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命官犯自盗枉法赃罪抵死者籍
没家财取旨决配并依隆兴二年九月已降诏书施行
必无容贷 是月两浙水命赈之  监察御史陈贾

略曰臣窃谓天下之士所学于圣人之道者未始不同
既同矣而谓己之学独异于人是必假其名以济其伪 …… (第 28a 页)
淳熙十一年夏税和买共一千九百九十馀匹并与蠲
放从之 丙子殿侍 陈贾
言国家财计之入率费于养
兵然军之𨽻卒伍者所得常不能赡给而自将佐等而
上之则有至数十百倍之多今诸军额 …… (第 63a 页)
一语则
无实最甚盖自昔小人残害良善率有指名或以为好
名或以为立异或以为植党近又创为道学之目郑丙
唱之 陈贾
和之居要路者密相付投见士大夫有稍务 (第 108b 页)
莱吕祖
谦其同志也栻侍经筵不久而去熹屡召不起孝宗贤
之王淮当国素不善熹尚书郑丙始创为道学之目淮
又擢 陈贾
为察官俾上疏言近日缙绅有所谓道学者
大率假其名以济其伪望明诏中外痛革此习熹遂得
祠淳熙末熹除郎以足疾 …… (第 11a 页)
相京镗等上孝宗皇帝淳熙宽恤诏令 癸卯赏宜州
捕降峒寇功 十二月戊申 陈贾
自知宁国府除兵部
侍郎以贾淳熙未曾击朱熹故也先是熹乞追还职名
及改正过待制恩数继又乞致仕其初奏略曰陛 (第 21a 页)
 (居家不欺亲仕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何用求福报哉)
二月内侍陈源有罪窜郴州
 (源提举德寿宫恃恩专恣其厮役亦补官帝/闻而恶之乃窜郴州籍其家以进德寿宫)
夏六月 监察御史陈贾
请禁道学
 (王淮以唐仲友之故怨朱熹欲沮之于是吏部尚书/郑丙上疏言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 (第 56b 页)
 (不宜信用帝已惑其说淮又以太府丞 陈贾
(第 57a 页)
监察/御史贾
因而对首论曰臣窃谓天下之士所学于圣)
 (人之道者未始不同既同矣而谓己之学独异于人/是必假其名以济其 …… (第 57a 页)
 (摈斥勿用以示好恶之所在庶几多士靡然向风言/行表里一出于正无或肆为诡异以干治体实宗社)
 (无疆之福盖指熹也帝从之由是道学之名贻祸于/世后直学士院尤袤以程氏之学为 陈贾
所攻言于)
 (帝曰道学者尧舜所以帝禹汤文武所以王周公孔/孟所以设教近立此名诋訾士君子故临财不苟得) …… (第 57a 页)
  (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以/是传之孟轲皆此道也治天下者以是道为纲惟)
  (修其身者以是道为楷范安可禁耶王淮以唐仲/友之故深怨朱子欲谋沮之由是 陈贾
鄙夫趋顺)
  (风旨上章诋毁厚诬圣贤呜呼以道学为诡异其/欺天罔人莫此为尤自是道学之名贻祸于世矣) …… (第 57b 页)
 (一实者特发其私意而遂忘其欺耳至于其中谓之/道学一语利害所系不独于熹盖自昔小人残害忠)
 (良率有指名或以为好名或以为立异或以为植党/近又创为道学之目郑丙倡之 陈贾
和之居要津者) …… (第 64b 页)
 (得进于是贤士惴慄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往日王淮表里台谏阴废正人盖用此术)
 (栗为侍从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而更袭用郑丙 陈贾
密相付授之说以道学为大罪文致语言逐去)
 (一熹固未甚害第恐自此游辞无实谗言横生良善/受祸何所不有伏 (第 65a 页)
  发明(君子以理义为勇以道德为威当勇而勇则/虽鈇钺有所不能移当灭而威则虽鼎镬有)
  (所不能屈自王淮倡禁道学之名 陈贾
乞禁道学/之说正心诚意之道为世大禁修齐治平之理当)
  (时不遵何异洪水禽兽之害乎三四年间无敢言/者 …… (第 2a 页)
  (自蔽而孔子明之战国之君自蔽而孟子明之汉/自蔽而明之者董仲舒也唐自蔽而明之者韩退)
  (之也迨夫有宋朱子远宗孔孟近述周程阐明道/学如日中天如星正度何其正耶夫何□淮 陈贾)
  (
林栗辈以狗鼠之见大拥阴霾剧施毒雾而蔽之/乎未几卒遇光祖飘风之一扫不能损于日星之)
  (明而人心为之 …… (第 2b 页)
  (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点日何损于明也哉纲目/特揭而书之者所以恶小人之专权哀君子之不)
  (幸/也)
冬十月召 陈贾
为兵部侍郎
 (以其尝击/朱熹也)
十二月削秘阁修撰朱熹官窜处士蔡元定于道州
 (熹家居自以蒙累朝知 (第 35b 页)
屡向高言讲学之禁从古未有言者动谓宗室祸败皆
由讲学不思有宋盛时正以濂洛关闽讲明学术比及
王淮韩侂胄 陈贾
辈始立伪学名目搆陷朱熹诸贤而
宋祚遂终太祖设科取士一本宋儒成祖又令儒臣采 (第 6a 页)
久旱疏出而天雨淮匿不以闻朱子申章益力前后六
上淮不得已夺仲友新命以授朱子不拜请祠去淮大
憾乃用 陈贾
郑丙协力以攻朱子遂肇伪学之祸于是
朱子作武夷精舍奉祠不出者七年当是时海内学者
尊信益众十四年除提点江 (第 5b 页)
则犹可及止也王不能用燕人叛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
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
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
不仁也不知而使之 (第 17b 页)
   管叔及蔡叔霍叔与武庚叛奄淮夷徐戎皆叛
郑康成曰成王得金縢之书亲迎周公周公归摄政三

监及淮夷叛周公乃东伐之○ 陈贾
问曰周公使管叔
监殷管叔以殷畔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孟子曰不
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 (第 24a 页)
 郴州(源恃恩专恣其厮役亦补官帝闻而/恶之乃窜郴州籍其家以进德寿宫)三月知遂
 宁府李焘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凡六百八/十七卷)夏六月
 贾
请禁伪学(王淮以唐仲友之故怨朱熹欲沮之于/是吏部尚书郑丙上疏言近世士太夫)
 (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 (第 37a 页)
不宜信用帝已惑其说淮/又以大府寺丞 陈贾
(第 37a 页)
监察御史贾
因面对首论曰)
 (臣窃谓天下之士所学于圣人之道者未始不同既/同矣而谓已之学独异于人是必假其名以济其 …… (第 37a 页)
 (或肆为诡异以干治体实宗社无疆之福盖指熹也/帝从之由是道学之名贻祸于世后直学士院尤袤)
 (以程氏之学为 陈贾
所攻言于帝曰道学者尧舜所/以帝禹汤武所以王周公孔孟所以设教近立此名)
 (诋訾士君子故临财不苟得所谓 …… (第 37b 页)
 (至于其中谓之道学一语利害所系不独于熹盖自/昔小人残害忠良率有指名或以为好名或以为立)

 (异或以为植党近忽创为道学之目郑丙倡之 陈贾/
和之居要津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者)
 (辄以道学之名归之以为善为玷缺以好学为已愆/相与指目使 …… (第 44b 页)
 (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往日王淮表里台谏阴废/正人盖用此术栗为侍从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
 (而更袭用郑丙 陈贾
密相付授之说以道学为大罪/文致语言逐去一熹固未甚害第恐自此游辞无实)
 (谗言横生善良受祸何所不有伏 (第 44b 页)
 (国之事可以为戒陛下何未悟也宜令退伏田里循/省愆咎遂诏伪学之党宰执权住进拟自是学禁愈)
 (急/)九月嗣濮王士歆卒○冬十月召 陈贾
为兵部侍
 郎(以其尝击/朱熹也)十二月罢秘阁脩撰致仕朱熹官窜处
 士蔡元定于道州(台谏皆韩侂冑所引 (第 6b 页)
  (意同符真宗则奏最九重必有非常之宠又当自/二公始故贾敢忘属吏之贱学殖之荒落而记不)
  (敢辞淳熙四年四月日奉议郎知常州/武进县主管劝农公事借绯 陈贾
记)
 施坰(左朝散大夫建炎四年九月十七日到任绍兴/二年二月改除江东提刑)
 邵昂(左朝请郎绍兴二年 (第 2b 页)
而通鉴诸书亦莫考浅陋如是其致误固宜顾乃极诋
高氏以 陈贾
为孟子书所称以伐燕为齐宣用是发愤
更注不思宣王伐燕乃孟子明文宣闵之年通鉴谓史
失其次也鲍以赧王为西周 (第 13a 页)
 祖谦其同志也南轩侍经筵不久而去晦庵屡召不
 起上贤之久之丞相王淮当国不善晦庵尚书郑丙
 始创为道学之目王淮又擢太府寺丞 陈贾
为监察
 御史俾上疏言近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其
 名以济其伪望明诏中外痛革此习每于除授听纳
 之 …… (第 22b 页)
 令先质之元定而后为之折衷同门寡二以故小人
 深嫉之故是时有朱熹唱伪学蔡元定实羽翼之之
 奏也 门人董铢曰伪学之说盖掇拾 陈贾
郑丙之
 绪馀始犹未敢诵言姓名是犹有羞恶之心也至是
 沈继祖之章无所忌惮则几于无是非之心矣然先
 生 (第 36b 页)
虞允文梁克家曾怀叶衡史浩赵雄王淮周必大留
正尝屡召朱熹辞不至后除兵部侍郎入对林栗论之
遂去国小人郑丙 陈贾
等唱道学之名以攻熹并及正 (第 19a 页)
  (按奏状言其亲戚方在政路此谢廓然也廓然以辛丑八月同知枢密院事壬寅六月罢正月间正在政
路或疑指王淮朱子上时宰书□言按劾不行反遭中伤而明公意在左右又自晓然详其语意则非王淮也洪本后云先生在浙东
陈贾
谢廓然赵彦仲首攻之此语必有所据疑为廓然所攻而朱子去官以
俟朝命自劾状云谨已遵禀复还绍兴府界又状云臣自 (第 1b 页)
四条载董铢语亦可删惟第三条或元本所有但语多错杂不知所据今存其大
略而附辨之 洪谱云先生在浙东时谢廓然 陈贾
赵彦仲首攻之后以提刑召入人恐其涉清要唆林
栗极论之其后韩侂胄秉政则林采施康年诋为伪学胡纮与沈继祖共诋 (第 18b 页)
先生之罪汪义端余哲又特
请斩以绝伪学京镗何澹皆附和之 按朱子在浙东时诋伪学者郑丙 陈贾
谢廓然乞无以程颐王安
石之说取士其攻朱子则未有考赵彦仲有疏攻洛学亦非直攻朱子也林栗自以与朱子论易西铭 (第 18b 页)
来上已除者俟到阙令都
堂审察既而漳守黄启首以臧闻遂除直秘阁再任十
二年未除后又迁广东转运判官九月乙巳 侍御史陈
奏令诸路臧否既上而黜陟未行请令诸州见任守
臣系监司所否之人许令自陈并与宫观违者御史纠
之使臧者益劝否 …… (第 17b 页)
皋为否五月壬辰诏罢皋时赵昌
裔者守全州帅臣林栗监司宋若水张柳管鉴连年以
为否六月癸丑诏昌裔奉祠右諌议 大夫陈贾
言非所
以示惩七月己丑遂寝其命十四年六月癸未江西提
刑马大同坐臧否稽缓降官时夔州路安抚杨辅所奏 (第 18a 页)
筵不久而去晦庵屡召不起上贤之久之王丞相淮当
国不善晦翁郑尚书丙始创为道学之目王丞相又擢
太府寺丞 陈贾
为监察御史俾上疏言近日缙绅所谓
道学者大率假其名以济其伪望明诏中外痛革此习
每于除授听纳之际考察其人 (第 2b 页)
学一语则无实最甚盖自昔小人残害良善
率有指名或以为好名或以为立异或以为植党近忽
创为道学之目郑丙唱之 陈贾
和之居要路者密相付
授见士大夫有稍务洁修粗能操守辄以道学之名归
之始如吃菜是魔景迹犯败之类往日王淮表 …… (第 8a 页)
阴废正人盖用此术栗为侍从就其寡浅无以达陛下
之德意志虑孚信于下而更袭 陈贾
郑丙密相付授之
说以道学为罪文致语言逐去一熹固未甚害第恐自
此游辞无实谗口横生善良受祸无所不有伏愿陛 (第 8b 页)
  李沐(正言/湖州)
  刘三杰(正言/婺州)
  施康年(正言/通州)
  姚愈(大谏/平江)
   陈贾(兵部侍郎/ 舒州)
…… (第 5b 页)
人冬十二月三日 陈贾
自宁国府除兵部侍郎以贾淳
熙末尝击朱熹故也先是熹乞追还职名及改正过待制
恩数继又乞致仕朝廷不许台諌汹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