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吕大防韩维苏辙顾临梁焘张舜民范祖禹 王古
辈尚
未沾昭洗之泽其他可不言而知也臣私窃恨之夫名
预党籍率皆一时之望所历官职众所共知不容少有
伪滥而 (第 24a 页)
枢密院编修官李諠左迪功郎孙雄飞并守秘书省正
字 故 宝文阁直学士王古
尽还合得恩泽(古元符户/部尚书党)
(籍待制以上第二/十九人温州安置)
丙申乡贡进士翁绩以军功补下州 (第 17b 页)
  书法(非事也非名/也书丑之)
  发明(呜呼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所以为禹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所以为文 王古
圣人)
  (非固啬于自奉也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岂/必重为侈靡而暴珍天物哉明皇以一口腹之微)
  (第 8a 页)
 深而在齐日如此之浅耶或增或损或合或离本无

 定据聊以迁就孟子伐燕之岁而已夫汲冢书以梁
 惠王于三十六年改元为惠成 王古
无改元之事安
 知惠成王非即襄王之别称耶世本之说亦何足据
 而必以为无哀王之世耶伐燕之事史记载于湣王 (第 4b 页)
郎中知虢州壬辰贬中书户房习学公事练亨甫为漳
州军事判官初王安石与吕惠卿互相倾陷遣徐禧
等按华亭狱不得惠卿罪更使蹇周辅按之狱久不
决安石子雱切责亨甫与吕嘉问二人乃共谋取绾所
列惠卿事杂他书 (第 25b 页)
外之人望风希指变法之论相因而
至于是范纯粹乞差衙前以害神考之免役李夷行乞
复诗赋以害神考之经术又力引 王古
为户部尚书王
觌为御史中丞二人者元祐之党也而用以掌开阖敛 (第 28a 页)
光/庭吴安持钱协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卨孙升)
(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 王古
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馀官 …… (第 5b 页)
 丙子臣僚上言元祐党人朝廷近已施行所有元符
之末共成党与变更法度复为元祐者伏望详酌施行
于是诏周常龚原刘奉世吕希纯王觌 王古
谢文瓘陈 …… (第 7a 页)
朱光庭吴安持钱协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卨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
(粹杨畏吕陶 王古
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馀/官秦观汤戫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
(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 (第 23b 页)
(臣孙升李周王汾韩川顾临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吕陶 王古
丰稷张舜民张问杨畏邹浩陈次升谢)
(文瓘岑象求周鼎徐绩路昌衡董敦逸上官均/叶涛郭知章杨康国龚原朱绂叶 …… (第 2b 页)
令畤郭执中石芳李贲金极高公应安信)
(之张集黄策吴安逊周永徽高渐张夙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纮吴朋梁安国 王古
苏迥檀固何大受王箴鹿) …… (第 2b 页)
(赵希德王长民张林范纯粹阎守勤王化基曾布刘安/世孙琮马涓李深曾纡蔡克明郑居简韩忠彦范纯礼)
(安焘 王古
曾肇朱师服张耒吕希纯王觌丰稷张舜民/谢文瓘龚原吴安逊冯说梁安国王箴曾焘裴彦臣朱) …… (第 18b 页)
焘刘奉世轻第三等黄履)待制以上官苏轼等十九
(苏轼刘安世曾肇邹浩朱光庭轻第二等孔文仲范/纯粹丰稷 王古
张舜民朱师服谢文瓘贾易吕希纯)
(杨畏轻第三等陈次升/郭知章朱绂叶祖洽)文臣馀官任伯雨等五十五人
( (第 23b 页)
  仙人亭在都满村孨山顶亭内列石桌唐时有刘

道人尝于亭中弹琴曹邺之有听琴诗

  莫 王古
矛案莫王龙城人因征战后为神此地显
应护国遂封王享祀血食当时所持之矛重百馀
斤尚插木岩

  仙人棋在 (第 19a 页)
 带堤工低窄不堪今秋异涨漫堤过水均应加帮奉
旨河工关系重大这会勘应修应筑工程俱著照该督
等所题作速兴工该部即将钱粮拨给其海口为黄水

入海之道所关甚属紧要河道总督每年委贤能河官
耑管修理勿致壅滞该部知道(河防/志)
 总河王新命疏言禹 王古
河自盱眙圣人山历黑林
 桥桐城镇杨村天长县以连六合之八百桥各有河
 形溪涧山冈不等若开引入江则天长杨 …… (第 2b 页)
 长杨村桐城挑河入江之后若入湖旧河一带居民
 用水灌田或建闸或建坝再行酌议等因九卿詹事
 科道会议得开复禹 王古
河之处无庸议奉
旨古河是否必可开浚后有无裨益河道民生著该督
抚等再行确议具奏 按李翱来南录自淮沿流至 …… (第 3a 页)
 人所共晓不复赘云记中所言河臣即筑拦黄坝之
 董安国也安国亦误听泗州莫之翰之言遽行入告
 不学无术一至于此(泗州志有莫之翰请开禹 王古/
河详文曰禹之治淮原有二道)
 (禹贡之书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此/一道也孟子曰排淮泗而注之江 (第 7b 页)
  (典云秦昭王赵/惠文王会处)阳壶城(在渑池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北临河明薛瑄诗山作)
  (高城水作池诸侯从此会戎衣台荒已见兵机息/波响犹疑琴韵微周党清名留汗竹桓 王古
墓伴)
  (斜晖登临不尽千年/意目送秋空一雁飞)汝滨城(在嵩县春秋昭公十/七年晋人取陆浑之)
  (第 3b 页)
  财结死士百人诈流丐贼中夜半发火大噪贼惊
  扰健手斩杀其父者事闻赠浚福建行省检校官
  命有司立祠岁时致祭授健古田县尹
 明 王古
宝字士贤嵩县人元至正时隐居教授为伊
  川书院山长洪武初诏授詹事府为诸王傅升礼
  部尚书留傅懿文太 (第 49b 页)
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合二公之词观之则石鼓为宣王时)
(物不必多辨矣 王古
文苑注宣王时然其辞有似车攻/原石鼓冇说成 时又有说)
(甫田诗辞恐是宣王时未可知遗朱子诗传遗说者得 (第 8a 页)
 蔡 卞(五年/任)     路昌衡(六年/任)
 唐义问(八年/任)     章 楶(绍圣元/年任)
  王 古(二年/任)
     柯 述(二年/任)
 朱师服(元/年) (二/)    刘 拯(崇宁元/年任)
 时 彦( (第 68b 页)
常丞王谊等
皆言宜用北郊仪注罢合祭礼已而三省言盛夏祭地
必难亲行诏两省台谏同议曾布钱协范纯礼韩宗师 王古
井亮采常安民李琮虞策刘定傅楫黄裳丰稷叶
祖洽等言互有是否蔡京林希蔡卞黄履吴安持晁端 (第 11b 页)
 垂(聊城人/起居注)孙搆(博平人谏/议大夫)孙奭(博平人九经/状元少傅)王懿(莘/县)
 (人州/牧)王旦(莘县人/平章)王素(莘县人/尚书)王质(莘县人/侍制) 王古(莘/县)
 (人侍/郎)
王震(莘县人龙/图阁学士)丁度(清平人银/台司尚书)王岩叟(清平人/三元端)
 (明殿/学士)路振( (第 18b 页)
   计有勘合国分
暹罗 日本 占城 瓜哇 满剌加 真腊 苏禄
国东王 苏禄国峒王 柯枝 浡泥 锡兰 王 古
里 苏门荅剌 木麻剌
  凡信符金牌
 永乐二年始置以给云南徼外土官其制铜铸信符
 五面内阴文者一面 (第 10b 页)
年)王以子带之难适郑处于汜狐偃请纳王公使
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
曰周礼未改今之 王古
之帝也(言周自当帝/兆不谓晋)公曰筮之
筮之遇大有(乾下离/上大有)之暌(兑下离/上暌)曰吉遇公用享 (第 8a 页)

王古
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鲜于侁贾易邹浩张舜民馀
官程颐谢良佐吕希哲吕希绩晁补之黄庭坚毕仲游
常安民孔平仲司马 (第 29b 页)
有诏合为一路盖以财赋不可分故也 六月安石既
与惠卿交恶令徐禧 王古
等按华亭狱不得惠卿罪更
使周辅按之安石子雱切责练亨甫吕嘉问亨甫嘉问
共议取邓绾等所条惠卿事杂他书下制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