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金石類
 校司空(惠卿时/知杭州)九月夏人来(谢罪/也)子茂昭生立其母

 贤妃刘氏为皇后窜右正言邹浩于新州(妃多材艺/有盛宠既)
 (搆废孟后章惇与内侍郝随 刘友
端相结请妃正位/中宫时帝未有储嗣会妃生子茂昭帝大喜遂立焉)
 (浩以数论事帝亲擢为右正言露章劾章惇不 (第 50b 页)
 (见文帝后/七年考异)然无确證仍属空言今据外戚传补书于
 此
(壬/戌)太宗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徙琅邪王泽为燕王封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以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
相灌婴为太尉论功益户有差 …… (第 22a 页)
  (婴而不及章则帝之私也/合而观之贬意自见矣)
 当书冬十月帝谒高庙遣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
 太尉勃等论功益户有差○十二月封 赵幽王
子遂
 为赵王徙琅邪王泽为燕王○以周勃为右丞相陈
 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按汉书文帝纪先谒庙
 次迎 …… (第 22b 页)
 平以右丞相让勃是重右而轻左也书法宜先右后
 左(惠帝六年王陵陈平吕后元/年陈平审食其皆先右后左)今先左后右亦非琅
 邪之亲不若 幽王(泽高祖从昆弟幽王/高祖子文帝弟也)
幽王死非其
 罪(吕后七年/杀赵王友)故文帝急王其子以续之泽虽失王犹 (第 23b 页)
 左(惠帝六年王陵陈平吕后元/年陈平审食其皆先右后左)今先左后右亦非琅
 邪之亲不若幽王(泽高祖从昆弟 幽王/
高祖子文帝弟也 (第 23b 页)
幽王
死非其
 罪(吕后七年/杀赵王友)故文帝急王其子以续之泽虽失王犹 (第 23b 页)
 原本阙尊母薄氏为皇太后八字今补
(壬/戌)太宗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帝谒高庙遣将军薄昭
迎皇太后于代太尉勃等论功益户有差○十二月封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徙琅邪王泽为燕王○以周勃为
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
 原本阙谒庙迎母二事又先徙封而后 (第 17b 页)
  蒋猷字仲远丹阳人中元丰八年进士第徽宗朝为御
史中丞兼侍读论今群臣无他能惟善候伺人主意

承望大臣为向背者谓之才此风不可长人言近侍
祠禁中见路寝尚仍旧瓦木涂塈皆故暗愿推广圣
心每如此以保盈成先是内侍省乞不𨽻六察猷駮
正之寻按 刘友
端等皆降官范之才奉使淮南还言
滁水有鼎发民畎水凿山以出之猷劾其妄投之才
千里外又言东南应奉花石器用之 (第 28b 页)
  武举正奏
   孔元       高盐
   林国       林英
   阮灵
  武举特奏
    刘友
  幸学出官 (第 42b 页)
  皇子
太上皇四男高祖兄伯蚤卒追封武哀侯高后六年追
封武哀王次兄仲名喜初封宜信侯汉六年立为代王
匈奴攻代仲弃国自归天子不忍致法废为合阳侯楚

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也自有传(以本纪及吴/王濞传修)
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
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王
长诸姬生 赵幽王友
赵共王恢燕灵王建(高五/王传)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
孝王参梁怀王揖(文三/王 (第 10b 页)
侯望盎曰吾与而兄善(盎/尝)
(为吕禄舍人兄/哙任盎为中郎)今而廷毁我盎遂不谢(袁盎/传)十二月立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考异曰史记吕后纪书遂王于高/后已死之后文帝未立之前按汉)
(书文帝纪元年十二月立 (第 4a 页)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又赵王/传曰孝文即位立遂为王二年有司请立皇子为王上) …… (第 4a 页)
(曰 赵幽王
幽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如此/则遂之王赵其在文帝即位之后明矣史记吕后纪所)
(书未免差误/今从 (第 4b 页)
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
不能也然尚有可诿(女瑞/反)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
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 赵幽王
王淮阳共(读/曰)
(恭/)王王梁灵王王燕长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
时陛下即位能为治虖臣又知陛下之 …… (第 4a 页)
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
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
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 幽王
元王之子孙毕以次 (第 5b 页)
  蒋猷
蒋猷字仲远先丹阳人后避寇徙寓昌国卒葬于蓬莱
乡徽宗朝积迁中书舍人善书命学者宗之擢御史中
丞上疏论士风浮薄群臣无他能善伺候人主承望大
臣而已故事内侍省𨽻六察崇宁中宦者窃弄诏旨奏
免所𨽻猷疏驳正廉得内侍省 刘友
端等违擅事复论
杨戬童贯不宜受上赏上力护之猷复言淮南畎滁水
以出鼎罪宜坐狂妄赵良嗣降敌后必误国东南应 (第 38b 页)
以永尔国王其敬之
哉建兴八年改封安平延熙七年薨谥曰悼子哀王(名/犯)
(太祖讳/下一字)嗣十九年薨子 殇王
承嗣二十年薨景耀四年
诏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蚤夭国嗣颓绝朕用伤悼
其以武邑侯辑袭王位辑理子也炎兴后东 (第 5b 页)
  皇子

光武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
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
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
邪孝王京
明帝九子贾贵人生章帝阴贵人生梁节王畅馀七王
千乘哀王建陈敬王羡彭城靖王恭乐成靖王党下邳
惠王衍淮阳顷王炳济阴悼王长本书不载母氏
章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申贵

人生济北惠王寿河间孝王开馀四王千乘贞王伉平
春悼王全城阳淮王淑广宗 殇王
万岁不载母氏
和帝一子平原怀王胜(并列/传)
  宗室
宗正卿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 (第 9a 页)
月南单于上言宜及北庭争立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
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窦宪遣客刺杀齐 殇王
子都
乡侯畅太后怒宪惧自求击匈奴以赎死冬十月乙亥
以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
阳雍营 (第 10a 页)
封太尉周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将军灌
婴邑各三千户金三千斤朱虚侯章襄平侯通二千户
金千斤十有二月立 赵幽王
子遂为赵王徙琅邪王泽
为燕王除收孥相坐法律春正月有司请 (第 2a 页)
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 淮阳王友
吕太后
时徙为 (第 48b 页)
赵幽王
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
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 (第 48b 页)
吕他
(音/陁)俞侯(音/输)赘其侯(按表作/临淮也)比杀三赵王(比音如字比犹/频也赵隐王如)
(意 赵幽王友
赵王/恢是三赵王也)犹与(犹邹音以兽反与音预又作豫/崔浩云犹猿也卬鼻长尾性多)
(疑又说文云犹兽名多 (第 13a 页)
封/县名属北海也)朱虚侯(县名属/琅琊)东牟
(县名属/东莱)孝文二年(封城阳封济/北王章兴居)辟疆 (赵幽王/
子音壁)十六年(分/淮)
(南为三国分/齐为七国)淮南三(衡山王勃城阳王/安庐江王赐也)齐七(城阳济 …… (第 2a 页)
(都卢/奴) 淮阳王
都陈(故垣/邑侯)顷王延(上音倾城/阳王子)燕刺王旦
(谥法暴慢无亲/曰刺武帝子也)康王昆侈(按萧该 (第 2b 页)
建寻燬宋绍兴三
年重建丞相梁克家手书华严经一部建轮藏仍作
亭于相国井上元末燬 鹤林宫宋庆元间旱道士 刘友
真者祷雨而应遂请以所寓舍崇奉天将赐额
曰鹤林 激赏钱库以供三省枢密院公用者库西
为小方井其激赏酒库在 (第 29a 页)
 之公议论不以一时之私是非而改易观安民辞刻
 碑之役当时士大夫其真无人心哉
   小人任事
元符三年斥郝随 刘友
端以先朝禁中修造华侈也陈
瓘言裴彦臣等交通内外十月蔡京罢上曰瓘有言论
其交通近习之状却有简与裴彦臣崇 …… (第 7a 页)
 上之即位其始因脩造事而斥内侍郝随 刘友
端其
 后则以童贯监制器以朱勔领花纲其始因陈瓘之
 言察裴彦臣交通内外之迹以罢蔡京其后则以童贯
 而 (第 8a 页)
 之事所云齐分为七赵为六梁为五淮南分三皆在
 文景时此天子亦统言不必专指武帝也
 赵𨼆王如意书死燕灵王建书绝 赵幽王友
书幽死
 赵共王恢书自杀不言其所由死深痛之也四王事
 史不各载统入吕后本纪中甚后恶也 (第 41b 页)
 (帝○秋发河东上党/骑士屯北地备匈奴)(夏匈奴寇狄道/○行五分钱)(冬匈奴寇/狄道○春)
  (赵幽王友幽
死于邸徙梁王恢为赵王夏赵王恢自/杀太后废其嗣立其兄子吕禄为赵王○秋燕灵王)
 (建薨太后杀其子立兄孙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