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史鈔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白眊帝命超石以白眊
既举即赴之)
弱弓小箭(魏军进围超石先以丨丨丨丨射之○以上朱超石传)所至必
焚房庙 (毛修之
不信鬼神丨丨丨丨丨丨时蒋山庙中有好牛马并夺取之)(第 7a 页)
(修之
入魏尝为 …… (第 7a 页)
久乃长叹曰呜呼)吏才彊济(毛惠素丨丨丨丨而临事清刻)市铜
官碧青(敕丨丨丨丨丨一千二百斤供御画○以上 毛修之
传)姿制(傅弘之素习骑乘于姚泓
驰道内戏马甚有丨丨○以上傅弘之传)
乳汁惊出(未 (第 7b 页)
修之
留戍滑台魏将安颉攻围粮尽将士熏
鼠食之 (第 7b 页)
修之
被围既久母常悲忧忽一旦丨丨丨丨母号恸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汁今时如此儿必没矣
魏果以其日克滑台)
天子边 (第 7b 页)
(冯弘国敬传诏呼为丨丨丨丨)海师 (修之
泛海归未至东莱舫 …… (第 7b 页)
舵折风猛丨丨虑向海北垂长索舫乃正海师视上有飞鸟知去岸不远须臾至东莱)得辄与佐
史赌之 (修之
在荆州立身清约百城贶赠一无所受唯以蛮人宜存抚纳有饷皆受丨丨丨丨丨丨丨
未尝入已)
俭刻无润 (第 8a 页)
(修之
丨丨丨丨薄于恩情)此是贫家好食(姊在乡里饥寒不立 (第 8a 页)
修之
贵为刺史未曾往赡往姊家姊为设菜羹粗饭以激之 (第 8a 页)
修之
曰丨丨丨丨丨丨进之致饱○以上朱修之
传)
气概高亮(王玄谟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鉴常笑曰此儿丨丨丨丨有太 (第 8a 页)
丨丨丨何嗟及也○以上李䜣传)手自煎调(毛脩之为
魏太武所获以能为南人饮食丨丨丨丨多所适意累迁尚书赐爵
南郡公
常在太官主进御膳○以上毛脩
之传)
梦阴毛拂踝(郦范解青州还夜丨丨丨丨丨占梦者史武进云公豪盛于齐下矣必 (第 11b 页)
 玄以桓希戍三巴以备之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遣
 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击破希等仍率众
 次于白帝 白帝今夔州 毛修之
及冯迁斩玄于江陵
 玄以乘舆幸江陵将之汉中屯 (第 9b 页)
校尉毛修之
璩之 …… (第 9b 页)
 县也
义熙二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击谯明子于白帝破之
 谯纵以弟洪为益州刺史明子为巴州刺史屯白帝
刘裕遣龙骧将军 毛修之
将兵与司马荣期等讨之 (第 11b 页)

至宕渠荣期为参军杨承祖所杀 (第 11b 页)
修之
退还白帝
 宕渠宋于垫江置东宕渠郡今合州
义熙三年 (第 11b 页)
毛修之
与汉嘉太守冯迁击杨承祖斩之
 冯迁汉嘉人手刃桓玄者为乡郡太守 (第 11b 页)
然桓玄袭封 南郡公
在江陵负其奕叶故义常以雄才
驾物元逵每裁抑之玄尝诣元逵通人未报乘举直进
元逵对之鞭门干玄怒去之元逵亦 …… (第 17a 页)
贫者士之常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其存之其后蜀水
大出漂浮江陵数千家以堤防不严降号宁远将军 南郡公
桓玄在江陵说殷仲堪举兵内向以诛中书令
王国宝为名又云宜遣王恭兴晋阳之甲以匡朝廷已
当悉荆楚之众顺流而 (第 18a 页)
败。赴海死。其党卢循徐道覆复起。(【数音】朔。【为】/去声。【败】音拜。)
○晋桓玄反。初玄嗣父温为 南郡公。
负其才地。以雄豪自处。
尝守义兴。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弃官归国。后为江
州刺史。寻都督荆江 (第 029a 页)
丰赡魏志建安五年刘馥修芍陂)
(茹陂七门吴塘诸堨又邓艾重修芍陂堰山谷之/水旁为小陂五十馀所宋书高祖遣 毛修之
复芍)
(陂起田数千顷又长沙王义欣镇寿阳使参军殷/肃因旧沟引渒水入芍陂溉田万馀顷元和志陂)
(周三百 (第 76b 页)
 (人至正初进士授济宁录事迁集贤待制时张士诚/据高邮撝往谕之士诚囚撝使降撝诟斥之士诚百)
 (计驯扰终不可得乃杀之/事闻赠曹 南郡公
谥忠烈)颜瑜(颜子之后以行谊荐/为邹县教谕至正中)
 (山东盗起瑜携家走郓城道遇贼知其为书生使之/写 (第 59b 页)
 (史族子琰和雅寡欲多识前事为/文帝所知仕至少府加给事中)郑鲜之(荥阳开封/人仕宋累)
 (官御史中丞性刚直言无所隐权贵惮/之迁尚书右仆射子愔仕至始安大守) 毛修之(荥阳/阳武)
 (人累官相国右司马行司州事戍洛阳修立城垒宋/武帝至履行善之后为安西司马为赫连勃勃所擒)
 (及赫连昌灭入/后魏既而得还)
褚渊(裒四世孙父湛尚书左仆射渊/少有清誉父卒财宝悉与诸弟)
 (惟取书数千卷仕宋及南齐累官尚书令侍 (第 13b 页)
所加至于岁在星
纪赤奋若贞于太阴之墟九月三日乃详验别记铭之
于石孟江州怀玉王别驾乔之张常侍野殷晋安隐
黄门修之
宗隐士炳孟散骑孟司马二人名阙殷主簿 (第 13b 页)
    外国土风道里采摭繁富亦足以广异闻刘
    知几史通云秦人不死知苻生之厚诬蜀老
    犹存知葛亮之多枉蜀老事见魏书 毛修之
    
传秦人事即用此书赵逸一条知几引据最
    不苟知其说非凿空也他如解魏文之苗茨
    碑纠戴廷之之 (第 2a 页)

毛修之
以军功迁特进抚军大将军位次崔浩下浩以其中国旧门虽不博洽犹涉猎书传与共论说之次及
陈寿三国志云有古良史 (第 4a 页)
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班史以来无及寿者 修之
曰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
葛门下书佐得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 …… (第 4a 页)
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更求
野战魏人知其意以不战屈之智穷势尽𤼵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知难乎 修之
谓浩言为然
 孔明三代之佐承祚方之管箫而加非短已获罪于天下崔浩乃以偏霸功利之术比拟得失又重毁诋可 …… (第 4a 页)
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而守之选
天下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厦潜
思于治国广务农桑事从节约 修之
旬年则国富民安 …… (第 42b 页)
谈竟于华叶
之言无根核之深安危之际文人不与徒龙华说之效也)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
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 修之
所淑虽浚发于巧心或
受㰞(原注与□同)于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
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纷蔼 (第 74b 页)
寿安宫。五月癸酉,葬昭太后于广宁鸣鸡山。六月甲午,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新成等督统万、高平诸军出南道, 南郡公
李惠等督凉州诸军出北道,讨吐谷浑什寅。崔浩之诛也,史官遂废,至是复置。河西叛胡诣长安首罪,遣使者安慰
徐州群盗司马休符自称晋王,将军尉元讨平之。三月,白曜进围东阳。戊午,刘彧遣使朝贡。

夏四月辛丑,以 南郡公
李惠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关右诸军事、雍州刺史,进爵为王。高丽、库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
功,迁散骑常侍、前将军、光禄大夫。脩之能为南人饮食,手自煎调,多所适意。世祖亲待之,进太官尚书,赐爵 南郡公,
加冠军将军,常在太官,主进御膳。

从讨和龙,别破三堡,赐奴婢、牛羊。是时,诸军攻城,宿卫之士多在战
爵为王,徵为太宰,薨。


李惠,中山人,思皇后之父也。父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 南郡公。
初,世祖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世祖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助之,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
,不过十日,牛马草尽,人无所食,众必溃叛,可一举而定也。」从之,诏阳平王新成、建安王穆六头等出南道, 南郡公
李惠、给事中公孙拔及安出北道以讨之。拾寅走南山,诸军济河追之。时军多病,诸将议贼已远遁,军容已振,今
尚书仆射徐羡之加镇军将军,右卫将军谢晦为中领军,宋国领军檀道济为护军将军,中领军刘义欣为青州刺史。立 南郡公
义庆为临川王。又诏曰:「夫铭功纪劳,有国之要典,慎终追旧,在心之所隆。自大业创基,十有七载,世路迍邅
尝为羊羹,以荐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于焘,焘大喜,以脩之为太官令。稍被亲宠,遂为尚书、光禄大夫、 南郡公,
太官令、尚书如故。其后朱脩之没虏,亦为焘所宠。脩之相得甚欢。脩之问南国当权者为谁?朱脩之答云:「殷景
用撤膳。

  八月辛丑朔,日有蚀之,既。

  冬十月,天狗流于西南。

  十一月,封太尉桓温为 南郡公,
温弟冲为丰城县公,子济为临贺郡公。凤皇复见丰城,众鸟随之。


  五年春正月戊戌,大赦,赐鳏寡孤独
  秋七月己亥,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南郡公
桓温薨。庚戌,进右将军桓豁为征西将军。以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