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金石類
坐为西川巡检擅离本部又奏事故也上谓宰
相曰石普恃在朕左右不畏王法径赴阙廷朕已令系
治使知有刑狱艰苦昔 萧何
周勃韩安国皆将相大臣
犹不免于缧绁况此小臣乎既而召见赦其罪复遣之
任时贼党王鸬鹚复聚集剽略伪称邛南王 (第 14b 页)
并纳仪鸾司伏以天下山
川险要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故周礼职方氏掌
天下图籍又诏土训以夹王车汉祖入关中 萧何
独收
秦图籍由是周知险要岂可忽而不顾哉请令以今闰
所纳图并上职方又州郡地理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
州地形 (第 10b 页)
具名以闻朝廷常患边吏不忠信苟先事有言如庆民
者亦可嘉也王安石曰汉高祖以鄂千秋一言明 萧何
功则封关内侯自平城归诸言匈奴可击者斩赏罚明
如此故能不劳而尽群策上言李清臣等可责安石曰
张景宪言杜诩 (第 17a 页)
公著曰尧舜虽知之然
常以知人安民为难此所以为尧舜也上又论前世帝
王曰汉高祖武帝有雄才大略高祖称吾不如 萧何

不如韩信至张良独曰吾不如子房盖以子房道高尊 (第 13b 页)
戊子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直学士院判司农寺
蔡确参知政事宰相吴充议变法确争曰曹参与 萧何
有隙至参相汉一遵何约束且法陛下所建立一人协
相而成之一人挟怨而坏之民何所措手足乎充屡屈
法遂不变(此 (第 13a 页)
于陆
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而魏不禘汉相国曹参司马氏
出于程伯休父而晋不禘司马邛宋出于楚元王交齐
出于汉 相国萧何
陈出于汉太邱长陈寔隋出于汉太
尉杨震皆不禘以为祖之所自出者良以谱谍不明故
也唐之黎干言禘非祭天作十诘 (第 11a 页)
天下因而辅之皆能致其义而去其去就超然不累于
物盖体道者也 萧何
足以为汉大吏良乃师臣尔
甲寅始御正殿复常膳上以自春亢旱靡神不宗及此
雨尺馀喜见于色谓辅臣曰禁中令人掘 (第 4a 页)
   韩王信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 吴芮
    季布(季心/丁公)栾布 田叔(仁/)
 卷第九十六
    萧何 
曹参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子/亚)
   (夫/)樊哙 郦商(子/寄)夏侯婴 灌婴 傅宽 靳
  (第 59b 页)
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单父人
吕公(单音善/父音斧)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桀吏
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
为主吏主进(与赆同/才忍反)令诸大 …… (第 3b 页)
自/言爵里姓名并列贺钱数)实不持
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
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萧何
曰刘季固多大言少
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
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 …… (第 4a 页)
立为楚王号
张楚遣武臣张耳陈馀略赵地八月武臣自立为赵王
郡县多杀长吏以应涉九月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 萧何
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
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以劫众众不敢不听
乃令樊哙召高祖高 …… (第 6a 页)
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
哙张良諌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萧何
尽收
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十一月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
中者王 …… (第 13a 页)
东王齐将田
都为齐王都临菑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为常山
王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汉王怨羽背约欲攻之 萧何
諌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称天汉 …… (第 17a 页)
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亦示
项羽无东意汉王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
归多道亡还者韩信为治粟都尉亦亡去 萧何
追还之
三日乃至因荐于王曰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 …… (第 17b 页)
民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向争权天下因陈羽
可图三秦易并之计汉王大说自以为得信晚也五月
与信俱东留 萧何
守汉中收巴蜀租给军粮食汉王用
信计从故道还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 …… (第 18a 页)
何至九江说布背楚归汉会楚使亦至布犹
豫未决何劫布杀楚使而起兵项羽使龙且击布而身
攻下邑五月汉王屯荥阳 萧何
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
诣军诸败兵皆会韩信亦至汉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
南京索间(索音求/索之索)破之楚以故 …… (第 22a 页)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
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
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之
所以取天下者也项氏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 …… (第 32b 页)
早卒封其子信为颉羹侯仲喜为代王乃论功与列侯
剖符行封徙韩王信于太原都晋阳封 萧何
(第 34b 页)
酂侯

母兄弟封侯食邑者十馀人以 (第 34b 页)
萧何
举宗从征伐故也
曹参封平阳侯张良留侯陈平户牖侯后徙曲逆侯周
勃绛侯樊哙舞阳侯郦商武城侯食其子疥以父故 …… (第 34b 页)
为代王春令郎中
有罪耐以上请之(耐亦作耏音而罪不至/髡完其耏鬓耏颊旁毛)民产子复勿
事二岁二月至长安 萧何
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 …… (第 36a 页)
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
原之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赋三岁春正月淮阴
侯韩信谋反长安与陈豨为内应吕后以 萧何
谋执信
斩之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上还洛阳诏
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 …… (第 39b 页)
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
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
罢之已而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 萧相国
即死令谁代
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竹巷/切)陈平可
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 …… (第 44a 页)
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
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 萧何
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
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
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 (第 45b 页)
太皇太后崩六月丞相嘉薨封故 相国萧何
孙系为列
侯秋与匈奴和亲
三月冬十二月襄平侯嘉子恢说不孝谋反欲以杀嘉
大逆无道诏赦嘉为襄平侯及妻子当 …… (第 17b 页)
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三年春有星孛于东方夏五月赦天下立胶东康王少
子庆为六安王封故 相国萧何
曾孙庆为列侯秋匈奴 …… (第 30a 页)
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万世
策以安宗庙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
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 萧相国
夏四
月凤皇集鲁郡群鸟从之大赦天下五月光禄大夫平
邱侯王迁有罪下狱死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
德乃复 …… (第 58a 页)
孝弟有行
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十二月初置廷尉平四人秩六
百石省文山郡并蜀
四年春二月封外祖母为博平君故 酂侯萧何
曾孙建 …… (第 59a 页)

心惟思变意明以经对毋有所讳与内郡国举方正能
直言极谏者各一人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
各一人封 萧相国
后喜为 (第 89a 页)
酂侯
冬十二月辛亥大司马
大将军王商薨是岁昭仪赵氏害后宫皇子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第 89a 页)
山王焉始就国甲子西巡狩幸
长安祠高庙遂有事于十一陵历览馆邑会郡县吏劳
赐作乐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 萧何
霍光帝谒
陵园过式其墓进幸河东所过赐二千石令长已下至
于掾史各有差癸卯车驾还宫十二月护羌校尉窦林
下 …… (第 45b 页)

觉诏书到自告者半入赎冬十月癸丑西巡狩幸长安
丙辰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遣使者祠太上皇于万年
以中牢祠 萧何
霍光进幸槐里岐山得铜器形似酒樽
献之又获白鹿帝曰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民之无
良相怨一方斯器亦曷为来哉 …… (第 62b 页)
丁亥会三辅守令掾史于长安作乐闰月乙未祠高庙
遂有事十一陵历观上林昆明池遣使者祠太上皇于
万年以中牢祠 萧何
曹参霍光十一月乙丑至自长安
十二月乙未琅邪言黄龙见诸县是岁京师及诸郡国
二十三地震三十六雨水疾风雨雹 (第 107a 页)
留抚其民人十二月自
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
十七年春正月太祖还邺天子命太祖赞拜不名入朝
不趋剑履上殿如 萧何
故事马超馀众梁兴等屯蓝田 …… (第 25b 页)
帅众讨辽东二月癸卯以
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
大星夏四月庚子司徒韩暨薨壬寅分沛国 萧相
竹邑
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十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
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邱彭城丰国广戚并五县为
沛王国 (第 57a 页)

六年天子复大兴舟师征吴复命帝居守内镇百姓外
供军资临行诏曰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
有战功而 萧何
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天子
自广陵还洛阳诏帝曰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
当总东事于是帝留镇许昌及 …… (第 4b 页)
奏事先由已乃言于天子徙帝为大司马朝议以
为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乃以帝为太傅入殿不趋赞
拜不名剑履上殿如 汉萧何
故事嫁娶丧葬取给于官
以世子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 …… (第 15a 页)
文帝表让曰臣亡父不敢受
丞相相国九命之礼亡兄不敢受相国之位诚以太祖
常所阶历也今谥与二祖同必所祗惧昔 萧何
张良霍 …… (第 28b 页)
光咸有匡佐之功何谥 文终
良谥文成光谥宣成必以
文武为谥请依何等就加诏许之谥曰忠武晋国既建
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 (第 29a 页)
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
幸昭仪衣无兼䌽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
设险之义又陈 萧何
壮丽之说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
在险屈丐蒸土筑城而朕灭之岂在城也今天下未平
方须人力土功之事朕所未为 (第 63a 页)
萧何
之对非雅言也每
以财者军国之本无所轻费至于赏赐皆是勋绩之家
亲戚爱宠未曾横有所及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 (第 63a 页)
 多无足取者

萧氏(子姓杜预曰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是也/后为宋所并微子之攴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
(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世/居丰沛之间裔孙不疑为楚相春申君客汉有丞相酂) (文终侯何
六代孙望之御史大夫又齐/武帝以巴东王子响叛改姓为蛸氏)沈氏(姒姓子爵/春秋有沈)
(子逞沈子嘉定四年 (第 25a 页)
平阳以契配帝舜于河
东咎繇配夏禹于安邑伯益配商汤于汾阴伊尹配文
王武王于丰渭之郊周公召公配汉帝于长陵 萧何

各以一太牢而无乐配者享于庙庭唐前脩礼令无祭
先代帝王之文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奏谨按礼记祭法
云圣王之 (第 37b 页)
 事中郎掾属也
太宰(于商为六太于周为六卿亦曰冢宰周武时周公/始居之掌建邦之治秦汉魏并不置惟平帝加王)

(莽号曰宰衡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以景帝名师故置太宰以代之而以安平献王孚居)
(焉增掾属十人盖为太师之互名非周冢宰之任也宋/大明中用江夏王义恭为之冠绶服秩悉与太傅同至)
(齐以为赠梁初有之至陈又以为赠有事则权兼之后/魏初无至孝庄时以太尉上党王天穆为之增置佐史)
(北齐无闻后周文帝又依周礼建六官遂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掌邦治以建邦之六典佐皇帝治邦国自隋)
(而/无)
 臣谨按晋何曾为太宰朝会乘舆入朝剑履上殿如
  萧何
田千秋钟繇故事
太尉(秦官汉因之金印紫绶掌武事汉文三年省景帝/三年复置其尊与丞相等五年又省元狩四年更 …… (第 6b 页)
  宰相总序(官属附/)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虞舜臣尧举八恺使主
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叙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
于四方内平外成谓之十六相及成汤居亳初置二相
以伊尹仲虺为之武丁得傅说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
右周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亦其任也

秦悼武王三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
相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及始皇立尊不韦为相
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又汉官仪云/皆六国时官)金印紫绶掌丞天
子助理万几秦初有左右至二世复有中丞相(二世已/诛李斯)
(乃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皆决之)汉高帝即位一丞相绿绶以 萧何
为之及诛韩信乃拜何为 (第 15a 页)
相国何
薨以曹参为之孝惠
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月俸钱六万
成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何武建言古者民谨事 (第 15a 页)
罢内史相如太守中尉如都尉参/职是后中尉争权与王相奏常不和)太傅但曰傅汉
初论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有三人 (萧何/
为冠)外戚与定天
下侯者二人凡列侯金印紫绶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得臣其所食吏民凡皇帝之女公主皆列侯尚之 (第 5b 页)
 侯乃得称太夫人子不为列侯则不得称之晋亦有
 之羊祜卒二岁而平吴武帝流涕曰羊太傅之功因
 以策告祜庙仍依 萧何
故事封其夫人夏侯氏为万
 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泰始诏太傅寿光公郑冲太
 保朗陵公何曾皆假夫人世子印绶食 (第 16b 页)
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戮
其后又制曰有耐罪以上请之(髡其耏/鬓曰耐)后以三章之法
不足禦奸遂令 萧何
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 …… (第 5a 页)
部主有罪并连坐)缓深故
之罪(孝武欲急刑吏深害及/故入人罪者皆宽缓之)急纵出之诛律令凡三百
五十九章 (萧何
夲定律九篇叔孙通又加十八篇张汤/又撰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撰朝律六篇合)
(为六/十篇)大辟四百九条千八 …… (第 7b 页)
 魏文帝受禅后有大女刘朱挝子妇酷暴前后三妇
自杀论朱减死作尚方因是下愁毒杀人减死之令明

帝改士庶罚金之令男听以罚代金妇人加笞还从鞭
督之例以其形体裸露故也时所用旧律其文起自魏
文侯师李悝撰次诸国法著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
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顷刻追捕故著囚捕二篇其轻
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踰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
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啇君
傅习以为秦相汉承其制 萧何
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
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擅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叔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