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載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之问诗为美即其事也李肇国史补 唐进士既
捷题名
于慈恩寺塔故谓之雁塔题名明天顺间秦藩修(唐储/光羲)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 (第 3b 页)
  (杀韦昭度等又克用请讨不许/王将之茂贞 犯阙上走华州) (昭宗募兵以诸/韩全诲劫上幸)
  (凤翔全忠围之渝年遂杀宦者与全忠盟于方盛/时有州二十至梁末惟七州而已 称臣 唐既)

  (
死子从/□代镇)
 李罕之(为僧无赖去乞食诸乞食不得为盗依巢贼/ 归高骈 又归 葛爽 尹河南 (第 18b 页)
邓训遣兵击迷唐
迷唐徙居颇岩谷和帝永元四年聂尚代为校尉尚欲
以文德服之乃遣译使招呼迷唐还居大小榆谷迷
还遣祖母卑缺诣尚尚自送至塞下为设祖道令译
田汜等护送至庐落迷唐因而反叛遂与诸种共生屠
裂汜等以血盟诅 (第 9a 页)
下福禄县本汉乐涫县属酒泉郡东汉晋因之后省
改福禄县为酒泉武德二年于乐涫故城复置
中下玉门县汉属酒泉郡时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
因以名县东汉魏晋因 (第 14b 页)
县二汉晋宋属丹阳郡后省
入焉有蒋山石头城六朝以为重镇
次赤江宁县晋武太康元年分秣陵置临江县二年更
唐既
改江宁为上元南唐复析上元置江宁分治郭

次畿句容县二汉晋宋属丹阳郡隋属江都郡唐武德
三年置茅州七年 (第 2b 页)
九十三关二十七王彦威)
(云至德迄元和天下观察者十节度者二十有九防禦/者四经略者三尹氏云弱唐者诸侯也 唐既
弱矣而久)
(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弱也崔氏云肃宗以河朔之地裂三镇擅 (第 11b 页)
 示之疏唐公语益切枢副梁公适叱唐公下殿诏送

 台劾之公独留再拜曰御史言事职也愿不加罪于
 是 唐公既
贬公亦罢相其后公再入相首荐唐公复
 召用焉
嘉祐元年正月甲寅朔上御大庆殿朝会百官就列既
 卷帘上暴感 (第 4b 页)
 鉴知谨告
 (先是祭酒周洪谟奏请加孔子封号改大成至圣为/神圣广运若谓孔子陪臣不当称帝则宋儒罗从彦)
 (尝曰 唐既
封先圣为王袭其旧号可也加之帝号而/褒崇之亦可也所封乃当时天王之王既正南面之)
 (位宜服冕十二旒衣十 (第 5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史纂通要卷十七
            元 胡一桂 撰
   李 唐既
亡司马氏通鉴直接朱梁系年纪事以
   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脩/)五代史亦然而文公
   纲目自唐天祐 (第 1a 页)
  元子

元子曰人之毒于乡毒于国毒于鸟兽草木不如毒其
形毒其命人之媚于时媚于君媚于朋友郡县不如媚
于厩媚于室人之贪于权贪于位贪于取求聚积不如
贪于道贪于閒静人之忍于毒忍于媚忍于诈惑贪溺
不如忍于贫苦忍于弃废英哉斯言次山平生辞章奇
古峻绝不蹈袭古今某观柳柳州雄才英藻唐代文人
惟二公而已犹有一说颂者所以美盛德之形容也如
江汉诸诗所以写宣王中兴之美者皆系之雅 唐既
(第 12a 页)
                     校对官(臣)章诒燕恭覆校


(末置县属长沙郡三国吴改曰吴昌宋齐以后俱/因之隋省入罗县唐改置昌江县五代后唐改曰)
(平江三国志吴孙权传建安十五年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又周瑜传建安十三年瑜领)
(南郡太守以汉昌为奉邑宋书州郡志长沙内史/领县吴昌隋书地理志巴陵郡罗开皇九年废吴)
(昌县入元和志神龙三年析湘阴于故吴昌城改/置昌江县岳阳风土记唐神龙三年置昌江尝隶)
(潭今隶岳后唐改平江通鉴注五代改曰平江盖/后 唐既
灭梁楚人为之避庙讳昌字也府志旧县)
(址在今县东故县乡后迁县/东太平乡唐元和中迁今治)麇城(在巴陵县 (第 25a 页)
州节度使以寿终蜀之王公亡国之后多所沦丧而宗
寿能保其终以见上天福善之道后 唐既
平蜀上乃以
太原节度孟知祥走马入蜀以镇抚之及明宗时安重
诲用事知祥乃绝朝贡以长兴五年遂僭大号初王氏 (第 15a 页)
 仁宗怒召二府示之疏唐公语益切枢密
 副使梁公适叱唐公下殿诏送台劾之公
 独留再拜曰御史言事职也愿不加罪于
 是 唐公既
贬而公亦罢相其后公再入相
 首荐唐公复召用焉
嘉祐元年正月甲寅朔 上御大庆殿立仗
 朝会前夕太雪至压 (第 6b 页)
唐说》及《叙兵》十篇上之。其《唐说》曰:

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 唐既
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燕、赵、魏首乱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恃唐为轻重
    (论曰:澎湖砥柱海中,为台湾之门户。如广东之于琼岛,依作辅车;镇江之于崇明,倚为唇齿。故当日延平王先登澎屿,红毛遁归;刘国轩败回安平,克塽纳土。前车覆辙,后车宜鉴。 唐公既
膺专阃,岂不知岩疆一失,台岛港汊纵横,防难胜防,自当筹画保障,何以任一失明之周振邦统师镇守,不崇朝之 (第 32 页)
令后之读之者咨嗟感叹于斯际而已。弘光帝奔黄靖南于当湖,士英不知,奉宫眷而趋浙监国,时依方国安军中;钱 唐既
降,寻被杀。时大铖赫然虏官矣,不知其构而杀之与?抑坐视其死而不救也。大铖从虏入闽,于山径间见马士英马 (第 39 页)
之意思亦料公可为大将,其文才不及他,将来一定为其所得耳。
  閒说休叙,且言唐特派战事临时督令官,于 唐既
送大将军印与公后,旋回。到衙署时,当晚膳后,唐、黄两相见面,唐一见之,即满面欣喜,谓曰:『用过晚膳否 (第 6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