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要十六卷,宋王益之西汉纪年三十卷,宋熊克中兴小纪四十卷。以上乾隆时敕辑。陆机晋纪一卷,干宝晋纪一卷, 习凿齿
汉晋春秋一卷,邓粲晋纪一卷,孙盛晋阳秋一卷,刘谦之晋纪一卷,徐广晋纪一卷,檀道鸾续晋阳秋一卷,刘道荟
祜曰:「且使主上遂服,犹为善乎?」玄曰:「若上不除而臣下除,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 习凿齿
曰:「傅玄知无君臣之伤教,而不知兼无父子为重,岂不蔽哉。且汉废君臣之丧,不降父子之服,故四海黎庶,莫
帝之祥也。」蜀果亡,此言之不从也。

刘备卒,刘禅即位,未葬,亦未踰月,而改元为建兴。此言之不从也。 习凿齿
曰:「礼,国君即位踰年而后改元者,缘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也。今可谓亟而不知礼矣。君子是以知蜀之
陵,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县。初权与刘备分荆州,而南郡属备,则是备分南郡立宜都,非吴立也。 习凿齿
云,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领县四。户一千八百四十三,口三万四
中宫商。」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除著作佐郎,袭爵长乐侯。」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 习凿齿
共行,绰在前,顾谓 凿齿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
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徵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杨州刺史
二。沉先著《后汉书》百卷及《毛诗》、《汉书外传》,所著述及诗赋文论皆行于世。其才学在虞预之右云。 习凿齿
   习凿齿,
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 凿齿
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 ……三宫气候如此,决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 凿齿
曰:「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凿齿
问其故,星人曰:「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 凿齿
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前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 凿齿
言答。温笑曰: 「凿齿
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 凿齿
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 ……何似?」答曰:「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 凿齿
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 凿齿
曰:「四海 习凿齿。
」时人以为佳对。

  初, 凿齿
与其二舅罗崇、罗友俱为州从事。及迁别驾,以坐越舅右,屡经陈请。温后激怒既盛,乃超拔其二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出 凿齿
为荥阳太守。温弟秘亦有才气,素与 凿齿
相亲善。 凿齿
既罢郡归,与秘书曰:

吾以去五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 ……知今日之才不如畴辰,百年之后,吾与足下不并为景升乎!

  其风期俊迈如此。

  是时温觊觎非望, 凿齿
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湣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 ……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徵 凿齿,
使典国史,会卒,不果。临终上疏曰:

  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 ……异义,罕见称焉。习氏、徐公俱云笔削,彰善瘅恶,以为惩劝。夫蹈忠履正,贞士之心;背义图荣,君子不敢。而 彦威
迹沦寇壤,逡巡于伪国;野民运遭革命,流涟于旧朝。行不违言,广得之矣。

  赞曰:陈寿含章,岩岩孤峙
》二十三卷干宝撰。讫湣帝。

《晋纪》十卷晋前军咨议曹嘉之撰。

《汉晋阳秋》四十七卷讫湣帝。晋荥阳 太守习凿齿
撰。

《晋纪》十一卷讫明帝。晋荆州别驾邓粲撰。

《晋阳秋》三十二卷讫哀帝。孙盛撰。

《晋纪》二 ……撰。

《济北先贤传》一卷

《庐江七贤传》二卷

《东莱耆旧传》一卷王基撰。

《襄阳耆旧记》五卷 习凿齿
撰。

《会稽先贤传》七卷谢承撰。

《会稽后贤传记》二卷钟离岫撰。

《会稽典录》二十四卷虞豫撰。
。亡。

晋御史中丞《孔欣时集》八卷梁七卷。

晋《伏滔集》十一卷并目录。梁五卷,录一卷。

晋荥阳 太守《习凿齿
集》五卷

晋秘书监《孙盛集》五卷残缺。梁十卷,录一卷。

晋东阳太守《袁宏集》十五卷梁二十卷,录一
《汉皇德纪》三十卷侯瑾撰。

《后汉纪》三十卷张璠撰。

又三十卷袁宏撰。

《汉晋春秋》五十四卷 习凿齿
撰。

《汉灵献二帝纪》六卷刘艾撰。

《汉献帝春秋》十卷袁晔撰。

《山阳义纪》乐资撰。

《魏武 ……三卷高范撰。

《兖州山阳先贤赞》一卷仲长统撰。

《交州先贤传》四卷范瑗撰。

《襄阳耆旧传》五卷 习凿齿
撰。

《零陵先贤传》一卷

《徐州先贤传》一卷

《长沙旧邦传赞》三卷刘彧撰。

《徐州先贤传》九 ……高士传》七卷皇甫谧撰。

《续高士传》八卷周弘让撰。

《逸人传》三卷张显撰。

《逸人高士传》八卷 习凿齿
撰。

《名士传》三卷袁宏撰。

《竹林七贤论》二卷戴逵撰。

《真隐传》二卷袁淑撰。

《高士传》
《殷允集》十卷
《徐邈集》八卷
《殷仲堪集》十卷
《殷叔献集》三卷
《伏滔集》五卷
《桓嗣集》五卷 《习凿齿
集》五卷
《钮滔集》五卷
《邵毅集》五卷
《孙盛集》十卷
《袁质集》二卷
《袁宏集》二十卷
《袁邵集
后汉略》二十七卷

刘艾《汉灵献二帝纪》六卷

袁晔《汉献帝春秋》十卷

乐资《山阳公载记》十卷 习凿齿《
汉晋春秋》五十四卷

《魏武本纪》四卷

孙盛《魏武春秋》二十卷

又《晋阳秋》二十二卷

魏淡《魏 ……国先贤传》十二卷

高范《荆州先贤传》三卷

仲长统《山阳先贤传》一卷

范瑗《交州先贤传》四卷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五卷

又《逸人高士传》八卷

王基《东莱耆旧传》一卷

王羲度《徐州先贤传》九卷



《徐邈集》八卷

《殷仲堪集》十卷

《殷叔献集》三卷

《伏滔集》五卷

《桓嗣集》五卷 《习凿齿
集》五卷

《钮滔集》五卷

《邵毅集》五卷

《孙盛集》十卷

《袁质集》二卷

《袁宏集》二十卷
《女戒》一卷伶玄《赵飞燕外传》一卷皇甫谧《高士传》十卷

袁宏《正始名士传》二卷葛洪《西京杂记》六卷 习凿齿《
襄阳耆旧记》五卷萧韶《太清纪》十卷

杜宝《大业杂记》十卷刘餗《国史异纂》三卷梁载言《梁四公记》一卷
  乾隆朝名将,以超勇公海兰察为冠;边功战略炳矞旂常,无待述矣。其行军,实由天授;有为自古名将所未尝到者。自结发从戎,每临阵,微服率数十骑绕出贼后,知何处有瑕可蹈,辄冲入贼队,左右疾射,使其阵乱,而我兵乘之。又能望云气,决贼势之盛衰、此战之胜负;察山川脉络,知安营汲水之宜;听地窖,识贼马之多寡;验马矢,料敌去之远近。即仓猝间手弹弓弦,亦能预测利钝。以故进必歼敌,退亦全师;操纵神奇,不可殚述。魏氏「圣武记」称「天生海公,以成就福康安之功名」;康祺谓:是直天生李晟为社稷耳,岂独文襄一人福命致之哉!
  罗贯中「三国演义」多取材于陈寿、 习凿齿
之书,不尽子虚、乌有也。太宗崇德四年,命大学士达海译「孟子」、「通鉴」、「六韬」,兼及是书;未竣。顺 (第 116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