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听玄
谈巳。廓然自得。即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
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侣。主教门事(二十九) 穆宗。
敬宗。
咸仰巨休。悉封大照国师(三十)。文宗太和五年。帝受心
戒于师。誓不食蛤(三十一)。开成元年。 (第 0539a 页)
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深经。心期大觉。非
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證。菩萨
抚之。欲 遂王
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曰。何舍大
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说瑜伽。匡
正颓纲。可制因明。 (第 0919a 页)
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
深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
请尊速證。菩萨抚之。欲 遂王
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
警曰。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 (第 0964b 页)
弄潮人
在潮中死如何是离位之机师曰一箭过新罗僧拜
起侍立师伸手索曰还有么僧无语师便打。

师一日到省 建安王
请会方坐定王曰儒书中唯上
智与下愚不移适来商略俱不畅快请师教之师举
首笑曰殿下会么王曰不会师曰会则上 (第 0583b 页)
是你主人公师云有眼不见有耳不闻
山曰只恁么便是耶师云正要和尚疑著山笑归室
随充执事越两年为岁庚辰山应 建安王
百丈之请
问佛殿檐前为何堕落一花师云诗向梅中得琴从
月下弹野狐既脱皮毛因甚虚名千古不昧师云敲
空有响 (第 0711a 页)
一时名公卿等。争师事之。去游禹穴。与慧基同夏
入剡。止白山灵鹫寺。齐大祖建寺。徵至京师。止定林
寺。 文惠
文宣二王。日夕问道。延兴元年春没。寿六十。
柔剋意求生安养。至是果见殊祥云。

**** 齐僧渊 …… (第 0255c 页)
五。随还彭城。以成实三
论驰誉讲肆。入京师止谢寺。沙门智藏僧旻法云。皆
当时俊杰。然所学亦依次折中。 文惠
文宣二王。师事
之。永明八年。讲百法论。至破尘品微笑而化。寿五十
七矣。

**** 齐慧隆

出成 …… (第 0256a 页)
国高安人。宋元徽初。居京邑之建
元寺。闲房自守。不妄交游。齐受禅。始事讲说。毗昙之
学。流化海内。齐 文惠
竟陵王。雅相钦礼。清河崔惠北
面咨承。天监三年。终于所住寺。春秋五十有八。建元
间。法亮法朗兄弟也。 (第 0257a 页)
亡。一日遍赴定林枳
园并其家中食。归闭房卧而化。其尸香软。屈二指乃
知其得果也。武帝闻之临。吊。文宣 文惠
从焉。塔于枳
园。永明七年也。

**** 齐僧慧

生刘氏。不知何许人。客荆州。数十年主南阳
刘虸 (第 0329c 页)
法师为大兴善寺主。寻署昭玄都。 唐穆宗

和元年闰正月。以龙兴寺僧惟英充翰林待
诏兼两街僧统。英通结中外。假卜筮惑人故
有是命。寻以非宜罢 …… (第 0243c 页)
广德永泰以来。聚僧于
禁中。严设道场。并令彻去。遣出僧众云。顺宗
朝以端甫掌内殿法仪。亦是此任。宪宗 穆宗
文宗并端甫掌内殿法事也。文宗大和九年
四月二十六日。敕停内长生殿道场。武宗初
年。以生日德阳节。却置 (第 0247c 页)
弟子。奉衣钵上皇帝。敕赐紫衣焉。德宗归心
释氏。诏法师端甫。入内殿与儒道论义。赐
紫方袍。顺宗宪宗 穆宗
文宗武宗皆行此赐
(寻僧名。未见耳)。东观奏记曰。大中中。大安国寺释修
会能诗。尝应制。才思清拔。一 …… (第 0249a 页)
玄宗开
元中。有慧日法师。中宗朝得度师义净。游西
域回进真容梵夹。帝悦赐号慈敏。亦未行大
师之字。 穆宗
朝。天平军节度使刘总奏乞出
家赐紫衣。号大觉师(止师一字)至懿宗咸通十一年
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因谈 (第 0249b 页)
众收驻建康。既旦人见其入
市。还检狱中志犹在焉。志语狱吏。门外有两
舆食来金钵盛饭。汝可取之。既而齐 文惠

子竟陵王子良。并送食饷志。果如其言。建康
令吕文显以事闻。武帝即迎入宫居之后堂。
一时屏除内宴。 (第 0970a 页)
诗作矣。诏藏于
西明寺立坛祈之。长安邑尹张鲁客为请主。
每夕斋戒。未七日雨沾洽。天册万岁中雍州
长吏 建安王
绾留务值愆阳。亦求藏致之。应
如响答。尝于曹州讲场适辨教宗邪正。有道
士谓訾玄元含怒问曰。诸法为平等 (第 0283c 页)
孙因之为缑氏人焉。高祖湛魏清
河太守曾山魏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祖□□国
子博士转司业。又转礼部侍郎。 文惠
英洁有雅操。早
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
时人方之郭有道。郡举孝廉。拜陈留 (第 0368b 页)
大般若。以志我之向往。神明不乱。因果较然。往生之
品也。

** 余莲村翁行事熊润生

世所传 文惠先生
年谱。举其同于儒者而著之也。其
实莲翁之心契第一义谛也久矣。世所传一得斋全
集。举其有言说而笔之于书 (第 0404c 页)
听玄
谈巳。廓然自得。即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
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侣。主教门事(二十九) 穆宗。
敬宗。
咸仰巨休。悉封大照国师(三十)。文宗太和五年。帝受心
戒于师。誓不食蛤(三十一)。开成元年。 (第 0624a 页)
 胡照本 陈寂秀
   张朗修 杜寂忍 赖友辅 张国相
   任玉琰 杜朝胜 程朝俊 郭起学
 信善 李恒
胜 谢祖鼻 宋恒瑞 田寂辉
   江祖滴 田福庆 罗自恒 郑应试
   胡寂联 张实行 田万亩 郑邦 (第 0910b 页)
疏极陈其弊。癸巳贬愈为潮州剌史。

元和十五年。穆宗即位。幸安国寺。观盂兰盆。又盛饰
诸佛寺 按唐书 穆宗
本纪。不载 按旧唐 (第 0019c 页)
穆宗
本纪。元和十五年正月丙午。帝即位。七月乙卯。上幸 …… (第 0019c 页)
寺。纵吐蕃使者观之。

穆宗长庆元年。刘总奏请为僧以私第为佛寺。诏赐
寺额及僧衣。又赐号大觉 按唐书 穆宗
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 (第 0020a 页)
穆宗
本纪。长庆元年二月己卯。幽州节
度使刘总奏。请去位落发为僧。三月甲子。刘总请以
私第为佛寺。乃遣中使 (第 0020a 页)
赐寺额曰报恩。幽州奏刘总
坚请为僧。又赐以僧衣。赐号大觉总是夜遁去幽州。
人不知所之。夏四月庚午。易定奏。刘总巳为僧。三月
二十七日。卒于当道界。赠太尉。长庆二年。幸善因寺。
施僧钱百万。又命景王。待从皇太后幸石瓮寺 按
唐书 穆宗
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 (第 0020a 页)
穆宗
本纪。长庆二
年十月己卯。上由复道。幸咸阳。止于善因佛寺。施僧
钱百万。十一月庚午命景王。率禁军五百 (第 0020a 页)
骑。侍从皇
太后。幸华清官。又幸石瓮寺。癸酉上幸华清宫。迎太
后。即日驰迁太后翌日方还。十二月己未。两军容内
司公主戚属之家。并以上疾痊平。诣寺为僧斋。

长庆三年。赐僧绢二百匹。又赐五百匹 按唐书穆
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 穆宗
本纪。长庆三年八月。
上由复道幸兴庆宫。至通化门。赐持孟僧。绢二百匹。
十一月上御通化门。观作毗沙门 (第 0020a 页)
不见有容服之异。彼
谓我辱。我弃彼荣。则无心之贵愈(〔贵。无心之安愈安矣〕)晋僧史。

悯帝建兴间。 李恒
者。本寒门之子。遇一僧曰。君福将
至。然祸后来。守贫不任者。殃减休至。若带金紫。极于
三郡即止者善矣 (第 0145c 页)
丁。男六十万。不为细变。有诏徐州禁止(是年正月 穆宗
崩敬宗即
位通鉴)


乙巳 敬宗。宝历元年。尚书李翱。字习之。刺朗州。慕
药山惟俨禅师之道。谒见。 (第 0207a 页)
而皆童发毁服。以游于
世。其孰能知之(柳集)

庚子(十五年)

正月帝崩(穆宗即位) 穆宗

辛丑(长庆元年)

三月卢龙节度使刘总。举幽燕二十馀郡归朝。总乞
度为僧。诏可。赐僧衣。号大觉大师。 …… (第 0112b 页)
语。遂
示众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久矣。尔方刻舟。时
号东寺为禅窟焉。

甲辰(四年)

正月 穆宗
崩。敬宗即位○杭州永福寺。刊石壁法华
经成。相国元稹为之记(通论)○时福州古灵神赞禅师。
初参百丈。 (第 0112c 页)
献梁帝佛牙○敕僧绍撰经目四卷○十月
广州何规。采药于豫章胡翼山。遇异人以慧印三昧
经一卷授。规令持与 建安王。
言毕不见(梁弘明集)○释慧
集。精于论学。帝每请开讲。是年卒(本传)○智藏法师。初
游京辇。帝深加礼 (第 004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