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方逢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淳安人字君玉
方逢辰弟。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簿
宋亡,退隐于家。
元世祖诏起为淮西北道按察佥事,辞不赴。
聚徒讲学于石峡书院,学者称“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
有《山房集》。
全宋诗
方逢振字君玉淳安(今属浙江)人。
逢辰弟。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
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太府寺主簿
宋亡,于石峡书院聚徒讲学。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诏朝,不赴,学者称山房先生
有《山房集》,已佚;今存《山房遗文》一卷。
事见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全宋文·卷八二四七
方逢振字君玉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逢辰弟。
景定三年进士第,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主簿
宋亡,退隐凤潭。
逢辰卒,嗣主石峡书院讲席,申明逢辰之学,学者称山房先生
元世祖诏起之,不赴,终于家。
著作仅存后人所辑《山房先生遗文》一卷,传世本皆附于《蛟峰文集》之后。
事迹见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宋元学案》卷八二,《宋史翼》卷三四。
主要活动
  • 1262年,进士
魏新之宋末元初 1242 — 12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桐庐人字德夫号石川
度宗咸淳七年进士
曾受业于方逢辰
庆元府教授,在官以濂洛关闽正学为己任,推明道学奥旨。
兵至,临危不惧。
宋亡,隐居乡里,与同里孙潼发袁易称为三先生
全宋诗
魏新之(一二四二~一二九三)字德夫号石川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
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授庆元府教授
入元隐居乡里,与方逢辰何梦桂孙潼发等赋诗论学。
事见《宋文宪公全集》卷五《故宋迪功郎庆元府学教授魏府君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新之字德夫桐庐人【按:月泉吟社诗云魏新之分水人,未知孰是。】。
宋咸淳七年进士第,除教授
主要活动
  • 1271年,进士
汪斗建宋末元初 1255 — 13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6 【介绍】: 宋元间建德淳安人字昌辰
倜傥有奇志。
宋时在京学,率同舍七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误国。
,典教遂阳三载,后不复仕,家居教授以终。
全宋诗
汪斗建(一二五五~一三二六)字昌辰淳安(今属浙江)人。
兵围襄樊,率太学同舍生七十人伏阙上书,不报,遂归。
,从方逢辰学。
后典教乡里,又教遂阳三载,归家居授徒。
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卒,年七十二。
有《云留小稿》,已佚。
事见《安雅堂集》卷一二《汪先生墓志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
洪焱祖元 1267 — 1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29 【介绍】: 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
平江路学录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致仕。
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杏庭摘槁》一卷,元洪焱祖撰。
焱祖字潜夫歙县人
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宁县致仕。
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
天历元年年六十二致其仕。
不及其尝为县尹
考《宋濂序》,称其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致其仕。
盖是时犹沿宋例,致仕者率进一官使归,实未尝任其职也。
焱祖尝作《罗愿尔雅翼音释》,至今附书以行。
又有《续新安志》十卷,亦继新安》而作。
盖亦博洽之士。
是集为其子浦江在所编。
所居有银杏树,大百围。
焱祖尝以“杏庭”自号,因以名集。
其诗以古近体分列,然五言律下注曰“长律附”,不从高柄称排律。
七言律下注曰“拗律附”,亦宋人之旧名。
盖犹当日原本,未遭明人窜乱者也。
其诗虽纯沿宋调,而尚有石湖剑南风格,抗衡于虞、杨、范、揭诸家则不足,以视宋季江湖末派则蝉蜕于泥滓之中矣。
杏庭居士集》,故徽州路休宁县致仕洪先生所著诗文也。
先生讳焱祖字潜夫,年廿有六。
平江路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
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
天历元年,年六十有二致其事去。
明年,卒于家。
先生之履历也。
其为学官,兴修学舍,其佐邑富民不敢蹐门,土豪强买民田不收税,壹为正之。
甲或驱乙濒死,反自剺其面以诬乙,冀脱其罪,先生卒坐甲。
讼由是息,囹圄为空。
浦城伪钞诬遂昌富者十有六家,尉卒持公椟至,先生立遣之。
南有大溪遇霖雨不可涉,乃捐廪禄为之倡作长桥。
夏旱祷于龙湫辄雨,此先生之为政也。
初,先生宋尚书方公逢辰于建德,方公大奇之。
其后客,师事建德。
守方公回建德,与先生同郡。
先生之生父程公,建德同舍生也。
客信从学校,授四明戴公表元游,至若高邮龚君绣、吴兴君式、南城李君淦,皆东南名士,则又与之同僚,此先生之师友也。
由是观之,先生终始可得知矣。
先生既没,其子在述其行。
先生践履纯笃为政,清慎邅回半生,位不充其才为痛。
余则解之曰:前史所载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名姓相望,其穹官峻爵,焜耀一世,论其所可传则蔑如也。
先生之文,根极理要,而忧深思远,超然游意于语言文字之表。
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虽尊显,宁有是哉。
然则,为在者可以无憾矣。
先生所著别有《续新安志》十卷,《尔雅翼音注》三十二卷,已刻于徽学。
其所居有银杏大百围,故以为号,因名其集云。
在以门荫为征官,今调浦江,将去京师,属余序其篇端,乃为之书。
至正九年七月己亥应奉翰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危素
濂昔受学于河东公,获见新安洪先生诗十馀篇,心甚乐之。
窃意先生之所述篇章必富,而新安远在数百里外,常愧弗能一见先生,以窥夫大全。
河东公殁,先生之子存心来为浦江,濂始得悉。
受而伏读之,不觉叹曰:呜呼!
是岂非诗哉!
夫诗未易言也。
商周之时,三颂二雅,泊夫十五国风之作,既经孔子所删,列为一经,固将与天地相为终始。
若秦汉以来,至于近代,其间雕肝琢肾,以自驰骋于一世者,不为不多。
果能传之千万载而弗泯,几何人哉?
纵传矣,求其无愧于孔子之删定者,又几何人哉?
盖必有超绝之识,充以包罗宇宙之象,济以俊伟光明无所不通之学,然后始能与于斯。
不然,则流连光景之辞尔,尚得谓之诗矣乎?
新安江东一大郡,自旧多文学之士,及吏部朱公兄弟以诗倡于建炎绍兴间,而作者益盛。
流风遗韵,直至于今不衰。
先生之生虽后,朱公百馀年尝及接乡之。
诸老故闻见甚多,而讲索甚精,其发之于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
呜呼!
是岂非诗哉!
濂颇观今人之所谒诗矣,其上焉者,傲睨八极,呼噏风雷,专以意气奔放自豪。
其次也,造为艰深之辞,如醉梦人乱言,使人三四读,终不能通其意。
又其次也,傅粉施朱,类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诗之至此,亦可哀矣。
求其如先生之作尚可多得耶?
濂方将誊置东明山中,与二三子共学焉,而存心以四方之士多愿观之,俾濂摘其古今诗若干首,锲梓以传先生之诗,诚不宜无传。
故濂特举诗之未易言,而先生绝出于今人者,序之于首简。
惜乎,河东公墓木已拱,无从质其说之然否也。
先生讳焱祖字潜夫,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致其事。
其善政可称述,而不系于诗者不书。
至正十五年春三月十五日金华后学宋濂
董有真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董有真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
曾以横敛率民上书方逢辰,乞革之。
方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淳安人字伯治号耐庵
方逢辰父。
少以词章名,后弃去,尽心圣贤知行之学。
乡人敬之。
二子及第后,得授宣教郎历官奉直大夫两淮制置司参议官
方万二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方万二,不详其名,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方恬鉴轩)、方有开溪堂)之裔。
见所撰《谒蛟峰先生书》。
方道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德淳安人字以愚
方逢辰曾孙。
文宗至顺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撰后妃功臣诸传。
杭州判官,除江西行省员外郎
明初,隐居不出。
有《春秋集释》、《愚泉诗稿》。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以愚淳安人
至顺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至正中杭州判官愚泉诗藁十卷
主要活动
  • 1331年,进士
俞演
全宋诗
俞演字则大临安(今属浙江)人。
年二十二时诗已成集,方逢辰为之序。
事见《桐江》卷四《跋俞则大诗》。
释道璨南宋 1213 — 12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隆兴南昌人俗姓陶字无文
度宗咸淳间尝主饶州荐福寺
精于禅,亦工诗。
有《语录》、《柳塘外集》。
全宋诗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
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
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
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日本序》)。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
退庵空禅师法嗣。
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七三
道璨(一二一三——一二七一)字无文俗姓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早游白鹿书院,从晦静先生汤巾学,甚见称赏。
累举进士不第,遂弃而为僧。
游历海内外,尝主开先、荐福诸禅刹。
多与士大夫交往,张即之方逢辰诸人甚重之。
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
所著有《无文印》二十卷(存)、《柳塘外集》四卷(存)、《无文和尚语录》(存)。
见李之极《无文印序》(本集卷首),及自撰《先妣赠孺人吴氏圹志》、《慈观寺记》诸文。
方一夔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
方逢辰孙。
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
有《富山遗稿》。
夔,一名一夔字时佐淳安人
生于宋季,尝从何潜斋游,究心义理之学。
攻举子业,不利于有司。
退隐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绿猗」,授徒讲学其间,自号知非子学者称富山先生
所著有《富山懒稿》。
曾孙宗大编次,五世孙文杰刻之。
明正统间,同邑周瑄为之序,谓其文词声容雅淡,不为体裁音节之所拘。
商素庵曰:「富山诗纡馀浑厚,弗事雕刻,亦足以观先生冲雅之操矣。
」今其集中所载《闵忠》诗云:「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
」谓文文山也。
《诛奸》云:「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更戴天。
」谓贾似道也。
其忠义之感,凛然言外。
他如:「春盘脆响供雷,夜焙芳鲜摘露芽。
」「蚕老任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
」「画角吹残低戍火,暮鸦衡断远村烟。
」「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
」「月鹊自惊翻舞影,露蛩相吊洗啼痕。
」亦多雅秀之句也。
全宋诗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
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
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
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
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