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无界无不界。无入无不入。应
如是知。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故。无心于理理泯。无心
于智智忘。萧焉无寄。理自 玄会。
是故经云。无智亦无
得。有得有證。于佛法中为增上慢。前门强说即心即
佛。此门亦复非心非佛。则是无字法 (第 0063c 页)
人断有相心者。如来上因迦叶问广明无得
之义。无量众生断有相心亡相之解。 玄会

得之理为佛弟子。是故为上一问也。迦叶所
以引偈者为成上无得之义。广明无得。遣其
利根已解中下未悟 (第 0285c 页)
准此答意但以夜见喻常昼没喻无常不以
吉凶为喻答既显有二意问岂不然是知但举二星
则凶吉出没美在中矣迦叶 玄会
佛旨其若是乎。

经不为病污者如世医师若治病不差则污医道既
所治皆差则医不污喻佛医王治众生烦恼之病无 (第 0392c 页)
切众生所
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
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一乘故今
经是一乘之教与涅槃 玄会。


【第四同明一乘中言毕竟者经云毕竟有 (第 0805a 页)
二有所未暇见宜知之。

下总结会二说言今疏者谓释方便十双义也大师
宜于名上释有十双之义而自与经论二文 玄会

也然经则固宜论且大略之扶字正应作符若作此
扶乃扶持义恐后传写误也有云此约义会为宜非 (第 0392a 页)
解。」

【三若能下明其不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
离缚取解未免于缚故复遣之遣之又遣
以至无遣傥然无寄理自 玄会
(若本无缚其谁
求解者即闇用净名不二法门中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
槃不厌世间则无有 ……
(第 0591b 页)
法门傥然无寄者此言出肇公百论序彼有二对具云其为论
也言而无当破而无报傥然靡据而事不失真萧焉无寄而理自 玄会
反本之道著
乎兹矣释曰此通说论旨前对不失事后对不失理虽不据说于事理而契当于事
理今疏合其二对但取不失 (第 0591b 页)
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
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
不二法门。疏傥然无寄理自 玄会
者。此言
出肇公百论序。彼有二对。具云。其为论也。
言而无当。破而无报。傥然靡据。而事不失
真。萧焉 (第 0394b 页)
无寄。而理自 玄会。
反本之道。著乎
兹矣。释曰。此通说论旨。前对不失事。后对
不失理。虽不据说于事理。而契当于事 (第 0394b 页)
。三若能下明其不解。
若本无缚其谁求解。离缚取解未免于缚
故复遣之。遣之又遣以至无遣。傥然无寄
理自 玄会
矣。三徵释中。先徵意云。设我假立
法体不无。今无念著其故何耶。后释意云
法性尔故。文分无二。初总显法 (第 0719a 页)
非纵非横。圆∴之道 玄会。
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
乖。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为道
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故下释其根 (第 0437a 页)
令睿讲之。什曰。此论有七处破毗
昙。而在言少隐。若能不问而解。可谓英才。
睿启发幽微。果不咨什而契然 玄会。
什译法
花至受决品。旧本云天见人人见天。什曰。此
语与西域同。但在言过质。睿应声曰。将非人
天交接两 (第 0511a 页)
。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夫道与俗反。名与实乖。得其趣者。 玄会
幽理。何以
然耶。如俗中祖考。不许述其名字。而法门佛名。称
扬获福无量。良以诸佛如来。大慈悯物。降灵 (第 0738c 页)
身不显。是故
室空之空。复须维摩报智以空其室空去室有。意
在乎此。文殊之问。以何为空。正问乎智。维摩 玄会。
故以空空答之。

○三问答空何用空二。初问。】

「又问空何用空。」

【文殊问意。法身之理本空。 (第 066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