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冯铨明末清初 1595 — 16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72 【介绍】: 明末清初顺天涿州人字振鹭
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天启间谄事魏忠贤,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以忤忠贤意罢官。
崇祯帝治阉党,论杖徒,赎为民。
入清,受摄政王多尔衮征用,以大学士原衍入内院佐理机务。
官至中和殿大学士
顺治八年,曾被罢斥,旋仍被起用。
康熙间卒,谥文敏,旋被削谥。
维基
冯铨(1595年—1672年)字伯衡又字振翁号鹿庵
直隶涿鹿中卫籍(今河北涿州市昌黎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两朝皆官至大学士
冯铨为蓟兵备道冯盛明之子。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春坊赞善谕德,转少詹事
天启间附和魏忠贤,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充《三朝要典》总裁官
礼部侍郎,协办东阁太学士,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回籍閒住,崇祯元年(1628年)削籍,家居十七年
清顺治元年(1644年),受多尔衮徵用,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
后累官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学士,加少师太子太师
上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与谢升议定郊社、宗庙乐章。
曾参与《三国演义》翻译成满文的工作,1650年刊印。
顺治十三年以年老离职,仍留备顾问。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卒于涿州
谥文敏
侯世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榆林卫人
由世职累官凉州副总兵
辽事急,擢总兵官,勇敢强悍,先后为熊廷弼袁应泰所倚任。
辽阳陷落时,力战受重伤。
后历镇固原山海关、宣府。
崇祯二年京师,兵溃,被谪戍边,九年京师戒严,率子弟从军,得免戍还籍。
十六年李自成榆林,与子固守,城陷被俘,死。
赵楫明 1545 — ?
维基
赵楫(1545年—?
),字汝进号用吾顺天府大兴县民籍,浙江山阴县人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四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三百六十五名,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
初授知县万历五年七月考选山东道试御史六年巡按陕西,九年冬十一月巡按河南,十年升四川参议,十一年三月调山东,十三年二月升湖广副使,二十年七月山西副使、备兵宁武道,升陕西右参政榆林兵备,二十三年十一月以军功升按察使,二十五年五月以延绥捷功升一级,任本省右布政使副使,照旧管理榆林中路兵备
二十八年七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兼管备倭,三十年十二月右副都御史仍旧巡抚,三十三年十一月以蓟辽昌保四镇大阅八事,升兵部右侍郎,荫一子入监读书,给与应得诰命。
三十六年六月因将辽东开拓宽奠等六城堡军民当作逃民,给帖驱逐六万四千馀家,又遭女真奴虏残蹂,被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弹劾,辽东巡按御史熊廷弼奉命勘查得实,遂停职候代。
任家相
任家相(生卒年不详) 明代诗人。
字白甫号心葵
湖北江夏人
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授婺源教谕,迁翰林院待诏,曾任福王讲官,再迁工部司务
任家相诸生时与郭正域齐名,与同籍熊廷弼、贺逢胜等并称明代江夏七贤士”。
有《云龙阁集》。
卒后入乡贤祠。
任家相辅助孙承荣纂辑黄鹤楼》,后主编《黄鹤楼集补》并撰《黄鹤楼集补纪事》;另有《黄鹤楼赋》及七古《仙枣行和郭太史韵》等存世。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任家相字白甫明代江夏人
诸生时,与郭正域齐名。
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
婺源教谕,迁翰林院待诏
任福王讲官
后迁工部司务,卒于官。
熊尚文
维基
熊尚文字益中号思城江西丰城县人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历官福建提学佥事湖广督学、浙江参议等,官至工部右侍郎
督学湖广期间,江夏贺逢圣熊廷弼皆得其赏识。
张鹤鸣明 1551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35 【介绍】: 凤阳府颍州人字元平
万历二十年进士
历城知县,移南京兵部主事
天启初兵部尚书
辽东经略熊廷弼不和,意气用事,令巡抚王化贞勿受廷弼节度,致广宁失守,几尽失关外地。
言官纷劾,谢病归。
旋又起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滇等省军务
崇祯嗣位后,罢去。
后义军破颍州,被杀。
维基
张鹤鸣(1551年—1635年)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河南都司颍川卫军籍,直隶凤阳府颍州(今安徽阜阳市阜南县)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告老还乡后,于李自成兵乱中殉难。
善诗文,有「趵突泉诗」流传至今。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河南乡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式丙戌科会试,因父病驰归,未就殿试。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
山东历城知县,值“矿使四处扰民,公力抗陈珰。
”“凡便民兴利之事,鹤鸣无不为之。
”离任后,历城人怀其德,建「仙令祠」祀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南京兵部主事,升吏部郎中,留曹管事。
三十一年丁母忧三十四年服除,补礼部祠祭司郎中
三十五年七月山东副使,分守济南道
三十八年三月陕西右参政兵备临巩。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升陕西右布政使,同年八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兼督理湖北湖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大破红苗,擒贼首老蜡鸡,威名甚著。
天启元年(1621年),升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边军务,赴任中途,召还回朝,佐理兵部事。
同年兵部尚书王象乾出督蓟军务张鹤鸣遂升兵部尚书,视侍郎事。
辽东经略熊廷弼张鹤鸣有隙,遂大力支持辽东巡抚王化贞
熊廷弼请付二十万金为军,张鹤鸣不予,专庇王化贞,边疆事大坏。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廷议熊廷弼王化贞二人去留,张鹤鸣依然主张撤换熊廷弼,专任王化贞
廷议完,王化贞已经放弃广宁驻地逃跑。
张鹤鸣内惭,且惧罪,自愿前往辽东,诏加太子太保,赐蟒玉及尚方剑。
而拖延不行,又逗留十七日,始抵山海关
每日只是下令捕捉间谍,用财物诱惑蒙古炒花、宰赛诸部。
延宕数月后,就告老还乡,由王在晋接任。
归乡后,住颍州古楼北张家胡同。
天启六年(1626年)春魏忠贤当政,张鹤鸣起为南京工部尚书
十二月安邦彦未灭,张鹤鸣先前有平苗功,改偏沅巡抚七年(1627年)兵部尚书总督四川贵州云南湖广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赐尚方剑
同年崇祯帝嗣位后,被弹劾,诏加太子太师致仕还乡。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十一日李自成军攻陷颍州,八十五岁的张鹤鸣被缚倒悬于树,大骂而死,其次子张大壮,与弟张鹤腾张鹤龄皆死,诏令以尚书之礼葬之。
颜文选明 155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国府宣城人字巽之
万历十四年进士
户科给事中,尝疏请建储,措词颇激。
后以力荐邹元标,被谪外,卒。
维基
颜文选(1552年—?
),字巽之号叠阳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军籍。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应天乡试八十八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四十八名,登三甲第七十七名。
大理寺观政,授湖广江夏县知县
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十五元宵夜颜文选家有酬神赛戏,有泾县童生张载通在看戏后被殴伤致死,传闻是颜家的家丁所为。
宁国府学的众多童生听闻张氏被殴致死,群情激愤,带头包围颜宅,又有无赖跟进颜家劫掠财物。
事后提学御史熊廷弼将此案呈报,主张将闹事的童生禁考,不许获得生员的资格。
万历皇帝同意。
南京户科给事中,在谏垣十一月,上疏达十三次,其请建国储疏尤激切。
会推邹元标府丞久不下,疏力请,上怒其结党营私,市恩外谪。
居家期间,颜氏曾为唐骆宾王骆丞集》作注。
卒后赠光禄少卿
李怀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大同人
由世荫官都指挥佥事,掌山西都司
万历中迁定边副总兵,勇敢有谋,屡平边患,延绥人为立生祠。
甘肃副总兵,边人恃以无恐。
辽东后,与熊廷弼不睦,引疾归。
刘道隆明 1557 — ?
维基
刘道隆(1557年—?
),字麟原号起南湖广承天府潜江县人,民籍。
万历十三年乙酉乡试八十一名,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三十六名,登三甲第五十九名。
都察院观政,任直隶江都县知县
兵科给事中,转刑科给事中,处言路四月,疏凡十数上。
以争拾遗,引嫌家居七年。
起补兵科,再转吏科,复去位。
神宗中叶以来,朝野之问局凡屡变,门户之说纷纭水火,工科给事孙善继拜疏竟去,道隆继之,王元翰顾天埈李腾芳陈治则先后去吏科,纠擅去诸臣,命削善继籍,道隆等各降秩。
泰昌改元,凡老成人起田间,除隆光禄少卿,迁通政参议,转右通政,疏荐高邑赵南星德清葛寅亮,温旨嘉纳,次第擢用。
疏救熊廷弼,谓司马左袒抚臣王化贞,妄引一二不根语,欲坐经略逆谋,与兵部驳击。
不报。
遂引疾致仕。
隆居乡严气正性,邑中兴除大故,不辞艰,不避谤,如条议浚河筑堤事宜,一邑永赖。
于立朝去就间,尤有古大臣之风。
卒年六十七,祀乡贤
冯上知明 1559 — 1617
维基
冯上知(1559年—1617年)字元靖号蘅洲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军籍。
进士出身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初授安肃县知县,擢户部主事,调兵部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典试湖广,得熊廷弼等人,再调吏部
二十六年三十二年,两充同考官,所取士皆一时名俊,京师有桃李春官之誉。
二十六年御史赵文炳劾其受麻城县知县游朋孚二百金为其游说,免官家居。
丁父忧,服阕,起南工部,升户部郎中
丁母张太安人忧,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服阕,起北户部郎中,升光禄寺少卿,以劾归。
郭巩
维基
郭巩直隶永平府迁安县人
晚明官员。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十一月刑科给事中姚若水册封建德朱常沄。
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南京兵科给事中天启元年三月疏论旧经略熊廷弼丧师误国,假病欺君,并以票拟起用罪辅臣刘一燝以同声附和,罪科臣陈所志,乞俱赐罢斥,上切责,夺俸半年,寻以论沮用熊廷弼之罪,降一级调外任。
六月陕西按察司知事添注。
二年五月复原职九月复除户科给事中
三年二月福建道御史周宗建相讦,不久给事中刘弘化御史方大任等亦纷纷疏攻郭巩弘化等党熊廷弼,谋为脱罪;宗建等亦讦交结近侍魏进忠,住其甲第,上疏自理,且乞廷辨,上切责等,各夺俸三月
六月郭巩被外派册封吉府长沙王朱常淠并继妃徐氏,十月大理寺左寺丞四年京察去职。
五年二月大理寺丞徐大化举荐,以原官起用。
六年二月大理寺左少卿六年闰六月太常寺卿八月兵部右侍郎十二月本部添设左侍郎,未任告病
七年八月被令冠带闲住。
庄烈帝定魏党逆案,被削籍为民。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清兵攻拔迁安郭巩逃入京师,奏乞师,自述拒受清军聘任职,且上所撰《却聘书》作证。
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其书称大金非法,命下狱论死。
久之,崇祯八年被遣戍广西横州
赖良佐
维基
赖良佐号玄水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江西乡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初授德化县知县,调繁宣城县
天启二年四月考选,授兵科给事中,疏劾兵部尚书张鹤鸣王化贞而力为主战,令之不受经略节制;雠熊廷弼而不与关上兵,且挠其三方布置,封疆破坏,谓鹤鸣宜与二臣同罪。
疏陈四事:一谓款虏之区画宜周、一谓平蜀之善后宜策、一谓剿妖之调遣当酌、一言黔省之救援当速。
三年六月册封正使,与中书舍人陆一骥册封益府嘉祥王朱由妃唐氏。
刑科右给事中四年侍养归,五年十二月为山西道御史刘弘光参劾削籍。
崇祯元年三月复官,补给诰命。
赵时用
维基
赵时用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初授南安县知县,调闽县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考选,授户科给事中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升本科右给事中十一月吏科左给事中巡视京营,二年二月掌本科印,五月六垣合疏弹劾首辅沈㴶,被下旨切责。
十月中书舍人李芬册封益府仁化王朱慈㶧。
三年二月兵科都给事中十月太常寺少卿五年十月南京云南道御史梁克顺弹劾与周朝瑞党荐熊廷弼,被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恢复官职。。
尤世功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陕西榆林卫人
万历间武举人
历官沈阳游击
天启初,累擢总兵,守沈阳
熊廷弼所倚任。
清兵破沈阳,战死。
袁应泰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陕西凤翔人字大来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临漳知县,筑长堤御漳水
河内,凿太行山,引沁水灌田数万顷。
工部主事
泰昌元年,累擢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为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
天启元年辽阳之战,清兵破城,应泰佩剑印自缢。
维基
袁应泰(?
—1621年),字大来号位宇陕西凤翔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临漳知县,任内筑长堤四十馀里,捍禦漳水,溉田数万顷,使邻近的州县也享其水利,治绩冠绝两河(河南河北)。
工部主事
后又升任兵部武选郎中,任内清理了数百个假冒世职骗取恩赐的人。
后来又被下放地方出任淮徐兵备参议
当时山东正值大饥,袁应泰开设粥厂救济流民,并以工代赈,使饥者尽得食。
应泰又挪用了额外税收和漕运杂费去赈济灾民,故而被户部弹劾他擅自使用官粮,因而袁应泰放弃升迁的机会以疾辞职回乡。
万历四十六年十月,起用河南右参政明年三月又升为永平兵备按察使,任内练兵缮甲,修缮永平城防,又积极支援关外所需的饲料、火药供应,深受时任经略熊廷弼的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升至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
一个月后,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处理民政号称「精敏强毅」,但为人不知兵事,规画颇疏,刚上任便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蒙古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非常反对,但袁应泰不听。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后金军队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等出城野战,战败而还,沈阳城也因之前投降袁应泰的内应叛将叛卒充当了后金内应而沦陷,而赶往救援的总兵陈策、童仲揆等也在浑河之役中战死。
得知消息的袁应泰于是下令集结各处军队于辽坚守,又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果然以大兵来攻,袁应泰先是和总兵侯世禄、朱万良等出城五里野战,但惨败而回,后金军队又陆续击败诸将兵。
袁应泰于是回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固守,但不少官员开始私下逃跑,人心已散。
后来清军再攻城并从成功从小西门涌入,在辽阳城东北镇远楼督战的袁应泰知道大势已去,便向张铨说「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说罢随即自缢而亡。
他的仆人唐世明也纵火焚楼殉主而死。
朝鲜则误传为自焚而死。
所部巡按张铨按察使昌国等被俘,不屈而死。
高邦佐明 ? — 16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 【介绍】: 山西襄陵人字以道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寿光知县,教民垦荒。
永平知府,浚滦河,筑长堤。
天启元年辽阳破,起参政,分守广宁
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不合,邦佐知辽事必败,乞归报允。
后金兵渡辽河,攻广宁化贞弃城先逃,邦佐以为一日未去,则一日为封疆臣,自缢死。
维基
高邦佐(?
—1622年),字以道山西襄陵人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授寿光知县招抚流民三千户。
后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
后出守永平知府,修筑运河等。
后在天津训兵,担任陕西参政
后被弹劾归乡。
天启元年辽阳被清军攻破,高邦佐被重新启用并担任参政,分守广宁
其以家母年八十有余,哭泣不肯离去,其母指责其应当以大义,于是赴任。
当时熊廷弼王化贞两人关系紧张,高邦佐料到辽宁战事必败,于是屡次请求回乡。
而当请求经允许时,王化贞已经弃广宁逃跑。
众人对高邦佐说,既然已经请辞得准,就当然可撤退到山海关了。
高邦佐呵斥道:“我一日没有离开,就还是封疆大臣。
”晚上修书至老母诀别,并派遣士兵到熊廷弼处,说“虽然广宁城乱,但是清军尚不得知。
请务必带兵进入斩杀几人,人心自然平定。
如果您不来,就请授兵于我去赴难。
熊廷弼不采纳,却和王化贞一同逃跑了。
高邦佐仰天大叹,对属下哭道:“巡抚经略都逃走了,大势已去了。
松山是我的守地,我应当死于此。
你们离开告诉我母亲吧。
”于是向西拜谒朝廷,再南拜谒母亲,随后自尽。
其仆人高永说:“主人死了,怎么可以没有随从呢?
”于是在旁边也一同自尽。
后赠公光禄寺卿,再赠大理寺卿谥忠节,赐祭葬。
高邦佐张铨何廷魁都是山西人,后诏书在宣武门外建造祠堂,命名“三忠”。
沈有容明 ? — 1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24 【介绍】: 宁国府宣城人字士弘
万历七年武举人
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多有斩获。
又从福建巡抚金学曾屡败倭寇,历官温处参将
天启元年沈阳、辽相继为后金所取。
熊廷弼擢其为都督佥事、登莱总兵官,以御后金
四年告老归乡。
韩爌明末清初 1565 — 16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1644 【介绍】: 山西蒲州人字象云
万历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编修
四十五年礼部右侍郎
光宗即位,拜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光宗病笃,与方从哲刘一燝同受顾命。
中外倚之。
每事持正,屡忤魏忠贤
忠贤势益张,乃诬劾之,削籍归。
又假他事坐赃二千,破其家。
崇祯初复故官,为首辅。
定魏党逆案。
寻引疾罢归。
为人慎重,引正人,抑邪党。
李自成军破蒲州,胁令出见。
寻愤郁卒。
维基
韩爌(1565年—1644年)字虞臣号象云山西蒲州(今永济)盘底村人,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历官庶吉士少詹事东宫讲官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礼部右侍郎
泰昌元年(1620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天启元年,上书请求开经筵、发内帑等俱得到明熹宗允许。
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妄兴汪文言狱,杨涟愤而参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忠贤惊恐,求韩爌解救,韩爌不应。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杨涟左光斗同日死于狱中。
同年,遭魏党李鲁生弹劾,韩爌去职,后又被诬陷贪赃白银二千两,倾家荡产,家人也被打死了,韩爌只能居先人墓地。
崇祯元年(1628年)明思宗即位后,十二月,再召为首辅。
韩爌与天主教人士如徐光启汤若望有往来,家族中有领洗入天主教者。
出任首辅期间,主持了钦定阉党逆案,又曾反对兵科给事中刘懋的裁驿之议,并向崇祯帝进言收敛了熊廷弼的遗骸。
崇祯三年(1630年)因门生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事被罢职,正月十五日上疏辞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蒲州,挟持韩爌孙强迫见面,韩爌不得不出面。
不久忧愤卒,年八十岁。
张修德明 ? — 1625
维基
张修德(?
—1625年),字念祖号凤芝河南开封府太康县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河南乡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户部观政三十三年南乐县知县四十二年宁津县四十三年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四十六年广东道御史巡按山东
天启元年(1621年),以疏论辽东经略熊廷弼,被降三级,本年降山西布政司照磨二年起补四川道御史,同年监试武场,三年太仆寺少卿五年卒。
佟卜年明末 ? — 1625
维基
佟卜年(?
—1625年),字八百号观澜定辽中卫(今属辽宁省辽阳)人,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南皮县河间县知县,勤俭廉洁,爱惜人才,天启初,迁四川夔州府同知,未至,经熊廷弼荐为登莱监军佥事,被诬私通建州后金),被捕入狱而死。
曾作《幽愤录》,以抒胸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