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十八

  仁和 赵一清


  渭水中

  又东过武功县北

  渭水于县斜水自南来注之水出县西南衙领山北
历斜谷径五丈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十九

  仁和 赵一清


  渭水下 (补)丰水 (补)泾水 (补)芮水

  渭水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

  仁和 赵一清


  漾水  丹水

  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
常璩华阳国记曰汉水有二源东源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一

  仁和 赵一清


  汝水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

  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南阳鲁阳县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二

  仁和 赵一清


  颍水  洧水  潩水

  溱水  渠水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秦始皇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三

  仁和 赵一清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四

  仁和 赵一清


  睢水 瓠子水 汶水

  睢水出梁郡鄢县

  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五

  仁和 赵一清


  泗水 沂水 洙水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阎氏若璩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六

  仁和 赵一清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沭水出琅琊东莞县西北山

  大弁山与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七

  仁和 赵一清


  沔水上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

  沔水一名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
也县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八

  仁和 赵一清


  沔水下

  沔水乂东过襄阳县北

  沔水又东径方山北(一清按初学记太平御览引注文作万山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十九

  仁和 赵一清


  潜水  湍水  均冰

  粉水  白水  泚水

  潜水出巴郡宕渠县

  潜水盖汉水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

  仁和 赵一清


  淮水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一

  仁和 赵一清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涢水

  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二

  仁和 赵一清


  漻水  蕲水  决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补)滁水

  沮水  漳水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三

  仁和 赵一清


  江水一

  岷山(全氏曰按元和郡县志汶山即岷山荀子江出汶山是也汉志作岷则增加之文宋祁曰岷 (第 1a 页)
当作岷
误矣说文作□从山暋声)
在蜀郡氐道县 (一清
按汉志陇西郡氐道县禹贡养水所出蜀郡湔
氐道禹贡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续志同二县名称久巳各著所出之水又异 …… (第 1a 页)
汶山郡地节三年废属蜀郡北部非元封四年)
县本秦始皇置后为升迁县也益州记曰自白马岭
回行二十馀里至龙涸 (一清
按龙涸亦曰龙鹤华阳国志云蜀时以汶山险要自
汶江龙鹤冉駹白马匡明皆置戌守即龙涸也周天和元年置龙涸郡元和 …… (第 2a 页)
郡)乃广二百馀步又西南百八十
里至湿坂江稍大矣故其精则井络缠曜江汉炳灵
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精上为井络 (一清
按蜀志秦宓傅裴松之注
引河图括地象作上为东井络至左思蜀都赋乃省裁东字)
帝以会昌神以建福 …… (第 2b 页)
书曰岷山导江泉流深远盛为四渎之首广雅曰
江贡也风俗通曰出珍物可贡献释名曰江共也小
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一清
按汉志蜀郡下云有小江入并行九百八十里)
北百四十里曰崃山中江所出东注于大江崃山邛
崃山也在汉嘉严道 …… (第 3a 页)
水出焉东注大江其中多怪蛇 (一清
按明杨慎欲据此以当禹贡扬州之
三江真可谓痴人说梦者也)
江水又径汶江 (第 3b 页)
(一清
按汉志蜀郡汶江不曰道至续
志始加道字县有蛮夷谓之道或今本汉书脱道字当以续志水经注补之)
汶出徼外岷
山 …… (第 3b 页)
径其县而东注于大江
故苏代告楚曰蜀地之甲浮船于汶乘夏水而下江
五日而至郢谓是水也又有湔水入焉水出绵道 (一清
按班志蜀郡之绵虒续志谓之绵虒道今云绵道似落虒字)亦曰绵虒县之玉垒
山吕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 (第 3b 页)
(一清
按汉志蜀郡绵虒玉垒山湔水 …… (第 3b 页)
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过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
所凿也郭景纯所谓玉垒作东别之标者也 (一清
按汉志蜀
郡汶江县江沱在西南东入江)
县即汶山郡治刘备之所置也(全氏曰按
宣帝地节中废江山郡蜀先主复置 ……
(第 4a 页)
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者也
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
万顷 (一清
按汉志郫县下云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顾祖禹曰世或以成都内江外江为沱水夫
二江为李冰所引非禹贡之沱也宛溪 …… (第 5b 页)
是也城北又有龙堤池城东有千
秋池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
西南两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冲里桥 (一清
按华阳国志作冲治
桥此云冲里是唐时写本避高宗讳耳章怀后汉注亦作冲里桥可证也)
西南石牛门曰
市桥吴汉入 …… (第 7a 页)
下曰笮桥南岸道东有文学始
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永初后学堂遇
火后守更增二石室后州夺郡学移夷里 (一清
按讲堂一名周
公礼殿)
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
至鲜明濯以佗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蜀 …… (第 7b 页)
江西有望穿原 (一清
按刘昭补注郡国志引任豫益州记作望川源)凿山渡水
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即南江也又从冲里桥北
折曰长升桥 …… (第 8a 页)
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后入邛蜀果如志焉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故世
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桥连星间 (一清
按华阳国志曰安军宜在
七星间全祖望曰自冲里桥至长升桥为七桥华阳图志曰郫江上西有永平桥城北十里有升仙桥 …… (第 8a 页)
田文翁又穿湔
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湔水又东绝绵洛径五
城界至广都北岸南入于江谓之五城水口斯为北
(一清
按山堂杂论曰外江内江之名前后凡三见大江为外水涪水为内水此不易者也湔水入洛
为外江流江入江为内江此自成 …… (第 9a 页)
注云布仆水未知孰是)
出徼外成都西沈黎郡汉武帝元封四年以蜀郡西
部邛莋理旄牛道天汉四年置都尉主外羌 (一清
按范史莋 …… (第 10a 页)
地也蜀建兴三
年置仆水又南径永昌郡邪龙县而与贪水合水出
蜻蛉县上承蜻蛉水径叶榆县又东南至邪龙入于
(一清
按汉志益州郡叶榆县贪水首受蜻蛉南至邪龙入仆行五百里)仆水又径宁
州建宁郡州故庲降都督屯故南人谓之屯下 (第 11a 页)
刘禅
建兴三年分益州郡置历双柏县即水入焉水出秦
臧县牛兰山南流至双柏县东注仆水 (一清
按汉志益州郡秦臧 …… (第 11a 页)
县牛兰山即水所出南至双柏入仆行八百二十里)仆水又东至来唯县入劳
(一清
按汉志越巂郡蜻蛉县仆水徼外东南至来唯入劳过郡二行千八百八十里过郡二谓越巂
益州也此别是一仆水非临邛之 (第 11b 页)
仆千水也亦见温水注)水出徼外东径其县与
仆水合东至交州交趾郡麋泠县南流入于海 (一清
按汉
志益州郡来唯县劳水出徼外东至糜伶入南海过郡三行三千五百六十里)
江水自武阳
东至彭亡聚昔岑彭与吴 …… (第 11b 页)
山)
溉有滩名垒坻亦曰盐溉李冰所平也县治青衣江
会衿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来敏本蜀论曰
荆人鄨令 (一清
按寰宇记引周地图记作鄨灵)死其尸随水上荆人求
之不得鄨令至汶山下复生起见望帝望帝者杜宇
也从天下女子 …… (第 12a 页)
眉山有
蒙水即大渡水也水发蒙溪东南流与渽水合水出
徼外径汶江道吕忱曰渽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
从水我声 (一清
按汉志蜀郡青衣县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渽汶江县渽水出徼
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过郡三行三千四十里师古 …… (第 12b 页)
  县本僰人居之地理风俗记曰夷中最仁有人道故
字从人秦纪谓僰僮之富者也其邑高后六年城之
汉武帝感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
蒙南入斩之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
馀里山道广丈馀深三四尺其錾凿之迹犹存王莽

更曰僰治也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一腾
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县有蜀王兵兰
其神作大难江中崖峻岨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
烧之故其处悬岩犹有赤白元黄五色照水焉鱼从
僰来至此而止言畏崖屿不更上也 (一清
按寰宇记戎州僰道县有
伏犀滩引水经注云昔有黄牛从僰溪出而上此崖乃化为石是名伏犀滩今本无之)
益部耆
旧 …… (第 13b 页)

帛者也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
县县故犍为之属县也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刘禅延
熙中分以为郡 (一清
按宋书州郡志朱提太守刘氏分揵为立南广太守晋武帝分朱提
立又云南广令晋太康地志属朱提晋书地理志无南广郡 …… (第 14a 页)
谓之南广口 (一清
按汉志犍为郡南广县汾关山符黑水所出
北至僰道入江又有大涉水北至符入江过郡三行八百四十里)
渚水则未闻也 …… (第 14b 页)
  洛水出洛县漳山亦言出梓潼县柏山山海经曰三
危在敦煌南与岷山相接山南带黑水又山海经不
言洛水所导经曰出三危山所未详常璩云李冰道
洛通山水流发暴口径什邡县汉高帝六年封雍齿

为侯国王莽更名曰美信也洛水又南径洛县故城
南广汉郡治也汉高帝之为汉王也发巴渝之士北
定三秦六年乃分巴蜀置广汉郡于乘乡 (一清
按下文注云县
有沈乡续志云广汉有沈水即涪水注所谓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者也亦作绳乡华阳国志云广汉
郡本 …… (第 15a 页)
士游之所
居诗至孝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常以鸡鸣溯流汲江
子坐取水溺死妇恐姑知称诗游学冬夏衣服实投
诸江流 (一清
按后汉书称广汉姜诗妻庞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知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
学不在又云永平三年察孝廉拜郎中寻除 …… (第 15b 页)
发于方寸徽美著于无穷者也洛水又南径
新都县蜀有三都谓成都广都此其一焉与绵水合
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 (一清
按汉志广汉郡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
新都谷入湔)
亦谓之郫江也又言是涪水吕忱曰一曰湔
然此二水俱与洛会矣 …… (第 16a 页)
元封二年置 (一清
按方舆纪要云郫江在成都府城南十里大江之支流也亦曰汶江自灌
县分流经郫县历府西折而南又东合于流江亦谓之 …… (第 16b 页)
误矣)又东径
资中县又径汉安县谓之绵水也自上诸县咸以灌
溉故语曰绵洛为没沃也绵水至江阳县方山下入
(一清
按汉志汉中郡绵竹县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谓之绵水口亦 …… (第 16b 页)
  县故巴夷之地也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
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汉武帝元鼎二年立(全氏曰按
元鼎二年本华阳国志据汉史亦当是建元六年且是立犍为郡今注无郡名而云立何哉)
王莽
之符信矣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
县北径安乐县界之东又径符县下北入江县长赵
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诣巴郡没死成

(一清
按范史常志作湍)滩子贤求丧不得女络年二十五岁
有二子五岁以还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尚不得丧络
乃乘小船至父 …… (第 18b 页)
  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
五水合南流注之


  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潜水渝水矣巴水出晋昌
郡宣汉县巴岭山郡𨽻梁州晋太康中立治汉中 (一清
按宋志云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复立梁州治汉中南郑晋志云秦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又云
桓温平蜀之后以巴汉 (第 19a 页)
流人立晋昌郡此文似有错缪)县南去郡八百馀里故
属巴渠西南流历巴中径巴郡故城南李严所筑大
城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谓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
涪内水左则蜀外水即是水也江州县故巴子之都
也春秋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好是也

及七国称王巴亦王焉秦惠王遣张仪等救苴侯于
巴仪贪巴苴之富因执其王以归而置巴郡焉巴治
江州 (一清
按此言秦立巴郡故治江州而汉之巴郡亦即治焉故下文复云)汉献帝初
平元年分巴为三郡于江州则永宁郡治也至建 …… (第 19b 页)
  又东至枳县西延江水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
江水东径阳关巴子梁江之两岸犹有梁处巴之三

关斯为一也延熙中蜀车骑将军邓芝为江州都督
治此江水又东右径黄葛峡山高崄全无人居江水
又左径明月峡东至梨乡历鸡鸣峡江之南岸有枳
县治华阳记曰枳县在巴郡江州东四百里治涪陵
水会庾仲雍所谓有别江出武陵者也水乃延江之
枝津分水北注径涪陵入江故亦云涪陵水也其水
南导武陵郡昔司马错溯舟此水取楚黔中地延熙
中邓芝伐徐巨射元猿于是县猿自拔矢卷木叶塞

射创芝叹曰伤物之生吾其死矣江水又东径涪陵
故郡北后乃并巴郡遂罢省江水又东径文阳滩滩
险难上江水又东径汉平 (一清
按晋书地理志梁州涪陵郡汉平县云是蜀置
是注与下二百馀里不相连属盖有脱失矣)
二百馀里左自涪陵东出百
馀 …… (第 22a 页)
东得黄华水口江浦也左
径石城南庾仲雍曰临江至石城黄华口一百里又
东至平州州上多居民又东径壤涂而历和滩 (一清
按方
舆纪要云自忠州水程东行九十里至曹溪驿又六十里至瀼涂驿名胜志云瀼涂驿在万县南六十里
江中有石似胡 …… (第 22b 页)
  江水又东右得将龟溪口(赵氏彦卫云麓漫抄曰江水东注凡水经言左者皆
北岸右者皆南岸)
华阳记曰朐忍县出灵龟咸熙元年献龟
于相府言出自此溪也(全氏曰按汉志朐忍县容毋水所出即此溪也)江水
又东会南北集渠二溪水出涪陵县界谓之于阳溪 (一清
按蜀志后主傅建兴八年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又魏延传云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
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 …… (第 23a 页)
峡檀井溪水出焉又西过山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
溪谓之清水口彭溪水又径朐忍县西六十里南流
注于江谓之彭溪口 (一清
按汉志巴郡阆中县彭道将池在南彭道渔池在西南其 …… (第 24a 页)
十六年庸与
群蛮叛楚庄王伐之七遇皆北唯裨鯈鱼人遂之是
也地理志江关都尉治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
巴蜀 (一清
按是句文义有脱误元和志云白帝山州城所据初公孙述据蜀殿前井有白龙出自称
白帝因更鱼复城为白帝城龙出殿中 (第 2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四

  仁和 赵一清


  江水二

  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江水又东乌飞水注之水出天门郡溇中县界北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五

  仁和 赵一清


  江水三

  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
派屈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六

  仁和 赵一清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沬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三十七

  仁和 赵一清


  淹水  叶榆水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