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金石類
  放蘧瑗秦冉颜何范宁郑康成增祀孔子弟子县
  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
  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干 陈淳
何基王柏赵复
  元金履祥许谦陈浩明罗钦顺蔡清 (第 4b 页)
   复祀者六人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成范宁
   增祀者二十人县亶牧皮乐正子公都子万章
   公孙丑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干 陈淳
何基王
   柏赵复金履祥许谦陈浩罗钦顺蔡清陆陇其
   增入崇圣祠者一人张迪增置博士者四人冉 (第 52b 页)
  司马光      欧阳修
  胡安国      尹焞
  吕祖谦      蔡沈
  陆九渊       陈淳

  魏了翁      王柏
  许衡       许谦
  王守仁      薛瑄
  罗钦顺    (第 14b 页)
 道东南与同郡郭叔云往从之闻格致之旨还相切
 磋南升尤潜心语孟多所发明朱子亟称焉及朱子
 殁后与叔云 陈淳
辈力宗正学往来辨析不倦一时
 后辈尊事之(以上/潮阳)
 陈希伋揭阳人元丰间两冠乡书漕臣复首荐肄业 (第 123a 页)
 (行世之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濂洛关闽而后任/斯道 统者断推黄勉斋朱子授以所著书曰吾道)
 (之托在此吾无憾矣后金华四子/递衍其传正学赖以不绝进从祀)
 陈 淳(字 安卿
漳州龙溪人朱熹来守其乡淳请受/教及熹卒淳追思师训日积月累义理贯通)
 (洞见条绪性孝友居乡不沽名徇俗 (第 42a 页)
恬然退守虽不/用于世而忧时论事悲闵动人学者称为 北溪先生)
 (
庸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 (第 42a 页)
陈淳
所著语孟大学中/ 口义等书其言太极言仁诸篇𤼵明天理全体示) (第 42a 页)
 (学者标的朱子数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 陈淳
进从祀)
 真德秀(字景元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登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第历知大郡惠政毕兴其知)
 (泉 (第 42b 页)
 从祀今议得二十二人中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
 成范宁六人允宜复祀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
 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宋尹焞魏
 了翁黄干 陈淳
何基王柏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浩
 明罗钦顺蔡清 (第 83a 页)
 先儒胡安国     先儒尹焞(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吕祖谦    先儒蔡沈
 先儒陆九渊    先儒 陈淳(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魏了翁(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王柏(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许衡     先儒许谦(雍正二 (第 4a 页)
   范宁增祀牧皮乐正克公都子万章公孙丑诸葛

   亮尹焞魏了翁黄干 陈淳
何基王柏赵复金履祥
   许谦陈浩罗钦顺蔡清陆龙其并
 令直省各府州县卫于学宫侧近建忠义节孝祠著为 (第 75b 页)
之谢良佐洛阳之尹焞蓝田之吕
大临建阳之游酢蔡元定剑浦之罗从彦延平之李侗
金溪之陆九渊闽县之黄干龙溪之 陈淳
清江之张洽
邛州之魏了翁金华之何基王柏元容城之刘因国朝
崇仁之吴与弼河东之薛瑄其道其功视程朱虽不及 (第 18b 页)

州拯告以父病䘚故驷披发号恸行奔丧礼至武昌嘱拯
志父墓悲不自制赴水死乡人追号为爱礼先生宗道之
学宗 陈北溪
一本于躬行最恶释氏欲尽驱之文集十卷
行世子嘉赵府长史
 论曰宗道主躬行谆谆格君泽物之义诚非偏工独善 (第 13a 页)
  傅俾藏于家以待史之徵孝义者且语从纲子故
  藏书家其复蠹焉可乎
  杨刺史傅        (知州/) 陈 淳(冀州/)

(第 587a 页)
人之教所以去天下后世自私之蔽也自
私之蔽一去则廓然大公公则理一无间矣是故君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陈北溪
曰夫子之道其精
微在易而所以语门人者皆日用常道未尝及易也此
语未有见于道日用常道之外又岂别有所谓易哉 (第 9b 页)
 (论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刋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
 (伊洛渊源录仪礼经传通解其门人不可胜计最知/名者黄干李燔张洽 陈淳
李方子黄灏蔡沉辅广干) …… (第 43b 页)
 (地理沿革表行于世仕终直宝章阁淳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而奇之谓曰此非圣贤事业也因授以近)
 (思录淳读之遂尽弃其业而学焉及熹至漳淳请受/教为学益力熹语人曰吾南来喜得 陈淳
由是所闻)
 (皆切要语及熹没淳追思之痛自裁抑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恬退自守多所著述仕) (第 44b 页)
   县令李守约先生闳祖(弟相祖/壮祖)
李闳祖字守约别号絅斋吕之长子蚤授庭训与其二
弟登晦庵先生之门笃志强力精思切论晦庵延之家

塾以训诸孙为编中庸章句或问辑略登嘉定四年进
士廷对发明所学不逐时好调靖江之临桂簿提刑方
信孺待以国士漕使陈孔硕引以自辅两台之事咸倚
以决暇日即诣学训迪诸生士习丕变调福州古田令
终广西经略安抚司干官黄干李燔张洽 陈淳
皆敬重
之有师友问答十卷
李相祖字时可尝以晦庵命编书说三十馀卷辨质详
明用心精切平居谨饬雅言矩步见者 (第 38b 页)
   主簿林实夫先生宗臣

林宗臣字实夫龙溪人乾道二年进士受业高东溪登
之门官至主簿一见 陈安卿淳
心异之谓曰子所习科
举耳圣贤大业则不在是因授以朱文公所编近思录 (第 9a 页)
安卿
卒为儒宗实夫启之也
   户曹黄叶叔先生京
黄京字叶叔龙溪人绍兴二年进士初在郡学与高登
相友善至是又 (第 9a 页)
 文公丕振道南统绪共推及门高弟者勉斋黄氏一

 人而已至若 陈北溪
潘瓜山林正卿林子武诸公皆
 粹然正学渊源由是师法递习家传户诵步仰宗风
 灿日月而沛江河矣
   文清 (第 1b 页)
 之学士斌斌向风矣厥后陈后之刘叔文杨至之许

 顺之亲承言论蔡白石 陈北溪
递衍师说与吕朴乡
 丘吉甫后先辈出时谓之清源别派志乘载考亭道
 脉传入温陵所著录者二十馀人若傅氏竹𨼆 …… (第 1b 页)
  (归永春后曾复来否子顺子能为学复何如彼中/朋友后之讲论可师叔文持守可法诸友若能频)
  (与切磋必有益也漳州朱飞卿近到此病作未得/细讲 陈淳
者书来甚进异日未可量也读此书知)
  (泉漳彼时学徒次第寻学𣲖者即此可想见大略/此书在知漳州以后之 (第 8b 页)
   曹郎王东湖先生遇
王遇字子合龙溪人父羽仪绍兴十二年进士遇闲居
不远千里从游于朱晦庵张南轩吕东莱之门而与廖
德明黄干 陈淳
友善举乾道八年进士调临江教授再
调处蕲二州在蕲日与诸生讲说漏二十刻犹徘徊学 …… (第 1b 页)
生著论孟讲义
两汉博义子仲讷以荫官罗源令(通志/书) (漳郡志/) (闽/)
  (按东湖从文公游在 北溪
之前文公答书中有云/前月末送伯恭至鹅湖陆子寿兄弟来会又云伯)
  (恭奉祠已久亦每谈志行之美也鹅湖之 …… (第 2b 页)
   李尧卿先生唐咨(石洪庆/) (施允寿/) (林易简/)
李唐咨字尧卿龙溪人与贡士州学士石洪庆(字子/馀)
易简(字一/之)施允寿(字伯/和)皆以旦评推重朱文公守郡日
延之于学为诸生楷式载之公牒各有品题云李唐咨
林易简或究索渊微或持循雅饬察其言行久益可观
施允寿石洪庆皆以耆艾之年进学不倦强毅方正众
所严惮(漳郡志/)

  (按明周瑛曰四子学行即此牒可考矣若 陈北溪/
文集有祭子馀文朱子语𩔖有子馀语录及朱子)
  (文集有尧卿与朱子问答语而一之与伯和仅/见于学牒他无 (第 4b 页)
 以有无为一也蔡氏原未说到是理至论流行乾坤
 中之易非易有太极之易此在蔡氏易书中之论有
 疵处朱门如 陈北溪先生
亦曾指摘易说大槩依本
 义而大义与本义不同多涉元妙此不具录云再按
 朱子言无体者或自阴而阳或自阳而阴 …… (第 14b 页)
   翁思斋先生泳
翁泳字永叔始祖郜唐昭宗朝谪次从王潮入闽泳笃

志好学从蔡节斋游与熊竹谷蔡觉轩为同门友注释
河洛运行讲义学者称思斋先生(闽书/)
   侍讲叶仲圭先生采
叶采字仲圭初从蔡节斋受易学又尝从李果斋 陈安
(第 17b 页)
安卿
以其好高妙少循序屡折而痛砭之自是屏
敛锋芒骎趋著实构渔隐精舍问学日进淳祐元年登
进士第授邵武尉历景献 (第 17b 页)
  蔡白石先生学派

 泉南人文之盛自紫阳文公倡兴同安继以白石蔡
 先生 北溪陈先生
宗主文公家法而士习翕然向风
 由是濂洛关闽之书家弦户诵号为紫阳别宗其时
 王梅溪真西山诸贤后先莅官至 (第 20b 页)
止主盟斯道人文
 愈著五百年来知朱真诸大儒之泽矣而白石 北溪
 
辅翼踵起之功未有表章者三山蒋氏闽学源流有
 议公及黄氏岩孙张氏巽郡中宜建以特祠者后之
 君子折衷详考 …… (第 20b 页)
   蔡白石先生和
蔡先生和字廷杰晋江人愿从朱文公游以亲老不能
去勉友人陈易往受业数以书从易请质无虚日居白
石村丧祭酌古礼乡闾化之真西山守郡李果斋以文
公弟子佐幕议创书院于东湖延和为堂长会易镇不
果同时有 北溪陈淳
往来道泉学者勉留讲授一时如
同邑苏思恭王次传王隽黄必昌安溪郑思忱思永惠 (第 21a 页)
安江与权永春卓琮黄以翼皆从先生与淳学先是郡
士专经者泥章句业文者竞浮华析理者驾玄虚自文
公导其源白石 北溪
浚其流条理明备讲论平实由是
关洛考亭之书家诵人习理学之盛号为紫阳别宗居
白石村学者称为白石先生著有易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