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人随波逐浪一人截断众流检点将来总欠会在今日
有问育 王古
涧寒泉时如何只对他道须是亲见雪峰
饮者如何问取赵州送僧归凤山偈云凤凰山下凤凰
儿文彩才彰羽翼齐铁网漫 (第 61a 页)
   天隐子一卷

右唐司马子微为之序云天隐子不知何许人著书八
篇修鍊形气养和心灵归根契于伯阳遗照齐乎庄叟
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者也 王古
以天隐子即子微也一
本有三宫法附于后
   玄圣蘧庐二卷
右唐李繁撰繁学于江西僧道一敬宗时尝与丁公著 …… (第 69b 页)
   张师黯集五十卷
右皇朝张洎字师黯滁州人仕李煜知制诰中书舍人
归朝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参知政事至道二
年卒洎风神洒落文辞清丽通释氏学然性险诐而谄
附集有吴淑序其子安期所编咸平五年上之
   晁文元道院集要三卷
右皇朝 王古
编其序云文元晁公博观内书不徒力行 (第 74a 页)
 听仁者之言而活此流民也
滕达道知郓州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为备后淮
南东京皆大饥达道独有所乞之米召城中富民与约
曰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等矣吾城外
废营田欲为席屋以待之民曰诺为屋二千五百间一
夕而成流民至以次授地锅炊器用皆具以兵法部勒
妇女炊少者汲壮者樵民至如归上遣工部侍郎 王古

按视庐舍道巷引绳綦布肃然如营阵古大惊图上其
事有诏褒美用活者数万人
 谨案安流者心不慈所需必不备法不 (第 6a 页)
   建司于此以徵山课

   钱王古井 咸淳临安志九曜山法因寺有钱
    王古

   石屋岭 咸淳临安志九曜山折而南为石屋
   岭
   青龙山 在石屋岭侧
   石屋洞 在 (第 29b 页)
   晋卜偃
卜偃晋大夫也亦曰郭偃晋侯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偃
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
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
必得众虢公败戎于桑田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
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不可以五稔冬十
一月晋灭虢二十五年春秦伯师于河上欲纳王狐偃

请文公勤王使偃卜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不堪
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 王古
之帝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三月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四月入于王城败太叔于温
杀之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文公问 (第 3b 页)
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
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
对曰周礼未改今之 王古
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
有䷍(乾下/离上)之睽䷥(兑下/离上)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
卦战克而王飨吉孰 (第 54b 页)
 百济(与北史/不同)
始祖温祚高句丽朱蒙之子朱蒙以类利为太子温祚
恐见忌南行至河南慰礼城以汉成帝鸿嘉三年癸卯

立为王国号百济氏扶馀徙南汉山城又徙南平壤城

多娄王始祖太子以汉世祖建武四年戊子嗣立在位
四十年薨
巳娄王多娄王太子嗣立二十五年薨
盖娄王巳娄王太子薨子肖古王立
肖古王盖娄王子以汉桓帝延熹九年乙巳立在位四
十九年薨

仇首王肖古王子以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立在位
二十一年薨
古尔王仇首王弟以汉安乐公建兴十二年癸丑立在
位五十五年薨
责稽 王古
尔王子以晋世祖太康九年戊申立在位十
三年为貊兵所害
汾西王责稽王子以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立在位七
年为 (第 15a 页)
明年又葬宣太后矣而庄襄二 王古
皆不记葬处故疑
襄王不葬此地也以其悼宣两墓在焉而汉世文帝霸
陵又适在此故世人误取文帝之陵以名秦之霸城 (第 10a 页)
  光化军碑记
汉玄儒娄先生碑(集古录云书不著书撰人名氏碑以/熹平中立在光化军乾德县寿墓之)
(侧今在/县门下)晋南乡太守整碑(集古录云古南乡太守碑不/著书撰人名氏碑云君讳整)
(字孔修太宰安平王之孙太尉义阳王之子今在光化/军军即襄州榖城县之阴城镇按晋志不列南乡郡据)
(此碑所载县令名氏有武陵筑阳丹水阴城顺阳析六/县此盖南乡郡所治也南阳乡人为之立此颂碑以泰)
(始四年立今移光化军又容斋随笔亦尝有云金石刻/有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其阴刻椽史以下姓名合三)
(百五十一以晋史考之南乡本南阳西界魏武平荆州/始分为郡至晋泰始中所管凡八县才二万户耳而掾)

(史若是之多掾史既然吏士/又可知矣民力安得不困哉)晋顺阳王碑(在固 王/古
城)
  广州碑记
吴隐之贪泉诗(在州治/厅事东)贪泉碑(唐南海别驾陈元伯铭/旧植于泉之侧亭上今) (第 12b 页)
 降旨诸陵皆如制修葺优礼前代

 旷典特颁诚无取于宾恪之虚文为也恭读
 御制新乐府二王后诗云三恪二 王古
有云受禅征伐
  说徒纷魏晋以降更以假不修实德修空文元之瀛
  国明崇礼虽加封爵未闻延至奕世享隆恩 (第 3a 页)
 皇上御制新乐府二王后篇彰
列圣之
盛德斥往代之空文大哉

 圣言昭垂万祀恭录如左
 御制新乐府二王后一章曰三恪二 王古
有云受禅征
  伐说徒纷魏晋以降更以假不修实德修空文元之
  瀛国明崇礼虽加封爵未闻延及奕世享隆恩 (第 58a 页)
   义仓
义仓创始于庆历元年其法令民上三等每税米二斗
输一升以备水旱后亦废熙宁初神宗尝欲复之会王
介甫主青苗因为上言人有馀粟藏之于家何害而顾
乃使之输官非良法也乃止(二年/七月)熙宁末 王尚书古

司农簿奏复行之仍听就县仓输自是义仓入县仓矣
(十年/九月)元丰八年又罢之绍圣初复立然议者谓义仓当 (第 2b 页)
  度其日或见大星殒于灵鹫峰度弟子百馀人学
  徒千数崇宁二年赐号慧通天台教观益盛于吴
  越者寔师之力 侍郎王古
述其行事绍兴三十年 (第 12a 页)
   渊(在江陵县东十里/汉水入郡交汇处)荷叶渊(在江陵县东南十五/里又二里为张老渊)

(俱在高 王古
堤下又有巢伯渊去/大江五里相传昔有巢翁居此)蒲家渊(在监利/县西二)
(十里又三十/里有水头渊)湖里 (第 71a 页)
 ︹堤堰︺新开堤(在江陵县东一百二/十里长四百五十丈)李家埠堤(在江陵/县东自)
(方城至镇流/砥亘数千丈)万城堤(在江陵县西南自得胜台至/玉路口工段极长乾隆五十)
(三年九月江水暴涨溃决二十馀处水冲入城内/不没者数版/命大学士阿桂驰往抚恤费)
(帑金二百馀万两修/筑完固永庆安恬)金堤(在江陵城东南二十里/一名黄潭堤/本朝雍)
(正六年发帑修水经注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造遵善于防工使人)
(打鼓远听之知地势高下依傍创筑略无差失南/史梁始兴王憺传天监六年荆州大水江溢堤坏)
(憺亲帅将吏冒雨筑之雨甚水壮憺登堤叹息终/日辍膳刑白马祭江神酹酒于流以身为百姓请)
(命言终而水退堤立江陵志馀高氏修筑金堤厥/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而看花台一带犹存古迹)
(土人呼为/高 王古
堤)文村堤(在江陵县东南五十里/本朝/雍正六年发帑修并浚小柳口) …… (第 3b 页)
  城(在榖城县北春秋时榖国春秋桓公七年榖伯/绥来朝注榖国在南乡筑阳县北水经注榖城)
(在榖城山上春秋榖伯绥/之邑墉闉颓毁基堑亦存)张飞城(在榖城县西南/五里水经注汎)
(口张飞袭/张邰于此)学城(在榖城县东北水经注沔水又东/径学城南旧说昔者有人立学都)
(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禦难故城得名)涉都城(在光化县西/汉书功臣表)
(涉都侯喜元狩三年封后汉书郡国志筑阳有涉/都乡水经沔水东南过涉都城东北注故乡名也)
(汉武帝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均水于县入沔谓之均口)顺阳王城(在光化/县北寰)
(宇记固 王古
城在乾德县东北五里晋咸宁中封/扶风王子畅为顺阳王城内有顺阳碑府志顺阳)
(王城在固封山下又有/空城在 (第 69b 页)
  兰岭(在海都河西八十里哈喇噶阿璊台西北一/百八十里山脉自汗腾格里山东南行七百)

(馀里至此东/与海都山接)库克纳克岭(在喀喇沙尔西北境爱/呼木什山西五十里山)
(脉自天山正干之额什克巴/什山分支东行六十里至此)哈喇库尔岭(在乌什/噶克山)
(西南一百里鄂颇尔西 王古
尔北喀喇沙尔西北/岩崖高峻天山支峰之杰出者第纳尔河伊兰泉)
(发源/南麓)楚辉河(在喀喇沙尔东源出楚 (第 91b 页)
 圣母池(在府城西南五/十里祷雨多应)天池(在文县西北一百六十/里一名大□湫合众山)
 (凹为大壑环一百五十里水积其中/不见畔岸其傍有阳汤庙祷雨辄应)西池(在文县西 宋王敏仲)
 (
诗一村烟树唤秋色/十里江华浮雪香)
土产铁(宁远/县出)(陇西/县出)熊 麂 狨(文县/出)(西 (第 36a 页)
 (宗成恭夏皇/后家于此)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下瞰秀江唐/长史李德裕尝寓此后人因立)
 (祠绝顶有塔宋郡守 王古
所立又有轩曰倚岩翠霭/有亭曰振鹭容安仰高览胜漱石嵌空皆在岩上宋)
 (李若水诗翠石黏云湿寒岩带/藓深 (第 24b 页)
  乾元县元三乡本汉榖城县遵教翔鸾汉均三乡乾德
三年置以年号名县 汉江经县 马窟山在县东南
六十里下有窟按南雍州记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
旧名马头山敕改为马窟 湿水在县南七里西南流
入汉江南雍州记云湿水出红农县境冬月微温 固 王古
城在县东北五里按榖城县图经云晋咸宁中封
扶风王子畅为顺阳王城内有顺阳碑 五陌洲在县
西南四里南雍州记 (第 15b 页)
城所
有仅故国十之二耳安南后复乱占城始稍得息肩不
然终非其有也
占城王子沙古十剌请封给事中任良弼等言 王古

已没虚实难料宜行勘明白遣使送至广东境上令其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