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道自爱。正坐敛目而逝。简堂。名
行机。后住国清。或庵住焦山。而元公之道大弘焉。

* 或庵体禅师 或庵禅师。
名师体。台州罗氏子也。师事此庵。兄事简
堂。简堂既得契證。因密言于此庵曰。体公他日十倍
于某。愿和尚 …… (第 0592c 页)
将底
用。老夫无笔判虚空。

赞曰。千峰合岳。岳影自崇。万籁灵秋。秋光自迥。盖理
之必然也。顾瞎堂索 或庵
于寂寞穷海之心。岂閒相
识哉。然 (第 0593b 页)
或庵
一出。天下英灵霍然左袒。揆厥所繇。聱
头之禅峻矣。乃其后叶与瞎堂远公齐鸣。岂非汉家
子弟尽隆准乎。 (第 0593b 页)
十日饭钱来。师云。者僧有迎
刃底谋略。云门具杀活手段。虽然。若在报恩门下。更
须勘过始得。下座。 或庵禅师
解制上堂。虎穴魔宫阔步挨。毁僧谤佛不
安排。无明三毒令人怕。是我冤家一样乖。会么。正令
提纲。法堂前 (第 0277b 页)
母曰。汝欲出世。当俟名成。 师体
志懋勉。蔚为名儒。年
二十六举崇祯癸酉乡试。榜发日方歌鹿鸣。坐念功
名富贵与己无预。上甲戌春官。归涂 (第 0199b 页)
文塔院西夏之海
宝禅林东西秦川闻风景慕后因易老人圆寂始
卓锡兴善营建师塔主持法事大振宗风于今八
载矣 师体
质清臞胸怀坦易始以严慈立念誓报
罔极之恩继因师祖裁成大阐如来之教金环在
手非具夙因者不能瓶水倒流因参 (第 0584c 页)
师憩南城
山寺岸对未远俗客多见阻苇庵曰向道人矢念久
矣岂惮暑厌疲遂倦于往耶觅舟渡江诣寺入方丈
礼谒见 师体
态温清春风和气晓夜间啜菽饮茗未
尝不以斯事悉指或立谈或散步或游行山外眺览
长江或乘风古树据坐危石叩以 (第 0663b 页)
先正之典型而
不以师心自用遐哉其不可及也呜呼宗门割裂斗
诤成风家创一言人标一解硬节担板之病中于膏
师体
医王之慈痛为针灸故有病在一棒一喝以
为直捷者师则救之以宗旨有病在习见习闻以为
沿流者师则救之以悟明有 (第 0471a 页)
先正之典型而
不以师心自用遐哉其不可及也呜呼宗门割裂斗
诤成风家创一言人标一解硬节担板之病中于膏
师体
医王之慈痛为针灸故有病在一棒一喝以
为直捷者师则救之以宗旨有病在习见习闻以为
沿流者师则救之以悟明有 (第 0553b 页)
 石霜智本禅师 拙叟进英禅师
 涂毒智策禅师 佛照德光禅师
卷第十一
 荐福悟本禅师 简堂行机禅师
  或庵师体
禅师 枯木祖元禅师
 妙峰善禅师 妙空智讷禅师
 开善道谦禅师(附宗元) 良书记。元庵禅师
 炤堂了 (第 0366b 页)
士也。屈师供养偶榻焉。其家至深夜。与妻窃窥之。见 师体
遍满榻中。头足俱出榻外。生大惊。及令奴婢视
之如常。生倍加信。敬曰弟子。夫妇偕老。愿割宅前区。
以裨 (第 0407c 页)
追随焉。嘱曰。善事此翁。倘得㘞地一
声幸相闻。以为吾门庆。会楞严新复迎。师关于东静
室。紫柏故居也。 师体
貌清羸。神气和粹。最喜诱接人。
少年研精教义。久之弃去。参云谷和尚。看无字话。间
有发明。而不自肯。 (第 0535c 页)
归京师。后译经论合七十五部。
麟德元年二月。与众辞诀。令左右念弥勒如来。右胁
安卧而逝。有异僧奉香涂 师体。
敕准世尊故事。塔于
樊川北原。

** 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

姓杨。华阴人。讲演法华大乘
等。并研覈 (第 0075a 页)
宿慈恩寺塔。俄异僧奉旃檀末香至。请依天竺法。用
师体。
大乘光等。以掩龛日久。不欲开。其僧曰。别奉
进旨。倘见拒。即具奏遂启龛。颜色如生。香气馥郁。其
僧涂 (第 0610b 页)
师谒大慧慧问甚处来师云西川慧云未出
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师云不合起动和
尚慧深肯之。

润州焦山 或庵师体
禅师(嗣护国元)因元和尚举 …… (第 0221b 页)
中垂语云西天胡子没髭须僧传至或
庵处庵云饿狗吃纤[糸*黎]僧回举似师师云此
是五百人善知识语僧复举似 或庵
庵云也
是乌龟入水。

澧州灵岩仲安禅师(嗣大沩泰)因大沩令通嗣法
书于蒋山圆悟处悟问千里驰来不辱宗 (第 0223a 页)
访。亦和之曰。通身一穿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
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居士犹未彻。妙喜亦尝谓元
昭有宗 师体
裁。又称光为禅状元。谅其然乎。以之追
踪丹霞.庞老故事。可无愧也。

虎丘隆禅师。道貌如甚愞者。与圜 …… (第 0390b 页)
一切是非莫管。
今唯传后一颂而巳。然世谓士夫学禅只资谈柄。亦
宗知文和之唱。诸公之和。其语俓正。有宗 师体
裁也
哉。

明州和庵主。从南岳辨禅师游丛林。以为饱参。及逸
居雪窦之前山栖云庵。有志于道者。多往见 (第 0395a 页)
终寄食于贫戚家其家以酒腐为生业 师体
貌岸伟肌肤柔腻天性孤挺奇僻不受世羁
一日往倚僧庐闻诵弥陀经水鸟树林皆念
佛法僧忽然心动体中爆然有声自 (第 0042a 页)
游上都。于丽景门外。独居二
载。间有北邻信士张生。请师供养。张有悟入。乃设榻
留宿。至夜与妻窃窥见。 师体
遍一榻。头足俱出。及令
婢仆视之。即如常。倍加钦慕。曰弟子夫妇垂老。今愿 (第 0129b 页)
忘倦。叩以佛法则默而不答。人有测识其
意者。为炷香拱立。谦辞发问方随问委释
曲尽其理。其为重法。不失 师体
若此。

镜庵曰。先贤有云。四明中兴天台之道。圆
辩中兴四明之宗。盖谓四明之后。有派
为知解之学。近 (第 0235c 页)
云。盘山者里既不开生药铺。也不卖死猫头。
祇把一枝无孔笛。临风吹断楚江秋。

** 京口焦山普济或庵 师体禅师(护国元嗣)
因葛信斋问。
夫妻二人相打。通儿子作證。證父即是。證母即是。
师曰小出大遇。仍颂。八臂那吒三只眼。 (第 0490a 页)
豸。坏也。

毁坏也。


私取也。
○驽骀
钝马也。


玉之光也。

○或庵
镇江府。焦山 或庵禅师。
台州罗氏子。嗣护 (第 0464b 页)
慕其为人。乃以天封招提。勉令应世。或
庵闻之曰。我不解悬羊头卖狗肉也。即宵遁去。

或庵
镇江府焦山 或庵禅师。
台州罗氏子。嗣护
国景元禅师。南岳下十六世也。

选佛颂
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
么人。祖 …… (第 0519c 页)
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
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钱公
宋丞相。姓钱。名相祖。字象先。问道于 或庵
体禅师。


会也。

隐藏也。

乾道初。瞎堂住国清。因见 (第 0519c 页)
或庵
赞圆通像曰。不依本
分。恼乱众生。瞻之仰之。有眼如盲。长安风月贯今昔。
那个男儿摸壁行。瞎堂惊喜曰。 …… (第 0519c 页)
子。嗣圆悟勤禅师。 或庵
乾道初。翩然访瞎堂于虎丘。姑苏道俗闻其高
风。即诣郡举请住城中觉报。 (第 0520a 页)
或庵
闻之曰。此庵先师
嘱我。他日逢老寿止。今若合符契矣。遂欣然应命。盖
觉报旧名老寿庵也(虎丘记闻)(第 0520a 页)

孤鸟疾飞之貌。又自如也。 或庵
入院后施主请。小参曰。道常然而不渝。事有弊
而必变。昔江西南岳诸祖。若稽古为训。考其当否。持
以中道 …… (第 0520a 页)
。虽然如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由是缁
素喜所未闻。归者如市(语录异此)

凌然
超越也。 或庵
既领住持。士庶翕然来归。衲子传至虎丘。瞎堂
曰。遮个山蛮杜拗子。放拍盲禅。治你那一队野狐精。 (第 0520a 页)
或庵
闻之。以偈答曰。山蛮杜拗得能憎。领众匡徒似
不曾。越格倒拈苕帚柄。拍盲禅治野狐僧。瞠堂笑而
(记闻 …… (第 0520a 页)

不依轨辙曰杜。不顺人情曰拗。


拊也。自不能行。拍人肩而行之。


群也。

正也。 或庵
谓侍郎曾公逮曰。学道之要。如衡石之定物。持
其平而巳。偏重可乎。推前近后。其偏一也。明此可学 …… (第 0520a 页)
道矣(见曾公书) 或庵
曰。道德乃丛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住持人
弃厌衲子。是忘道德也。道德既忘。将何以修教化。整
丛林诱 …… (第 0520b 页)
不行。不忧
丛林之失所。故曰。丛林保于衲子。衲子保于道德。住
持无道德。则丛林废矣(见简堂书) 或庵
曰。夫为善知识。要在知贤。不在自贤。故伤贤者
愚。蔽贤者暗。嫉贤者短。得一身之荣。不如得一世之
名。 …… (第 0520b 页)
丛林
有主也(与图极书)

一贤衲子
如国得一贤臣。则兴国治邦。法门得
一贤衲子。则丛林永赖。 或庵
迁焦山之三载。寔淳熙六年八月四日也。先示
微恙。即手书并砚一只。别郡守侍郎曾公。逮至中夜
化去。公以 …… (第 0520b 页)
。涵星泓。皆砚之别名也。


何也。

无笔
老师一段光明。犹若虚空。无笔可判也。

瞎堂远和尚谓 或庵
曰。人之才器。自有大小。诚不可
教。故楮小者不可怀大。绠短者不可汲深。鸱鸺夜撮
蚤。察秋毫。昼出瞋目 (第 05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