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載記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元皇后
文成元皇后李氏,梁国蒙县人,顿丘王峻之妹也。后之生也,有异于常,父方叔恒言此女当大贵。及长,姿质美丽。世祖南征, 永昌王
仁出寿春,军至后宅,因得后。及仁镇长安,遇事诛,后与其家人送平城宫。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
诉请,乃诏顗输赎。顗乃自请罪,太祖赦之,复免其赎。病卒。

子崙,世祖时袭父爵,以功除统万镇将。后从 永昌王
仁南征,别出汝阴。济淮,刘义隆将刘康祖屯于慰武亭以邀军路,师人患之。崙曰:「今大风既劲,若令推草车方

河间王脩,天赐四年封。泰常元年薨,无子。

世祖继绝世,诏河南王曜之子羯儿袭脩爵,改封略阳。后与 永昌王健
督诸军讨秃发保周于番和,徙张掖民数百家于武威,遂与诸将私自没入。坐贪暴,降爵为公。后统河西诸军袭蠕蠕
。长而壮勇多知,常参军国大计。高宗时,袭王。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为内都大官。薨,谥曰简王。 永昌王
永昌王健,
泰常七年封。健姿貌魁壮,善弓马,达兵法,所在征战,常有大功。才艺比陈留桓王,而智略过之。从世祖破赫连
户。寻为假节,加侍中,都督豫洛二州及河内诸军事、安南将军、开府,镇虎牢。张掖王秃发保周之反也,徵眷与 永昌王健
等率师讨之,破保周于番禾。保周遁走,眷率骑追之,保周穷迫自杀。诏眷留镇凉州,加都督凉沙河三州诸军事、
定率步骑二万来救,与弼等相遇,弼伪退以诱之。世祖使高车敕勒驰击定,斩首数千级。弼乘胜取安定。

又与 永昌王健
等讨冯文通。文通婴城固守,弼芟其禾而还。后又征文通,文通求救于高丽。高丽救至,文通将东奔,民多难之。
君而著此,将士云何?」畅曰:「士人之言,诚为多愧。但以不武,受命统军,戎陈之间,不容缓服。」孝伯曰: 「永昌王
自顷恒镇长安,今领精骑八万直造淮南,寿春亦闭门自固,不敢相御。向送刘康祖首,彼之所见。王玄谟甚是所悉
,遂就家赐自尽。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为沙门,晚乃还俗。真君中,为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会 永昌王
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
峻,未可攻拔,待擒斤等,然后徐往,内外击之,何有不济。』昌以为然。」世祖恶之,退军城北,示昌以弱。遣 永昌王健
及娥清等分骑五千,西掠居民。会军士负罪,亡入昌城,言官军粮尽,士卒食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击之为便
王,录其国尚书事,食辽西十郡;承制,假授文官尚书、刺史,武官征虏已下。文通遣其将封羽率众围崇,世祖诏 永昌王健
督诸军救之。封羽又以凡城降,徙其三千馀家而还。

文通遣其尚书高颙请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徵 ……守,并弃城奔走。义隆安北将军、武陵王骏遣参军刘泰之、臧肇之,殿中将军尹怀义、程天祚等以千馀骑至汝阳, 永昌王
仁击破之,斩泰之、肇之,执天祚等。

义隆又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其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 ……侯杜道俊进军清西,至留城。义隆镇军刘骏参军马文恭至萧城,军主嵇玄敬至留城,并为觇候,见官军俱时退走。 永昌王
仁攻悬瓠,拔之,获义隆守将赵淮,过定项城,破尉武戍,执其戍主。进攻寿阳,屯兵于孙叔敖冢,掠马头、钟离 ……熙祚据城前大浦。诏攻二军,斩崇之、熙祚等及他首数千级,众悉赴水死。淮南之民皆诣军降。高梁王那出山阳, 永昌王
仁于寿阳出横江,凡所经过,莫不风靡。车驾登于瓜步,伐苇结筏,示欲渡江。义隆大惧,欲走吴会。建业士女咸
。絜所部相率固守,无讳仍围之,粮尽为无讳所陷。无讳又围张掖,不能克,退保临松,遂还。世祖下诏喻之。时 永昌王健
镇凉州,无讳使其中尉梁伟诣健,求奉酒泉,又送絜及统帅兵士于健军。二年春,世祖遣兼鸿胪持节策拜无讳为征
,班赐甚厚。至太延二年,乃绝和犯塞。四年,车驾幸五原,遂征之。乐平王丕、河东公贺多罗督十五将出东道, 永昌王健
、宜都王穆寿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


四年四月己卯,月犯氐。

十一月丁未,月犯东井。占曰「将军死」。真君二年九月戊戌,抚军大将军、 永昌王健
薨。

五年六月甲午朔,月见西方。

七月,月掩镇星。

真君元年十二月,月犯太微。

二年六月壬子
西行。占曰「奔星所坠,其野有兵,光盛者事大」。先是,京兆王杜元宝、建康王崇、济南王丽、濮阳王闾文若、 永昌王
仁,相次谋反伏诛。是岁,宋南郡王义宣及鲁爽、臧质以荆豫之师构逆,大将王玄谟等西讨,尽夷之。或曰:彗加
洛。玄谟等败归,虏引大众南度。南平王铄在寿阳,上虑为所围,召康祖速反。康祖回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虏 永昌王
库仁真以长安之众八万骑,与康祖相及于尉武。康祖凡有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附山依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
,我是中州人,久处北国,自隔华风,相去步武,不得致尽,边皆是北人听我语者,长史当深得我。」孝伯又曰: 「永昌王,
魏主从弟,自顷常镇长安,今领精骑八万,直造淮南,寿春久闭门自固,不敢相御。向送刘康祖头,彼之所见。王
玄、张和各起义以应坦之,仆兰奔虎牢。会王阳儿等至,即据大索,因向虎牢,铄又遣安蛮司马刘康祖继坦之。虏 永昌王
宜勤库仁真救虎牢,坦之败走。虏乘胜径进,于尉氏津逢康祖,康祖战败见杀。贼进胁寿阳,因东过与焘会于江上
,群虏并畏之,莫敢问,因得逃归,后为山阳太守。太宗初,与四方同反,事在薛安都传。

焘始南行,遣爽随 永昌王
库仁真向寿阳,与弟瑜共破刘康祖于尉武,仍至瓜步,始得与秀定归南之谋。焘还至湖陆,爽等请曰:「奴与南有
安都、庞法起进次白亭,时元景犹未发。法起率方平、安都诸军前入,自脩阳亭出熊耳山。季明进达高门木城,值 永昌王
入弘农,乃回,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以扇动义心。元景以其月率军继进。闰月 ……幢主刘骖乱使人入荒田,招宜阳人刘宽虬率合义徒二千馀人,共攻金门坞,屠之。杀戍主李买得,古拔子也,为虏 永昌王
长史,勇冠戎类。永昌闻其死,若失左右手。

诞又遣长流行参军姚范领三千人向弘农,受元景节度。十一月,
城,立栅以补之。虏肉薄攻城,死者甚众,宪将士死伤亦过半。焘唯恐寿阳有救兵,不以彭城为虑。

焘遣从弟 永昌王
库仁真步骑万馀,将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阳。时世祖镇彭城,太祖遣队主吴香炉乘驿敕世祖,遣千骑,赍三日粮袭 ……顷,铁三万斤,大小铁器九千馀口,馀器仗杂物称此。

玄谟攻滑台不剋,焘自率大众渡河,玄谟败走。焘从弟 永昌王
库仁真发关西兵趋汝、颍,从弟高梁王阿斗泥自青州道,焘自碻磝,并南出。诸镇悉敛民保城。其十一月至邹山, ……,矢尽力屈,遂没。虏法,获生将,付其三郎大帅,连锁锁颈后。罗汉夜断三郎头,抱锁亡走,得入盱眙城。 永昌王
破刘康祖于尉武,引众向寿阳,自青冈屯孙叔敖冢,胁寿阳城,又焚掠马头、钟离。南平王铄保城固守。

焘自 ……眙渡淮,破胡崇之等军。留尚书韩元兴数千人守盱眙,自率大众南向,中书郎鲁秀出广陵,高梁王阿斗泥出山阳, 永昌王
于寿阳出横江。凡所经过,莫不残害。焘至瓜步,坏民屋宇,及伐蒹苇,于滁口造箄筏,声欲渡江。太祖大具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