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芮/翻)上意遂移事复中止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
民于上(后宫即尹德/妃张倢妤等)上信之将罪世民 陈叔达
谏曰秦
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
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胜音/升)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 …… (第 22b 页)
(朝/直)
(遥/翻)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
玄武门(趣七/喻翻)上时已召裴寂萧瑀 陈叔达
等欲按其事
(瑀音/禹)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跋蒲/掇翻)
(跋马者摇竦马衔偏促一辔又 …… (第 29a 页)
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
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
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 陈叔达
曰建成元吉本不
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
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 (第 30b 页)
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
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 己酉上面定勋臣长
孙无忌等爵邑(长知/两翻) 陈叔达
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
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当丁/浪翻)于是诸将争功
纷纭不已(将即/亮翻)淮安 …… (第 2b 页)
曰亲君子远小人未有能济者也)瑀不能平遂上封
事论之(上时/掌翻)辞指寥落由是忤旨(忤五/故翻)会瑀与 陈叔达
忿争于上前庚辰瑀 (第 5b 页)
叔达
皆坐不敬免官(传考异曰旧/ 太宗以玄)
(龄等功高由是忤旨废于家俄拜少师复为左仆射/坐与 (第 5b 页)
叔达
忿争免按实录忿争在作少师前今从之)
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厥九勿翻/践慈演翻)
户给绢 (第 5b 页)
由翻长知/两翻帅读曰率降户江翻处昌吕翻)
(甘凉相去/五百里)以何力为左领军将军 庚寅以左光禄大
陈叔达
为礼部尚书帝谓 (第 8b 页)
叔达
曰卿武德中有谠言
(见一百九十一卷高祖武德/九年谠音党善言直言也)故以此官相报对曰臣见
隋室父子相残 (第 8b 页)
遥翻)陛下诚以子仪领朔方彼皆不召而来耳上然之
 甲寅礼仪使杜鸿渐(唐会要曰高祖禅代之际温大/雅与窦威 陈叔达
参定礼仪自)
(后至开元初参定礼仪者并不入衔无由检校开元九/年韦绦除国子司业仍知太常礼仪事自此至二十 (第 18b 页)
  到仲举        陈伯言
  陈伯谋        陈叔坚
  毛 喜        沈君理
   陈叔达        
陈叔文
  陈叔韶        陈叔慎(以上丹阳尹/) (第 51b 页)
  石孝友(南昌人)孙 淋(丰城人州判)胡 价(奉新人知湘阴县)
赵彦初(瑞州人文林即)蔡 漴(瑞州人金州通判)邹 澈(新昌人)
段 毅(鄱阳人)范 浩(鄱阳人)赵汝愚(馀干人谥忠定)洪中行(乐平
人翁源宰)
程昌龄(乐平人寿春宰)程宏图(浮梁人)祝 浩(德兴人朝请大夫)
鲍 明(德兴人)胡汝器(德兴人)叶伯起(德兴人广州盐运使)汤 诰
(安仁人)吴 尹(安仁人) 陈叔达(建昌人)
杨大奇(德安人)管 球
(上饶人郡志)徐大章(上饶人)张光远(上饶人)徐 珦(永丰人) (第 29a 页)
也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丙戌渊入临
汾郡慰抚如霍邑庚寅宿鼓山绛郡通守 陈叔达
拒守
辛卯进攻克之 (第 97b 页)
叔达
陈高宗之子有才学渊礼而用之
癸巳渊至龙门刘文静康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马二
千匹来至渊喜其来援谓文静曰吾 …… (第 97b 页)
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主簿 陈叔达
博陵崔民干并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
军裴晞为尚书右丞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礼
部尚书窦琎为 (第 109a 页)
其志趣恐不复来又遣近幸之臣以利害说上上意
遂移事复中止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
上信之将罪世民 陈叔达
諌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
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
疾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元吉密请杀秦 …… (第 8a 页)
萧瑀 陈叔达
等欲按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
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
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 …… (第 13a 页)
遣臣宿卫上
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 陈叔
曰建成元吉本不豫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
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
率土归心陛下若 (第 14a 页)
  页观君臣论治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大宗即皇帝位于东宫
显德殿
九月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 陈叔达

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 (第 1a 页)
 (载多采于中说文中子世家然据中说唐初魏徵杜/淹皆通弟子隋书为徵奉敕所撰何竟不为通立传)
 (或曰王绩尝持杜淹所撰文中子世家授 陈叔达
欲/上史馆时长孙无忌不悦学 (第 44b 页)
叔达
弟叔恬尝纠无忌)
 (淹又与无忌有隙故其书遂不得上宋龙川陈氏曰/房魏诸公虽尝往来河汾而师友之义实未成 (第 44b 页)
 归涿郡惭恚而死建德遂围河间
八月李渊克临汾(本平阳大业初更名/今山西平阳府治是)绛郡(注见/前)刘文
静以突厥兵至遂下韩城(本夏阳县隋更名/今属陜西同州府)
 渊克绛郡得通守 陈叔达(字子聪陈/高宗之子)
礼而用之至龙
 门(注见/前)刘文静以突厥兵五百马二千至渊喜曰兵
 少马多君将命之功也河东户曹任瑰说 (第 54b 页)
 归涿郡惭恚而死建德遂围河间
八月李渊克临汾(本平阳大业初更名/今山西平阳府治是)绛郡(注见/前)刘文
静以突厥兵至遂下韩城(本夏阳县隋更名/今属陜西同州府)
 渊克绛郡得通守陈叔达(字 子聪
陈/高宗之子)礼而用之至龙
 门(注见/前)刘文静以突厥兵五百马二千至渊喜曰兵
 少马多君将命之功也 (第 54b 页)
 德入侍敬德贯甲持矛直至上所奏曰太子齐王作
 乱秦王兵已诛之矣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
 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 陈叔达
 
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
 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陛下若处以
 元良委之国务 …… (第 12b 页)
 (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
定勋臣爵邑

 上面定勋臣爵邑命 陈叔达
唱名示之且曰所叙未
 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
 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元龄杜如晦等专 …… (第 17b 页)
 (彝至上前辄反/之由是有隙)时房元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而
 亲德彝瑀不能平遽上封事论之由是忤旨会瑀及
  陈叔达
忿争于上前皆坐不敬免官至是复以瑀为
 左仆射(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 (第 26a 页)
 晁氏曰唐令狐德棻等撰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初周
 有柳虬隋牛洪各有撰次率多牴牾贞观中德棻请
 撰次乃诏与 陈叔达
唐俭共成之先是苏绰秉周政
 词令多准尚书牛弘为史尤务清言德棻因之以成
 是书故多非实录仁宗时出太清楼 (第 62b 页)
亲惟有德而能亲之
神非常享惟克诚而能享之足使阴助景福而明垂令
典岂止牺象元酒江文通称荐德之辞簠簋香萁 陈叔

动八齐之作徵诸旧典谨为铭云卜世其昌卜年其长以
德嗣德天钟武王景祚无疆神智无方以圣观圣时惟
我皇褒盛德 (第 37a 页)
(格古/要论)
唐宗圣观碑欧阳询撰序 陈叔达
撰铭在盩厔县将军
臧怀恪碑颜真卿撰书在三原县灵应颂碑戴璇撰序
刘同升撰颂戴伋书在盩厔县颜真卿奉使题字 …… (第 33b 页)
建英雄处耶卫青大不恶(册府/元龟)
萧瑀 陈叔达
于龙昌寺看李花相与论李有九标谓香
雅细淡洁密宜夜月宜绿鬓宜泛酒(承平/旧纂)
尉迟敬德为鄜州都督上谓 (第 98a 页)
 (元临淄人西河郡名注见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南原地名未详处所)

李渊克临汾绛郡刘文静以突厥兵至遂下韩城
 (李渊入临汾绛郡通守 陈叔达
拒守进攻克之 (第 29a 页)
叔达/
陈高宗之子有才学渊礼而用之至龙门刘文静康)
 (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匹来至渊喜其来缓/谓文静曰吾 …… (第 29a 页)
 (亦宜/乎)质实(万年县注见汉高帝/十年孙伏伽贝州人)
  书法(书美从善也高祖初政/即有此书可谓知务矣)
唐窦威卒以窦抗 陈叔达
为纳言○魏公密败宇文化
及于黎阳奉表降隋
 (东都闻宇文化及西来上下震惧有盖琮者上疏请/说李密与之合 (第 56b 页)
 (使敬德入侍敬德贯甲持矛直至上所奏曰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兵已诛之矣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
 (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 陈/叔达
曰建成元吉本不豫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 …… (第 6b 页)
  发明(天子非教射之人卒伍非进见之士殿庭非/习武之所一举而三失具矣故书以讥之)
定勋臣爵邑

 (上面定勋臣爵邑命 陈叔达
唱名示之且曰所叙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
 (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 …… (第 18a 页)
 (初萧瑀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即/位瑀为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之于上前由是有)
 (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而亲德彝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由是忤旨会与 陈叔达
忿争于)
 (上前皆坐/不敬免官) (第 22a 页)
 (宫在西安府武功县南一十八里临渭水唐武德初/高祖以旧第置宫太宗生于此后尝临幸宴群臣赋)
 (诗任城郡名注见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同州注见元宗开元十一年)
冬以 陈叔达
为礼部尚书 (第 23a 页)
 (帝谓 叔达
曰卿武德中有谠言故相报对曰臣见隋/室父子相残以亡当日之言非为陛下乃社稷之计)
 (耳胡氏曰 (第 23b 页)
陈叔达
天下之公论于秦王非私交也以 (第 23b 页)
叔达
端良自宜在亲近之地苟欲迁序何患无名而)
 (太宗乃举武德中谠言是以危疑/向背诱臣下为后日计岂君道哉) (第 23b 页)
 (之/)质实(中使注见玄宗/开元十五年)
  书法(书齐运何讥也齐运以柔佞得幸书之所以/病德宗也终纲目书礼部尚书四杨尚希 陈)
  (叔达
齐运李绛/惟齐运为讥辞)
夏四月魏博节度使田绪卒
 (绪尚嘉城公主有庶子三人季安最幼/公主子之绪卒左 (第 32b 页)
 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

 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
 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颍川
 叔达
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王谠曰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溪著王氏六经北面
 授学者皆时伟人国初多居佐命之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