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華嚴部類


先儒有言同一理也。儒者得之为儒。佛者得之为佛。
仙者得之为仙。旨虽殊涂。理本一致。故 王文成先生
与人谈儒。恒以释宗诠之。与僧谈禅。恒以儒书晓之。
此不特善于观儒。抑且善于明释矣。夫所谓释者。非
(第 0398b 页)
亦所以阴翊圣道并酬知已之私。又何尝非以
身心性命之旨。而公诸天下乎。琴剑之次。不妨以径
山大慧全录。 王阳明
文集及颜氏迪吉录。载之以恣
探讨。其于心法圣学治政经济。无有不讲。行将大有
得于此也。

** 答陈 (第 0752b 页)
作偈曰本来人本来人无
脑无头作么寻蓦然揪著个鼻孔试看原来是白丁
正德中住径山。

玉芝禅师幼肄儒业参 阳明子
得良知之旨住天池
有语录行世。

清凉念禅师初闭迹五台昼则一食夜则孤坐偶失
明习定七日双目复睹南游越 (第 0007b 页)
有迷中得悟易辨悟后之迷难二语主司奇之
拔第一后仕宦尽捐禄入流通藏经(先世瑞溪心弦两公并弘藏典) 阳明子
(第 0019a 页)
姓王氏讳守仁
其学以良知为宗尝有言曰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知善知恶是致
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者谓与禅为近。 (第 0019a 页)


深山寂处久不闻动静何如年来狂丑犯顺举国怀
忧时赖长城威伏使林泉野衲高枕忘缘总仗维持
之力耳昔 阳明先生
奉命征讨每遇行兵之际辄自
提撕无不得力故云外寇既除内贼随剿观此老一
动一静念兹在兹虽颠沛流离亦不忘却 (第 0512a 页)
性成佛是否师曰是曰性是无形的如何得见
师曰性是有形的只你不见曰请和尚指出我看师
口我说你不见。

阳明先生
说无善无恶是性之体是否师曰是曰
我也晓得性体是无善无恶的可是否师曰不是曰
如何他的是我的不是师曰他分 (第 0520a 页)
去贸人烧中书堂事谁知道六祖原来是古樵」
#+END_VERSE


** 雨阻东林閒步三笑堂因观壁间 王阳明先生
偈忽闻迅雷次韵

#+BEGIN_VERSE
「 雨阻东林未上山谁知峰顶有兰若遥观峰石并参差手指天地 (第 0060b 页)
师五十七岁正月初三日登匡庐留题东林有信
步何忧不现前踏破乾坤孰去来之句闲步三笑
堂读壁间 王阳明先生
诗忽闻迅雷因为次韵以
雨阻留东林七日摧颓老衲众无识者独寺主大
梆遇之甚隆其山前后刹皆暂过而巳至归宗复 (第 0080c 页)
此。皆以净土为指归也。故知圆顿之旨与净土法
门何矛盾之有哉。

问曰。云栖大师谓。良知非真知。又云。 王阳明
于佛
法未有深得。斯言何谓也。

答曰。学道之人。切莫竞执名言。贵在真实体认。用处
幽玄。体认得真。 …… (第 0862c 页)
得。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也得。云栖大
师云。良知非真知。即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也。可
谓用处幽玄矣。 阳明夫子
云。良知即真知。此则把一
茎草作丈六金身用也。固不敢保其真实亲證。亦可 …… (第 0862c 页)
幽不察。而无照功。是为无知之所知。神圣之
所会也。子亦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问曰。如上所言。则 阳明夫子
为头上安头。云栖大
师为斩头觅活。何大言若是之无惭也。

答曰。痴人面前莫说梦。信矣。前不云乎。学道 …… (第 0863b 页)
而知者。乃未发之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乃发而中节之良
知也。 阳明夫子
据未发之良知。故曰良知即真知。云
栖大师据发而中节之良知。故曰良知非真知。

又真
知者。极其广大渊 (第 0863b 页)
微。如上云云。而今人不知从何所
诣。 阳明夫子
欲使人就路还家。故向孝悌上一点。曰
良知即真知也。后人见与么说。便执此外更无真知。
不知色身外。洎山 …… (第 0863b 页)
头觅活。
如病目人。见空中华。空本无花。病者妄见。故不可说
是非二相。

问曰。或谓良知者。孝悌也。 阳明
之说良知者。真知
也。所谓仁也.性也.常住真心.实相般若。皆一体也。
奚止孝悌而巳。不识二者之说同耶 (第 0863c 页)
。异耶。

答曰。前不云乎。 阳明
以巧心妙手。欲使人就路还家。
作此说也。况体外无用。全用即体。故曰良知即真知。
又云学人贵在体认真实 …… (第 0863c 页)
性也.常住真心也。皆成自性也。孝悌忠信也.见闻觉
知也。皆缘起性也。或人以缘起性达成自性故云云。 阳明
以缘起性即成自性故云云。二者但顿渐有异
耳。非见理有别也。时人执此为究竟者。如认潼关之
卒为九五之尊 (第 0863c 页)
「 老汉从来把住关不容拟议落忙閒也知就里婆心切总归无念刹那间」
#+END_VERSE


** 拈 阳明先生
良知偈 (第 0588c 页)
春黄
檗本寺请老和尚至山师同回寺乃三月十八日老
和尚云汝乃本处人可领簿南行募化师即领命至
漳南见东里 王居士云
请老和尚到山之意七月间
又到潮州草庵月馀师衣衫褴缕主人疑非黄檗缘
事不就占二偈为别草鞋踏破巳多年半似 (第 0275a 页)
云。驴汉。师云。且喜汝承当。
机打师一下。师云。汝还知痛么。机无语。师云。痛痒也
不知。

师问大含 王居士云。
世尊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
旨如何。士蓦竖一拳。师云。不得唤作拳头。又作么生。 …… (第 0168c 页)
。那个是主。和尚作
么生。师便与蓦胸一踏。侍者一喝。师云。作恁么见解。
侍者乃走出。

师一日问大含 王居士云。
正当恁么时是如何。士云。
今日被和尚一问。直得圆成一卦。师云。作恁么解会。
士便走出。师云。恁么去也 …… (第 0169b 页)
当看。师云。
少卖弄。峰云。随我来。师云。如何得净绝去。峰打师一
下。师云。随我来。

师一日问大含 王居士云。
世尊拈花。意旨如何。士于
地上画一画。师云。迦叶微笑。意旨如何。士于一画上
画一直为十字。师云。恁么 (第 0169c 页)
彰明辅翼之扶教以明宗也所以玄诠微旨即深造
实履而益著继而训诂沉埋涂饰规表焚坑之惨诸
儒自为之而加烈焉 阳明子
崛起于万死一生中与
之昏衢宝炬而昭揭中天明宗以扶教也所以匡时
持世取诸良知二字卷舒裕如然而总以云救初 (第 0749b 页)
阳明先生
良知偈(二首)

#+BEGIN_VERSE
「 五月端阳节届时艾符觌面不须知凯风飏飏榴花舞满目清光 (第 0796a 页)
不巳消息盈虚周而复始唯人自心非古非
今本不可造孰能化之明者明之昧者昧之呜呼孰知
虚灵其为造化根。 王阳明云
处处相逢总戏场还如傀儡夜登坛此老自
是活佛出世点化世间惜乎知恩者少耳固以冷眼看
来尽乾坤大地是个戏场 (第 0174c 页)
泊收拾
不住者翻藉曹溪以灌溉之金丝堂鼓钟
寥阒无闻者悉托大雄殿钟鼓以导扬之
自唐宋迄明如王右丞苏玉局 王文成

辈世出世间伶俐英杰汉子日在诗书礼
乐场中而濡染曹溪一滴以佐汪洋作略
者固指不胜屈突况乎前身后身前 (第 0181a 页)
。曰佛箧峰寺。成二年而大
兴。疾病祷者立应。予既名还携归。重刻此本。而家藏
之。并为之序。
正德庚午 阳明王守仁


凡持此经。切须斋戒。不杀不淫。香灯华水。或设佛像
礼念。或当空拜俑。仍虔具果品。斋供致祭行。珠 (第 0416c 页)
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笔
餐。有与人相争者怒甚。奔诉 王阳明先生。
王曰。且去
待汝心平气和。有好话与汝说。其人即去。涵养数日
复叩曰。吾心平气和。愿闻好话。王曰。心平 (第 0382c 页)
气使然也。端正之士。虽使为不善。宁死不
二。志使然也。故须平和。笔餐云。昔有与人相争者。
怒甚。奔诉 王阳明先生。
王曰。且去。待汝心平气和。
有好话与你说。其人即去。涵养数日。复叩曰。吾心
平气和。愿闻好话。王曰。 (第 0310c 页)
化。县人建刹奉之。屡现五色光云(陇蜀馀闻)

* 王安人张氏

南京武选郎中山阴王畿之妻也。畿从 王文成公
学。传致良知之教。当世号为龙溪先生。安
人少通诗易。明大义。既归龙溪。多所匡助。龙溪所善
同年友陈让 (第 04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