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雜史類
 西为寺儿沟陡沟又西为营盘沟南直守口河南阳
 和卫城又西为芦苇沟北直石人儿寺儿沟以西石
 山侧胥沟也又西为 黄石
崖又西为高长城垣凸而
 北又西为杨沟又西为东山北直大峪口自阳高东
 山起至大同镇河十五墩止胥有堑又西 (第 45b 页)
 西南极望竟天俄而山当童子寺左右有紫气如虹
 横绝火中城上守更人咸见之又卫嵩歌曰西北天
 火照龙山 周经留题天龙洞诗云影低遮 黄石

 泉声清绕白龙祠隋朝寺纪开皇岁齐主宫存避暑 (第 13a 页)
 连离凹山山脊突起似龟石纹横织有二峰北峰高
 其前附者为寿星后附者为少石
少石山在龟山后有石洞相传留侯辟谷地侧有 黄石
 公洞 (第 8a 页)
 名曰蒲釐似蜡烛俗名蒲蜡屑缀花中似画家金粉
柏子仁 唐常贡陜郡贡柏子仁三十斤
瓜蒌根 唐常贡陜郡贡瓜蒌根三十斤
太阴铉精石 产盐地古云大卤之场则生阴精石是
 也一名鬼精一名龟背石
青礞石 色青黑剖之中有白点者佳出静林寺东山
花蕊石 本 黄石
中有淡白点如花故名出静林寺东 (第 70b 页)
 修
河神庙在东水关汾河西岸明洪武初建
金龙大王庙在东郭村汾河岸明万历癸卯年建

东岳庙在东南东张村元至元八年重修
金火庙在县南京安镇元延祐七年建
席老师祠在席村元至正二十年重修修翼撰记
巢许祠在东南荆村下有水名巢溪即巢父祠 黄石公
祠在少石山有石洞相傅子房辟谷处
留侯祠在东南十里张村
卧龙祠 祀诸葛忠武侯元刘中记
张公祠在通信坊又 (第 41b 页)
  五台咏
悬崖削壁势凌虚中有金仙遁迹居天近星河常掩映
云深草木自扶疏六时花雨含香落五夜神光带月舒
绝顶登临飞鸟外一声长啸海天馀
  题天龙洞          周 经
山灵扶我看瑰奇直上崇巅拂古碑云影低遮 黄石

泉声清绕白龙祠隋朝寺纪开皇岁齐主宫存避暑基
吟倚曲栏生慨叹悠悠尘世几兴衰 (第 46a 页)
之麻庄同州之韩山凤翔之赤谷硙平仪州之广石河
蕲州之回岚瓷窑黄州之龙陂袁州之贵山兴国军之
慈湖英州之 黄石
二十务曰晋磁凤澧道渠合梅州各
一陜州之集津耀州之榆林坊州之玉华虔州之上平
符竹黄平青堂吉州之安福汀州 (第 32a 页)
  追之汉家始终治天下全是得此术至武帝尽发
  出来便郎当子房闲时不做声气莫教他说一话
  更不可当少年也任侠杀人后来因 黄石公
教得
  来较细只是都使人不疑他此其所以乖也老子 …… (第 7b 页)
  定从何传授殆皆依托也序亦不𩔖向文
素书一卷

  晁氏曰题 黄石公
著凡一千三百六十六言其书
  言治国治家治身之道庞杂无统盖采诸书以成
  之者也
  陈氏曰后人傅会 (第 32b 页)
依托以为之者
无尽居士注素书一卷
  晁氏曰皇朝张商英注商英称素书凡六篇按汉
  书 黄石公
圯上授子房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误
  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玉枕中获此书商英之言 …… (第 32b 页)
 之孔明也载道藏中
阴符元机一卷
 崇文总目唐李筌撰自号少室山达观子筌好神仙
 尝于嵩山虎口岩石壁得 黄石
阴符本题云魏道士
 寇谦之传诸名山筌虽略抄记而未晓其义后入秦
 骊山逢老母传授 (第 35a 页)
  曰论易筮之吉凶
灵棋经二卷
  晁氏曰汉东方朔撰又云张良刘安未知孰是晋
  颜幼明宋何承天注有唐李远叙归来子以为

  石公
书岂谓以授良者邪按南史载客从南来遗
  我良财宝货珠玑金碗玉杯之繇则古之遗书也
  明矣凡百二十卦皆 (第 12a 页)
  晁氏曰周吕望撰按汉艺文志无此书梁隋唐始
  著录分文武龙虎豹犬六目兵家权谋之书也元
  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 黄石公
三略尉缭 …… (第 3a 页)
  质于经求之古奚惭焉反覆此编则所教在礼所
  贵在礼夫以汤武仁义律之起诚有间求之齐鲁
  晋卫秦楚之论兵者起庶几乎 黄石公
三略三卷
  晁氏曰题曰 (第 15a 页)
黄石公
上中下三略其书论用兵机
  权之妙严明之决明妙审决军可以死易生可以
  存易亡经籍志云下邳神人撰世传 …… (第 15a 页)
  无权谋乃著此书故旧题曰定远安边策

李临淮武记
  晁氏曰唐李光弼撰其书凡一百二章末云吕望
  志廓而远孙武思幽而密 黄石
宽而重断吴起严
  而贵勇墨翟守而无攻老聃胜而不美今择其精
  要杂以愚识为一家书一本题曰统军灵辖宝 …… (第 20b 页)
  陈氏曰每传必以孙武兵法断之
兵要望江南一卷

  晁氏曰题云 黄石公
以授张良者按其书杂占行
  军吉凶寓声于望江南词取其易记忆总目云武
  安军左押衙易静撰盖唐人也
(第 24b 页)
 贡牛黄海藻牡砺石器领县四治掖 掖(汉县有万/里沙汉武)
(帝所/祷)莱阳(汉昌阳县后唐改有高/丽山七子山五龙水)胶水(隋县有明堂山/金泉山胶水)
即墨(汉县有古不其城牢山/不其山天宝山活水)

登州 春秋牟子国也战国属齐秦属齐郡汉以下并
属东莱郡唐武后分莱州置登州或为东牟郡属河南
道领县四(宋/同)宋为防禦属京东路州三面距海祖宗时
海中诸国朝贡皆由登莱常屯重兵习水战为京东捍
屏建炎三年没于金金𨽻山东东路嘉定十三年贾涉
取登莱旋失之 贡金牛 黄石
器领县四治蓬莱 蓬
(名不夜城春秋时莱子所置以日夜出故/名有羽山九月山之罘水驼棋沙门二寨)(汉县 (第 27a 页)
君之后蛮则盘瓠之种夷
则白虎之裔夏巴居城郭蛮夷居山谷 贡绢领县五
治涪陵 涪陵(汉县有鸡鸣峡/山大江 黄石
滩)宾化(唐县有/女清山)武龙(唐县/有内)
(江宣和初/改为枳县)乐温(唐县有温山/大江容溪)(第 18a 页)
会诸侯于陈信持昧首谒上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师古曰 黄石/公
三略之言)天下已定
我固当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以归(械者加以杻/械系者加以)
(徽/索)因赦天下田 (第 18a 页)
 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悉兵拒广汉
及资中(广汉县属广汉郡贤曰资中县名属犍为郡其/地在今资州资阳县宋白曰资州诸县皆汉资)
(中地磐石县资州治/所汉资中故城也)又遣将侯丹率二万馀人拒 黄石

(贤曰即黄石滩也水经注曰江水自涪陵东出百里而/届于黄石在今涪州涪陵县杜佑曰今谓之横石滩)
岑彭使臧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拒延岑(涪音/浮杜)
(佑音符水经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氏道徼外东南流径 (第 32a 页)
 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悉兵拒广汉
及资中(广汉县属广汉郡贤曰资中县名属犍为郡其/地在今资州资阳县宋白曰资州诸县皆汉资)
(中地磐石县资州治/所汉资中故城也)又遣将侯丹率二万馀人拒黄石

(贤曰即 黄石
滩也水经注曰江水自涪陵东出百里而/届于 (第 32b 页)
黄石
在今涪州涪陵县杜佑曰今谓之横石滩)
岑彭使臧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拒延岑(涪音/浮杜)
(佑音符水 (第 32b 页)
郡天水陇西𦍑胡击其右如此北
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
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曰 黄石公
记曰柔能制
刚弱能制彊(贤曰 (第 15a 页)
黄石公
即张良于下邳/圯上所见老父出一编书者)舍近谋远者
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舍读/曰舍)故曰务广地 (第 15a 页)
受阉竖之谮乃远加考逮三公上
书乞哀瓆等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让忧国之臣将遂杜
口矣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 (黄石公
三略曰伤/贤者殃及三世蔽)
(贤者身当其害达贤者福/流子孙疾贤者名不全)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罚
梁寇 (第 28b 页)
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径城)
(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张良遇 黄石公
处也操于此处引沂泗灌城)月馀布益
困迫(围考异曰范书布传云灌其城三月魏志传亦曰/ 之三月按操以十月 (第 32b 页)
居/衣翻)绍纳图
言图等因是谮授曰授监统内外(监古/衔翻)威震三军若其
寖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同者亡此 黄石
之所忌也(臣/与)
(主同言作威作福与主无别 (第 5a 页)
黄石/
即张良于下邳圯上所得之书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 (第 5a 页)
必可至也兴与勃勃战秦兵大败将军
姚榆生为勃勃所禽左将军姚文崇等力战勃勃乃退
兴还长安勃勃复攻秦敕奇堡 黄石
(魏收地形志原/州长城郡有黄)
(石县五代志西魏改 (第 11a 页)
黄石
为长城隋开皇初废郡/为县大业初改长城县为百泉县复扶又翻)我罗城 (第 11a 页)
太康元年/韩擒虎事见一百七十七卷隋文帝开皇九年)由是
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帅所/类翻)是以 黄石公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