b 页)
  (新沟通丨丨丨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泄污潦(唐书 薛大鼎/
传又疏长芦)
  (漳衡三渠丨丨/丨水不为害) 渠细石(杜甫诗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丨丨丨吾亦沼 (第 29a 页)
  (一州刺史所莅有威严武后降玺书存问万岁/通天中自德州刺史入计后奇其貌诏工图之) 铛脚刺
  史(唐书 薛大鼎
传迁浩州刺史徙沧州无棣渠久廞 (第 67b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 (第 67b 页)
 (济时用遂教民为碾及为仆射奏于张方桥东/堰榖水丨水丨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 鱼盐至
  (唐书 薛大鼎
传以功迁浩州刺史累徙沧州无埭渠久廞/塞 (第 19b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
  (属沧海丨丨丨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得沃壤( …… (第 19b 页)
  (唐书韦丹传子宙为永州刺史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 铛脚刺史
  (唐书 薛大鼎
传迁浩州刺史累徙沧州无棣渠久廞塞 (第 92a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
  (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是时郑德本/在 (第 92a 页)
因得灌溉人皆悦赖 温造为朗州刺史开化乡渠溉
田二千顷号右史渠 彊循迁雍州司户教人承水浸
田号彊公渠  薛大鼎
迁沧州刺史无棣渠久塞 (第 33b 页)
大鼎
复治属海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 李
听徙灵盐节度部有光禄渠听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馀 (第 33b 页)
及还谓之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盖谢曰臣安敢
言清止是小心不敢纳贿耳由此赐之口味百馀斛(上/)
铛脚刺史 薛大鼎
为沧州刺史州界有无棣河隋末埴 …… (第 53a 页)
大鼎
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
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
滂被 (第 53b 页)
大鼎
又以州界卑下遂决长芦及漳衡等三河分
泄夏潦境内无复水时与瀛州刺史贾敦颐曹州刺史
郑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称 (第 53b 页)
五年为三五加以五月为四五
大官椁也和言多此类著相经四十卷(相/经)
头目贱人乙弗弘礼善占相初刺史泗州 薛大鼎
隋时
当坐事没为奴贞观初与数人诣弘礼次 (第 31a 页)
大鼎
曰君 …… (第 31a 页)
奴也欲何所相咸曰何以知之弘礼曰观其头自真是
贱人但不知馀处何如耳 大鼎
有惭色乃解衣视之弘
礼曰看面不异前言占君自腰以下当为方岳之任其
占相皆此类也贞观末卒焉(唐/书)
(第 31b 页)
君宾传贞观元年转邓州刺史二年/天下诸州并遭丨丨君宾一郡丨丨太宗下诏)
(劳/之)昔徒行今骋驷(旧唐书 薛大鼎
传转沧州刺史州界/有无棣河隋末填废 (第 23a 页)
大鼎
奏开之引)
(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盐鱼至丨日丨丨丨丨丨美哉薛公德滂被)铛脚
(第 23a 页)
(旧唐书 薛大鼎
傅转沧州刺史时瀛州刺史贾敦/颐曹州刺史郑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称为丨丨丨)
(丨/)棠棣碑(旧唐书贾敦实傅 (第 23a 页)
营稻田(旧唐书/食货志)
(宇文融画策开河北王莽/河溉田数千顷以丨丨丨)骋驷(旧唐书食货志永徽元/年 薛大鼎
为沧州刺史)
(界内有无棣河隋末填废 (第 15b 页)
大鼎
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
(行今丨丨美哉/薛公德滂被)青蛇 (第 15b 页)
(人恋惜遮道至/有丨丨丨丨者)铛脚刺史(旧唐书 薛大鼎
傅转沧州刺/史时与瀛州刺史贾敦颐曹)
(州刺史郑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称为丨丨丨丨)棠棣碑(旧唐书贾敦实 (第 15a 页)
王渠(赵珝封天/水郡公按)
(邓艾故迹决翟王/渠溉稻以利农)浚渠(张志和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民歌 (薛大鼎/
累迁徙)
(沧洲刺史无棣渠久廞塞 (第 21a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
(驷美哉薛公德旁被又疏长芦/漳衡三 …… (第 21a 页)
水庸沟也)股引(汉/书)
(见渠/门注)孔厮沟蓟门(姜师度为易州刺史始厮/沟于蓟门以限奚契丹)通舟楫 (薛/大)
(鼎
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月明沟水晓(韩愈/诗)沟浊萍青青(君居泥沟/上沟浊萍)
(青青题张/十八居诗) (第 22b 页)
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决/曰吾不还矣未至魏三十里跣行被发号泣而入居垩)
(室屏/节旄)居父丧诏夺服 (薛大鼎
陈思忠居父丧诏夺服客/往吊思忠辞以辰曰不 (第 23b 页)
大鼎
子) (第 23b 页)
以待命判官遽辞去)还所
馀储于州(李素立徙蒲州刺史将行还所馀/储籺并什器于州赍家书就道)薛公德滂
(薛大鼎
徙沧州刺史无棣渠久廞 (第 17a 页)
大鼎
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歌曰新渠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 (第 17a 页)
铭廞隧纳书礼优职衰宋祁真宗挽歌廞翣浮晨旭皆
谓廞藏智按韵补引唐沧州无埭渠久廞塞 薛大鼎

之此因考工善防者水淫之司农曰淫为廞水淤泥土
留著助之为厚郑氏不从而宋祁复用此作廞塞盖嵚
岩有藏□ (第 29a 页)
其人韦仁寿之镇抚南宁贾敦颐缉治东洛倪若水隆
儒于汴州 薛大鼎
兴利于沧棣田仁会之暴身致雨韦
景骏以至孝感人擒盗辄舍则元德秀道不拾遗则张
允济与夫李朝隐之清正刚烈韦 (第 3a 页)
利除害暗与古合政自
清净田亩辟户口增卢明洪宣之政(元和中/)自简省张
允济(贞观时/)有路不拾遗之政 薛大鼎
开屯田浚无棣
渠而有滂被之德韦京骏(神龙中/)有教导之政何易于 (第 29b 页)
 经与史何先曰六经者圣人之言史记道成败得失
 然谬于是非非六经比帝曰安得其要曰论语六经
 之菁华孝经人伦之本 薛大鼎
(第 10b 页)
重臣
蒲州人为山南道副大使开屯田以实
 仓廪迁沧州刺史无棣渠久廞塞大节浚治之民为
 歌之与郑德本贾敦颐皆有 (第 10b 页)
  铛脚刺史 薛大鼎
为沧州刺史与瀛州贾敦颐洛州郑德本俱有
美政号铛脚刺史
  瓠壶
张裔为益州太守耆率雍闿趑趄不宾假鬼教 (第 20a 页)
 一贝丘(属清河书北过浲/水至于大陆是也)一漯水(在汲郡东书/浮于漯是也)
汉二渠(沟洫志杜佑谓秦汉间郑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唐以后渐减至六千𤱔)

 郑国 白公
晋三渠(食货志泰始/间夏侯和修)
 新渠 富寿 游陂
唐三渠(高宗时沧州 刺/史薛大鼎
治)
 长芦 漳 衡
三白渠(元和/志)
 太白渠(泾县东/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大白渠东/流入高陵县 (第 38a 页)
   以大理卿刘元鼎为盟会使踰湟水至龙泉谷得河
   源于闷磨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元鼎非薛姓也又
   唐循吏傅有 薛大鼎
薛元赏俱无穷河源事则蔡传
   云薛氏误宋易氏跋禹贡疆理记河自积石至龙门
   计四千七百二十三里蔡 (第 7b 页)
 周文乃厚赐侠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旧唐书 薛大鼎
为沧州刺史时与瀛州刺史贾敦颐
 曹州刺史郑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称为铛脚刺史
改架柱为浮桥
以赋塼当苫筑 (第 3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