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釋家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忧恼即除佛为说
法。各得利益。

** 结集部第十五此别二部(此别二部)

*** 述意部第一

真谛
玄凝法性虚寂。而开物导俗非言难
建。是以不二默训。会于义空之路。一音振
辩。应乎群有之境。自我师能仁 …… (第 0373a 页)
 今汝当布施」
#+END_VERSE


是时长老阿难一心合掌。向佛涅槃处方如
是言。

#+BEGIN_VERSE
「 佛初说法时
 尔时我不见
 如是展转闻
 佛在波罗柰
 佛为五比丘
 初开甘露门
 说四 真谛

 苦集灭道谛
 阿若憍陈如
 最初得见道
 及八万诸天
 闻是得见道」 (第 0375c 页)
宣是法。有赞叹善哉者。当得八清净
行。何谓为八。一言行相应无所违失。二口
言至诚而无虚妄。三在于众会 真谛
无欺。四
所言人信不舍远之。五所言柔软初无粗犷。
六其声悲和犹如哀鸾。七身心随时音声如
梵。会中人闻 (第 0414a 页)
人所。譬如
渴牛不避于死。我实渴于佛法。是以默突听
法。王问言。汝听法时颇有所得不。答言。得
法见四 真谛。
解阴入界及以诸大。皆知无我。
遂得法眼。王闻是语踊跃欢喜。即为作礼。便
唱令言。自今已后不听作障隔。 (第 0466a 页)
世莫识之。而翘敬尊像事同
真佛。每见立像不敢辄坐。劝人造像唯作坐
者。道行遇厄没命救之。后往岭南归心 真谛。
专释禅法大有深悟。末住栖霞安志虚静。往
还自任不拘山世。时往杨都偲法师所。偲
素知道行异礼接之。将 (第 0494a 页)
 随顺令修行」
#+END_VERSE


尔时座中有得道者。佛说偈言。

#+BEGIN_VERSE
「 百千世界中
 满中真金施
 不如一法施
 随顺见 真谛」
又法句喻经云。昔佛在世时。遣一罗汉。名曰
须曼。持佛发爪至罽宾国南山之 (第 0581b 页)
三所。冬室夏堂各各别异。厨坊浴室洗脚之
处。大小圊厕无不备足。问曰。何故如来偏
住此园耶。答曰。依 真谛
师传云。过去第四拘
留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有长者名曰毗沙。此
地广一由旬。纯以金板布地。遍满其上。奉 (第 0592b 页)
。图度非分。退失轮王之
位。怀悲苦切。剧同涂炭之殃。哀斯痛矣。深
可嗟呼。

** 会名部第二

真谛
三藏法师云。于成劫时人寿无量岁。
于住坏劫时人寿八万岁。时有轮王出世。若
减不出。轮王有三。一军轮王 (第 0617b 页)
「 一人一劫中
 积聚其身骨
 常积不腐坏
 如毗富罗山
 若诸圣弟子
 正智见 真谛
 此苦及苦因
 离苦得寂灭
 修习八道迹
 正向般涅槃
 极至于七有
 天人来往生
 尽一切诸结
  (第 0789b 页)
部第三

述曰。迷理不同者。良由众生无始时来流转
生死不能断漏不得出世果。致令十使烦恼
是能障业。四 真谛
法是所障理。言四谛者。一
苦。二集。三灭。四道。具释四谛因果次第大小
同异者。恐文烦不述。今且略释其 (第 0836a 页)
 即时身命灭
 决定能使差
 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
 为差为不差
 作是决定心
 心生大欢喜
 即获见 真谛
 所患得消除」
#+END_VERSE


惟大智之人厌世修道。虽具持戒。内怀定慧。
不现持相。内言 (第 0890b 页)
外。有众生者。拥护彼故。弃舍刀
仗。如是南西北方亦尔。或脱衣裸形。我无
父母妻子。劝进虚妄之言。将为 真谛。
或执
苦行自饿诸邪法等。是名尼揵斋也。若如是
持斋者。亦不获大利。不得大果。无大功德。
不得广布。云 (第 0954b 页)
 即时身磨灭
 决定能使差
 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
 为差为不差
 作是决定心
 心生大欢喜
 即获见 真谛
 所患即消除」
#+END_VERSE


当知众生所有病者。皆由贪瞋我慢为因。从
因有果。得此苦报 (第 0973c 页)
撰。

众经要揽法偈二十一首

右一卷梁武帝时。沙门释道欢撰。

起信论疏二卷

右一部梁太清四年。 真谛
法师出。

众经要抄一部并目录十八卷

右一部梁帝敕庄严寺沙门释僧旻等。于
定林上寺撰出。

华林佛 …… (第 1021b 页)
薮槃豆传一卷 翻外国语七卷

众经通序二卷

右三部十卷。陈朝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
法师拘那罗。陈翻云 真谛。
译出。

雒阳地伽蓝记五卷

右此一部五卷。至元魏邺都期城郡守杨
衒之撰。

五明论(声明=论【宫】 (第 1022a 页)
仁王经二卷 大广智
仁王护国结坛经一卷
金刚般若经一卷 罗什
金刚般若经一卷 流支
金刚般若经一卷  真谛
能断金刚经一卷 玄奘
能断金刚经一卷 义净
实相般若经一卷
理趣般若经一卷 金刚智译
大乐理趣经一卷 …… (第 0362c 页)
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
夫者义不明也)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朝 真谛
三藏译)
慧琳撰

偏袒(坛烂反顺时借用字也说文云衣缝解也音为丈苋反今非此义案经云偏袒者以右膊去衣露 (第 0368b 页)
竹作䇘可以收绳者也今省竹作互
象形中象人手所推握也论文作㸦俗用字也)


* 摄大乘论序(无著菩萨造 真谛
三藏译)慧琳音

图牒(上杜胡反孔注尚书云河图八卦是也五子之歌云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也郑注周礼云图者考绩 (第 0637b 页)
五十

翻经沙门慧琳撰


*
摄大乘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论本三卷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 (真谛)
 玄应
摄大乘释论十卷(笈多)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世亲)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无性)  …… (第 0638b 页)
无阂(下五代反晋灼日外闭日阂广雅云础亦阂也说文亦外闲也从门亥声)

* 摄大乘论第一卷(天亲释论 真谛
译)玄应撰

通敏(眉殒反通洞也敏达也广雅通明彻也敏捷疾也)

披阅(馀说反简阅也小尔雅阅具也具数 (第 0638c 页)
作耰非也)

智恺(开改反郭注尔雅恺乐也)

不𢜽(揆唯反方言云𢜽亦悸字也)

* 起信论 梁真谛


对治(下长离反考声云治理也峙直里反)

心原(鱼袁反原水泉本出也说文作𠫐也从厂从灥音似仙反 (第 0647a 页)
消瘦衣。或称莲华服。或言间色衣。皆随义立名耳。 真谛
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
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


利戟(居逆反字林 (第 0699a 页)
之书。尚多正讹补
阙。若更得此二书。重加校辑。其精密又当何
如固不仅有裨于梵典文义而已也。虽然世
真谛
同归不二之门。文持义持等示一中
之的。因示月以标指。岂入海而算沙。览是书
者果能离边情融性相。何文字 (第 0933a 页)
夜之谈。令诸初心
大士。皆发无上菩提。此一段般若胜缘。皆吾长者宿
愿所持也。慨兹末法。斯道寥寥。求之 真谛。
凡在色相
之閒者。宛若陈人。未尝不拊髀深悼。若夫揭疑雾于
性天。索玄珠于智海。非长者罔象之手。谁可当 (第 0560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