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高元之南宋 1142 — 11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197 【介绍】: 明州鄞县人字端叔人称万竹先生
高琼七世孙。
受《》、《春秋》于程迥,与郡教授傅伯成交,乡学者数百人师事之。
五上礼部不第,而门人俱显仕。
博学能诗,尝作《变离骚》,又注解《》、《》、《春秋》、《论语》等。
有《茶甘甲乙稿》。
全宋诗
高元之(一一四二~一一九七)字端叔学者称万竹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少贫,受学于沙随程迥
乡学者数百人师事之。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领乡荐,五上礼部不第。
宁宗庆元三年卒,年五十六。
有《变离骚》及诗文集《茶甘甲乙稿》,已佚。
事见《宝庆四明》卷九、《攻愧集》卷一○三《高端叔墓志铭》,《延祐四明志》卷五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六二七○
高元之(一一四二——一一九八)字端叔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受《》、《春秋》于沙随程迥
傅伯成郡教授,少许可,独折节与之交,繇是乡学者数百人师事之。
五上礼部不第。
有《变离骚九篇》、《荼甘甲乙稿》、《春秋义宗》,于《》、《》、《论语》及《后汉·历志》各有解。
庆元三年卒,年五十六。
尝结庐于万竹之间,人号万竹先生
见《攻愧集》卷一○三《高端叔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二五。
高继勋北宋 958 — 10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35 【介绍】: 亳州蒙城人字绍先
高琼子。
初补右班殿直,以军功累迁崇仪使
历数路钤辖知州,战契丹有功。
仁宗即位,授陇州团练使,知雄州
后知滑州,河水暴溢,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滑人德之。
性谦,有机略,善抚御士卒,临战辄胜。
在蜀有威名,号神将
神宗时追封康王谥穆武
高遵裕北宋 1026 — 10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或1026—1085 【介绍】: 亳州蒙城人字公绰
高琼孙。
以父任累迁镇戎军驻泊都监
神宗即位,以与夏人交涉得体,擢知保安军
熙宁初,为秦凤路安抚副使,知通远军,累败羌兵,攻取武胜城,建为镇洮军,受命知军事
王韶岷州,加岷州刺史
羌人围岷二州,力战败之。
团练使,知熙州
坐事连黜知淮阳军
元丰中,与诸路讨夏国,坐不用刘昌祚计贬郢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高遵裕(一○二六—— 一○八五)字公绰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人,忠州节度使琼之孙。
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
神宗即位,擢知保安军,为秦凤路安抚副使,知通远军、镇洮军。
寻为熙河路总管,进西上閤门使
历知庆州,坐事贬淮阳军
元丰四年复知庆州,又节制泾原兵,并力攻灵州,失利,贬郢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
元丰八年八月卒,年六十。
宋史》卷四六四《外戚传》中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九。
高以永
以永字子脩嘉兴人
康熙癸丑进士
阅七年,己未,知河南内乡县事。
崇学校,招流亡,均赋则,免私派。
戊辰升山西安州知州
禁革陋例。
岁饥,发常平仓以赈。
州西有白洋淀,武弁指为马厂地,谋夺之,坚持不可。
壬申,擢户部江南司员外郎
以劳勚卒于官,年六十有三。
子孝本,辛未进士
维基
高以永字子修号荆门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新丰村(今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人,同进士出身
祖上为宋朝名将高琼
高炜
维基
高炜(14世纪—15世纪),字汝晦号复庵浙江杭州府临安县西墅人。
高炜北宋大将高琼的后裔,在永乐元年(1403年)举人次年(1404年)联捷进士,获授庶吉士任广济知县九年(1411年)外任四川按察司佥事,转为江西佥事,到宣德四年(1429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同时致仕。
高炜年轻读书路经思省桥,看到有纸包遗下,于是拾起放在墙身缝隙,回家时见到一名老妇在桥侧哭泣,问清原委后得知她遗失了白金,故指出藏起纸包处让她拿走,老妇感谢离去;在四川任职时有乌桓沾益人因讼田入狱,多年不能判决,他就任后察情据理判决,其后有人拿著黄金厩马道谢,他毅然推却,对方就拿原本送给他的黄金兴建「却金亭」以彰显其德行。
当时少保于谦侍读李时勉侍讲余鼎等人都赠诗表彰他的清廉,又赠一联:「华夏一轮明月,宪台千载清风。
高炜个性恬淡,未老就请求退休,守贫乐道而擅长诗歌,著有《复庵集》、《读易日录》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及杭城旌德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