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金石類
  秦不绝儒学论二篇
陆贾秦之巨儒也郦食其秦之儒生也叔孙通秦时以
文学召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
十馀而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以对是则秦时未尝不

用儒生与经学也况叔孙通降汉时自有弟子百馀人
齐鲁之风亦未尝替故项羽既亡之后而鲁为守节礼
义之国则知秦时未尝废儒而始皇所坑者盖一时议
论不合者耳 萧何
入咸阳收秦律令图书则秦亦未尝无书籍也其
所焚者一时间事耳后世不明经者皆归之秦火使学
者不睹全书未免乎 …… (第 1b 页)
  阙书备于后世论一篇

古之书籍有不足于前朝而足于后世者观唐志所得
旧书尽梁书卷帙而多于隋盖梁书至隋所失已多而
卷帙不全者又多唐人按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搜访
图书所以卷帙多于隋而复有多于梁者如陶潜集梁
有五卷隋有九卷唐乃有二十卷诸书如此者甚多孰
谓前代亡书不可备于后代乎
  亡书出于后世论一篇
古之书籍有不出于当时而出于后代者按 萧何
律令 (第 11b 页)
张苍章程汉之大典也刘氏七略班固汉志全不收按
晋之故事即汉章程也有汉朝駮议三十卷汉名臣奏
议三十卷并为章程之书至隋唐犹存奈何阙于汉乎
刑统之书本于 萧何
律令历代增修不失故典岂可阙
于当时乎又况兵家一类任宏所编有韩信军法三篇
广武一篇岂有韩信军法犹在而 (第 12a 页)
萧何
律令张苍章程
则无之此刘氏班氏之过也孔安国舜典不出于汉而
出于晋连山之易不出于隋而出于唐应知书籍之亡 (第 12a 页)
  索象
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理天
地出此二物以示圣人使百代宪章必本于此而不可

偏废者也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
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
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
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
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
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
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虽平
日胸中有千章万卷及寘之行事之间则茫茫然不知

所向秦人虽弃儒学亦未尝弃图书诚以为国之具不
可一日无也 萧何
知取天下易守天下难当众人争取
之时何则入咸阳先取秦图书以为守计一旦干戈既
定文物悉张故 (第 2a 页)
萧何
定律令而刑罚清韩信申军法而
号令明张苍定章程而典故有伦叔孙通制礼仪而名
分有别且高祖以马上得之一时间 …… (第 2a 页)
籍无纪刘氏创意总括群书分为七略只收书不收
图艺文之目递相因习故天禄兰台三馆四库内外之
藏但闻有书而已 萧何
之图自此委地后之人将慕刘
班之不暇故图消而书日盛惟任宏校兵书一类分为 …… (第 2b 页)
人乎臣旧亦不之知及见杨佺期洛京图方
省张华之由见杜预公子谱方觉平一之故由是益知
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且 萧何
刀笔吏也知炎汉一代
宪章之所自歆向大儒也父子纷争于言句之末以计 …… (第 5a 页)
较毫釐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何秦人之典 萧何

收于草昧之初 (第 5b 页)
萧何
之典歆向不能纪于承平之后是
所见有异也逐鹿之人意在于鹿而不知有山求鱼之
人意在于鱼而不知有水刘氏之学 (第 5b 页)
御史大夫郗虑碑(济/州)童恢墓双石阙题 太尉
刘宽二碑中平二年门生故吏各一碑并碑阴姓名(西/京) 萧何
(折作两/段西京)元儒先生娄寿碑(襄/州)山阳太守碑(襄/州)
阳侯相景豹碑(襄/州)司徒掾梁君 (第 8a 页)
持节郊迎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
设帷床其钱帛器物无不充备下诏曰礼伯父归宁乃
国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之至也昔 萧相国
加以不名
优忠贤也况兼亲尊者乎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 (第 27b 页)
入睢水睢水为不流汉王乃与数十骑
遁去语在高纪太公吕后间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与
归羽常置军中汉王稍收散卒 萧何
发关中卒悉诣荥
阳战京索间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军荥阳 …… (第 19b 页)
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
其猊释弗斩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
未奇之也数与 萧何
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
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
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 (第 44b 页)
丞相何
亡上大怒如失左右
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
曰臣非敢亡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 …… (第 44b 页)
耳安能郁郁居此乎何曰王计必东能用信信即
留不能用信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
将信不留王曰以为 大将何
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
之何曰王素嫚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
去也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 …… (第 45a 页)
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
得罪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书变告信欲反状于吕
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 萧相国
谋诈令人从帝
所来称豨已破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病彊入贺信
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不用 …… (第 55b 页)
乱赫恐称病王愈
怒欲捕赫赫上变事乘傅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
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𤼵诛也上以其书语 萧相
(第 63b 页)
萧相国
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诬之请系赫使人徵
验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
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 (第 6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九十六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列传第九
 前汉
   萧何 
曹参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子亚/夫)
  樊哙 郦商(子/寄)夏侯婴 灌婴 傅宽 靳歙
  周緤 (第 1a 页)
 张苍 周昌(从兄苛/赵尧)任敖 申屠嘉 郦

  食其 陆贾 朱建 娄敬 叔孙通 萧何
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
繇咸阳吏皆送奉钱 …… (第 1b 页)
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
其计汉王大说汉五年既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馀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 酂侯
食邑
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 …… (第 3a 页)
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 萧何
未尝有汗马之
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
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兔 (第 3b 页)
者狗也而𤼵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
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
随我多者两三人今 (第 3b 页)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
忘也后群臣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
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 …… (第 3b 页)
挠功臣多封 萧何
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
一关内侯鄂千秋时为谒者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
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 (第 4a 页)
事夫上与楚相距五
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 萧何
常从关中遣军补
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
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 (第 4a 页)
萧何
转漕关中给食
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 (第 4a 页)
萧何
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
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 …… (第 4a 页)
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 萧何
当第
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
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 (第 4b 页)
萧何
功虽高待鄂君乃得
明于是因鄂千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
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馀人皆有食邑上以 …… (第 4b 页)

君非以宠君也硕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
心说何从其计上乃大喜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击之
数使使问 相国何
为曰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 …… (第 5a 页)
田毋收藁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
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 相国何
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
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
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 …… (第 6a 页)
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
惠二年何薨谥曰 文终侯
子禄嗣薨无子高帝乃封何
夫人同为 (第 7a 页)
酂侯
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
延为 (第 7a 页)
酂侯
薨子遗嗣薨无子文帝复以遗弟则嗣坐事
免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 (第 7a 页)
相国萧何
高皇帝大功臣所
与为天下也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
封何孙嘉为列侯嘉则弟也薨子胜嗣后有罪免武 …… (第 7a 页)

酂侯
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 (第 7b 页)
萧相国
德也庆则子也薨
子寿成立坐为大常牺牲瘦免宣帝时诏丞相御史求
(第 7b 页)
萧相国
后在者得元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
户二千封世为 (第 7b 页)
酂侯
传子至孙获坐使奴杀人减死论
成帝时复封何元孙之子南䜌长喜为 (第 7b 页)
酂侯
传子至曾
孙王莽败国乃绝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 (第 7b 页)
萧何
为主吏居县为豪
吏矣高祖之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 …… (第 7b 页)
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
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
安辑大称贤相惠帝二年 萧何
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 …… (第 11a 页)
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
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
吾是以先之始参微时与 萧何
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
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壹遵
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谨厚长者即召 …… (第 11b 页)
与窋
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
孰与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参曰陛下观臣
能孰与 萧何
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
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
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 (第 12b 页)
帝曰善君休矣参为相国
出入三年薨谥曰懿侯百姓歌之曰 萧何
为法顜(古项/反一) …… (第 12b 页)
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
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 萧何
等俱封上已封大功
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居雒阳
南宫从复(音复上下有道/故曰复道也)道 …… (第 19b 页)
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歔欷流涕上起去罢酒
竟不易太子者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良从上击代出
奇计下马邑及立 萧何相国
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
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
不爱万金之赀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 …… (第 23b 页)
平帝元始二年继绝世复
封勃元孙之子恭为绛侯千户
樊哙沛人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陈胜初起 萧何
曹参使哙求迎高祖立为沛公哙以舍
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东定沛
破泗水守于薛西与司马𡰥 …… (第 43b 页)
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
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上降沛一日高祖为沛公赐爵
七大夫以婴为太仆常奉车从攻胡陵平婴与 萧何

泗水监平平以胡陵降赐婴爵五大夫从击秦军砀东 …… (第 50a 页)
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 萧相
攻苦谯复得亚将与汉
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
人虏将八人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项籍败垓 …… (第 54b 页)
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迁为计相(专主计籍/故号计相)
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去计相之名/更号主计)是时 萧何
为 …… (第 59b 页)
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佗蹶然起坐谢贾曰居蛮
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贾曰我孰与 萧何
曹参韩信贤
贾曰王似贤也复问曰我孰与皇帝贤贾曰皇帝起丰
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 (第 73a 页)
周道既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鐀玉
版图籍散乱汉兴 萧何
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
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閒出自
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谊晁错明申 (第 21a 页)
秉谊率三
公九卿定万世策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
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
萧相国
明年夏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复
下诏曰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善善及后世其
封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 (第 13b 页)
故伊尹五就桀五就汤 萧相国
荐淮阴累岁乃得通况
乎千里之外因书文谕事指哉唯陛下省察上甚善其
计然不徵也久之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 (第 47a 页)
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
君臣之仪得也甫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故有造 (第 57b 页)
萧何
律于唐虞之世则悖矣有作叔
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
世则谬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 (第 57b 页)
下诏以白雉荐宗庙群臣因奏言太后委任
大司马莽定策安宗庙故大司马霍光有安宗庙之功
益封三万户畴其爵邑比 萧相国
莽宜如光故事太后
召问公卿曰诚以大司马有功当著之邪将以骨肉故 …… (第 6b 页)
嗣畴其爵邑封功如 萧相国
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
号曰安汉公以故 (第 8a 页)
萧相国
甲第为安汉公第定著于令
傅之无穷于是莽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太傅安汉公
号让还益封畴爵邑事云愿须百姓家给 (第 8a 页)

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
安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禹曰
昔高祖任 萧何
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
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
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 …… (第 33b 页)
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 萧何
于关中今吾
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
勿令北度而已光武于是复北征燕代恂移书属县讲 …… (第 34a 页)
茂陵董
崇说恂曰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侯以此时据大郡
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
也昔 萧何
守关中悟鲍生之言而高祖悦今君所将皆
宗族昆弟也无乃当以前人为镜戒恂然其言称疾不
视事帝将攻洛阳先至河 (第 35a 页)
事礼仪风俗彪因建言今西巡
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帝纳
之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尹右扶风求 萧何
霍光后时
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为 (第 33a 页)
酂侯
建初二年已封曹参
后曹湛为平阳侯故不复及焉乃厚赐彪钱珍羞食物
使归平陵上冢还拜大鸿胪是时陈事者多言郡 …… (第 33a 页)
宗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见良发须皓然衣冠甚伟夫荐
贤助国宰相之职 萧何
举韩信设坛而拜不复考试今
以良为议郎永平中车驾近出而信阳侯阴就干突禁
卫车府令徐匡钩就车收御者送狱诏 (第 45b 页)
卖人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
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
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 萧何
悉以定陶阳成馀
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䌽帛车马衣服
田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 (第 39a 页)
自元和以前皆用三冬而水旱之异往往为患由此言
之灾害自为他应不以改律秦为虐政四时行刑圣汉
初兴改从简异 萧何
草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月而
不计天地之正二王之春实颇有违陛下探幽析微允
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上 (第 34b 页)
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
皇路险倾方将钳勒鞬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请节奏
哉昔高祖令 萧何
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
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文帝虽除肉刑当劓者笞
二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 (第 55a 页)
千又其子允亦加
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
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
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 (第 38b 页)
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 萧何
镇守关中足食成军
亦适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率诸军围之未
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 (第 23a 页)
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
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
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 萧何
寇恂以
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 …… (第 26b 页)

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
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每患水潦百姓
饥乏浑于 萧相
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
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
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 (第 42a 页)
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
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
孝岂复在是昔 萧何
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
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
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 …… (第 6a 页)
后岂可复兴役邪此君之职 萧何
之大略也群又曰昔
汉祖唯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焚烧是以 (第 28a 页)
萧何

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今二虏未平
诚不宜与古同也且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王者莫
之敢违若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