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雜史類
信州 癸巳以梁克家参知政事 壬寅以江东漕臣 黄石
不亲按行水灾州郡降二官 甲辰资政殿学士
提举洞霄宫辛次膺卒谥穆次膺以礼自防虽崎岖乱
离贫不自聊而一介 (第 15a 页)
  中山者城内小山侧而欲上若委粟焉(水经注)

古取以名国今祗一土阜或曰即鼓楼土基(旧志)

  少容山 曲阳县南二十里一名黄山世传 黄石公
隐此

  尧山 曲阳县南二十里为太行前麓唐尧分冀州
表石于此因名

  砚山 曲阳县西十里许山腰有 (第 41a 页)
  赵武安君庙 一在元氏县治西南一在赞皇县治

南祀赵将李牧

   黄石公
庙 在晋州东北二十里侯城镇元建

  淮阴侯庙 一在获鹿县西门瓮城一在县治西古
井陉口一在井陉县西门 (第 4b 页)
兵拒广汉及资中又遣将侯丹率二万馀人拒 黄石

乃多张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拒延岑等自分兵浮
江下还江州(今南平郡即/汉江州县)溯江都江而上(江都 (第 11a 页)
 (千七百/三十三)
涪州(今理涪陵/县涪音符)亦巴国之境秦二汉巴郡之鄙也蜀置

涪陵郡晋因之宋齐亦同隋初属渝州炀帝废渝州属
巴郡大唐为涪州或为涪陵郡领县四 涪陵(汉旧县/后汉岑)
(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 黄/石
即此今谓之横石滩)武龙(本汉涪陵枳二县地唐/置武龙县因山为名)
乐温(唐置有温山/大江容溪)宾化(唐 (第 12b 页)
邑汉)
(旧县也又有汉谷城县故城在东有鱼山一名吾山汉/武瓠子歌曰吾山平钜野溢谓此山有榖城山张良葬) (黄石/
之地)长清(汉卢县地春秋时齐/石窌邑窌音力又反) (第 6a 页)
将临塞厚悬购赏喻告高句丽乌桓鲜卑攻其左发
西河四郡天水陇西𦍑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
数年矣诏报曰 黄石
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
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
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 …… (第 22b 页)
傅闻之事常多失实诚能举天
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无其时不如息民自是
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范晔曰光武审 黄石
存苞桑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辞币以礼匈) (第 23a 页)
 史记秦昭王遣白起伐楚取西陵者也(郦注黄故城/在今 州府)
 (蕲州/西)
东历孟家溠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径其北(水经/)
 即 黄石
𡼠也东山偏高谓之西塞对黄公九𡼠所谓
 九圻者也(郦注西黄石𡼠在武昌府大冶县东北三/十里 塞山 (第 14b 页)
  (倘书札黎/阳土足封)聘齐秋晚馆中饮酒(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残秋欲屏)
  (扇馀菊尚浮杯漳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无因待清夜同此月徘徊)
 隋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少小期 黄石
晚年游赤/松应成羽人去何忽掩)
  (高封疏芜枕绝野逦迤带斜峰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狙秦怀猛气师汉挺 (第 29b 页)
  (不拾遗金禽巢欲远鱼沈/惟深清声灭迹何必山林)孙叔敖逢蛇赞(叔敖朝/出容悴)
  (还家母氏顾访知埋怪蛇尔有阴/德阳报将加终为楚相卒有荣华)张良遇 黄石公
  
(张良取履跪受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今为汉师谷城馀石还归旧祠)锄麑
  见赵盾赞(赵盾将朝 (第 31a 页)
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于
陈高祖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
狗亨(张晏曰狡犹猾也师古/曰此 黄石公
三略之言)上曰人告公反遂械信至
雒阳赦以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宋祁曰浙/本无王字按)
(六年游 (第 15a 页)
编谓联)
(次之也联简牍以为/书故云一编编音鞭)曰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十
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 黄石
即我已(师古曰已/语终之辞)
遂去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良因异之常习诵
(○宋祁云一本/诵下有读字 …… (第 3a 页)
间如白驹之过隙(师古曰解/在魏豹传)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彊
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良始所见下邳 圯上老父
与书者(○宋祁云浙/本圯作汜)后十三岁从高帝过济北果得谷
城山下 (第 14b 页)
黄石
取而宝祠之及良死并葬 (第 14b 页)
黄石
每上冢伏
腊祠 (第 14b 页)
黄石
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国除
陈平阳武户牗乡人也(师古曰阳武县名属/陈留户牗者其乡名)少时家贫
好读 (第 14b 页)
 (北界上地在东/平县即此也)孙膑营(在县西南五十里史记膑/生阿鄄之间此其遗迹也)

 卯垒(在县北凌山下水经注曰济水岸侧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馀里在榖城县界) 黄石
 (在县东北五里史记张良游下邳遇圯上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我济北谷城)
 (山下黄石即我矣后良从高帝过济北果见黄石取/而葆祠之今山颠大石方数丈如印色颇黄人谓之)
 (黄山水经注谷有黄山/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
东阿故城(有四一在县西四/十里阿城镇汉故)
 (县属东郡一在县西南十二里南谷镇宋开宝二年/徙治于此后 (第 80a 页)
 卯垒(在县北凌山下水经注曰济水岸侧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馀里在榖城县界)黄石
 (在县东北五里史记张良游下邳遇 圯上老父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我济北谷城)
 (山下 (第 80a 页)
黄石
即我矣后良从高帝过济北果见 (第 80a 页)
黄石
取/而葆祠之今山颠大石方数丈如印色颇黄人谓之)
 (黄山水经注谷有黄山/台 (第 80a 页)
黄石
与子房期处也)东阿故城(有四一在县西四/十里阿城镇汉故)
 (县属东郡一在县西南十二里南谷镇宋开宝二 …… (第 80a 页)
 集碑秋夜小洞庭离宴序碑(东平志湖在州北三十/里蚕尾山傍有洄源亭)
 (即/此)郓州溪堂诗碑(在东平州唐韩/愈撰牛僧孺书) 黄石公
祠碑(在东/阿县)
 (唐李/卓撰)谷城项王墓碑(在东阿县项羽墓前见府/水经注 以上俱泰安)济阴太 (第 115b 页)
 (治五年/敕建)太河神祠(在县西南七十里沙湾明正统十/四年敕建封朝真顺正惠通灵显)

 (广济太/河之神)吴季子祠(在安平镇挂剑台侧按明洪/武初赐季子庙额曰嘉贤) 黄石
 公
(在县东北谷城山之阳汉张良于下邳桥逢老/父授书曰济北谷城山下 (第 43a 页)
黄石
即我也后良果)
 (于此得 (第 43a 页)
黄石
宝而祀之今有司岁以/三月二十八日致祭唐李卓有记)东阿王祠(在县/西八)
 (里鱼山祀魏曹/植祠后有墓 (第 43a 页)
)东流祠堂(在县东南祀宋儒周濂溪/程明道伊川朱文公张横)
 (柒元李野斋严左丞/明刘 黄石
刘东汉)平阴县济水祠(在县北八里庙/山邑志云山下)
 (为济渎所经按水经注水有石门以石为之故济水/之 (第 43a 页)
 平常生(居谷城乡数死复生时人不信后大水出一/乡被害平在阙门山头大呼曰平常生在此)
 (且云雨五日必止止则上山求之但见衣/帔革带而已后数十年复为华阴门卒)
  黄石公(张良狙击秦王不中亡匿下邳遇老父坐圯/上脱履圯下谓良取履良跪进之曰孺子可)
 (教约后日会此出一编曰读之当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十三年见济北杀城山下黄石即我也后十三年)

(第 2b 页)
 黄石公(张良狙击秦王不中亡匿下邳遇老父坐圯/上脱履圯下谓良取履良跪进之曰孺子可)
 (教约后日会此出一编曰读之当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十三年见济北杀城山下 黄石
即我也后十三年) (第 2b 页)
 (良从汉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 黄石
乃取而葆祠之)

 稷丘君(泰山下道士武帝时以道术受赏赐甚厚发/白再黑齿落更生后罢去上东巡泰山稷丘 (第 3a 页)
  淄水           (明/)钟羽正
朔风何凛冽水结大河阴匹马三齐道孤鸿万里心乾
坤生事老霜雪故园深短褐从长夜无劳扣角吟
   黄石公
(东阿/)       (明/)李 问
留侯高世士万户亦徒封山下 (第 10b 页)
黄石
人间伴赤松椒 …… (第 10b 页)
  东阿王墓二首       (明/)黄 哲
寂寂荒丘汶水滨一间祠屋四无邻豪华绝代空流水

文藻千秋尚有神暮雨孤村聊驻马春风芳草几愁人
棹歌镇日喧前渡谁泊兰舟荐绿蘋
风流独擅建安才放浪深知帝子哀词赋何人追胜轨
江山此地自高台银宫寂寞空岩闭玉碗荒凉牧竖开
徙倚寒林天欲暮一声清角碧山隈
  谒 黄石公
庙        (明/)黄 哲
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青山远近分齐鲁 (第 34b 页)
黄石
英灵阅汉唐碑断螭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 (第 34b 页)
 心许生前长松虽合宝剑犹悬

  张良遇 黄石公(黄石在榖城县/)
  庾 信
 张良取履跽授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
 今为帝师榖城黄石还归旧祠
  朱云折槛(云 (第 18b 页)
 心许生前长松虽合宝剑犹悬

  张良遇黄石公 (黄石
在榖城县/)  庾 信
 张良取履跽授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
 今为帝师榖城 (第 18b 页)
黄石
还归旧祠
  朱云折槛(云鲁人/)       庾 信
 上书直谏有忤明君先求斩马遂请龟文身摧栏槛 (第 18b 页)
 者并于重轻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数百年再复鲁
 道其神明博远孰能与于此乎白探奇东蒙窃有取
 焉遂书之于壁垂之将来俾后贤之操笔知贺知章
 云
   黄石公
祠记        (唐/)李 卓
 秦灭六国遂并区宇张良哀韩之亡怒秦之暴义感
 天地降神于圯神授良 (第 2b 页)
之书良为帝之师灭秦报韩

 成功遂志祠 黄石
于济北谷城之山下盖谓是矣世
 用其道传祠此山惟德之馨介福不替天宝岁夏六
 月旱既太甚遍走群望密云卷而 (第 3a 页)
 酒兼御史中丞公之为人也天假树忠神符抗节好
 谋而断知几而明约言有常敏行无玷以孝弟成其
 身以文武全其才少节承祖宗之馀芳长最好孙吴
 术读 黄石
书指力争为末烬笑气吞为细事常慕摄
 衣决胜坐筹出奇军中少年靡不取则时值王室为
 难边疆举烽公乃拔自偏 (第 35a 页)
  (至观中/乃见箭)
  悟达国师(居彭州九陇山至德寺作慈/悲水忏李商隐尝师事之)
  李 班(蜀人得 黄石公
丹道改名栖真号太虚诣/武夷山潜修七月归经龙虎山先夕雩坛) (第 7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