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人挥斤感前匠自顾本疏散未始忘幽尚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将泛篱下菊还令郢中唱灌园)
  (亦何为于/陵乃逃相)储光羲登商丘(河水日夜流客心多殷/忧维艄历 宋国
结缆登)
  (商丘汉皇封子弟周室命诸侯遥遥世祀远伤古/复兼秋鸣鸿念极浦征旅慕前俦太息梁王苑时) (第 31a 页)
曰登州栖霞县志道邱处机近奉宣旨/远召不才自念学道无成老而不死名虽播于中国道)
(不加于众人前者南京及 宋国
屡召不从伏闻皇帝天/锡勇智今古绝伦道恊威灵华夷率服便欲投山窜海)
(不忍相违且当冒雪冲霜以图一见盖閒 (第 3b 页)
  从之世宗即位拜尚书右丞契丹伊喇斡罕僭号

  讨平之以功封沂国公大定五年和议定世宗劳
  之曰 宋国
请和偃兵息民皆卿力也拜左丞相兼
  都元帅明年卒上亲临辍朝奠祭谥武庄忠义一
  生动必由礼义谦以接下 …… (第 12b 页)
  諌不听诏良弼与将军图克坦贞抚定上京辽右
  世宗即位斡罕败于陷泉入奚中诏良弼往北京
  招抚奚契丹封 宋国公
拜左丞相兼修国史良弼 (第 15a 页)
  再决而南则南京忧再决而北则山东河北皆可
  忧不若止于李固南筑堤使两河分流以杀水势
  世宗从之十四年充 宋国
详问使称旨迁济南尹
  召拜参知政事肃知无不言致仕卒谥正宪(按奉/圣州)
  (金时隶/广宁)
   (第 10b 页)
张九思字全行锦州人皇统初补行台省国书译
  史三迁至亳州防禦使副刘仲延受 宋国
贡于泗
  州往岁受贡每以币物不精责使者私馈不赀至 (第 10b 页)
 师士弘请降会士弘死其众遂散
六年癸未春三月南州刺史庞孝恭反陷南越州合州
刺史宁纯引兵破之
秋七月冈州刺史冯士翙据新会广州刺史刘感讨平


九月诏上柱国李靖以交广兵趋宣州
 通鉴淮南行台 仆射辅公祏
反以众讨之
太宗正观元年丁亥春二月以广州属岭南道诏岭南
以米充租庸调
改东衡为韶州改南合州为东合州寻 (第 25a 页)
   王象薇
  陈洙泗   陈蕃华(揭阳/训导) 洪图徵
  茅卓茂   周是修   黄 清
   宋国
栋   卢宗姜   王定四
  陈洙源   梁特樟   王者瑜
  周文珍   叶 菁
   以上遂 (第 87a 页)
公韩德枢封赵国公赵延寿/封魏王室昉封郑国公萧相封兰陵郡王耶律实鲁封)
(韩王都噜封漆水郡王耶律休格封 宋国公
萨巴封武/宁郡王萧阿噜封兰陵县公独侯伯子男鲜见岂是时)
(王公以外即无封/爵抑史之失传与)
金王郡王 (第 19a 页)
如大祥服四脚幞头缞绖去杖正得中矣
辽道宗崩天祚皇帝问礼于耶律固 宋国
遣使吊及致
祭归赗皇帝丧服御游仙之北别殿使入门皇帝哭使
者诣柩前上香读祭文讫又哭有司读遗诏恸哭使者 (第 22a 页)
兵踵之贼欲战不得休则挠之若是者两月知其粮尽
势蹙曰可矣与战屡捷
  敌饥以持久敝之
唐河间王孝恭讨 辅公祏
贼将冯惠亮等据险邀战孝 (第 5b 页)
 夏殷时为缗国(帝相娶于有/缗氏即此)又为甲父国(详圻/封志)周属

  宋国
为缗防梁邱三邑地(春秋隐公十年郑人伐宋/入防庄公三十二年宋公)
 (齐侯遇于梁邱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伐 (第 61a 页)
 朱 虚(曹州人二/百十三名)   王允谐(福山人二/百十四名)
 焦象贤(青城人二百/二十七名)  王 劝(诸城人二百/五十七名)
  宋国
(潍县人二百/五十九名)  相启运(日照人二百/八十二名)
 周嘉植(鳌山卫人二/百八十八名)
  …… (第 8b 页)
 王廷猷(潍县人丙/戌进士)   李世铎(胶州人丙/戌进士)
 丙戌科(顺治三年/)
 王介锡(临清州人/己丑进士)   周 颂(沂州人/)
  宋国
(潍阳人丁/亥进士)   韩廷芑(青城人壬/辰进士)
 马惊飙(郯城人/)    徐 矿(滋阳人 (第 41a 页)
 (昌侯卢循逼京邑加辅国将军屯兵西明门循即退/走出督江北淮南军事会司马国璠兄弟聚众数百)

 (过淮乘夜缘广陵城闇入祗曰贼阍入欲掩袭不备/因令打五鼓贼惧晓皆奔散及 宋国
建以为领军将)
 (军谥曰/威侯)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初仕晋为安成太守桓/玄寇境镇之拒战弥年 (第 59a 页)
 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强果有勇力杜伏威兵起用/其计每战多捷击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前)
 (后功授歙州总管伏威入朝留 辅公祏
镇江南以兵/属雄诞公祏将为逆患雄诞异已乃夺其兵柄拘之)
 (别室遣其党西门军仪谕以逆谋雄诞厉声曰国家 …… (第 2a 页)
 (乃赐钱三千贯擢潍州刺史寻迁同知北京留守事/以放免奴婢诉良者不当上意左降明昌中转国子)
 (祭酒擢/太常卿)
 张 炜(字明仲日照人正隆进士历官太常丞充 宋/国
报谕使宋人请赴宴炜曰大行在殡不便)
 (舞蹈未可受赐宋人服其知礼使还迁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明昌中有言 (第 70b 页)
 理超异恒儒又作孔颜谣灵岩颂及诸赋咏诏策辞
 清雅博皆行于世也以才望见陟迁中书侍郎又假
 员外散骑常侍阳武子南使 宋国
宋主客郎孔道均
 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答曰哀
 楚有馀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矣而能久乎均默 (第 19a 页)
  伯阳

伯阳靖公之子也靖公薨伯阳即位伯阳四年(定十/二年)
伐我克郊五年(定十/三年)卫伐我十年(哀三/年)宋伐我十三年
(哀六/年)宋伐我十四年(哀七/年)宋人围我郑救之侵宋十五
(哀八/年)春宋公伐我将还褚师子肥(宋大/夫)殿国人诟之
子肥不行我师待之宋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我以伯
阳归(左传疆事见/公孙 传)
赞曰曹与晋卫并封乃至微弱为诸侯之细德不足与
抑隘于势邪伯阳纳疆邪说背盟奸 宋国
以不祀岂天 (第 11b 页)
行筑者
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
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或问其故
喜曰 宋国
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三十年(襄二十/七年)
向戍弭诸侯之兵会晋楚于宋既盟向戍请赏公与之
邑六十以示 …… (第 10a 页)
 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士池
 尹问其故子罕曰南家为挽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
 吾恃为挽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 宋国
之求挽者不
 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故吾弗
 徙西家高吾宫痹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池 …… (第 11b 页)
柎所以藉干者(楄柎棺中/笭林干骸)
(骨/也)请无及先君几对曰君若以社稷之故私降昵宴群
臣弗敢知若夫 宋国
之法死生之度先君有命矣群臣
以死守之弗敢失队臣之失职常刑不赦臣不忍其死 …… (第 17b 页)
  向戍(向/氏) 向宜 向郑
向戍者桓公曾孙食邑于合谓之合左师共公十三年
(成十/五年)公薨荡子山杀公子肥(文公/子)鱼石向为人鳞朱向
□鱼府五大夫出奔楚华元使戍代鱼石为左师平公
十一年(襄八/年)戍会晋侯郑伯及诸侯之大夫于邢邱十
二年(襄九/年)宋灾戍讨左官官庀其司(讨治左官庀/具其官属)十三
(襄十/年)诸侯会吴于柤晋请伐偪阳(妘姓/国)而封戍(以宋/常事)

(晋而戍贤故欲/封之为附庸)五月灭之以与戍戍辞曰君若犹辱镇
宋国
而以偪阳光启寡君群臣安矣其何贶如之若
惠赐臣是臣兴诸侯以自封也其何罪大焉敢以死请
乃予公十四年(襄十 (第 19b 页)

危又恐失国家之信臣欲作奏检藏怀中云臣不候圣
旨自往击贼上许之时夜劫大金寨败绩被擒大金斡
里雅布问 宋国
与我和盟又劫寨何也欲并力攻城可胜
曰非主上意可胜自来战尔斡里雅布不信可胜出怀中
奏检示之乃信斡里雅布 (第 3a 页)
纯守太原几年而破为金执至尼堪前逼令拜之孝
纯曰未审帐下是何人也敌曰元帅也孝纯曰元帅乃
金国大臣某乃大 宋国
大臣岂有一国大臣拜一国 (第 2a 页)
穴壁以窥汝嘉令哲抡与三节人皆列庭下大
呼曰有赦遂宣言其大意谓皇帝以蒙子作过亲提大
兵五百万恭行天讨其 宋国
奉使未得渡淮候九月皇
帝巡幸淮甸日引见言毕上庭分宾主坐哲战灼无词 (第 13a 页)
土木之功前所未有一因伊小儿病死却将乳母并二
医人等尽行诛戮一 宋国
讲和之后臣礼不阙顿违信
誓欲行吞并动众兴兵远近嗟怨医人祚翰副陈谏不
可更不循情便行诛戮并旧有军器尽行 …… (第 4b 页)
怀觊觎南京
宋之故都应有形迹惟宜燔毁如洛阳宋之丘陵何必
常遣卫护二处废则杜绝残宋之望又如每遣奉使入 宋国
朝校射往往不胜有损国威今后使人射不胜乞加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