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金石類
不𨽻猷论其非上曰既名
有司不𨽻六察何也即以其言正之寻察内侍省数事
以闻上寝其奏猷极论不可于是内侍 刘友
端等皆降
(案九朝编年哲宗元符三年二月斥内侍郝随 (第 13a 页)
刘友/
端先是上谕曾布曰禁中修造华侈太过云云未几)
(逐随与友端据此则友端之降官由于哲宗特见似不/因蒋猷之疏 …… (第 13a 页)
察紊元丰官制杨/戬不当除节度使赵良嗣不宜出入禁中上皆嘉纳至)
(揭其章内侍省据此书则所揭之章特涉内侍 刘友
端/等其劾杨戬赵良嗣乃在此事之后与宋史互异与汪)
(藻所撰/墓志合)杨戬建节猷言祖宗时未尝有此昨童贯 (第 13b 页)
  赐民爵户一级(夲纪)


  徙 淮阳王友
为赵王(史记夲纪修)

  赐郦侯吕台父周吕侯泽谥曰令武(以史记夲纪修)

  始作长安城西北方(以 …… (第 12a 页)
  三月置孝弟力田官一人秩二千石(以夲纪修)


  夏四月长公主薨立公主子张偃为鲁王谥公主曰鲁
元太后(以通鉴修)

  辛卯立孝惠后宫子彊为 淮阳王
不疑为恒山王山为
襄城侯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割齐之济南郡为吕
国立郦侯吕台为吕王(以史记夲纪汉书年表修 …… (第 16a 页)
  禁南越关市铁器(通鉴)

  汉高皇后吕氏五年春南越王赵佗自称南武帝(夲纪)

  秋八月淮阳(阙)王彊薨立壶关侯武为 淮阳王(以通鉴修)
  九月发河东上党骑屯北地(夲纪)

  初令戍卒岁更(以史记大事记修)

  汉高皇后吕氏六年 …… (第 18a 页)
  辛酉废鲁王张偃为南宫侯(以史记夲纪年表修)

  壬戌复以帝太傅审食其为左丞相寻免(以史记夲纪修)

  戊辰徙济川王太为梁王立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以史记夲
纪修)


  遣朱虚侯章告齐王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以史记夲
纪修)


   (第 21a 页)
  癸卯晦日有食之诏求言举贤良方正罢卫将军军省

太仆马(以夲纪修)

  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事(以列传修)

  春正月丁亥亲耕籍田(以夲纪修)

  三月立 赵幽王
少子辟疆为河閒王朱虚侯章为城阳
王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
王揖为梁王(以夲纪修) (第 3a 页)
  解题曰师古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
王故台也在邯郸城中郦道元水经注刘劭赵郡赋

曰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今遗基旧墉尚在
是时赵王如意既鸩死 淮阳王友
继王赵又幽死梁
王恢继王赵又为其后偪死

  御史大夫赵尧抵罪以上党守任敖为御史大夫

  解题曰吕 …… (第 87a 页)
  八月丙午齐王举兵讨吕氏西攻吕国之济南相国吕
产使灌婴击齐婴留屯荥阳与齐连和九月庚申太傅
周勃入北军使朱虚侯章入宫杀吕产及长乐卫尉吕
更始诸吕无少长皆斩之辛酉废鲁王张偃为南宫侯
壬戌复以帝太傅审食其为丞相戊辰徙济川王太为

梁王立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遣朱虚侯章告齐王罢兵
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诸大臣迎立代王恒后九月己
酉晦至长安废少帝代王即皇 …… (第 101b 页)
相陈平无食其名也朱建傅谓辟阳侯于诸吕最
深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其计画亦可推矣)
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
幽王
子遂为赵王(继赵王遂之绝后固可以摅高庙之宿愤彼济川王太乃吕氏所名
之皇子亦徙封代国者盖将相之议未定不
(第 107a 页)
  解题曰按本纪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师古
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也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臣瓒曰景帝
诏曰朕亲耕后亲桑为天下先本以躬亲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也籍谓蹈籍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国语
曰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斯则籍非假借明矣)
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
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三月立 赵幽王
少子辟疆为河间王朱虚侯章为城阳 …… (第 24a 页)
  解题曰按史记本纪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上曰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
弟辟疆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
可王乃立 赵幽王
少子辟疆为河间王以齐剧郡立
朱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
王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 …… (第 24b 页)
  解题曰按本纪诏曰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
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
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圭币昔先王远施不
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已至明之

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如淳曰釐福也)皆归福于朕躬不为
百姓朕甚愧之其后祠官致敬无有所祈

  河间文王辟疆薨立子福为河间王

  解题曰辟疆 赵幽王
少子二年所封也

  汉孝文皇帝十五年春黄龙见成纪以公孙臣为博士
议改正朔服色夏四月帝幸雍始郊见五帝 (第 87a 页)
 之 过即墨游劳山 至济南与处士徐东痴(吴谱<折 t="33"/>东痴/初名元善字)
(长公慕嵇叔夜之为人更名夜字东痴号稽庵济南新城人/明诸生为云南布政准曾孙少读书外祖王季木家束发能)
(诗年二十九遭乱母死遂弃诸生南游江浙西游宛邓归遂/不出举博学鸿词以老病辞为文章原本经史年且七十当)
(路无知之者王渔洋尚书尝索其藁但逊谢而已后往江西/渡浔阳江其藁尽没于水渔洋为摭拾遗诗二百馀首付梓)
(曰阮亭/选徐诗)张稷若定交(张尔岐自撰墓志云字稷若号蒿庵济/阳诸生喜论著有易经说略诗经说略)
(学者多传录之其仪礼郑注句读鲜爱者遇昆山顾宁人炎/武录一本藏山西祁县所立书堂长山 刘友
生孔怀取一本)
(藏其家夏小正传注一卷弟子职注一卷老子说略二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閒诂二卷济阳县志九卷吴 (第 28a 页)
 在吴山宝祐间蜀士仕于朝者议建奉显惠真君香
 火以为祷祈之地
鹤林宫
 在城内俞家园庆元乙卯旱顺济观道士 刘友
真祷
 而雨绍定辛卯即所寓舍为观请今额咸淳元年太
 傅平章贾魏公给田三百亩
真圣观 (第 10a 页)
 河閒府(三)
︹人物︺︹汉︺毛苌(赵人初鲁有大毛公为诗诂训传于家/至苌治诗尤精是为小毛公以诗授同)
(国贯长卿苌为河閒献王博士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废而毛)
(诗乃大行东汉郑众贾逵并传之马融作毛诗注/而郑康成更为之笺苌官至北海太守/按班书)
(言毛公赵人而不言河閒然考河閒一郡在战国/时燕齐赵实兼得之史记赵惠文王取齐昔阳为)
(今故城县地又言赵与燕鄚易是今之任邱亦赵/地又班书以董仲舒为广川人而儒林传复云于)
(赵则董仲舒董本广川而亦云赵愈可證河閒之/必有赵地矣至汉文封 赵幽王
弟遂为赵王而别)
(分赵河閒地以封遂弟辟疆是汉初河閒实属赵/国班称苌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不云同郡而云同) (第 37a 页)
梁氏李鉴/妻张氏解良东妻沈/妻杨/氏王/氏/锜)
(妻刘/刘氏/氏单文/陈文炳/锦妻赵氏/妻周氏陈 刘友/
立妻/益妻梁氏靳世法妻/李氏王皓继妻侯氏)
(魏璞妻/妻陈氏/郝氏/关容/郝刚妻郑氏/妻孟氏傅有/郝 (第 38b 页)
 士元(知浚州州溃黄河城堞不完至正中贼逼州/州兵悉散溃士元坐堂上贼至前问曰尔为)
 (谁士元曰我王知州也强贼识我否贼欲縳/士元士元奋拳殴贼贼怒并其子致微杀之) 刘友
 谅(至治中知浚州下车访察利病修举坠废/六事俱兴百姓咸慕其德政立碑以思之)夲朝
 欧阳莘(洪武初为开 (第 50b 页)
  镇州常山郡今理真定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昴宿五
度周之九州盖并州地也春秋时鲜虞国地左氏传曰
晋荀吴假道于鲜虞杜预注云中山新市县也战国时

属赵即东垣邑也又曰河北本殷之旧都也秦并天下
即秦之钜鹿郡地汉高祖分钜鹿置恒山郡因山为名
也吕后封惠帝子义为恒山王文帝废义封 赵幽王

遂为赵王后改曰常山郡张晏注云恒山在西避文帝
讳改曰常山郡属真定国后汉属常山国魏如晋为常
山郡后魏 (第 1b 页)
  曹衮(中山恭王)    曹玹(济阳怀王)

  曹峻(陈留恭王)    曹矩(范阳闵王)

  曹干(赵王)      曹子上(临邑 殇王)
  曹彪(楚王)      曹子勤(刚殇公)

  曹子乘(谷阳殇公)   曹子整(郿戴公) (第 14a 页)
  梁王理字奉孝亦末帝庶弟也与永异母章武元年六

月使司徒靖立理为梁王策曰小子理朕统承汉序祗
顺天命遵脩典秩建尔于东为汉藩辅惟彼梁土畿甸
之邦民狎教化易导以礼往悉乃心怀保黎庶以永尔
国王其敬之哉建兴八年改封安平王延熙七年薨谥
曰悼王子哀王胤嗣十九年薨子 殇王
承嗣二十年薨
景耀四年诏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国世颓绝
朕用伤悼其以武邑侯辑袭王位辑理子也炎兴二年 …… (第 9a 页)
  议曰二帝无曹氏之寡恩孙氏之内乱而祚胤单寡生
于衰末卒无有成寖微寖灭而璿复死于乱呜呼天不
祚汉乃至此极乎

  赞曰六孽分封(原注汉书高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薄姬生孝文帝齐悼王肥赵隐王如意淮
南厉王长
赵幽王友
赵共王恢燕灵王建六王皆庶孽也)河山带砺(原注汉书封爵之誓曰使黄河
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磐石 (第 10a 页)
  曹丕甄后生睿李贵人生协潘淑媛生蕤朱淑媛生鉴
仇昭仪生霖徐姬生礼苏姬生邕张姬生贡宋姬生俨
凡九子

  协早卒太和五年追封谥曰经殇公青龙二年更追改
号谥赞哀王三年子 殇王
寻嗣景初三年增户五百并 (第 50b 页)
为献王封国
封泾简王又为公陈亨蒋贵赠国
世宗初封裕王即穆宗又为公张軏赠国
封景王又为公李让赠国
赠颍 殇王
又为公傅友德封国 (第 6b 页)
     日生初封蓝田王(阙/)      薨隆
庆元年追今封赐谥葬金山
潞王翊(阙/)穆宗第四子母慈圣皇太后(阙/)
 
邠哀王常(阙/)今上第二子母曰(阙/)   以万历十二
年十二月十九日生即逝照颍 殇王
例赐赠谥葬金山
  郡王 (第 19a 页)
世英:于是兴安定。是年秋,马德乱宁夏,复遣马宁会宁夏兵共讨之。战乱麻川,逐至河儿坪,斩德。又遣张勇、 刘友
元攻铁角城,复战安家川,擒贺宏器;攻李明义寨,擒明义:于是环庆亦定。乃益遣陈德、王平等招降青嘴寨渠折 ……级,巩昌围解。喇印、国栋之党数百人,分扰临洮、岷州内官营。乔芳部勒诸将,令张勇、陈万略向临洮,马宁、 刘友
元取内官营,赵光瑞、佟透徇岷、洮、河三州。勇等败贼马韩山,斩级七百,进复临洮。光瑞等败贼梅岭,得其渠 ……年,破灭群盗,降其胁从,前后十七万六千有奇。奖拔诸将,不限资格,如张勇、马宁、赵光瑞、陈德、狄应魁、 刘友
元辈,皆自偏裨至专阃。诸寇既殄,疏言:「陕西寇剧,多荒田,请蠲其赋。分兵徕民,行屯田法。」乃遣诸将白
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 淮阳王友,
吕太后时徙为 赵幽王;
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评论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
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 淮阳王友
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定侯。少府延为梧侯。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彊为 淮阳王,
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 ……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轵侯朝为常山王。置太尉官,绛侯勃为太尉。五年八月, 淮阳王
薨,以弟壶关侯武为 淮阳王。
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夏,赦天下。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东牟侯。 ……斩吕禄,而笞杀吕媭。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
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上曰: 「赵幽王幽
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彊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乃立 赵幽王
少子辟彊为河閒王,以齐剧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