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馀见通鉴(按南史列传崔宏因苻氏乱欲避地江南/为张愿所获本图不遂作诗以自伤浩以)
 (孝闻必能察其中心之所存矣其力止魏之南伐岂/不欲夷狄得志于中国犹王猛谏苻坚乎 柳元景
傅)
 (河北太守柳光世姊夫崔浩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焘/南寇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应浩谋泄被)
 ( …… (第 10b 页)
 解题曰按水经注开山图曰冲山在函谷山西南水
 东注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宋将军鲁方平薛安
 都等与 柳元景
北入军次方伯堆者即方伯所筑也
 又东北径邑川城南在函谷关南七里又东北流径 …… (第 55a 页)
 江之耻耳及今年之役盖因魏主焘之死欲乘丧以
 取偿然轻举妄动虽碻磝亦不可复得力愈用而愈
 屈文帝曷亦奠而后发也哉事见通鉴
九月宋冠军司马 柳元景
至潼关司州刺史鲁爽攻虎 (第 58a 页)
牢皆还(以本纪/通鉴修)
 解题曰王玄谟之伐魏也 柳元景
辈取弘农潼关关
 中响应及萧思话之再行也 (第 58b 页)
元景
亦进据洪关然无
 损于魏者以玄谟思话之无功也使 (第 58b 页)
元景
败于关陜
 当无害于玄谟思话玄谟思话败则 (第 58b 页)
元景
无能为矣
 势之缓急轻重异也事见通鉴
冬十月丙午朔魏宗爱弑其主余羽林郎中刘尼等诛
爱迎皇孙浚即皇帝位 (第 58b 页)
 苻登乞伏乾归秃发乌孤年号

三月魏尊保太后为皇太后(以本/纪修)宋杀侍中王僧绰(以/吕)
(祖谦标/目修)庚寅宋武陵王骏举兵讨劭司空南谯王义宣
及雍州刺史臧质同州刺史鲁爽皆应之乙未武陵王
骏发寻阳夏四月甲子前锋 柳元景
大破劭兵于新亭
丁卯江夏王义恭出奔己巳武陵王骏即皇帝位以义
恭为太尉都督徐南徐二州军事太尉领司徒义宣 …… (第 2a 页)
 解题曰王容曰用年号为钱文自此始
宋立子子业为皇太子(以本/纪修)二月宋南郡王义宣及臧
质鲁爽兖州刺史徐遗宝反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爽改元建平本汉哀帝石勒
 慕容盛慕容德白亚栗斯年号
己卯以领军将军 柳元景
为抚军将军辛卯左卫将军 …… (第 4a 页)
 刘歆班固所不能到也事见通鉴

(宋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七年/魏高宗文成皇帝和平四年)春正月庚寅宋以晋安王
子勋为前将军江州刺史(以本/纪修)夏四月甲子宋诏非军
陈不得专杀(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二月辛丑魏制丧葬嫁娶
条格(以魏/纪修)己未宋江夏王义恭加尚书令(以通/鉴修)时宋大
脩宫室(以吕祖谦/标目修)
(宋世祖孝武皇帝大明八年/魏高宗文成皇帝和平五年)夏闰五月壬寅宋江夏王
义恭领太尉(以通/鉴修)庚申宋主殂太子子业即皇帝位江
夏王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 骠骑大将军柳元景
(第 11b 页)
尚书令辅政大事与沈庆之参决甲子义恭录尚书事 元景
开府(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庚戌宋尊皇太后曰太皇
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乙卯罢孝建以来所改制度(以本/纪 …… (第 12a 页)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光本汉元帝年号

二月庚寅宋更铸二铢钱(以本/纪修)初魏世祖经营四方国
颇虚耗重以内难高宗与时消息怀集中外民心复安
夏五月癸卯魏主殂甲辰太子弘即皇帝位尊皇后曰
皇太后(以吕祖谦/标目修)戊申魏车骑大将军乙浑杀司徒平
原王陆丽等己酉自为太尉录尚书事(以魏/纪修)六月魏开
酒禁(以本/纪修)魏上谥曰文成皇帝庙号高宗(以本/纪修)秋七月
癸巳魏乙浑自为丞相(以魏/纪修)八月魏葬金陵(以本/纪修)辛酉
宋杀越骑校尉戴法兴等癸酉杀江夏王义恭 柳元景

尚书仆射颜师伯等改元景和(以吕祖谦/标目修)宋并东扬州
于扬州(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辛丑宋杀南徐州 (第 12b 页)
   袁粲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父濯早卒粲幼孤祖豹哀之
名之曰悯孙伯叔并当世显荣而悯孙饥寒不免母王

氏躬事纺绩以供朝夕悯孙少好学有清才随伯父洵为
吴郡拥敝衣读书足不踰户从兄顗出游要悯孙称疾不
动早以操行见知宋孝武即位稍迁尚书吏部郎累官吏
部尚书皇太子冠孝武临宴东宫与颜师伯 柳元景
沈庆
之等并摴蒱悯孙劝师伯酒师伯不饮悯孙因相裁辱曰
不能与佞人周旋帝发怒将手刃之命引下席词色不变沈 (第 1b 页)
为孝
武帝抚军参军随征蛮寇屡有功前后降获五万馀口
还京师复为广陵王诞参军加建威将军南济阴太守
率参军 柳元景
随郡太守宗悫等伐沔北诸蛮八道并
进先是诸将讨蛮者皆营于山下蛮得据矢石官军以 …… (第 31a 页)
其不意登山据险以冲其腹心蛮必震恐破之决矣
于是皆鼓噪而登蛮大骇溃自冬至春因粮蛮谷顷之
蛮复叛攻郡城遣 柳元景
救之未至而郡破 (第 31b 页)
元景
追之
为众所围宗悫率众先登众军齐奋大破之威震群蛮
庆之素患头风好著狐皮帽群蛮号曰苍头公每见庆
之军辄 …… (第 31b 页)
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
帝大悦众坐并称其词意之美帝崩与 柳元景
等同受
顾命及废帝子业立加几杖赐三望车庆之谓人曰我
每游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今乘此
车安 (第 35b 页)
所之乎并固让不受 柳元景
颜师伯尝诣之鸣驺
满路会庆之独与一仆在田乃悄然改容曰吾侪素贫
贱际会及此当共惟挹损之美老子八十之年目 (第 35b 页)
见成
败多矣安用炫此车服为遂植杖而芸不顾 元景
等撤 …… (第 35b 页)
诡为置酒大会并杀之合境肃清帝既狂悖
众劝之废立蔡兴宗尤反覆开谕其弟子文秀亦再三
言之至泣下终执不可及 柳元景
等谋立义恭以告庆
之庆之遽发其事皆伏诛进侍中太尉而帝凶暴日甚
庆之犹强谏帝寖不悦及诛何迈虑庆之不同知 (第 36a 页)
 之开方口水侧有阜谓之方伯堆(案谓近/刻作名)宋奋武将
 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等(案武近刻/讹作威)与建威
 军柳元景
北入军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平 (第 20a 页)
 水二水悉得通称矣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
 有阜名之方伯堆(之字/疑衍)宋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
 军薛安都等与建威 将军柳元景
北入军次方伯堆
 者也堆上有城即方伯所筑也(朱笺宋书 (第 32a 页)
柳元景
传/元嘉二十七年大举)
 (北讨遣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入卢氏加 (第 32a 页)
元景
建威将军总统群帅法起)
 (等度铁岭山次开方口 (第 32a 页)
元景
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持久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由温谷以入卢氏)
 (法起诸军进次方伯阜去弘农城五里 (第 32a 页)
元景
引/军度熊耳山安都顿军弘农法起进㨿潼关)又东 (第 32a 页)
之水二水悉得通
称矣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名之方伯
堆宋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等与建威 将军柳元景
北入军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
平所筑也又东北径邑川城南即汉封窦门之故邑
川受其名亦曰窦门城在函谷关 (第 21b 页)
(体民爵名存乐石阴登览时/来醒醉眼也胜他物在园林)名宦 柳元景(宋元嘉为守/斩获群蛮)
李繁(容斋随笔云韩愈诗盖谓丨丨时为随州刺史藏/书既多且记性警敏故签轴严整如是耳○韩愈)
(诗邺侯家 (第 10a 页)
有/庙)
溧水古城(旧志在县西南一里不载所始疑若/赖国城之类古迹之湮废者多矣)
新亭垒宋孝武入讨元凶 柳元景
至新亭依山筑垒东
西㨿险察贼衰竭乃开垒鼓噪以奔之贼众大溃亭今
在城西南十二里垒不存(考證元徽二年桂阳 …… (第 12a 页)
举/酒酹之今祠堂疑是其所若东篱门在古肇建市东车)
(马通衢非隐士所居之地矣/以郭文举台类推之可见) 柳元景
菜园(宋书 (第 45a 页)
元景
不营产业秦淮南有数十亩菜/园守园人卖菜得钱三万送还宅 (第 45a 页)
元景
怒)
(曰我立此园种菜以供家中啖尔乃复/卖以取钱夺百姓利邪以钱给守园人)
乌榜村(庆元志按图经初立西 (第 45a 页)
   张兴世      郑鲜之
   裴松之(子骃孙昭明/曾孙子野) 何承天(孙僩曾/孙阙)
   顾凯之(侄愿/)     柳元景(弟庆远/侄世隆)
   刘勔(子悛绘瑱孙孺览遵孝/绰?从子苞曾孙谅)
   吴喜       刘藻(六世/祖遐)
  …… (第 18b 页)
   沈恪       江泌
   柳敬礼(祖庆/远)    柳琰
   柳䛒(祖惔/)     柳遐(从祖 元景
父/季远子靖庄)
   刘沼(六世/祖舆)     刘协
   刘之遴(弟之/亨)    刘孝孙
  (第 28b 页)
  贞介
顾恊字正礼少清介有志操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恊
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有门生始来事恊知
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三千恊发怒杖二十因此事
者绝于馈遗(南/史)
郭林宗家贫初欲游学无资就姊夫贷五千钱乃远至

成皋从师授业并日而食衣不蔽形常以盖幅自障出
入入则护前出则掩后(有道/别传) 柳元景
为三公时在朝勋贵多事产业惟 (第 10a 页)
元景
独无所
营南岸有数十亩菜园守园人卖得钱二万送还宅 (第 10a 页)

怒曰我立此菜园以供家中啖耳乃复卖以取钱夺
百姓之利耶乃以钱乞守园人(宋/书)
太原郝子廉一分一介不取 (第 10a 页)
誇辞今从宋书/礼许和而不许昏使散骑侍郎夏侯野报之诏皇)
二十八年二月魏主赦卢度世(祖弟光世先留乡里 宋柳元景
(第 8b 页)
元景
从)
(崔浩虏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索虏以为折冲将军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为司 …… (第 8b 页)
都不言萧思话等而宋纪亦无/误魏纪载六月刘义隆将檀和之寇济州梁坦及鲁安生军)
(言思话之归宋略有臧质遣 柳元景
徇蒲 (第 9a 页)
元景
传亦有之/此数人者至七月云韩元兴讨之和之退梁坦安生亦走不) …… (第 9a 页)
武陵王移檄四方(曰奉三月二十七日檄然则发檄/宋略移檄亦在庚申日按谢庄传)
(日也/在庚子)
四月癸亥 柳元景
至新亭(山为垒按本纪癸亥 (第 10a 页)
元景
至/宋略云壬 (第 10a 页)
元景
次新林依)
(日劭乃水陆出军今从之/新 (第 10a 页)
元景
(第 10a 页)
元景
至新亭经) …… (第 10a 页)
越传/安都传作胡与)
李延寿诛鲁爽(延寿取之以约施用失所故绌其名/此语本出沈约宋书吴喜黄回传赞而) 柳元景
进屯姑熟(盖南州即姑熟也/垣护之传作南州)
五月胡子反等守梁山西垒西南风急(月十九日西/义宣传曰五) (第 10b 页)
 名元徽中迁宁远将军交州刺史云子又有弟虔子
沈庆之历司空封始兴郡公每履行田园无人从行遇
之者不知其为三公也朝廷赐庆之三望车庆之曰吾
每游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时与马成二今乘此车
安所之乎 柳元景
与颜师伯尝诣庆之鸣笳列卒满道
会庆之在田见之曰吾与诸公并起贫贱一时遭际荣
贵至此惟当共思损挹之事老子 …… (第 12a 页)
 年十馀岁善骑射帝爱之封永阳县侯食邑千户
 沈法系字体先庆之从弟亦有将才世祖伐逆加宁
 朔将军领三千人前发与 柳元景
旦至新 (第 13a 页)
元景

 中营宗悫居西营法系居东营东营据冈贼 (第 13a 页)
元景
法系临 (第 13a 页)
  (面书生王元谟果败诸孝武使讨逆曰萧斌妇人/不足数 颜竣请代 镇斥以黄头小儿 旬日)
  (整辨皆谓神兵在白首之年诛竟陵王诞据广陵/者 富厚 眼 识字口占赋诗颜师伯代书)
   (柳元景
鸣笳候之插杖而耘/谏使攸之赐死 文叔能死) (废帝恶其/文季能报)攸之(从/兄)
  (子贵收刘胡 …… (第 12b 页)
 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惟攻破林邑/而象奔 一毫无犯 被梳枕刷) (制狮子形/破竟陵王)

  (诞/)
  柳元景(统众北伐向薛安都瞑目横槊单骑突阵惟/着绛衫所 无前如是数四 率方平以步)
  (卒与安都骑犄角相戒以不进者斩魏大溃武元/景释面缚者 会王元谟败诏班师鲁夹向 牢)
  (元景再伐之退不孝武复使讨元凶宗悫安都等/十三军𨽻焉 营产业 园人卖莱钱三万怒)
  (曰供家人吃耳乃夺百姓利耶弟废帝/召诛之下车受戮容色恰然 子)
世隆(独修/布衣)
  (之业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不才将为争府如/其才也不如一经 马槊第一 请谈 (第 13a 页)
 柳元景(统众北伐向薛安都瞑目横槊单骑突阵惟/着绛衫所 无前如是数四 率方平以步)
  (卒与安都骑犄角相戒以不进者斩魏大溃武 元/景
释面缚者 会王元谟败诏班师鲁夹向 牢)
   (第 13a 页)
(元景
再伐之退不孝武复使讨元凶宗悫安都等/十三军𨽻焉 营产业 园人卖莱钱三万怒)
  (曰供家人 …… (第 13a 页)
  (之业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不才将为争府如/其才也不如一经 马槊第一 请谈第二 弹)
  (琴第三/ 子)(举汉中应/梁武 弟)(梁武常/与赋诗)庆远 (元景
弟子景/世隆梦元)
  (赐褥席远后/梦与庆) …… (第 13a 页)
 薛安都(河东强族三千家自愧来求北还构扇河陕/归襄阳 随柳景元克关陕 单骑斩曹爽)
  (人比之关/羽斩颜良)
 宗越(随 柳元景
伐魏明善立营阵谋前废帝凶/暴以为爪牙 帝不能容 作乱诛)
 吴喜(在威武世宽厚人并怀之百明帝 …… (第 13b 页)
 (张二/贵人)隋文帝曰此败将作诗工夫何如思安时事
 杜僧明(事卢安兴与兄天合起兵杀萧映入陈武禽/之以为主帅 征交趾讨 元景
仲 援建康)
  (侯景迁斩兰裕景破蔡路养/走李 平侯 援荆州)
 周文育(与杜僧明同 (第 28a 页)
但知笔札事庚寅使颜峻驰檄四方言
劭凶异杀害君父毒流王公卿士三月乙未建牙于军
门是日众军发自西阳以宁朔 将军柳元景
为都督前
锋丁酉军次寻阳四方征镇不谋同举所在云集是时
会稽太守随王诞以众兵次于西陵刘秀之充前军来
会 …… (第 2a 页)
溧洲癸亥 柳元景
至新亭修筑营垒归者相属时帝中
风暴疾殆将数旬颜峻惧闻于众拥王于膝上亲视起
居内外军政室内经略间以文教 (第 2b 页)
书檄应接遐迩自舟
中甲士亦不知帝之危疾也甲子贼劭亲率众军来
元景
开垒鼓噪奔之贼众大败劭更率馀众攻垒复
大破之杀伤甚众劭退至于涧劭军人马投涧死者不
可胜数涧水为之不流 …… (第 2b 页)
忠宪公追死王事赠徐湛之散骑常侍司空谥曰忠烈
公江湛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谥曰忠简公王僧绰谥
曰忠悯侯以 柳元景
为领军将军甲午初谒长宁陵追赠
卜之兴龙骧将军六月丙午谒太庙还登太极殿哭尽
哀百官陪位莫不下泪初置殿门 …… (第 3b 页)
赏封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各五千
户封臧质始兴郡公沈庆之南昌郡公 柳元景
曲江公
各三千户宗悫洮阳侯刘延孙东昌侯颜峻建武侯各
二千户徐遗宝益阳侯五百户庚子复置南兖州丙子
使使 …… (第 4a 页)
史南郡王义宣举兵反自号建平元年乙亥曲赦司豫
二州加 柳元景
抚军以王玄谟为豫州刺史辅国将军
师次梁山三月癸亥内外戒严假江东王义恭黄钺都
督众军辛丑 (第 7a 页)
柳元景
为雍州刺史出次采石以沈庆之
为镇军将军率安都西讨鲁爽夏四月丙戌左将军薛
安都等大破鲁爽于小岘斩首传京 (第 7a 页)
豫州平丙子庆
之还师以益 元景
次于南州五月甲辰义宣至芜湖而
臧质逼梁山使谓义宣曰今日万人次南州则梁山中 …… (第 7a 页)
必不敢出下官中流鼓棹直趋
石头此上策也义宣不用质计尽锐攻梁山陷其西垒
王玄谟使崔勋之来救皆没王师大惧 元景
闻之欲卷
甲赴之桓护之谏不如分兵为援将军自镇南州 (第 7b 页)
元景
乃留老弱自守悉其精卒多张旗帜向梁山甲寅王玄
谟帅众军与臧质大战于梁山质败走义宣自芜湖赴
焉玄谟纵兵苦 …… (第 7b 页)
质急投水中折荷蒙首军士遥射之贯肠腹出绕蕴藻
就斩之传首京师子孙皆弃市而漆首藏于府库甲戌
大论功计赏进 柳元景
沈庆之并大将军仪同三司进
王玄谟前将军封曲江侯朱脩之荆州刺史西昌侯庚
寅脩之至江陵杀义宣并其十子馀党 …… (第 8a 页)
左学于山阴置儒林祭酒各一人壬子以吴郡太守顾
悌之为吏部尚书加给事中乙卯帝寝疾顾命江夏王
义恭为中书监 柳元景
为尚书令事无巨细悉关二公
其典师旅悉沈庆之尚书事委颜师伯外监事委王玄
谟闰五月庚申帝崩于玉烛殿秋七月 …… (第 20b 页)
赠征西将军谥肃侯秋七
月己酉有星入紫微经北极八月辛酉诛越骑校尉戴
法兴壬戌帝始亲政事狂暴益甚内外危惧 柳元景

师伯欲废帝而立江夏王以告沈庆之庆之与王素不
协遂发其事于帝癸酉帝自率宿卫兵杀太宰江夏王
义恭于第 …… (第 22a 页)
子十二人世祖即位拜太傅兼尚书令性嗜不恒奢
侈无度曾市百姓物无钱可还有通辞求钱者辄题后
作原字及帝无道 柳元景
等欲立王帝知自率兵杀之
时年五十三使使扶出义恭睛渍于蜜中谓之鬼目召 …… (第 22b 页)

柳元景
以兵杀于都街又杀颜师伯于路(原案宋略初/世祖性急朝)
(臣不敢妄相从既崩之后江夏王与颜柳私相贺曰无 (第 23a 页)
月丙戌诏以故丞相江夏文宪王故太尉巴东忠烈公 柳元景
故司空始兴襄公沈庆之故征西将军洮阳肃
侯宗悫陪祭孝武庙庭庚子立桂阳王休范第二子德
嗣为庐陵王立侍中刘 …… (第 5b 页)
为南中郎咨议参
军领中兵世祖即位累迁西平将军洮阳侯转左卫将
军光禄大夫金章紫绶卒赠征西将军子元宝嗣 柳元景
(第 30a 页)
孝仁
河东野人也曾祖卓自本郡迁于襄阳
官至汝南太守祖恬西河太守父凭冯 (第 30a 页)
太守元景
少 …… (第 30a 页)
臧质鲁爽等
于姑孰多张旗帜加开府改封巴东公寻为骠骑大将
军南兖州刺史留卫京邑世祖遗诏迁尚书令丹阳尹 元景
起自将帅及当朝有弘雅之风多事产业居南岸
有菜园数十亩后为废帝所害太宗即位追赠太尉 …… (第 30b 页)
门侍郎封平都县子以青州
刺史大破魏虏斩河南公进吏部尚书世祖崩受遗诏
辅少主为尚书右仆射废帝即位居权与 柳元景
同诛
年四十四七子皆见杀太宗即位赠太尉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
参军庆之未冠随乡 …… (第 31a 页)
祖立以为领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封南昌公镇盱眙
及鲁爽等反遣庆之与薛安都等往讨之斩爽进庆之
镇北大将军寻与 柳元景
俱开府仪同三司封始兴公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以庆之统诸军平广陵进 …… (第 32b 页)
所向克捷事在 柳元景
传及世祖下平元凶除右将军
率所部骑前锋直入殿庭贼数百人一见奔散以功封
南乡男初征关陜至臼口梦仰头视天 …… (第 45b 页)
识威
可以整法智足以胜奸人君之略几殆备矣时之风流
领袖则谢庄何偃王元长蔡兴宗袁顗袁粲禦侮将则
沈庆之 柳元景
宗悫朱脩之或清华以秀雅或骁果以
出类固以轨道廊庙之中方驾向时之略若颜峻经纶
忠烈乃躬谅直虽晋之狐赵无 (第 60a 页)
 通典并虢州水经注烛水东注于绪茹之水历涧东
 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名方伯堆宋奋武将军
 鲁方平建威将军薛安都等与 柳元景
北入军次方
 伯堆堆上有城即方平所筑也门水又北径弘农县
 故城东即故函谷关郡县志方伯堆在虢州弘农县 (第 10b 页)
 东南五里宋鲁方平所筑 (柳元景
传庞法起诸军进/次方伯堆去弘农城五里) (第 10b 页)
(元景
率众至弘/农营于开方口) (第 10b 页)
 (豫州太后妃主皆行遂猎于姑熟/又幸历阳帝侈靡淫酒宋业始衰) (甲/辰)(夏帝崩太/子即位年)
 (十六淫荒无度太宰江夏王义恭 尚书令柳元景
辅/政 魏主如阴山秋如河西 扬州诸郡旱饥人饿)
 (死十六七民多盗铸/钱转伪小商货不行)
明帝( (第 15b 页)
彧/)泰始元年(春魏主如楼烦夏废帝杀江夏王义/恭及 柳元景
文成殂献文年十)
 (二大将军乙浑杀司徒陆丽等自 (第 15b 页)
侮群臣各有称目丨丨丨丨丨丨)号之曰齴(颜师伯缺齿丨丨丨丨)
老悭(刘秀之俭吝常呼为丨丨)老伧(元谟与 柳元景
垣护之虽并北人而元谟独受丨丨之目尝为
元谟作四时诗曰堇荼供春膳菜浆饱夏餐瓟酱调秋菜白鹾解冬寒)
筒袖 (第 8b 页)
子冠上临东宫与颜师伯 柳元景
沈庆之等并摴蒱袁粲劝师伯酒师伯不饮粲因相裁辱曰丨丨丨丨丨丨
丨)
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袁粲妙德先生传)(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