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考异(祖上皇字羡按灵帝乃清河孝王曾/孙其祖未尝即帝位不当称皇祖)

 母上尊字羡(汉书无/尊字)○按董氏与祖皆追尊也宜蒙
 上文不必更加尊字考异 知祖
上羡皇字而母上尊
 字置不言何与据本纪灵帝乃河间孝王孙(见本纪/及迎解)
 (渎亭侯/分注)考异以为 (第 16b 页)
序昭穆而祭之乃古之大祫非禘也宋神宗尝曰禘者
所以审谛祖之所自出是则莫 知祖
之所自出禘礼不
可行也八年十一月乙丑诏翰林院考定大祀登坛脱
舄之礼学士乐韶凤奏祭日大驾临坛入幕次脱舄 (第 2b 页)
   墨谱一卷

右皇朝董秉撰熙宁间人秉患世人徒 知祖
李之名而
不知形模之异同制作之精觕故作图以著其源流用
补苏易简之阙文云
   印格一卷
右皇朝晁克一 (第 24b 页)
  木应之为待问孝宗问之曰木姓起于何时罔知所对
上曰端木本子贡之姓其后有木玄虚者岂去复字

之苗裔乎他日谓洪迈曰木待问乃卿婿乎以明经
擢高第而不 知祖
姓所出卿宜劝之读书迈拜谢而
出叹曰圣主万几广览如此为士可不研博古今耶

  孝宗时有王过者蜀人著隽声 (第 13a 页)
船豫抚驰书总理乞檄)
(楚中通运但禁私贩龙驹寨南华/不宜并禁淅川绝官兵咽喉也)帝初闻中州累捷甚
悦既 知祖
军杀良抄夺诸部帝怒下玺书镌责曰即如
是贼何由得平枢部以豫士大夫苦客兵也乞练乡兵 (第 18a 页)
钱粮各有项下既不可紊支/亦因马价预备买马征操尤难那借别用皇上试取内)
(库先朝收支簿内各数留神一览则 知祖
宗节用崇俭/之心防微思患之意诚万世之所当法者始自万历九)
(年钦赏辽东等处获功官军一次取太仆寺银三万 (第 7a 页)
  书象台首末后
先大祖刚简公讳梦昱字季昭又字季汲号竹林愚隐
宋理宗朝为大理评事应诏上疏讼济邸冤言甚切直
忤旨同日贻书史相弥远亦触其怒遂谪象州羁管未
几御史李知孝希旨劾以罪重罚轻复有移钦之命行
间搆疾语人以欠金之梦寻卒于象越七年理皇悔悟
始诏许归骨予一子恩即讳知柔字惠直君由功德源

徙居新村之祖也君号慕无及乃搜其书疏送行哀挽
若诗与文汇集一帙题之曰象台首末云呜呼自宋迄
今三百馀年于兹幸其遗稿尚存先人讳达字恒孚号
诚庵处士尝手录一册以赐禄曰知父而不 知祖
飞鸟
是也汝辈其毋忘先公之美哉禄以甲申冬应贡北上
丙戌春拜桂阳州训导俱宝如拱璧携之以行恒惴惴
然恐负 (第 11b 页)
  进奏院箴
濯濯艺祖谈笑经纶收藩镇权以保我后人奏邸宿弊
于焉以革纳言之属妙拣名德昔在有唐府兵既坏五
大在边尾大不掉置邸京师大将主之使为中扃纤悉

知祖
宗惩之居重驭轻不谓近世弊复如唐不以大
将而以险佞置局京师名曰接应名曰接应实则刺听
货赂公行变乱邪正困 (第 8a 页)
过合已祧之主序昭穆而祭之乃古之大祫非禘也宋
神宗尝曰禘祖之所自出是则莫 知祖
之所自出禘礼
不可行也今国家既追尊四庙而始祖之所自出者未
有所考则于禘祭之礼似难遽行上是其议八年十一 (第 2b 页)
载炮车五百两大约与职意合盖善用中
国之长以制虏此上策也观 大明会典神鎗神铳俱内府兵
仗局管其慎重如此 知 祖
宗所以逐胡元则知今日之所以
为战守矣 其制轻车以备战守文 夫车战古今详言之矣
用之皆有成效历历可考间 (第 17b 页)
铜峡之麓长八十里溉田千三百顷渠)
(口有闸曰汉闸旧时秦汉二渠以河势日下常苦/无水/本朝康熙四十五年同 知祖
良正重浚二)
(渠改建石闸增长迎水湃水始足用又汉伯渠下/流水无所泄每浸民田明河东道张九德创开芦)
( (第 58b 页)
阅之则海宇之广古今之迹了然尽在胸中矣既藏
之秘府复命工锓梓以传呜呼是书之传也不独使我
子孙世世相承者 知祖
宗开创之功广大如是思所以 (第 4b 页)
  𠞰九股丹江生苗以致苗人闻知启其贪生畏死
  之心逞其蠢顽凶横之性缮甲械筑险要肆行阻
  抗劳师动众费用钱粮(臣/) 知祖
秉圭是诚何心
  祖秉圭不谙之处犹不特此也镇远府施秉县属
  石狗琵琶二寨被劫之事乃一寻常盗案而劄( (第 39a 页)
军前竹木动需
千百有司檄练总按户分任尅期以交时称便焉
王师压境度支靡常然非径渡灵江莫由陷敌贝子檄
知祖
进朝即西门厢房为船厂董造江舟为上津驾 (第 9b 页)
祖功宗德,自是不毁之名,非谓配食于明堂。'《春秋传》曰:'禘、郊、祖、宗、报,五者国之典祀也。'以此 知祖
、宗非一祭。」于是以高祖配于圆丘,太宗配于明堂。

  乾封二年,诏圆丘、五方、明堂、感帝、神州皆以
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 知祖
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
  惟是番地固贵周勘,番情亦应详察;而私垦之犯,更宜严切查究。臣自入六社之后

,即督同史密、曹士桂及随从员弁带领通事分投清查,并令各社番目将自垦之田逐一指认。查出埔里社有私垦地二、三百甲;其田头、水里、审鹿三社并无私垦。当向各社番目查讯,据通事禀据埔里社番目督律供称:伊祖父在日,因不解耕种,曾招熟番佃垦社地,岁收租谷,尚敷养赡。近来熟番增多,每年给租有限,难资糊口,各熟番尚无凌逼情事。至伊祖父于何年招佃?各熟番垦地若干?并应纳租谷若干?伊实不知。讯之通事,亦坚供不知各熟番系何年进社;并称生番愚蠢,实皆不识数目。传集各熟番头目罗国忠等逐一研鞫,佥供伊等祗 知祖
父早年因埔里社生番招佃,遂各挈眷入社,代垦纳租;伊等在社生长,并不记始自何年,亦不知本社社名、坐落何 (第 221 页)
  十二日,发台协官兵,交监司杨应魁推问,周都统以台兵与寇通,疑终不解,启贝子, 以发问。台副将秦宏猷向框梗概,通贼并无实迹,应魁以诬启。贝子素信应魁公忠,其疑顿释。贝子令谕邑令王铸鼎,按地召集乡兵之首趋辕下,饷以酒食金币,试有膂力者,给以练总劄,暇则互守御,有事则导官兵先行,既为杜奸之计,复得地利之宜;军前竹木,动需千百,有司檄练总按户分任,剋期以交,时称便焉。
  王师压境,度支靡常,然非径渡灵江,莫由陷敌。贝子檄同 知祖
进朝,即西门厢房为船厂,董造江津为上舟驾梁。
  续演水师于东湖,贝子恐水兵未谙,无以迎敌,遂令演习 (第 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