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铁转运等使,以右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杜让能为左仆射、监修国史、判度支,以中书侍郎、户部尚书、 同平章事张浚
为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四月壬戌朔,以宣武淮南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 ……两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官议。唯党全忠者言其可伐,不可者十之七,宰臣杜让能、刘崇望深以为不可。惟 张浚
议曰:「先朝再幸兴元,实沙陀之罪。比虑河北诸侯与之胶固,无以涤除。今两河大籓皆愿诛讨,不因其离贰而除 ……。

  五月,制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张浚
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京兆尹孙揆副之。以华州节度使韩建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等使;以宣武节度使 ……副之。丙午,潞州军乱,杀其帅李克恭。监军使薛缋本函克恭首献之于朝,浚方起兵,朝廷称贺。壬子,都招讨使 张浚
、孙揆率诸策神军三千赴行营,昭宗御安喜门临送,诫誓之。

  六月乙卯,李克用大将权知邢洺兵马留后安 ……其帅杨全玫,求旄节,朝廷以扈跸都将曹诚为沧德节度使,诚虽不至任,而彦威之请不行。至是,王镕、罗弘信因 张浚
用兵,为彦威论请,故有斯授。以京兆尹、行营兵马副招讨孙揆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昭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张浚
会诸军于晋州,朱全忠选汴卒三千为 张浚
牙队。

  秋七月乙酉朔,王师屯于阴地,太原大将康君立以兵拒战。朱全忠遣大将葛从周率千骑入潞州,从 ……刺史李存孝自恃擒孙揆功,合为昭义帅,怨克用授康君立。存孝自晋州率行营兵归邢州,据城上表归朝,仍致书与 张浚
、王镕求援。克用遣大将李存信、薛阿檀拒王师于阴地,三战三捷,由是河西鄜、夏、邠、岐之军渡河西归。韩建以诸军保平阳,存信追之,建军又败,建退保绛州。 张浚
以汴卒、禁军万人在晋州,存信攻之三日,相与谋曰: 「张浚
宰相,俘之无益,天子禁兵,不宜加害。如得平阳,于我无利。」遂退舍五十里而军。十二月壬午朔, 张浚
、韩建拔晋、绛遁去,李存信收晋、绛,大掠河中四郡。丙寅,制特进、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原四面行营 都统张浚
可检校兵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鄂岳观察使。以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 ……国公、食邑三千户、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孔纬检校司徒,兼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庚午,新除鄂岳观察使 张浚
责授连州刺史,新除荆南节度使孔纬责授均州刺史,并驰驿赴任。太原军屯晋州,李克用遣中使韩归范还朝,因上表诉冤,言:「被贼臣 张浚
依倚朱全忠离间功臣,致削夺臣官爵。」朝廷欲令释憾,下群臣议其可否。左仆射韦昭度等议曰:

  「赏功 ……昭纬判户部事。

  二月辛巳,李克用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时 张浚
、韩建兵败后,为太原将李存信等所追,至是方自含山逾王偓,出河清,达于河阳。属河溢,无舟楫,建坏人卢舍 ……二千人宿卫。时三帅同谋废昭宗立吉王,闻太原起军乃止,留兵宿卫而还。壬申,以责授均州司户孔纬、绣州司户 张浚
并为太子宾客。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陆扆为兵部侍郎,充职。

  六月丁亥朔,以京兆尹、嗣薛王 ……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二百户,仍号「持危启运保乂功臣。」时纬在华州,寻属太原军至而止。以太子宾客 张浚
复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浚在长水,亦不至京师。复以王搏为中书侍郎、 ……寅,制韩建进封昌黎郡王,改赐「资忠靖国功臣」。以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 张浚
为尚书左仆射,依前充租庸使。

  四月丙午朔,就加福建节度使王潮检校尚书右仆射。韩建献封事十条,其 ……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裴枢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事。辛亥,以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 租庸使张浚
罢租庸使,守本官。

  十月丙辰朔。辛酉,以前清海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秩,又赐百僚银一千五百两、绢千匹、绵万两充救接,皆季述求媚于朝也。时朱全忠在定州行营,崔胤与前左仆射 张浚
告难于全忠,请以兵问罪,全忠自行营还大梁。十二月乙卯朔。癸未夜。护驾盐州都将孙德昭、周承诲、董彦弼以 ……汴州扈驾指挥使朱友谅杀胤及元规、皇城使王建勋、飞龙使陈班、阁门使王建袭、客省使王建乂、前左仆射上柱国 河间郡公张浚。
全忠将逼车驾幸洛阳,惧胤、浚立异也。

  天祐元年春正月丁酉朔,以翰林学士、左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
库盐铁并无物力,令臣商量者。臣已牒判六军诸卫张全义指挥工作讫。」优诏嘉之。丁未,敕:「太子宾客柳逊尝 为张
浚租庸判官,又王溥监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侍郎,又与赵崇、裴贽为刎颈之交。昨裴枢等得罪之时,合当连坐,
,购募钟县之器,一无存者。昭宗即位,将亲谒郊庙,有司请造乐县,询于旧工,皆莫知其制度。修奉乐县使宰相 张浚
悉集太常乐胥详酌,竟不得其法。时太常博士殷盈孙深于典故,乃案《周官考工记》之文,究其栾、铣、于、鼓、 ……至登歌倍应钟三寸三分半,凡四十八等。口项之量,径衡之围,悉为图,遣金工依法铸之,凡二百四十口。铸成, 张浚
求知声者处士萧承训、梨园乐工陈敬言与太乐令李从周,令先校定石磬,合而击拊之,八音克谐,观者耸听。浚既
未赴,疾作。以舍人纶制之地,不可旷官,请授散秩,改给事中。从驾还京,至陈仓,疾甚,经年方间。

宰相 张浚
为招讨使,奏徽为判官,检校左散骑常侍。诏下凤翔,促令赴阙。徽谓所亲曰:「国步方艰,皇居初复,帑廪皆虚
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萧遘 孔纬 韦昭度 崔昭纬  张浚 
朱朴 郑綮 刘崇望 徐彦若 陆扆 柳璨

萧遘

萧遘,兰陵人。开元朝宰相太师徐国公嵩之四代孙。嵩生 ……宜立异,为朕容之。」于是内官以朝服助祭。郊礼毕,进位兼太保。

大顺元年夏,幽州、汴州请讨太原。宰臣 张浚
请自率禁军为招讨。上持疑未决,问计于纬。纬以讨之为便,语在《浚传》。其年秋,浚军为太原所击,大败而还 ……斩之。

昭纬兄 昭符

兄昭符,仕至礼部尚书。昭愿,太子少保。昭矩,给事中。昭远,考功员外郎。 张浚

张浚,
字禹川,河间人。祖仲素,位至中书舍人。父镣,官卑,家寓州。浚倜傥不羁,涉猎文史,好大言,为士友之所摈 ……献糗饵数百骡纲,军士始得食。僖宗召康问曰:「卿为县令,安操心及此?」康对曰:「臣为尘吏,敢有此进献? 张浚
员外教臣也。」帝异之,急召至行在,拜兵部郎中。未几,拜谏议大夫。

其年冬,宰相王铎至滑台,兼充天下 ……一。今乘其危困而加兵,诸侯其谓我何?」浚恳论用兵之利害,盖欲示外势而挤复恭也。上旨未决。宰臣孔纬曰: 「张浚
所陈,万代之利也。陛下所惜,即日之利也。以臣所料,师渡河而贼必自破。昨计度军中转饷犒劳,一二年间,必 ……含山逾王屋,出河清,拆屋木缚筏济河,部下离散将尽。李克用上章论诉曰:

晋州长宁关使张承晖于当道录到 张浚
榜并诏曰, 张浚
充招讨制置使,令率师讨臣,兼削臣属籍官爵者。臣诚冤诚愤,顿首,顿首!伏以宰臣 张浚
欺天蔽日,廊庙不容。谗臣于君,夺臣之位。凭燕帅妄奏,与汴贼结恩;矫托皇威,擅宣王命,征集师旅,挠乱乾 ……后取之。倘臣延期挺命,尚固一方,彼实何颜以见陛下。此则奸邪朋党,轻弄邦典,陛下凝旒端扆,何由知之?今 张浚
既以出军,微臣固难束手。臣便欲叫阍,轻骑面叩玉阶,诉邪佞于陛下之彤墀,纳诏命于先皇之宗庙,然后束身司 ……、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伯、食邑一千二百户、充河东行营诸道兵马招讨制置等使 张浚,
早以盛名,称为奇士,由是再加徵用,委以钧衡,谓其必致小康,克胜大任。而乃罔思守道,但欲邀功,用不诡之 ……侍郎、承旨,转兵部,在禁署四年。

昭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兼兵部、吏部尚书。大顺初,同列 张浚
画策讨太原,崇望以为不可,浚果败。浚黜,崇望代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

明年,玉山都头杨守信 ……而蠹蠍生,厉既笃而夔魖见。妖徒若此,亡国宜然。何必长星,更临衰运?



赞曰:萧召、朱玫,孔符、 张浚,
身世罹殃,邦家起衅。如木斯蠹,自溃于中。抵巇侮乱,安责伏戎。
。文德元年,加开府、金吾上将军,专典禁兵,既军权在手,颇擅朝政。昭宗恶之,政事多访于宰臣。故韦昭度、 张浚
、杜让能每有陈奏,即举大中故事,稍抑宦者之权。上性明察,由是偏听之衅生焉。国舅王瑰,颇居中任事,复恭
昌符伏诛。八月,韦昭度为太保。壬寅,谢殷伏诛。朱全忠陷亳州。壬子,陷曹州,刺史丘弘礼死之。九月,户部 侍郎、判度
支张浚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秦彦杀高骈。十月丁未,朱全忠陷濮州。甲寅,封子升为益王。杭州刺史
张筠逐其刺史张绍光。丙寅,嘉州刺史朱实叛附于王建。丙子,戎州将文武坚执其刺史谢承恩,叛附于建。五月, 张浚
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使,京兆尹孙揆副之;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副之;朱 ……史毛湘。十月癸未,蜀州刺史李行周叛附于王建。李克用陷邢、洺、滋三州。十一月丁卯,李匡威陷蔚州。是月, 张浚
及李克用战于阴地,败绩。孙儒陷苏州。十二月,李克用陷晋州。

  二年正月庚申,孔纬、 张浚
罢。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御史中丞徐彦若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 ……,宁国军节度使田頵死之。辛巳,礼部尚书独孤损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申,朱全忠杀尚书左仆射致 仕张
浚。

  天祐元年正月乙巳,崔胤罢。裴枢判左三军事,独孤损判右三军事。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翰林
钟九寸五分,倍应钟三寸三分半,凡四十八等。图上口项之量及径衡之围。乃命铸镈钟十二,编钟二百四十。宰相 张浚
为脩奉乐县使,求知声者,得处士萧承训等,校石磬,合而击拊之,音遂谐。

  唐为国而作乐之制尤简,高 ……旧,用三十六虡。高宗蓬莱宫成。增用七十二虡。至武后时省之。开元定礼,始依古著为二十虡。至昭宗时,宰相 张浚
已修乐县,乃言:旧制,太清宫、南北郊、社稷及诸殿廷用二十虡,而太庙、含元殿用三十六虡,浚以为非古,而
延圭《凤阁书词》十卷

郭元振《九谏书》一卷

李绛《论事集》三卷,蒋偕集。

《李溪表疏》一卷 《张
浚表状》一卷

《临淮尺题》二卷,武元衡西川从事撰。

《李程表状》一卷

《刘三复表状》十卷

书侍郎。

六月,纬兼吏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让能兼兵部尚书,昭度兼侍中。

九月,户部侍郎、 判度支张浚
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八月,昭度为太保兼侍中。
三月,从谠为太子太保。

癸未,遘伏诛
臣大义动之,重荣顺服,请诛朱玫自效。使还,称旨,擢翰林学士。昭宗即位,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浚
伐太原,崇望固执不可,浚果败。代为门下侍郎、判度支。玉山都将杨守信反,夜陈兵阙下。帝列兵延喜门,命崇
为荆南节度使。累进太子太保,卒。

商子 彦若

子彦若,事僖宗为中书舍人。昭宗立,再用为御史中丞。 张浚
师败太原,以彦若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代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不得入,还为御史大夫。乾宁初,
,班见宰相,以宰相为之长。公提天武健儿,据堂受礼,安乎?必欲用之,去都头乃可。」顺节惭缩不敢言。 张浚
将伐太原,帝不决,以问纬,纬助浚请。既浚败,坐傅会,出为荆南节度使,俄贬均州刺史。二人皆密结朱全忠,
医药。」时兄循已位给事中,许之。父丧,客梁、汉。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改给事中,留陈仓。

   张浚
伐太原,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籓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
懿宗诞日,宴慈恩寺,隐侍母以安舆临观,宰相方率百官拜恩于廷,即回班候夫人起居,搢绅以为荣。后崔颜昭、 张浚
当国,皆有母,遂踵其礼。

僖宗初,罢为镇海军节度使。王郢之乱,坐抚御失宜,下除太常卿。广明初,为吏 ……书。会朱温侵逼,贬淄州司户参军,赐自尽,与裴枢等投尸于河。

卢光启,字子忠,不详何所人。第进士,为 张浚
所厚,擢累兵部侍郎。昭宗幸凤翔,宰相皆不从,以光启权总中书事,兼判三司,进左谏议大夫,参知机务。复拜
及报,而行瑜收昭度于都亭驿杀之。天子不得已,下诏暴其罪。行瑜诛,乃追复官爵,许其家收葬,赠太尉。 张浚,
字禹川,本河间人。性通脱无检,泛知书史,喜高论,士友摈薄之。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 ……西出,卫士食不给,汉阴令李康献糗饵数百驮,士皆厌给。帝异之,曰:「尔乃及是乎?」对曰:「臣安知为此, 张浚
教臣也。」乃急召浚至行在,再进谏议大夫。宰相王铎任行营都统,奏署都统判官。

时王敬武在平卢,军最强
乘,诸卫士三千。凡曲江、温汤若畋猎曰大行从,宫中、苑中曰小行从。」帝乃诏类减半。

于是宰相韦昭度、 张浚
、杜让能等为帝言大中故事,抑宦官不假借,帝亦稍厌复恭横恣。王瑰者,惠安太后弟,求节度使,帝问复恭,对 ……弘见帝祈哀,帝知左右漏言,始诏囊封奏事。宦人更求丽姝知书者数十人,侍帝为内诇,由是胤计多露。

始, 张浚判度支,
杨复恭以军赀乏,奏假盐曲一岁入以济用度,遂不复还。至胤,乃白度支财尽,无以禀百官,请如旧制。全诲擿李
,引师去。存信素忌存孝,妄曰「无击贼意。」克用信之。存孝,飞狐人,所谓安敬思者,善骑射,攻葛从周,败 张浚
、韩建,数有奇功。至是惧谗,挈邢州归朱全忠,并结镕为助。天子诏出镇、幽、魏兵援之。景福元年,克用假道
太原,争云、代。李克用使安金俊攻铎,匡威救铎,战蔚州,射金俊杀之,乃共表请讨沙陀,而朱全忠亦上言愿协 力,
故张浚因请用兵矣。浚败,克用攻云州,以骑将薛阿檀为前锋,设伏河上。铎以精骑追阿檀,抵河而伏起,乃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