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顾宪成明 1550 — 16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12 【介绍】: 常州府无锡泾里(今无锡锡山区张泾镇)人,字叔时别号泾阳
万历八年进士
户部主事
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
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
在里与弟顾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
崇祯初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
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王道明 1487 — 15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7—1547 【介绍】: 山东武城人
正德六年进士
请补学职,得应天府教授
累官为吏部主事
方献夫荐其学行,历国子祭酒,甚受诸生拥戴。
官终吏部右侍郎
有《易诗书大学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甫武城人
正德辛未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文定顺渠文录
维基
王道(1487年—1547年)字纯甫号顺渠山东武城县人,军籍,心学家。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山东乡试第四十七名,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进士
王守仁门生。
王道翰林院庶吉士
山东盗贼数起,王道欲携家人去南方避居,申请调南方为官,后获准,改任应天府儒学教授
南京礼部主事,改吏部验封司主事,前后在吏部十年
大学士方献夫推荐,擢春坊左谕德,坚辞获准,以病归。
一年后,起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不久又以病乞归获准,家居十三年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起为南京太常寺卿,尚未履任,又迁南京户部侍郎,随即改礼部侍郎
官至吏部右侍郎,卒于任。
礼部尚书谥文定
桂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池州府贵池人
以文名。
正德中江西广信府同知,剿灭宸濠支党。
嘉靖间,从王守仁镇压断峡瑶、僮民起事,升思恩知府
华云明 1488 — 15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60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从龙号补庵
邵宝王守仁学。
嘉靖二十年进士
户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郎中,乞归。
有《锡山先贤录》。
人物简介
华云(1488-1560)字从龙号补庵无锡人
嘉靖年间进士
户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郎中
性豪爽,喜接引人才,严嵩用事,遂乞致仕归。
筑真休园,藏法书名画甚富,工文辞,著有《勾吴集》五卷(万历刻本)。
有《绿云窝集》。
维基
华云(1488年—?
),字从龙号补庵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民籍。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顺天府乡试第七名举人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五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进士
官至南京刑部郎中
刘邦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安福人字君亮号师泉
诸生
王守仁之学,与从兄刘文敏及弟侄九人往谒而师事之。
丁父忧,服阕不复应举。
嘉靖七年提学副使赵渊迫之应试,乃中举人,授寿宁教谕,升嘉兴府同知,寻弃官归,年八十六卒。
唐尧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南昌人字士良
少从王守仁学,有才名。
嘉靖七年举人
湖州府通判,迁桂林府,设计擒骚乱之土司
杭州府同知,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备兵台严。
用戚家军连破来犯之倭寇。
有《雨余阁笔》。
黄直明 1489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金溪人字以方号卓峰
受业于王守仁
嘉靖二年会试,主司发策诋守仁之学,不阿主司意,编修马汝骥奇之,遂中式。
漳州推官,废境内淫祠,易其材以葺桥梁公廨。
疏早定储贰,贬沔阳判官
又以抗疏救杨名,编戍雷州卫
赦还卒。
有《望莱集》、《还江集》。
维基
黄直(1489年—?
),字以方号卓峰江西承宣布政使抚州府金溪县(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军籍,同进士出身
早年求学于王守仁
正德十一年(1516年)江西乡试中第七十七名举人
嘉靖二年(1523年)会试中,主司发策极诋王守仁的心学,黄直与同门欧阳德不阿附主司官的意思,翰林院编修马汝骥很赞许两位,一并中式。
黄直进士后,立即上疏陈述“隆圣治、保圣躬、敦圣孝、明圣鉴、勤圣学、务圣道”六事,后授漳州府推官
当时漳州尚鬼神之说,其任内毁坏境内各种邪教。
监察御史诋毁其,送吏部降至。
其在路途即上疏请嘉靖帝早日确定储君,招致嘉靖帝大怒逮捕。
后释放,贬为沔阳判官,曾署崇阳县知县,有惠政父丧丁忧,除服后,恰逢杨名黄宗明下狱,其上疏论救,嘉靖帝大怒,命逮捕下诏狱拷问,后,编戍雷州卫
虽之后释放,久之去世。
隆庆初年,赠光禄寺少卿
郭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新建人字东旭
师事王守仁,后遇宁王朱宸濠之叛,家遭兵火。
叛乱平,守仁给以逆产,固辞不受。
后以明经举荐入仕,任归化县学教谕
有《大学中庸问答》。
周希圣明 1551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35 【介绍】: 湖广零陵人字维学号沅汀
万历十七年进士
任华阳知县
旋擢山东道御史,具疏极言宫扇倍取之弊,忤阉珰,谪灌阳典史
就官未几归,杜门校刊王阳明文集。
累官南京户部尚书
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阉党,牵连削籍。
维基
周希圣(1551年—1635年)字惟学号元汀,湖广永州府零陵县军籍,进贤乡涧头岩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初授四川华阳知县十九年辛卯分校蜀闱。
吐蕃,督饷有功,钦赐银两。
行取山东道御史,因宫扇累民,疏谏忤旨,谪广西灌阳添注典史,因奉台檄较王阳明书稿。
辞职归乡,家居十八年,以资望荐起太仆寺丞,改尚宝司丞,升光禄寺少卿
四十三年乙卯典试陕西四十四年丙辰册封益府,升通政司右通政
四十七年己未殿试读卷
泰昌元年(1620年),熹宗即位,升南京光禄寺卿,迁南京大理寺卿,寻转南刑部右侍郎
天启五年(1625年)南京户部尚书,荫一子。
因好友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下狱,希圣南都声援,为魏所忌,十二月指使刑科给事中苏兆先弹劾,遂被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起用名德旧臣,以年老不赴,遂复原官致仕,仍给与应得诰命。
八年(1635年)卒,年八十五,崇祀乡贤
有四子,长子周自稷,以荫官至顺天府通判;次子周自发、周自太、周自公,俱庠生。
周希旦字惟思,以明经授德安训导,转万县教谕,致仕归里,诗酒自娱。
黄佐明 1490 — 15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66 【介绍】: 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
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
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
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
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
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全粤诗·卷二二五
黄佐(一四九〇 — 一五六六)字才伯号泰泉
香山(今中山)人。
明武宗正德五年(一五一〇)解元,十五年(一五二〇)进士明年世宗即位始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守仁亦称其直谅。
还朝,会出诸翰林为外僚,除江西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
闻母病,引疾乞休,不俟报竟去。
被逮问,以为亲受过,于情可原,乃令致仕。
家居九年,命以编修司谏,寻进侍读掌南京翰林院
召为右谕德,擢南京国子祭酒
母忧除服,起少詹事
因与首辅夏言不合,辞官归,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讲学其中,人称泰泉先生
善诗,有粤中昌黎之称。
弟子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等亦以诗名。
年七十七卒。
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佐平生著述甚丰,有《泰泉》等三十馀种,二百六十馀卷。
明史》卷二八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八有传。
黄佐诗,存于《泰泉》,有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等重刻本(简称康熙本),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行刊本(简称嘉靖本),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康熙本与嘉靖本、四库本各卷内诗之次序略有不同,而以康熙本收诗最全。
今以康熙本为底本,校以嘉靖本、四库本。
底本未收而嘉靖本、四库本所收之诗,斟酌其原来卷内次序,附于各卷之中。
字才伯香山人
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
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
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
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礼部侍郎谥文裕
有《泰泉》六十卷。
(《四库总目》: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
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
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
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溪为联衿。
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
大軎,主其策。
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
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
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
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
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
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
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
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
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
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
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
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
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
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
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
」今刻《泰泉》,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才伯亦窥见格律。
」 《静志居诗话》:文裕撰体颇正,而取材太陈,故格虽耸高,而气少奔逸。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
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
」持论甚精。
泰泉》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维基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人,祖籍江西筠州(今高安),学者,进士出身
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岁的黄佐中式庚午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次年庶吉士,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嘉靖十年(1531年)广西按察司佥事,修成《广西通志》。
因母病辞官归家,拜师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得到王守仁称赞,“家居九年,简宫僚”。
嘉靖十三年(1534年),起用为南京翰林院编修詹事司谏
后任江西佥事广西学督等职,因论河套事与大学士夏言不合,弃官归养。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二十二日卒,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黄省曾明 1490 — 15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40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
黄鲁曾弟。
通《尔雅》。
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
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
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字勉之苏州人
五岳山人集。
陈让明 1491 — 15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54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原礼号见吾
嘉靖十一年进士
绍兴府推官,擢御史
以上书言章圣太后合葬事,被黜为民。
为学,既尊朱熹,又信王守仁,称之为宋儒之忠臣益友。
有《见吾集》。
维基
陈让(1491年—?
),字以礼(又字原礼),号见吾陈琛族弟。
福建晋江人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
嘉靖十一年(1532年)联捷壬辰科会试五十二名,廷试三甲一百三十五名进士,授绍兴府推官十六年四月选任监察御史巡视东城,曾弹劾建昌侯门客刘东山而下狱,仍然继续上疏,嘉靖帝最终查明,诛杀刘东山,恢复陈让官职。
十七年巡按直隶,但因上疏论皇后合葬同陵事,在十二月被削职为民。
隆庆改元,赠光禄少卿
著《见吾选稿》。
刘文敏明 1490 — 15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72 【介绍】: 江西安福人字宜充,一作直充号两峰
诸生
弃科举,一心治学。
读《传习录》而好之,遂与从弟刘邦采等共拜王守仁为师,穷研心学。
有《论学要语》。
吴廷翰明 1490 — 15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90—1559 【介绍】: 庐州府无为人
字崧伯号苏原
正德十四年举人十六年进士
历任兵部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郎中
出为广东佥事,后任浙江山西参议
中年即辞官归里。
早年曾上书王守仁,又与其门徒欧阳德辩论。
后受王廷相影响,反对程朱理学。
其七言律诗疏爽俊朗。
有《湖山小稿》、《苏原全集》等。
维基
吴廷翰(1491年—1559年)字崧柏又字嵩伯崇伯别号苏原别署苏原居士苏原山人
中国明朝哲学家、政治人物。
南直隶无为州(今安徽省无为县)人。
濡须吴氏四世吴景昭之长子。
吴廷翰十二岁时学习《易经》,补县学生员。
当时吴景昭督遣备至,吴廷翰婉为承顺,名声鹊起。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为府守向公、督学林公所知,都非常赞赏他,次年吴景昭命他改学《礼记》,长进明显。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举,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
历任兵部主事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郎中
吏部铨选时因为推荐直言谏官,得罪上司,调任广东佥事,转任岭南分巡道督学政
他以廉洁著称。
曾奉命采买端溪砚,而自己不留一砚。
他弹劾权贵,权贵不敢以私事嘱托,改任浙江右参议山西参议
山西荒年,他力请赈济,出库金,救活饥民。
中年即辞官归里。
陆澄明 1491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人字原静一字清伯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南京刑部主事,议大礼,不合旨,罢归。
后悔前议之非,上言自讼,帝恶其反复,斥不用。
王守仁学。
守仁《传习录》多其所记。
维基
陆澄(1491年—?
),字元静一字清伯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军籍。
浙江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三十名进士
陆澄跟随王守仁做学问,王守仁《传习录》多其所记。
吏部观政,授刑部主事
嘉靖时,改任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
大礼议,他极言追尊考兴献帝为非,逮入京都,罢归。
《明伦大典》已定,张璁桂萼掌大权,他上言自讼,说自己初为人误,责怪自己的老师王守仁,感到很大的悔恨。
桂萼悦其言,请授他礼部员外郎嘉靖帝见前疏厌恶他反复,贬到高州任通判,升佥事,后斥不用。
邹守益明 1491 — 15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1—1562 【介绍】: 江西安福人字谦之
邹贤子。
王守仁门人。
正德六年会试第一。
翰林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赣州
守仁平定宁王宸濠反事。
世宗即位,还任。
以直谏被谪广德州判官
在州建复初书院,讲学其间。
累迁南京国子祭酒,复以直谏罢官。
居乡讲学,从学者甚众,称“东廓先生”。
谥文庄
有《东廓集》。
维基
邹守益(1491年—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军籍,明朝学者、政治人物,探花及第。
正德二年(1507年)江西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第三名进士,为王守仁门生。
翰林院编修
逾年告归,在江西拜谒王守仁,讲学于赣州
朱宸濠叛乱,邹守益王守仁筹划军事。
直至明世宗即位,始回京赴官。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上疏,世宗大怒,下诏狱拷打,谪广德州判官
考满入都,随机引疾归。
数年后,以荐起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
次年太常寺少卿侍读学士,改南京国子监祭酒
不久又因谏言落职归。
居家讲学,二十馀年卒。
隆庆初年,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岳伦明 1491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怀安卫人字厚夫号云石
嘉靖五年进士
官行人,使河南,见饿殍载路,疏请免赋、发赈灾,又抗疏论权贵专擅,落职为齐东县主簿
累迁工部郎中,以谏世宗南幸承天,下狱罢归。
卒年五十一。
维基
岳伦(1491年—1542年)字厚夫号云石,万全都司怀安卫官籍,南直隶无为州人同进士出身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顺天府乡试中举,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廷试三甲十五名进士
行人司行人奉使河南,请求发粮赈济饥民。
八年(1529年)司副,因上疏攻击去职的大学士张璁尚书桂萼,九月谪为山东齐东县主簿
后摄知蒲台章丘淄川三县事,再迁曲沃知县
召拜工部主事,寻升员外郎郎中
十八年(1539年)世宗准备南巡,命岳伦前往承天府开启玄宫,督理明显陵合葬事。
岳伦上疏谏止世宗南巡,被廷杖下诏狱,不久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岳伦罢官居家后,以著述诗文自娱,传播王阳明心学,年五十二岁卒,隆庆初,子岳鲁疏请恤录,诏赠太常寺少卿,崇祀乡贤
平生著有奏疏及应试诸篇什,号《云石集》,传于世。
王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合阳人字琴伯
崇宁知县
曾取王守仁著述分类编辑,为《三立编》。
戚贤明 1492 — 15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53 【介绍】: 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
嘉靖五年进士
归安知县
师事王守仁
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
官至刑科都给事中
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事
寻自免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
嘉靖丙戌进士,工科给事
维基
戚贤(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号南山,晚年改号南玄南直隶滁州直隶州全椒县人,进士出身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应天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进士,授归安县知县丁忧归,起知唐县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给事中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给事中,同年弹劾郭勋尚书张瓒樊继祖,并举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楠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谪山东布政司都事
诸被荐者皆夺俸。
不久辞职归乡。
僧法聚明 1492 — 15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63 【介绍】: 僧。
浙江嘉兴人俗姓富字月泉号玉芝
十四岁出家海盐资圣寺
工诗,有《玉芝内外集》。
法聚号月泉嘉兴人,出家海盐资圣寺
嘉靖间,尝结庵澉湖荆山芝产座下。
人称玉芝和尚
后居武康天池,示寂。
初投偈于王阳明
阳明有荅人问良知诗,即也。
晚参梦居禅师,得悟。
王畿蔡汝楠唐枢董沄诸公共證儒释大同之旨。
焦弱侯称其透脱,为不可得。
有《龙南漫藁》。
讲楞严。
偈云。
谈经非舌耳无闻。
一坐青山夏十旬。
标指瞿昙终有相。
迷头演若本无因。
病源莫执方为药。
心境须知法是尘。
直下不留元宇脚。
个中谁是出头人。
又云。
只绣鸳鸯不度针。
百花丛底漫沉吟。
七徵未解齐生死。
八辨那能出纵擒。
毙垢祇缘穷子念。
慇勤终愧老婆心。
便教捲席同休去。
方丈何妨草自深。
法聚
字月泉
嘉禾富氏子。
始去俗。
从师于海盐资圣寺
矢志参学。
初见吉庵法舟二宿。
未甚启发。
王阳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
同董从吾。
往谒之言相契。
阳明答以诗。
然犹未脱然也。
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
洞彻源底。
即入武康天池山。
搆精舍。
颜曰玉芝
二十馀年说法其中。
繇是。
诸方称玉芝和尚
唐一庵
王龙溪诸公。
尝往来山中。
證会儒释大同之秘。
师其为人也。
峻结圆转。
举止潇然。
王公贵人。
见其人至不敢屈。
庸夫竖子。
一闻其教。
辄兴起自愧。
反其所为。
曲儒小士多诋释。
遇师与立谈。
顾趋而事之。
舍所学而从。
彼其为文也。
无短长易难。
皆据案落笔。
应手而成。
奥旨猜辞。
一时而彻。
或以此诋之谓。
师苦于文。
而疏于道。
文如此。
未尝苦也。
疏于道又可信乎。
师生于弘治壬子
示寂于嘉靖癸亥
春秋七十有二。
立塔藏骨于本山
少司马蔡公汝楠
与师有支许之契。
为铭曰。
声之为诗。
齐之为儒。
诗其无上咒耶。
儒其无上法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