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列傳類
金石類
  (水以通邛都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后元狩元/年求身毒道复使閒使出西夷及平且兰遂诛邛)
  (君以邛都为越巂郡王莽末越巂蛮夷任贵自立/为邛谷王后附 公孙述
建武十四年贵自称太守)
  (奉计十九年贵谋叛汉刘尚分兵先据邛都掩贵/诛之华阳国志邛之初有七郡又有四 …… (第 10b 页)
  (郡入蜀郡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青衣主汉人后/汉延光元年改西部置属国都尉阳嘉二年又改)
  (县曰汉嘉水经注县故青衣羌国 公孙述
之有蜀/唯青衣不下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
  (置蜀郡属国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帝/改曰 …… (第 17b 页)
  武阳故城(在县东十里蜀纪秦惠王使张仪伐蜀/开明拒战不胜退走武阳获之即此汉)
  (置武阳县属犍为郡王莽改曰戢成后汉复故建/武十一年岑彭破 公孙述
将侯丹于黄石晨夜兼)
  (行二千馀里径/拔武阳是也)犍为故城(在县西北五里汉建元/中筑昭帝时自僰道 …… (第 37b 页)
  临邛故城(今州治秦置华阳国志秦张若城临邛/城周六里在蜀郡西南二百里汉属蜀)
  (郡王莽改蜀郡为导江 公孙述
传莽天凤中为导/江卒正居临邛更始二年徙成都是也元和志邛) …… (第 38b 页)
  (治绳乡元初二年始移治涪水经注高帝六年置/广汉郡于乘乡王莽置广信县安帝永初二年郡)
  (移治涪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等伐 公孙述
述兵/广汉以拒汉即此东晋改置遂宁郡宋因之齐曰)
  (小汉后省舆地纪胜广汉/故城在盐亭东北十五里)(第 45b 页)
  (王复建/祠耑祀)郭耿二公祠(在郡东三里祀郡/守郭棐耿争光)林公祠(在/府)
  (南明万历三十四/年郡守林烇章立)义正祠(在白帝城上明正德七/年巡抚林俊毁 公孙述)
  (
像祀马援及川神土神改曰三功祠嘉靖十一年/巡抚朱廷立祀蜀先主以孔明配改曰义正祠嘉)
  (靖三十六年巡 …… (第 14b 页)
  (严颜即翳嘶太/守张彦谅建)金马祠(在仁寿/县南)喝车祠(在仁寿县/北五里)
  健儿祠(在仁寿县南儿蜀人为汉拒 公孙述
死吴汉表为立祠)严将军祠(在/井)
  (研县北/护山)
 直𨽻绵州
文庙(在州治东详见学校/祀典 (第 25b 页)
  (里/)王涣墓(在新都县/北十三里)严君平墓(在崇宁县西/南二十里)扬雄
  墓(在郫县西/二十里)许靖墓(在成都县/西二里) 公孙述
(在双流/县西四) (第 2a 页)
  (十/里) 公孙述
女墓(在崇庆州东十三里高三丈周围/二十步相传此冢曾以铜网绞络)
  (五/里)侯刚墓(在新繁县/西十 …… (第 2b 页)
  人闻者皆泣下
  成王妃何氏温江人廪生何世昂女正德十一年
  选册封孝敬性成卓有仪范
 僭窃
  汉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初为导江卒正乘赤眉之/乱诈称汉使假以辅国将军选精兵入成)
  (都僭称成帝光武遣岑彭讨之述遣人刺杀彭其/后吴汉攻成都述兵饥馁汉令壮士突之刺述洞)
  (胸/死)

(第 43b 页)
  人闻者皆泣下
  成王妃何氏温江人廪生何世昂女正德十一年
  选册封孝敬性成卓有仪范
 僭窃
 汉公孙述(字 子阳
扶风人初为导江卒正乘赤眉之/乱诈称汉使假以辅国将军选精兵入成)
  (都僭称成帝光武遣岑彭讨之述遣人 (第 43b 页)
 直隶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设三台县为附郭)
 汉王 祐(州人隐居不仕陈纪山善/知人称祐为天下高士)
  冯 信(遂宁人博学好古 公孙述
累徵/不就托目盲以自晦士林高之)
 唐陈元敬(射洪人倜傥豪侠岁饥发粟万馀斛赈乡/里以明经擢第拜文林郎 …… (第 35a 页)
  巂郡上言黄龙潜江中

  光武帝建武元年夏四月龙出府殿前 公孙述

  为瑞应遂称皇帝号大成改元龙兴
  章帝时益州神马出甘露降白乌见
  安帝延光三年夏四月阆中山 (第 127b 页)
  去思歌(吴资迁去民人思慕又歌曰望远忽不见/惆怅尝徘徊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

  谯君黄诗(谯君黄仕成哀之世为諌议大夫数进/忠言后违避王莽又不仕 公孙述
述怒)
  (遣使赍药酒以惧之君黄叹曰吾不省药乎其子/瑛纳钱八百万得免国人作诗曰肃肃清节士执)
  …… (第 15b 页)
  (跃滟滪前峙青猿蹲舳舻衔尾下吴楚约束蛟鳄/如鸡豚旧传鼓角致雨雹裹篙不触撑舟痕综理)
  (脉络尽四徼帝假之柄攸司存 子阳
祚国十年近/此地未省东其辕连江列炬铁锁断戎备奔北无)
  (留屯江关回首尽汉帜遗黎何自知公孙血食汉 (第 55b 页)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
  (不祀自古及今天命不易凭且作昏鲜不败迹 公/孙述
既没李氏势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名)
  (山河敢/告梁益)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大辰之岁正阳 …… (第 7b 页)
  (物者蜀之襟喉扃阑也战国交侵楚肃四年始建/捍关突在鱼复置江关都尉以鱼复设尉治东汉)

  (省尉而关如故而拒捍关蜀李秦张仪说楚谓下/水而浮不十日 雄说 公孙述
谓东)
  (下巴郡拒捍关之口皆指此魏郦道元注水经谓/捍关乃廪君所置唐章怀注范史谓关故基在夷)
  …… (第 14b 页)
  (故所以制御操切之者尤尽其术呜呼何其过也/吾观从昔乱蜀者皆非其国之人率由奸雄乘隙)
  (外至因窃据焉而蜀人莫之与抗盖 公孙述
首祸/于卒正 风刘焉蓄奸于州牧 陵钟会兆谋于)
  (降将/苛刻) (川李特夺迹于流人夺阳程道养 …… (第 15a 页)
  (富足资趯然动心逆节萌起盖观剑门之险而追/笑刘禅揽兵甲之盛而思效昭烈而蜀之人形格)
  (势制不能不折而从之其间能截然自固耻污于/伪如青衣之不宾 公孙述
牂牁之不臣于李特者)
  (类有之矣呜呼一定而不易者地形也难保而易/变者人心也故地形惟所守而人心惟所 …… (第 15b 页)
  (蜀城既卑且隘象龟行之屈缩据武担之形胜里/闬错杂邑屋阗委慢藏诲盗城而弗罗矧乎西东)
  (江山南控乌浒疆理澒洞密迩旧贯因循日居月/诸殆逾千祀汉魏以还英豪迭处至若 公孙述
之)
  (桀黠诸葛亮之经营曾不指顾留心乘机制禦斯/盖天藏盛烈神贮嘉谟俾集元功式耀雄武自二)
  ( …… (第 87a 页)
  (奔驰会秦王于褒谷石牛来去辟蜀路于剑门空/惊化玉之微宁获粪金之利爰自朔分秦历声接)
  (华风代有雄豪迭为侯伯运当奇特 子阳
乘虎踞/之机时运非常昭烈负龙蟠之势若乃张仪之经)
  (营版筑役满九年杨秀之壮观崇墉功加一篑洎/我唐 (第 90b 页)
  (实为之记而銮死已久则授銮之/子植用补状志之略以告世人)
  林俊三功祠记(正德庚午予起征蓝道夔下关所/谓白帝城者问其祠 公孙述
也予)
  (曰越矣哉非鬼之祭也古者慎制祀以为国典无/谓加典为非宜况贼而神祀之倒持纲常蔑名教)
  (第 15b 页)
 (乃尔可慨矣方述起成都以辅汉为名乘乱称帝/马伏波见而少之曰 子阳
井底蛙耳故不受伪命)
  (专意东方用能佐世祖立功异域为中兴名臣而/述竟汉贼以死述可祀他日蓝鄢亦可祀 (第 15b 页)
  (之响丘城芜邑莫有名者嗟乎三州近为荒裔桑/梓之域旷为长野反侧惟之心若焚灼惧益遐弃)
  (城陴靡闻乃考诸旧纪先宿所传并南裔志验以/汉书取其近是及自所闻以著斯篇又略言 公孙)
  (述
蜀书咸熙以来丧乱之事约取耆旧士女英彦/又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凡十篇号曰华阳国)
  (记夫书契有五善 …… (第 1b 页)
  (述南中志第四灵亦德中微巨猾干篡白夷乘衅/致民涂炭爰迄 献皇极不建牧后失图英雄迭)
  (进覆车齐轨蒙此艰难 述公
孙述刘二牧志第五/ 政去王室权流二桀瓜分天壤宰割民物舍彼)
  (信顺任此智计大道既隐诡诈竞设并以 …… (第 3b 页)
  (泗齐之稷下未足多也且汉徵八士蜀预其四高/帝分蜀郡北鄙置广汉武帝分南鄙为犍为遂有)
  (三蜀之号王莽改郡守为帅正以蜀郡为导江 公/孙述
为帅正治临邛述僭号后汉光武帝灭述还)
  (为蜀郡顺帝即位复为益州郡名依旧州治大城/郡治小城灵帝末以 …… (第 10a 页)
  (袍改僚佐为卿相改前驱为警跸改妻妾为后妃/何如常称成都尹永无灭族之祸耶兹可谓药石)
  (切至之言也王孟父子四世凡八十年比之 公孙/述
辈最为久远其间善恶之迹亦可为世之监戒)
  (然编录者如耆旧傅鉴戒录野人閒话之类皆本/末颠倒鄙俗无取 …… (第 13b 页)
  (霸国其理乱得失盖有系天下大数安可使放绝/而无闻乎昔晋常璩华阳国志之作所以有补于)
  (史家者流也子尝考其书部分区别各有条理其/指归有三焉首述巴蜀汉中南中之风土次列 公)
  (孙述
刘二牧蜀二主之兴废及晋太康之混一以/迄于特雄寿势之僭窃继之以两汉以来先后贤) (第 17a 页)
  (东汉光武召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汉)
  (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公孙述
破时珍宝山积捲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
  (而/已) (第 57b 页)
 (也近世以族著/者因以附见焉)
  郫县何氏(汉自何武死后不绝亦幸矣子况载武/丧如北邙山瘗焉庐其下 公孙述
诛蜀)
  (平况以丧归郫葬县东南按史武兄霸弟显兄弟/五人皆有名按志武后曰随显后曰包兄弟五人)
  …… (第 65b 页)
  广都费氏(费氏自叙曰大费佐禹平水土有功今/其裔也史册费氏多贤其入蜀莫知何)
  (自从常璩华阳国志赞先贤曰师义至仁费奉君/贻字也贻不仕 公孙述
佯狂漆身墓今在成都东)
  (南则蜀有费旧矣曰祎曰诗墓皆在诗子立孙盛/蜀世谱云益州诸费有名位者多诗之 …… (第 71b 页)
  器物谱(玉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雍州兵于/成都县获之卫瓘以上之相国府魏咸熙)
  (元年于是司马氏宣示百官仍藏之府 公孙/述
起成都自号成家三五之文殆述作也)
  (淳于古礼器也广汉什邡人段祖以献之益州刺/史始兴王萧鉴高三尺六 …… (第 83a 页)
  诸葛石鼓(夔州府江岸与八阵图相对/有石鼓世传武侯教战之鼓)
  柏柱(白帝城西有木如柱大十围高三丈世传/为 公孙子阳
楼柱斫之出血枯而不朽)
  誓水柱(石泉县河岸有石高一丈围五/尺前人立以坊水名誓水柱)
  张三丰遗 (第 98b 页)
  (崖滟滪石在其西孤峙江面南向为昭烈庙规制/宏丽明良殿凡五楹中祀昭烈皇帝以武侯关张)
  (配食像设古雅旧传有山谷题名及元和碑皆不/存正德中行军右都御史林公俊一碣记旧有庙)
  (祀 公孙述
林以征蓝之役驻军于此始废述祀改/创三功祠三功者后土氏江渎之神汉伏波将军)
  (马援也乃知此地曾祀 (第 37a 页)
子阳
及伏波矣放翁白帝/庙诗参差层岭上邦人祀公孙力战死社稷宜享)
  (庙貌尊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二公持论 …… (第 37a 页)
  (逶迤入江又一水出大宁县流经郡北戚静山亦/南与相会少陵草堂在其东河以得名盖东屯故)
  (地也寰宇记大昌县西有千顷池水分三道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西瀼水是也困学纪闻东屯乃 公)
  (孙述
留屯之所距白帝五里田百许顷稻米为蜀/第一放翁云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犹沱)
  (潜之类也瞿塘之上 (第 37b 页)
转运副使钟世明乞四川诸路应系大铁钱
并依利州路作二文使用官司不得括责拘收从之
 (蜀自汉以来用铜钱至 公孙述
据蜀始更造铁钱历/代仍用铜钱孟氏广政初复铸铁钱与铜钱互用国)
 (朝平蜀后吕馀庆镇蜀日首与沈义伦奏乞 (第 36a 页)
未见益州耳昔严夫子
常言经有五涉其四州有九游其八欲类此子矣王莽
篡盗改天下郡守为率正又改蜀郡为导江迁 公孙述
为导江率正治临邛后据成都称帝具置百官造十层
赤楼东观汉记曰 (第 2b 页)
公孙述
造十层赤楼也于是改益州
为司𨽻蜀郡为成都尹矣建武光复二百馀载迄于孝
灵王室多故刘焉求益州牧以避世难 …… (第 2b 页)
桥相对 公孙述
使谢丰扬军市桥出汉后袭破汉坠马
落水缘马尾得出入壁命将夜潜渡江就尚击丰斩之
于是水之阴焉今正南门外者 (第 17b 页)
名客舍昔程郑家于此每群牛饮江
为之竭故名按蜀汉尚书蒋琬宋布衣李甲宅俱在宜
城山下茂林清泉致可喜也 有 公孙述
墓寰宇记云
在西四十里高三丈墓内铜作网结虽遭乱世莫能侵
毁有葛陂本志云治北十里龙池旧名葛陂道汉费长 (第 8a 页)
鹤鸣山在晋原县西八十里绝壁千寻李膺益州记张
道陵登仙之所尝有白鹤游其上北与邛州交界又云
临邛故城俗名 公孙述
城益州记云盖李雄据蜀李寿
从牂柯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獠居临邛旧县
因兹置也 志云蜀州有东亭杜甫和 …… (第 3b 页)
为政厨烟觉远庖西川供望眼唯有此
江郊 胜览云杜工部祠在江原县邑宰赵抃建昔杜
甫依高适寓于此 寰宇记云 公孙述
女冢在江原县
东一十三里高三丈周回二十步故老传云此冢铜作 (第 4b 页)
就都 公孙述
名曰子同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三蜀土地
沃美人士俊乂为一州称望乐史云汉州有西伍城宋元嘉
年于旧伍城立新 (第 3a 页)
屼之蹇浐本志以为县之北隅五兀山 后汉书费贻
宅蓍草生焉常有五色云气覆其上贻盖不屈于 公孙
者犍为郡之夹江人
   洪雅县
离堆川流东西屈曲百三十里而后入大江所谓洪雅
川也 碑目云古夷獠誓碑在 (第 23b 页)
为功曹率兵拒 公孙述
绊马死赠复汉将军有祠 后
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刘氏以为瑞
应因立庙在长江村导江东岸碑目云 …… (第 23b 页)
龙于滩庞籍诗巢凤阁边劳远梦系龙
滩下认前题按已上即常璩所称犍为上宝磬十六刘
向以为美化所降后汉朱遵拒 公孙述
光武以为士大 (第 23b 页)
   邛州
汉书张骞自河源归来得高节竹植于邛山故名邛来
郡国志云邛崃山自沉黎直走千里至临邛环抱为镇

山图经云山曰邛崃浸曰邛水民曰邛民毛曰邛竹矣
 水经注云江水又径临邛县王莽之监邛也莽改成
都为导江太守为卒正时 公孙述
为导江卒正治临邛
志云废 (第 1b 页)
公孙述
城在州南十里 华阳国志张仪城临
邛周回六里高五丈其制与成都郫同 寰宇记卓王
孙宅在州南五里基方十里耕 (第 1b 页)
 汉高六年分置青衣县水经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
山东与沫水合注云县故有青衣羌国竹书纪年孝惠
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
汉四年分沈黎郡置西部都尉主青衣 公孙述
之有蜀
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延光
元年置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
顺帝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