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长七尺应则如桶而方六尺五寸中象柷有椎连
  底左右相击以应柷也斯不亦大小之辨乎礼图
  其形正圆而外皆朱唐乐图及大周正乐皆内黑
  外 朱然
以礼推之一在木下为夲在木上为末在
  木中为朱则木之为物含阳于内南方之火所自 (第 5a 页)
  广阳思王子侯者三人

方乡侯常得成帝时封
广成侯疌平帝时封 当阳侯
益平帝时封
  六安顷王子侯者一人
庸乡侯宰成帝时封
  河间惠王子侯者一人
南昌侯宇哀帝时封
   (第 30a 页)
同事也是冬蜀亡
魏明帝青龙二年十一月京都地震从东来隐隐有声
摇屋瓦 景初元年六月戊申京都地震是秋吴将
围江夏荆州刺史胡质击退之又公孙渊叛自立为
燕王改元置百官明年讨平之 (第 20a 页)
黄武初蜀)
(先主来逊大破之后步阐陆/抗并镇焉即今夷陵郡是也)乐乡(吴孙皓建衡三年陆/抗所筑乐乡城后 朱)
(然
修之戌焉晋王浚攻乐乡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以城降在今江陵郡松滋县东)南郡(自/建)
(安末尅关羽 (第 5b 页)
后蜀将糜芳来降遂得之孙皓凤皇元年/将张咸任延并守之晋军平吴 当阳侯
杜元凯趋于此)
(即今江/陵郡)巴邱(建安十九年鲁肃孙皓宝鼎元/年万或并镇守即今巴陵郡)夏口(建安 (第 5b 页)
 播州三县
江陵府 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
接云梦亦一都会也秦置南郡汉高帝改为临江郡景

帝改为临江国后复故后汉因之其地居洛阳正南(章/帝)
(徙钜鹿王恭为江陵王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安陆王)蜀先主得之(以/麋)
(芳为南/郡太守)后属吴(麋芳以郡来降/关羽因此遂败)常为重镇(吴师来伐 当/阳侯
杜元凯)
(向江陵斩/其督任延)晋平吴置南郡及荆州(领郡十九/理于此)东晋以为
重镇(桓冲理上明使 (第 8b 页)
   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臣/)等谨按
  国朝以来浙右之以诗名者朱彝尊后即推右曾虽
   学问根柢未能方驾于 朱然
才足肩随诚近时之
   崭然独出者康熙五十二年仰蒙
圣祖仁皇帝垂问其诗掌院学士揆叙录右曾所作文光 …… (第 2b 页)
  黄之隽撰之隽字石牧号𢈪堂华亭人康熙辛丑

  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
  (臣/)等谨按之隽才华富赡记诵亦淹博其持论之
  正则排陆王而尊程 朱然
好为游戏之文又往往
  不能割爱譬之陆机大有才多之患其号𢈪堂者
  尝游浯溪爱𢈪亭之胜取以名堂而 (第 18a 页)
 (曰不可复/文饰也)
以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太后与群臣议立嗣时
元帝世绝而宣帝曾孙有见王五人(王之见在者五人/淮阳王演中山王)
(成都楚王纡信都王景东/平王开明也见贤遍翻)列侯四十八人(广戚侯显阳/兴侯寄陵阳)
(侯嘉高乐侯修平邑侯闵平纂侯况合昌侯辅伊乡侯/开就乡侯不害胶乡侯武宜乡侯恢昌城侯丰乐安侯)
(禹陶乡侯恢釐乡侯褒昌乡侯且新乡侯鲤郚乡侯光/新城侯武宜陵侯封堂乡侯护成陵侯由成阳侯众复)
(昌侯休安陆侯平梧安侯誉朝乡侯充扶乡侯普方城/侯宣 当阳侯
益广城侯疌春城侯允吕乡侯尚李乡侯)
(殷宛乡侯隆寿泉侯承杏山侯遵严乡侯信武平侯璜/陵乡侯曾武安侯㥅富 (第 20a 页)
使修好誓重结婚(降户江翻使疏吏翻/好呼到翻重直龙翻)
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平虏将军盖/孙氏创置) 朱然
徐盛等皆
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寒门言所/出微也)权会诸将大为酣乐
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乐音洛创 …… (第 2a 页)
县东南有麦城)孙权使诱之羽伪降(诱音酉降/户江翻)立幡
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才十馀骑权先使 朱然
潘璋断其径路(断丁/管翻)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 (第 27a 页)
故城在今县北晋置建平郡于此)
兵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权以镇
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 将军朱然
潘璋宋谦韩当
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孙权始命吕蒙为大/督以取关羽今又复)
(命陆逊为大都督以拒 …… (第 20a 页)
曰孝直在必不倾危)汉主在白帝徐盛潘璋宋谦
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复扶/又翻)吴王以问陆逊
逊与 朱然
骆统上言曰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
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曹公不追关羽陆逊不再攻/刘备其所见固同也以 (第 36b 页)
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
双临陈杀溺死者千馀人(陈读/曰阵)初吕蒙病笃吴王问曰
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 朱然
胆守有馀愚以为可
(第 2b 页)
朱然
者九真太守朱治姊子也本姓施氏治养以为
子时为昭武将军(昭武将军/吴所置也)蒙卒吴王假然节镇江陵
及曹 (第 2b 页)
历万/世惟有)
(此一时机/会可乘耳)权以问陆逊逊以为不可乃止尚书蒋济上
疏曰休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 朱然
等在上流乘休
后臣未见其利也前将军满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
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背蒲妹翻旁 (第 8a 页)
复扶又/翻下同)吴主从之壹既伏诛吴主使中书郎
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
诸葛瑾步骘 朱然
吕岱等曰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 (第 10b 页)

定公相见(诸葛瑾字子瑜步骘字子山 (第 10b 页)
朱然
(第 10b 页)
义/封
吕岱字定公瑾渠吝翻骘职日翻)
咨以时事当有所先后(谓时事所当行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也)各自以不
掌民 …… (第 10b 页)
诸葛瑾 朱然
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
入淮阳历青徐(前汉之淮阳后汉章帝改曰/陈郡此直谓淮水之阳也)襄阳寿 …… (第 22a 页)
周回二百二十四里与)
(阳泉大业并孙叔敖所作开沟引渒水/为子午渠开六门灌田万顷芍音鹊)诸葛恪攻六安 朱然
围樊诸葛瑾攻柤中(襄阳记曰祖读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阳一百)
(五十里魏时夷正权敷兄弟三人部曲 …… (第 22b 页)
 十一月汉主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吴丞相顾雍卒 吴诸葛恪远遣谍人观相径要(谍逵/协翻)
(相息/亮翻)欲图寿春太傅懿将兵入舒(舒县属庐江郡春秋/之故国也时在吴魏)

(境上弃而不耕/去皖口甚近)欲以攻恪吴主徙恪屯于柴桑(柴桑县/汉属豫)
(章郡吴属武昌郡有柴桑山在今江州德化西九十里/杜佑曰江州寻阳县南楚城驿即古之柴桑县宋白曰)
(江州瑞昌县盖/柴桑之旧城) 步骘 朱然
各上疏于吴主曰自蜀还
者咸言蜀欲背盟(骘入日翻上时/掌翻背蒲妹翻)与魏交通多作舟船
缮治城郭(治直 (第 26b 页)
 胡三省 音注
 魏纪七(起柔兆摄提格尽/玄黓涒滩凡七年)
  邵陵厉公中
正始七年春二月吴车骑将军 朱然
寇柤中(柤读如祖/扬正衡测)
(瓜/翻)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毋丘俭以高句骊王
位宫数为侵叛(句如 …… (第 1a 页)
八千馀/口还从宣翻又如字)论功受赏侯者百馀人 秋九月
吴主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骠匹/妙翻)车骑将军 朱然
为 …… (第 2a 页)
士季者钟繇之子尚书郎会也(为司马昭用会/以伐蜀张本) 三月
左大司马朱然
卒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脩
(行下/孟翻)终日钦钦若在战场(毛苌曰钦钦言/使人乐进也)临急胆定 …… (第 20b 页)
絙居/登翻)
(大索也吴引沮漳之水浸江陵以北/之地以限魏兵故昶为桥以渡之)吴大将施绩夜遁
入江陵(绩 朱然
之子也然本施氏朱治以/为子魏人本其所自出之姓称之)昶欲引致平
地与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吴望见而喜 (第 27a 页)
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是/时)
(魏兴三十馀年生聚教训精兵良将分镇方面诸葛蒋/费陆逊 朱然
相继凋谢吴蜀盖小懦矣恪不能兢惧以)
(保胜恃一战之捷遽谓魏人为衰少未盛/之时其轻敌甚矣长知两翻少诗沼 (第 3b 页)
  尺陆门四东曰禹封玉帛南曰句乘云物西曰蠡
  湖烟月北曰槩浦禾桑水门三
国朝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馀姚县城池 于越新编始筑于吴将 朱然
围一里
  二百五十步元至正年方国珍复城之陆门五东
  曰通德西曰龙泉南曰齐政北曰武胜后永清水 (第 5b 页)
  逊推官陈让通判叶金教谕王懋累修之
国朝顺治九年知县胥庭清重建(自为/记)康熙六年知县
  潘云桂修二十九年知县赵如琏教谕沈煜方运昌
  协新之
  射圃(在学/南)名宦祠(祀 朱然
以下/二十三人)乡贤祠(祀严光以/下一百六)
  (人/)社学(二所一在城/一在西南隅) (第 28b 页)
 石城 万历绍兴府志山阴石城在府北三十里名
  石城里(吴越备史乾宁三年武肃/王讨董昌自西陵趋石城)
 古城 弘治绍兴府志周一里许 吴时朱然
为山阴
  令所筑岁久湮废不可考
 会稽山上城 越绝书会稽山上城者句践与吴战 (第 2b 页)
 吴志朱治传治故鄣人黄武元年封毗陵侯二年拜
  安国将军徙封故鄣(详见武功吉按吴/故鄣今安 州)
 吴志 朱然
传黄武元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详见/武功)
  (今按吴永安/ 武康县)
 吴志全琮传琮钱唐人黄武 (第 5a 页)
 朱才(三国志注字君业善骑射权爱异之以父任为/武卫校尉领兵随征伐屡有攻捷更折节为恭)
  (留意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又学兵法名声闻于远近)
  朱然(三国吴志本传字义刲治姊子也本姓施初治/未有子启策乞以为嗣权以然为馀姚长迁山)
…… (第 1b 页)
  (阴令分丹阳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起然平/讨旬月而定曹操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
  (偏将军吕蒙病笃权问代者对曰 朱然
胆守有馀/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黄武元年封永安侯)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合等攻江陵文帝自住宛为/其 …… (第 2a 页)
  (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宴如无恐意厉吏士伺)
  (间隙攻破两屯魏攻围然凡六月未退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然名震敌国改封 当阳侯
六年权自率)
  (众攻石阳旋师潘璋断后夜出错乱敌追击璋然/即还住拒敌使前船得引极远徐乃后发黄龙元) (第 2a 页)
  (封协惠夫人其年八月纶诰初下镇人驩迎大合/乐具酌献诵祝册以告神已而砻石于庙门属寓)

  (客陈篯为文以记其事沈戬谷重建永灵西庙碑/记咸宁五年故吴大司马右军帅 朱然
弟煦从军)
  (司马氏伐吴转战至市诞神于市之施家巷命名/曰泗志本泗人也复从军败石勒于葛陂永昌元)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