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慧远宋 1103 — 1176
慧远
号瞎堂
眉山金流镇彭氏子。
年十三。
𨽻药师院为僧。
听习经论。
弃而依灵岩
徽公。
微有省发。
圆悟领昭觉。
师即之闻。
庞居士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因缘。
大悟
仆于众。
众掖之。
师乃曰。
吾梦觉矣。
自是机锋峻发。
众目为铁舌
圆悟顺寂。
师东下。
屡迁名刹。
虎丘
奉诏住皋亭崇光。
孝宗留心空宗。
召师入对选德殿
或入内观堂见。
必延坐进
师而不名
礼数视诸师有加。
上曰。
前日睡中。
忽闻钟声遂觉。
未知梦与觉如何。
师曰。
梦觉无殊。
心不动
上曰。
梦幻既非。
且钟声从何处起。
师曰。
从陛下问处起。
上曰。
然则毕竟如何。
免得生死。
师曰。
不悟大乘。
终不能免。
曰。
如何得悟。
师曰。
本有之性磨之。
岁月自然得悟。
曰。
悟后如何。
师曰。
悟后。
始知今日问答皆非。
曰。
一切处不是后如何。
师曰。
脱体现前。
更无可见之相。
上首肯之。
赐号佛海禅师
一日车驾幸其室。
室挂行道影。
上指问师曰。
此是水墨空尘。
而真者安在。
师叉手近前曰。
春气和暖。
恭惟圣躬万福。
上大笑。
因书赞焉。
师一身系法门之望。
奇言妙句。
传播诸方。
学者云奔川委。
视师所在为归正。
一佛出世
乙未秋
示众曰。
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
闹处莫出头。
冷地着眼看。
明暗不相干。
彼此分一半。
一种作贵人教。
谁卖柴炭向汝。
道不可毁不可赞。
体若虚空没涯岸。
相唤相呼归去来
上元定是正月半
都下喧传而疑之。
至期诸王卿相皆至。
师升座说法。
遂入方丈扄闭。
师旧蓄一猿。
颇驯狎因衣之。
命曰猿行者。
久之。
众窥窗隙声息并无。
惟见猿持卷侍侧。
亟入师已逝矣。
猿书。
乃辞世偈也。
偈曰。
拗折秤锤。
掀翻露布。
突出机光。
鸦飞不度。
七日颜色不变。
塔全身于寺之乌峰
万玉山明 1429 — 15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9—1520 【介绍】: 湖广罗田人
初名福敦
出家为僧,释名道玑。
后为道士号玉山
研习丹经,兼通占候、符水等术。
精于医。
画竹亦雅有清趣。
弟子陶仲文言之于世宗,赠号清徽神霄演法真人。
杨最明 1475 — 1540
维基
杨最(1475年—1540年)字殿之号果斋四川射洪人
明朝官员。
官至太仆寺卿。
治《诗经》,行二,由国子生中式丁卯(1507年)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八名举人,年三十四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十三名,第二甲第一百二名进士
工部主事
历官都水司郎中,治水有功。
嘉靖元年,出京为宁波府知府,调任黄州府
八年(1529年)九月升任河南按察司副使,调云南十二年五月辽东苑马寺卿十四年十月以平辽阳广宁乱军功升一级,历升陕西左布政使十八年十月入京为太仆寺卿。
当时明世宗好神仙之术,重用陶仲文等方士。
杨最上谏曰:“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兖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
”帝大怒,立下诏狱,被廷杖而死。
朝中大臣因此震慑,争相谄媚方士。
周天佐有《哭杨太仆》诗。
隆庆元年,追赠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盛端明明 1476 — 15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0 【介绍】: 广东饶平人字希道号程斋
弘治十五年进士
检讨
累迁右副都御史,督粮储南京
后被弹劾罢职家居。
自言能炼长生丹药。
陶仲文荐,并得严嵩之助,召为礼部右侍郎
寻进礼部尚书
但食禄不治事,供奉药物而已,士大夫以之为耻。
维基
盛端明(1470年—1550年)字希道号程斋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人,军籍。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解元。
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会试121名进士,选庶吉士正德六年(1511年)九月翰林院检讨十四年八月浙江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致仕家居。
世宗即位,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年十一月南京尚宝司卿六年十月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读八年四月进讲孟子时,词气迫促,被侍班给事中刘世扬等弹劾,调南京尚宝司卿
九年二月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升南京太常寺卿十二年二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被弹劾罢官,家居十年。
嘉靖间世宗好长生之术,盛端明自称通晓药石,通过陶仲文进献长生药,权臣严嵩,召为礼部右侍郎二十四年闰正月以病告归。
不久起拜工部带俸尚书二十五年八月礼部尚书二十七年八月太子少保,皆与顾可学一并任命。
二人皆不务政事,只是供奉药物。
盛端明本负才名,却以献药加官进爵,士人以为耻。
盛端明心有不安,二十八年正月以年老引疾去,二十九年七月卒于家,年八十一。
朝廷赐祭葬,谥荣简
隆庆初年,因党陶仲文褫官夺谥。
明史》入佞幸传。
徐江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六桥
正德六年进士
尚宝卿
工真、草法,世宗爱其书,御制诗文,必命书之。
性直敢言,夏言曾铣受祸,无敢白其冤者,江山首上疏申救。
陶仲文、段朝用从方术得幸,江山力辨其奸。
冯恩系狱中,子行可刺血写疏,自缚阙下,江山力赞通政为引奏,得末减。
何城明 1500 — 1564
维基
何城(1500年—1564年)字叔防号月梧陕西省绥德卫官籍江西萍乡县人,世居榆林卫,官籍。
正德年间何城父亲何炫在江淮为盐商,入籍扬州府江都县
其父在扬州经商,于是定居于江都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陕西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名,廷试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进士
工部观政,选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历官兵部武库司主事提督武学,降安州添注同知,筑堤捍御水患,民号“何公堤”。
徽州府同知,升工部虞衡司郎中监督改建圜丘
嘉靖二十年(1541年)奉敕至黄州府,建御书楼,命陶仲文祝延圣寿。
次年武昌府知府
楚世子朱英耀与心腹指挥甘玉海谋叛,何城察觉之后,先发制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告发,并杀甘玉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山西潞安兵备副使,分巡冀南道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计官员,何城罢黜,返回江都
倭寇猖獗,何城建议修筑外城防御。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卒。
陶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黄冈人字廷献
嘉靖五年进士
累官山西按察使,所至称平。
陶仲文以方术得幸,欲附己,不为所动。
龚可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嘉定人
曾为道士
陶仲文得进,官太常博士
世宗命入宫教宫人习法事。
官至太常少卿
中官所恶,下诏狱杖死。
朱厚爝明 1507 — 15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51 【介绍】: 宗室
英宗曾孙。
初封安邑王嘉靖五年徽王位。
在位擅作威福。
陶仲文以道术得帝宠遇,厚爝乃极力交结之,仲文为其言于帝,得封为太清辅玄宣化忠道真人
卒谥恭
朱隆禧明 ? — 1556
维基
朱隆禧(?
—1556年),字子谦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进士
历官顺天府,大计考格被撤职。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陶仲文太和山隆禧邀至其家,请其代为进献长生秘术及所制香衲。
陶仲文还朝,上奏。
世宗大喜,赐白金、飞鱼服。
朱隆禧入朝谢恩,因大计罢免的閒官按例不能起复,世宗加封其太常卿致仕。
居二年,加礼部右侍郎
死后,又破例给予恤典。
隆庆初年,追夺官职。
徐学诗明 1517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67 【介绍】: 浙江上虞人字以言号龙川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刑部主事,历郎中
俺答京师,既退,诏陈制敌策。
学诗疏言严嵩父子罪恶,谓“罢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外患自无不宁。
世宗读之颇感动,而方士陶仲文学诗以私怨谋报复,竟下狱削籍。
隆庆初南京通政司右参议,未之官,卒。
学诗同里叶经谢瑜陈绍先后劾时称上虞四谏
有《石龙庵诗草》。
维基
徐学诗(1517年—1567年)字以言号龙川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进士出身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科会试第八名,二甲四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职刑部江西司郎中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逼近京师
蒙古军退,世宗下诏邀廷臣陈述退敌之策。
诸臣多以细枝末节应付,徐学诗则愤然表示:“大奸秉国,是祸乱之根本。
乱本不除,岂能攘外患?
”于是他上疏称:世宗在看过奏章,颇为感动。
然而方士陶仲文向皇上密言称,严嵩是孤立尽忠,而徐学诗乃携私怨报复。
世宗大怒,投徐学诗入诏狱。
严嵩感到不自安,以退为进,得到世宗慰留。
徐学诗终被削籍归里。
叶经谢瑜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徐学诗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
未上任卒,赠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