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司马邺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内温人字表仁
唐末任同州节度留后
后梁太祖开元初右武卫上将军
后使于两浙,时淮路不通,遂走海路,在海上逾年,漂至耽罗国,溺死。
善无畏唐 637 — 735年10月7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9—707 【介绍】: 唐僧。
中印度人,梵名戍婆揭罗僧诃
十三岁应嗣王位,让位于兄,出家,师事达摩掬多,授总持瑜伽三密教。
睿宗时负经来华。
玄宗时尊为教主。
开元五年,奉诏于菩提院翻译。
译有《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卢遮那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华言净师子
又言善无畏
盖义翻也。
一名输波迦罗
华言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以国难。
自中天竺分王乌荼。
父佛手王。
以畏有神姿异艺。
夙禅位焉。
已而兄弟阋墙。
统戎平定。
宜行军法。
义不忍诛。
乃𢪛泪白母。
以位让兄入道。
母哀而许之。
且密以传国宝珠。
为分器去。
师事中天竺国那烂陀寺达磨掬多。
为本师。
仍舍宝珠。
莹之像额。
一日侍次。
有僧持钵至。
而油饵尚温。
粟饭犹暖。
曰方从震旦乞得。
畏由是知其座下之人皆果證云。
掬多戒畏。
勿复言。
因尽得其总持瑜伽三密教法。
辞而游历。
摧破外道九十宗。
闻母氏以见忆丧明。
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未几。
还省。
掬多曰汝于震旦有缘。
行矣毋滞。
登雪山体殊不安。
忽掬多飞空至。
谓曰。
菩萨身同世间。
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
宁有病耶。
东近唐境。
有神人现形辞曰。
此寔文殊师利所护神州赤县地也。
非弟子所能摄。
开元四年。
丙辰奉梵夹届长安
诏居兴福寺
西明寺
先是帝梦与相见。
御丹青肖其貌殿壁。
及廷谒。
与梦所见。
无小异。
五年诏翻译。
菩提寺沙门悉达度语。
无著笔受
出虚空藏求闻持法经一卷。
十二年随驾入
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七卷。
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沙门宝月度语。
一行笔受
盖得之京师华严寺
者昔有沙门无行西游。
学毕言归。
卒于北印。
获梵夹悉留华严云
至是始选取而译之。
畏尤开定业。
而禀承者日至。
平居神异莫测。
尝手出成模铸铜塔。
作火之日。
或惧其庭宇湫隘。
致灾变。
畏曰无苦。
当自知。
塔成而雪冻冱。
及炉炭。
上以夏暑旱。
使畏祷雨。
曰民病且死。
虽风雷亦足快意。
使中官高力士候望
畏不立坛。
持小刀搅钵中水
诵祝数百言。
有物如龙。
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
水面。
复潜钵底。
畏且搅且祝。
顷之白气自钵起。
径上数尺。
稍稍远引。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疾驰去。
顾见白气旋转。
自讲堂而西。
如匹素。
既而昏霾。
大风震电。
而随骤。
大木皆拔。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二十年乞西还。
不允。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卒。
寿九十九。
腊八十。
鸿胪卿鸿胪承李现。
具威仪宾律师护丧。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全身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
善无畏
中印度人也。
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
梵名戍婆揭罗僧诃
华言净师子
义翻为善无畏
一云输波迦罗
此名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自中天竺。
因国难分王乌荼。
父曰佛手王以畏生有神姿宿赍德艺故历试焉。
十岁统戎。
十三嗣位。
得军民之情。
昆弟嫉能称兵构乱。
阋墙斯甚。
薄伐临戎。
流矢及身掉轮伤顶。
天伦既败军法宜诛。
大义灭亲忍而曲赦。
乃抆泪白母。
及告群臣曰。
向者亲征恩已断矣。
今欲让国全其义焉。
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
母哀许之。
密与传国宝珠。
犹诸侯之分器也。
南至海滨。
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
聚沙为塔。
仅一万所。
黑蛇伤指。
而无退息。
复寄身商船往游诸国。
密修禅诵口放白光。
无风三日舟行万里。
属商人遇盗危于并命。
畏恤其徒侣默讽真言。
七俱胝尊全现身相。
群盗果为他寇所歼。
寇乃露罪归依指踪夷险。
寻越穷荒。
又逾毒水才至中天竺境。
即遇其王。
王之夫人乃畏之女兄也。
因问舍位之由。
称叹不足。
是日携手同归
慈云布阴一境丕变。
畏风仪爽俊聪睿超群。
解究五乘道该三学
总持禅观妙达其源。
艺术伎能悉闻精练。
初诣那烂陀寺。
此云施无厌也。
像法之泉源众圣之会府
畏乃舍传国宝珠莹于大像之额。
昼如月魄夜若曦轮焉。
寺有达摩掬多者。
掌定门之秘钥。
佩如来之密印。
颜如四十许。
其实八百岁也。
玄奘三藏昔曾见之。
畏投身接足。
奉为本师。
一日侍食之次。
旁有一僧。
震旦人也。
畏现其钵中见油饵尚温粟饭犹暖。
愕而叹曰。
东国去此十万馀里。
是彼朝熟而返也。
掬多曰。
汝能不言真可学焉。
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
龙神围绕森在目前。
其诸印契一时顿受。
即日灌顶为人天师
称曰三藏。
夫三藏之义者。
则内为戒定慧。
外为经律论。
以陀罗尼总摄之也。
陀罗尼者。
是菩提速疾之轮。
解脱吉祥之海。
三世诸佛生于此门。
慧照所传一灯而已。
根殊性异灯亦无边。
由是有百亿释迦微尘三昧。
菩萨以纲总摄于诸定。
顿升阶位邻于大觉。
此其旨也。
于时畏周行大荒遍礼圣迹。
不惮艰险。
凡所履处皆三返焉。
又入鸡足山为迦叶剃头。
受观音顶。
尝结夏于灵鹫。
有猛兽前导。
深入山穴。
穴明如昼见牟尼像。
右侍者如生焉。
中印度大旱。
请畏求雨。
俄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注水于地。
时众欣感得未曾有。
复锻金如贝叶写大般若经。
镕中金为窣睹波。
等佛身量焉。
母以畏游方日久。
谓为已殁。
旦夕泣泪而丧其明。
洎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五天之境自佛灭后外道峥嵘。
九十六宗各专其见。
畏皆随所执破滞析疑。
解邪缚于心门。
舍迷津于觉路。
法云大小而均泽。
定水方圆而任器。
仆异学之旗鼓。
建心王之胜幢。
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观佛。
掬多曰。
善男子。
汝与震旦有缘。
今可行矣。
畏乃顶辞而去。
至迦湿弥罗国。
薄暮次河。
而无桥梁。
畏浮空以济。
一日受请于长者家。
俄有罗汉。
降曰。
我小乘之人。
大德是登地菩萨。
乃让席推尊。
畏施之以名衣。
升空而去。
畏复至乌苌国
有白鼠驯绕日献金钱。
讲毗卢于突厥之庭。
安禅定于可敦之树。
法为金字列在空中。
时突厥宫人以手按乳。
乳为三道飞注畏口。
畏乃合掌端容曰。
我前生之母也。
又途中遭寇举刃三斫而肢体无伤。
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
前登雪山大池。
畏不悆。
掬多自空而至曰。
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宁有病耶。
言讫冲天。
畏洗然而愈。
路出吐蕃
与商旅同次。
胡人贪货率众合围。
畏密运心印而蕃豪请罪。
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曰。
此东非弟子界也。
文殊师利实护神州。
礼足而灭。
此亦犹迦毗罗神送连眉也。
畏以驼负经至西州涉于河。
龙陷驼足没于泉下。
畏亦入泉三日。
止住龙宫宣扬法化。
开悟甚众。
及牵驼出岸。
经无沾湿焉。
初畏途过北印度境。
而声誉已达中国。
睿宗乃诏若那及将军史献。
玉门塞表以候来仪。
开元初
玄宗梦与真僧相见。
姿状非常。
躬御丹青写之殿壁。
及畏至此与梦合符。
帝悦有缘。
饰内道场尊为教主。
自宁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
宾大士于天宫。
接梵筵于帝座。
国师广成之道。
致人主于如来之乘。
巍巍法门于斯为盛。
时有术士。
握鬼神之契。
参变化之功。
承诏御前角其神异。
畏恬然不动。
而术者手足无所施矣。
开元四年丙辰
赍梵夹始届长安
敕于兴福寺南院安置。
续宣住西明寺
问劳重叠锡贶异常。
至五年丁巳
奉诏于菩提院翻译。
畏奏请名僧同参华梵。
开题先译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
沙门悉达译语。
无著笔受缀文。
缮写进内。
帝深加赏叹。
有敕畏所将到梵本并令进上。
昔有沙门无行西游天竺
学毕言归。
方及北印不幸而卒。
其所获夹叶悉在京都华严寺中。
畏与一行禅师
于彼选得数本。
并总持妙门。
先所未译。
十二年随驾入
复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毗卢遮那经。
其经具足梵文有十万颂。
畏所出者撮其要耳。
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沙门宝月译语。
一行笔受删缀辞理。
文质相半。
妙谐深趣。
上符佛意下契根缘。
利益要门斯文为最。
又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二经具足咒毗耶也。
即秘密禁戒焉。
若未曾入曼荼罗者。
不合辄读诵。
犹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也。
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
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
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
时开禅观奖劝初学。
奉仪形者莲华敷于眼界。
禀言说者甘露润于心田。
超然觉明日有人矣。
法侣请谒。
唯尊奉长老宝思惟三藏而已。
此外皆门人之礼焉。
一行禅师者。
帝王宗重时贤所归。
定慧之馀阴阳之妙。
有所未决亦咨禀而后
畏尝于本院铸铜为塔。
手成模范。
妙出人天。
寺众以销治至广庭除深隘。
虑风至火盛灾延宝坊。
畏笑曰。
无苦自当知也。
鼓铸之日。
大雪蔽空。
雾塔出垆瑞花飘席。
众皆称叹焉。
又属暑天亢旱。
帝遣中官高力士
疾召畏祈雨。
畏曰。
今旱数当然也。
若苦召龙致雨。
必暴适足所损。
不可为也。
帝强之曰。
人苦暑病矣。
虽风雷亦足快意。
辞不获已。
有司为陈请雨具。
幡幢螺钹备焉。
畏笑曰。
斯不足以致雨。
急撤之。
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
梵言数百。
咒之须臾有物如龙。
其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
畏且搅且咒。
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
径上数尺。
稍稍引去。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驰去。
回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
若一匹素翻空而上。
既而昏霾大风震电。
力士才及天津桥。
风雨随马而骤。
街中大树多拔焉。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帝稽首迎畏。
再三致谢。
邙山有巨蛇畏见之叹曰。
洛阳城耶以天竺语咒数百声。
不日蛇死。
安禄山洛阳之兆也。
一说畏曾寓西明道宣律师房。
示为粗相。
颇嫌鄙之。
至中夜扪虱投于地。
畏连呼律师扑死佛子。
方知是大菩萨。
诘旦摄衣作礼焉。
若观此说。
灭至开元中仅五十载矣。
如畏出没无常非人之所测也。
二十年求还西域
优诏不许。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
右胁累足奄然而化。
享龄九十九。
腊八十。
法侣凄凉皇心震悼。
鸿胪卿
鸿胪丞李现具威仪。
律师护丧事。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
定慧所熏全身不坏。
会葬之日涕泗倾都。
山川变色。
僧俗弟子宝畏禅师畏禅师荥阳郑氏琅邪王氏痛其安仰如丧考妣焉。
乾元之初唐风再振。
二禅师刻偈。
诸信士营龛。
弟子舍于旁。
有同孔墓之恋。
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
黑皮隐隐骨其露焉。
累朝旱涝皆祈请。
徵验随生且多檀施。
锦绣巾帕覆之如偃息耳。
每一出龛置于低榻香汁浴之。
洛中豪右争施弹帕净巾澡豆以资浴事。
上禳祷多遣使臣往加供施。
必称心愿焉。
释无畏三藏。
天竺人
让国出家。
道德名称为天竺之冠。
所至讲法必有异相。
初自天竺至。
所司引谒于玄宗
玄宗见而敬信焉。
因谓三藏曰。
师不远而来故倦矣。
欲于何方休息耶。
三藏进曰。
臣在天竺时。
尝闻大唐西明寺宣律师持律第一。
愿往依止焉。
玄宗可之。
律禁戒坚苦焚修精洁。
三藏饮酒食肉言行粗易。
往往乘醉喧竞秽污茵席。
律颇不能甘之。
忽中夜律扪虱将投于地。
三藏半醉连声呼曰。
师律师扑死佛子耶。
方知其为异人也。
整衣作礼而师事焉。
在洛时有巨蛇高丈馀长且百尺。
其状甚异。
蟠绕出于山下。
洛民咸见之。
畏语曰。
此蛇欲决水潴洛城
即说佛书义。
其蛇至夕则驾风露来。
若倾听状。
畏责之曰。
尔蛇也。
当居深山中用安其所。
何为将欲肆毒于世耶。
速去无患生人。
其蛇闻之若有惭色。
遂俯于地顷而死焉。
其后安禄山洛阳尽毁宗庙。
果符其言。
开元十年七月旱。
帝遣使诏无畏请雨。
畏持满钵水以小刀搅之。
诵咒数番。
即有物如蚪龙从钵中矫首水面。
畏咒遣之。
白气自钵腾涌。
诏使曰。
速归雨即至矣。
诏使驰出。
顷刻风雷震电。
诏使趋入奏。
御衣巾已透湿。
霖雨弥日而息。
又尝淫雨逾时。
诏畏止之。
畏捏泥媪五躯向之作梵语叱骂者。
即刻而霁。
尝过龙河以一橐驼负经没水。
畏惧失经遽随之入水。
于是龙王邀之入宫讲法。
为留三宿而出。
所载梵夹不湿一字。
其神异多类此。
薛登唐 647 — 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719 【介绍】: 党州义兴人
本名谦光,因与太子同名,赐改
薛士通子。
博涉文史,与徐坚刘子玄齐名。
睿宗文明中阆中主簿
武则天天授中,拜左补阏。
上书言事,切中时弊,累迁给事中检校常州刺史
宣州乱,平定有功,迁尚书左丞
睿宗景云中御史大夫,因弹劾僧惠范恃太平公主势为非作歹,反为太平公主所构,出为岐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太子宾客,坐子累归田里卒。
有《四时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719 原名谦光,晚年敕赐改名。
全唐诗》误作薛光谦
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睿宗文明元年(684),解褐阆中主簿
武后天授中左补阙,累迁给事中
长安四年(704),为常州刺史,转刑部侍郎尚书左丞
睿宗景云中御史大夫,出为岐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713)刑部尚书开元初为东都留守,转太子宾客
因其子坐法,放归田里。
新、旧《唐书》有传。
全唐诗》存诗1首。
本名谦光
以与太子同名。
赐名登
常州义兴人
文明中解褐阆中主簿
天授中累迁尚书左丞
开元初留守东都
再为太子宾客
七年卒。
年七十三。
晋州刺史
韦嗣立唐 654 — 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719 【介绍】: 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构
韦承庆异母弟。
少举进士,累补双流,政有殊绩,为蜀中之最。
寻代承庆凤阁舍人,迁侍郎同平章事
武则天长安中,带本官检校汴州刺史
中宗神龙中,代承庆黄门侍郎
又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韦后故,顾赏尤重,封逍遥公
韦后败,几为乱兵所杀。
睿宗即位,拜中书令
玄宗开元初,为国子祭酒,迁陈州刺史
卒谥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4—719 字延构排行二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
韦思谦之子,韦承庆之异母弟。
少举进士,累调双流县
武后时,历凤阁舍人刑部侍郎,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带本官检校汴州刺史
中宗景龙三年(709),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封逍遥公
睿宗立,拜中书令
寻出为许州刺史
开元初,入为国子祭酒太子宾客
后贬岳州别驾,再徙陈州刺史
七年(719)卒,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嗣立工诗,才名早著。
全唐诗》存诗8首。
嗣立字延构
秘书监承庆异母弟。
进士
累补双流
累官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李峤唐休璟台阁
分典大州。
乃以嗣立带本官检校汴州刺史
景龙三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嗣立与韦庶人宗属疏远。
特诏编入属籍。
封逍遥公
睿宗立
中书令
开元初太子宾客
宗楚客等削遗制事不能执正贬岳州别驾
再徙陈州刺史
七年卒。
年六十六。
兵部尚书
谥曰孝
主要活动
  • 进士
丘悦初唐 ? — 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陆浑人
中宗景龙中为王府直学士
善论撰,仕至岐王傅
玄宗开元初卒。
有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3? ,一作“”。
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
中宗景龙中为相王府掾,与文学韦利器典签裴耀卿俱任王府直学士
玄宗先天时左谕德昭文馆学士
官至岐王傅
开元初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员半千》。
博学,能诗文。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丘悦集》10卷,已佚;后书尚著录有《三国典略》30卷,今存佚文。
全唐诗》录存丘悦诗1首。
僧智威武周 653 — 72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3—729 俗姓陈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幼出家。
后至延祚寺,嗣牛头四祖法持
武后长安二年(702)法持卒后,继守山门,为牛头宗五祖。
景德传灯录》卷四、《宋高僧》卷八有传,《景德传灯录》存其诗偈2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陈氏
江宁人
幼岐嶷。
不好戏弄。
常以静嘿自持。
见者以为异。
无何一日忽失所在。
遍求之则已往依天保寺统法师出家矣。
统尤爱之。
使日诵大乘经。
年十二。
以国恩获薙落。
因隶幽岩寺。
持禅师
咨询禅理。
而卒为嗣。
于是退居延祚寺。
而使之专匡导焉。
受利益者。
盖不可胜数。
慧忠者。
目为法器。
尝以偈示之曰。
莫系念。
念成生死
轮回六趣海。
无念出长波。
忠以偈答曰。
念想由来幻。
性自无终始。
若得此中意。
长波当自止。
知其了悟。
乃付以山门。
遂随缘化导。
开元十年二月十八日终。
遗言迁尸中林。
施飞走。
弟子玄挺等。
不敢违。
春秋七十七。
行头陀。
夜遇三虎。
无所惧。
旦晓虎随门外。
侍卫者。
麾之去。
然后去。
所在。
每有二兔一犬戏庭际。
此又其慈悲化物之徵欤。
释智威
俗姓陈氏
江宁人也。
住近青山地盘嘉气。
善符宿瑞维岳降神
爰在童年器殊众识。
至于戏弄曾不染俗。
性恶浮饰人皆异焉。
无何一朝忽失其所。
父母莫知攸往。
乃遍历诸寺寻访之。
已依天保寺统法师诵大乘经。
早数百纸聪敏超伦众咸叹服。
年二十遇恩剃落。
隶名于幽岩寺。
因从持禅师咨请禅法。
妙达深理继踵前修。
既获髻珠淡然闲放。
形容温润面如满月。
言辞清雅慧德兰芳。
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江左定学往往造焉。
其中顿悟心源即慧思禅师
乃命嗣山门盛传道化。
自出止延祚寺。
说法利人广施饶益。
开元十年二月十八日终于住寺。
遗嘱林中饲鸟兽。
弟子玄挺等依言奉行。
春秋七十七。
一时夜行头陀。
将值天晓有三虎遇之。
截路中过了无怖色。
虎随至山门四顾而去。
每有二兔一犬。
庭际游戏各无间畏。
盖大悲平等物我一均。
故其然也。
司空山释本净
姓张氏
东平人也少入空门高其节操。
游方见曹溪六祖决了疑滞。
开元初南岳司空山闲放自处。
人不我知蔽伪之故也天宝中杨庭光采药。
邂逅相逢。
论道终日。
回奏诏赴京。
于白莲华亭安置。
帝知佛法幽深孰堪商攉。
敕召太平寺远法师两街三学硕德。
发问锋起。
若百矢之逐一兔。
焉。
举措容与四面枝梧。
墨翟之解九攻机械矣。
既而辩若建瓴。
詶抗之馀乃引了义教援證。
复说伽陀一无留滞。
皇情怿悦。
观者叹嗟。
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
寿龄九十五。
敕谥大晓禅师
亦带所居为名曰司空山禅师也。
刘幽求初唐 655 — 7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5—715 【介绍】: 冀州武强人
武周圣历中举制科中第,为阆中
临淄王李隆基入诛韦庶人,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封中山县男
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
景云二年,迁户部尚书,转吏部,擢拜侍中
玄宗先天元年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以劝除太平公主,谋泄,流封州
太平公主败,即日诏复旧官。
开元初官至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
未几,除太子少保,罢知政事
睦州刺史,徙杭州桂阳郡,在道忧愤卒。
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5—715 排行大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
武后圣历中,举制科中第,授阆州
弃官,后授朝邑
预诛韦后,以功擢中书舍人参知机务
睿宗即位,进尚书右丞封徐国公
景云二年(711),改户部尚书,罢知政事
月余,转吏部尚书,拜侍中
玄宗先天元年(712),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一度配流封州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
未几,以太子少保知政事
又贬睦州刺史,转杭州刺史
三年(715),移郴州刺史,愤恚卒于道,谥文献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联。
主要活动
  • 周唐聖曆中,进士
马怀素唐 659 — 7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丹徒人字惟白
少师李善,博通经史。
进士第,又登文学优赡科。
累迁左台监察御史
武周长安中,张易之使人诬崔贞慎等谋反,武后怀素按之,怀素执不从,贞慎等乃免。
玄宗开元初户部侍郎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
卒年六十。
谥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18 字惟白一字贞规润州丹徒(今江苏丹徒)人,客居江都(今江苏扬州)
少师李善
年十五,举孝廉。
弱冠,登文学优赡科,补郿县
入授麟台正字
长安中,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转吏部员外郎
景龙中,进考功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擢中书舍人
后历虢州刺史
开元初,历刑部户部侍郎,徙光禄卿,迁左散骑常侍,累封常山县公
五年(717)改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奉诏编次群书,未成而卒。
润州刺史谥曰文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故银青光禄大夫马公墓志铭》。
怀素自少博览经史,属文,《全唐诗》存诗12首,多奉和应制之作。
怀素字惟白
润州丹徒人
进士
又应制举。
文学优赡科。
开元初户部侍郎
银青光禄大夫
封常山县公
三迁秘书监昭文馆学士
卒年六十。
润州刺史
谥曰文
主要活动
  • 进士
沈佺期初唐 656 — 7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相州内黄人字云卿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
武则天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
协律郎累除给事中考功员外郎
中宗神龙初,坐赃配流岭表。
后召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宴宫中。
中书舍人太子詹事
工诗,尤长七言,始定七律体制。
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5 字云卿排行三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
官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任协律郎
武周时通事舍人,曾与修《三教珠英》。
大足元年(701)考功员外郎次年,复迁给事中
四年坐贿入狱,旋获释。
次年中宗复辟,坐阿附张易之驩州,越明年,遇赦北返。
景龙中,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约当玄宗开元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佺期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于律体定型,其功尤伟,时称“苏(味道)李(峤)居前,沈宋比肩”(《新唐书·宋之问》),而佺期之与七律形成较之问作用更大,为王维唐代七律创作成就最著者。
其所作,虽多奉和应制,而每能心与境会,自铸秀句。
五律如《游少林寺》、《铜雀台》,或清丽警秀,或吞吐含芳;七律如《兴庆池侍宴应制》、《奉和春初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均揽景阔远,词气飞动。
凡此均承上官仪而转变,初见开宕起伏之工。
又七律《龙池篇》、《独不见》,一气盘旋,含秀俊于古雅,最能见出七律由骈俪化歌行蜕出之步武。
南贬中所作,更承四杰之绪,题材扩大,洗削铅华,如五律《过七盘岭》、《岭表逢寒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等,均通篇沉挚,清丽中见凄惋抑郁,下启张说,得盛唐先声。
此外七古《入少密溪》整丽虽不脱初唐体格,而尽去浮词肤言,由即目之秀景,婉转以见清远之意,为当时仅见,预示王维《桃源行》一路格调。
张说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隋唐嘉话》卷下),可见当时声望之高。
原集10卷,久佚,明王廷相辑为《沈詹事诗集》7卷。
明以来各本多作2卷。
宋人又著录5卷本,有抄本传世。
注本有今人陶敏《沈佺期集校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4联。
唐诗汇评
沈佺期(656?
-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第
武后荃历中累迁通事舍人,转考功员外郎,授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中宗景龙间,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开元初卒。
佺期工诗,尤长于律体,与宋之问并称“沈宋”。
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
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
又有《沈詹事诗集》七卷,乃明人所辑。
全唐诗》编诗三卷。
词学图录
沈佺期(656-714) 字云卿
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上元二年进士及第
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
曾因受贿入狱,后复职,迁给事中
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
神龙三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
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史论以为律诗体制定型代表诗家。
有文集10卷,已散佚。
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曾作《回波乐》词。
佺期
相州内黄人
进士
神龙中历官太子詹事
开元初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云卿诗,其命意周委,如雪舞岩林,随形宛转,无象不得,其𣁎词丽则,如春在瑶池,气色照映,自含华态,可谓意象纵横、同锋姿媚者也。
其拙语如田家,而殊深俊朗;其形器如木石,而更被华要。
仰承贞观,弥见周留:俯待开元,先咀意旨。
旷代高之,无以为过。
置之往哲之中,岂但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者耶!
《沈诗评》
沈诗五言宛丽,迥出一时。
《艺苑卮言》
五言至沈、,始可称律。
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
二君正是敌手,排律用韵稳妥,事不傍引,情无牵合,当为最胜。
摩诘似之,而才小不逮。
少陵强力宏蓄,开合排荡,然不无利钝。
馀子纷纷,未易悉数也。
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
苏、李法有馀闲,材之不逮远矣。
《诗源辨体》
初唐七言古,自王、卢、骆再进而为沈、宋二公,、沈调虽渐纯,语虽渐畅,而旧习未除。
……然析而论之,沈气为促,宋实胜之。
《诗源辨体》
七言古,沈如“水晶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麝香”、“灯华灼灿九衢映、香气氤氲百和然”、“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让镜台”、“玳瑁筵中别作春,琅玕窗里翻成昼”等句,偶偭极工,语皆富丽,与王、卢、骆相类者也。
《诗源辨体》
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
或问:以入录观沈宋五言律,制作实工,而后人独推盛唐,何耶?
曰:盛唐五言律入圣者,虽人止数篇,然化机流行,在在而是。
沈宋制作虽工,而化机尚浅,此升堂、入室之分也。
《唐律消夏录》
沈、宋工力悉敌,确是对手。
其高妙不及射洪,遒密不及必简,然闲情别绪,句剪字裁,已极文人之致。
若沈虽沉切处时有轩豁,宋虽显露处更觉粘滞,此则两人心地中事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古称沈为靡丽,今观之,乃见朴厚耳。
……然朴厚自是初唐风气,不足矜,当取其厚中带动,朴而特警者。
如《芳树》、《和赵麟台元志春情》、《叹狱中无燕》、《和元万顷临池玩月》,最其振拔。
《载酒园诗话又编》
长律至沈而工,较杜、宋实为严整。
然唯“卢家少妇”篇首尾温丽,馀亦中联警耳。
结语多平熟,易开人浅率一路,若从此入手,恐不高。
沈、宋诸公七律之高华典重,以应制故,然非诸诗皆然,而可立为初唐之体也?
《唐诗英华》
七律肇自唐初,工于沈、,浸淫渐盛,率务高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先生曰:沈、宋上接六代,下开盛唐,进绮丽而益工,运便妍而极秀。
音韵吐含,温婉不迫;姿态流媚,生溢行间。
王、岑由此准绳,钱、刘亦共嗣续。
唐代正音,端在是尔。
济南止拔华亮,不录尖新,所谓崇雅味于生致者欤?
《石州诗话》
沈、宋律句匀整,格自不高。
杼山目以“射雕手”,当指字句精巧胜人耳。
《石州诗话》
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
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所能几及也。
其源亦出谢、沈,植骨清隐,舒芬华秀,在考功之亚,名并当时。
律体特取风神,开盛唐之派。
主要活动
  • 675年,进士
  • 685年-697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协律郎,任协律郎。与中书舍人元万顷唱和,有诗
  • 698年-701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香山寺(河南洛阳),通事舍人,任通事舍人。从幸游香山寺,应制赋诗
  • 70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考功员外郎,迁考功员外郎,知贡举,擢张九龄等人
  • 70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考功郎中,迁考功郎中
  • 703年-70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给事中,迁给事中
  • 707年-710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起居郎,任起居郎。安乐公主产男满月,侍宴应制,有诗
  • 710年-71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中书舍人,疑七月睿宗即位后,即迁中书舍人
  • 712年-71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府少卿,约本年迁太府少卿
  • 715年-71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子少詹事,去年六月后或本年迁太子少詹事
王晙唐 662 — 7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沧州景城人
弱冠明经擢第。
历迁殿中侍御史
开元初吐蕃,大败之,寻除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突厥有功,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封清源县公
累拜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
卒年七十余。
尚书左丞相谥忠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32 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家洛阳(今河南洛阳)
长安王行果子。
弱冠明经及第,调清苑
永昌令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
景龙末桂州都督,转鸿胪大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
以击吐蕃功进并州大都督长史
左散骑常侍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御史大夫
开元八年(720)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次年梓州刺史,后拜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
吏部尚书
十一年张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王乔谋反,贬蕲州刺史,转定州
入迁户部尚书,官终朔方军节度使
二十年卒,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
好学能文,《全唐诗》存诗1首。
又《全唐诗》有王俊,乃王晙之误。
沧州景城人
徙家洛阳
弱冠明经擢第。
景龙末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陇右偫牧使。
开元十年太子詹事
封中山郡公
十一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朔方军节度大使
二十年卒。
年七十馀。
尚书左丞相
谥曰忠烈
主要活动
  • 明经科
刘知几唐 661 — 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1—721 【介绍】: 徐州彭城人字子玄
刘知柔弟。
高宗永隆进士
获嘉主簿
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
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
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
玄宗开元初左散骑常侍,仍领史事,坐事贬安州别驾
卒谥文
知几前后修史三十年,主张秉笔直书,以为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1—721 字子玄,晚年以字行,排行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高宗永隆元年(680)进士第,授怀州获嘉主簿,曾多次上书言事。
武后末年起,长期担任史职,曾预修《三教珠英》、《唐史》、《姓族系录》等书,纂述武后中宗睿宗三朝实录。
玄宗开元初,官左散骑常侍,封居巢县
开元九年(721)坐子刘贶事,贬安州别驾,不久即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著《史通》20卷,论列历代史书之体例与内容,探讨各书之优劣得失,为史学史上之重要理论著作。
有文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另敦煌残卷《珠英学士集》中尚存诗3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子玄本名知几
以避元宗嫌名改。
进士
长安中擢拜凤阁舍人
景龙初居巢县
景云中太子左庶子崇文馆学士
银青光禄大夫
开元初左散骑常侍
坐子贶累贬安州别驾
卒年六十一。
工部尚书
谥曰文
主要活动
  • 680年,进士
郑惟忠唐 ? — 7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 【介绍】: 宋州宋城人
高宗仪凤中进士及第,补井陉
武则天天授中召对称旨,擢左司胄曹参军事,迁凤阁舍人
中宗立,擢黄门侍郎大理卿,以御史大夫持节赈给河北道,且许黜陟守宰
还奏称旨,封荥阳县男
玄宗开元初,为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2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高宗仪凤中,举进士,授井陉
武后天授中,以制举召见,授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
武后长安,召为待制,迁凤阁舍人
中宗立,擢黄门侍郎,进大理卿,拜御史大夫
银青光禄大夫封荥阳县男
玄宗开元初,迁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
十年(722)卒,赠太子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惟忠
宋州宋城人
进士
井陉
汤阴
天授中以制举召见。
左司禦冑曹参军
累迁水部员外郎
武后长安
召为待制
凤阁舍人
中宗立
黄门侍郎
大理卿
御史大夫
银青光禄大夫
封荥阳县男
开元初礼部尚书
太子宾客
十年卒。
赠太子少保
主要活动
  • 儀鳳中,进士
张若虚唐 660 — 7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20 【介绍】: 扬州人
曾官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中,以文词俊秀驰名京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杰”。
存诗仅二首,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0?—720?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中贺知章万齐融邢巨包融等诗人,以“文词俊秀”而长安
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友情甚笃,俱以诗作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佶传》)。
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新唐书·刘晏》、《唐诗纪事》卷一七。
其诗大都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一为《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无甚特色;一为《春江花月夜》,则是千古绝唱。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
神龙中,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吴越文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
后官至兖州兵曹参军
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春江花月夜》,其为名篇不待言,细观风度格调,则刘希夷《捣衣》诸篇类也。
此诚盛唐中之初唐
若虚贺季真同时齐名,遽分初盛,编者殊草草。
吾读诗至贺秘书,真若云开山出,境界一新,毋宁置张于初,列贺于盛耳。
《唐诗别裁》
若虚开元初人,与贺知章张旭齐名。
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张鷟唐 660 — 7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40 【介绍】: 深州陆泽人字文成自号浮休子
高宗调露进士
八次应制举,均登甲科。
时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及迁学士,乃号“青钱学士”。
玄宗开元中流放岭南
后任司门员外郎
其文章风行当时,并为突厥新罗日本所重。
有《朝野佥载》、《龙筋凤髓判》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8—730 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
儿时曾梦鸑鷟降于庭,祖父因以“”名之。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
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
襄乐洛阳长安等职,迁鸿胪丞
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
员半千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故时号“青钱学士”。
武后證圣(695)中,任御史
玄宗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
后内迁,卒于司门员外郎(一说卒于龚州长史)。
生平见新、旧《唐书·张荐传》,《朝野佥载》卷一、三、五、六,《大唐新语》卷八。
下笔敏速,出言诙谐,文体浮艳,大行一时,名声远播。
新罗日本等国遣使入唐,必出重金购其文。
所著《朝野佥载》6卷、《龙筋凤髓判》4卷及传奇《游仙窟》,流传至今。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句。
《全唐诗外编》补诗58首。
全唐诗补逸
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
补诗一卷,计五十八首。
(按张鷟游仙窟》诗共七十馀首,日本世宁《全唐诗逸》曾选取十九首。
今自《古佚小说丛刊》本《游仙窟》中将河世宁氏所未收者,悉数录出,而以彭泽汪辟疆先生《唐人小说》所载《游仙窟》诗校之)。
字文成
深州陆泽人
儿时梦紫文大鸟。
其大父曰。
紫文鸑鷟也。
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
因以为名。
调露初进士第
授岐王府参军
凡八应举。
皆甲科。
再授长安
鸿胪丞
四参选。
判策为铨府最。
开元初御史李全交所劾。
岭南
刑部尚书李日知讼斥太重。
得内徙。
司门员外郎
主要活动
  • 675年,进士
姜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州上邽人
高宗永隆二年进士第
郕国公
累迁金部郎中
睿宗时,以宗正卿河东道宣劳使。
玄宗开元初,官至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上邽(今甘肃天水)人。
高宗永隆二年(682)进士第
曾任金部郎中
开元初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袭封郕国公
事迹散见《旧唐书·姜谟》附、《音乐志三》,《唐诗纪事》卷一五,《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二六。
全唐诗》存诗1首。
岷州都督谟曾孙。
永隆元年进士
工部侍郎
袭封郕国公
主要活动
  • 681年,进士
崔涤盛唐 ?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 【介绍】: 定州安喜人
崔液弟。
玄宗在藩时与同里居,及即位,用为秘书监
性多智辩,善谐谑,玄宗待之甚厚,赐名澄,从东封还,加金紫光禄大夫,封安喜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6 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兄液、湜并能诗文。
多辩智,善谐谑,素与玄宗款密。
兄湜坐太平公主党诛,玄宗常念之,故待益厚,用为秘书监,出入禁中,与诸王侍宴不让席。
赐名澄
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安喜县
开元十四年(726)卒,赠兖州刺史
事迹散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国秀集目录》。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崔涤(?
-726),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液之弟。
玄宗在藩时,素与款密。
开元初,用为秘书监赐名澄
十三年,从玄宗本封泰山,还,加金紫光禄大夫,封安喜县
年,赠兖州刺史
全唐诗》存诗一首。
僧处寂武周 658 — 7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8—734 【介绍】: 唐僧。
蜀人俗姓周
早于资州出家,住山北兰若,师事宝修禅师,服勤寡欲。
武则天时,诏入内,赐摩纳僧伽黎。
寻辞乞归山,历四十年,足不出山寺,不涉官府,为资人所崇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资州周氏子。
出家既受具。
师事宝修禅师
获心法。
隐居山北兰若。
行杜多行。
海内知其名。
天后时。
诏见。
赐摩纳僧伽梨。
恳辞放还山。
每跏趺胡床。
昼夜常坐。
不昏寐。
虎伏其下如卫护。
积四十六年。
迹未尝出山。
而神异寝著。
新罗无相师自其国来。
谒。
先命洒扫曰。
远客至矣。
开元初
郡守王晔甫视事戒诸僧。
必赴府致贺礼。
不则胥吏廉其罪。
于是不往。
其徒以为言。
曰。
缘业有在吾未死。
虽晔其如吾何。
后晔果以见慢发怒悉引诸僧。
坐厅事。
状。
忽仆地。
左右急扶掖入屏著而绝。
盖晔故黄冠也。
尝立小功景云中。
遂器使有民社。
然于吾教终莫加恤也。
卒于二十二年之正月
寿八十七。
释处寂
俗姓周氏
蜀人也。
师事宝修禅师
服勤寡欲与物无竞。
雅通玄奥。
居山北行杜多行。
天后闻焉。
诏入内赐摩纳僧伽梨。
辞乞归山。
涉四十年足不到聚落。
坐一胡床宴默不寐。
常有虎蹲伏座下。
如家畜类。
资民所重。
学其道者臻萃。
由是颇形奇异。
无相大师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
预诫众曰。
外来之宾明日当见矣。
宜洒扫以待之。
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
本黄冠也。
景云中曾立少功刺于是郡。
终于释子苞藏祸心。
上任处分令境内应是。
沙门追集。
久不下山。
或劝往参免为厉阶。
谓弟子曰。
汝虽出家犹未识业。
吾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
迨乎王公上官三日。
缁徒毕至。
或曰。
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
晔微怒也。
屈诸僧升听坐已。
将启怒端问违拒之由。
愠色悖兴。
僧皆股慄。
晔俄然仆地。
左右扶掖归宅。
至厅事后屏树如被掴颊之声。
禺中气绝。
自此人谓为妄欲加诸道人一至于此。
开元二十二年正月示灭。
享年八十七。
资中至今崇仰焉。
释处寂
俗姓周氏
蜀人也。
师事宝修禅师
服勤寡欲与物无竞。
雅通玄奥。
天后闻之诏入内赐摩衲僧伽梨。
辞乞归山。
涉四十年足不到聚落。
坐一胡床宴默不寐。
常有虎蹲伏座下。
如家畜类。
资民所重。
学其道者臻萃。
由是颇形奇异。
无相大师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
预戒众曰。
外来之宾明日当见矣。
宜洒扫以待之。
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上任。
处分令境内应是。
沙门追集。
久不下山。
或劝往参免为厉阶。
谓弟子曰。
汝虽出家犹未识业。
吾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
迨晔上官三日。
缁徒毕至。
或曰。
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
晔微怒也。
屈诸僧升厅坐已。
将启怒端问违𢬤之由。
愠色勃兴僧皆股慄。
晔俄然仆地左右扶腋。
归宅至厅事。
后屏树如被掴颊之声。
寻尔气绝。
年八十七岁。
示灭资中
至今崇仰焉元圭
释元圭
姓李氏
伊阙人也。
少林寺禅师
大通心要深入玄微。
遂卜庐于狱中庞坞。
谓其徒仁素曰。
吾始入寺东岭。
吾灭汝必塔吾骸于此。
安禅于岩阿。
时有峨冠裤褶。
部曲繁多。
称谒大师
睹其貌伟精爽不伦。
谓之曰。
善来仁者。
胡为而至。
曰师宁识我耶。
曰。
吾观佛与众生等。
吾一目之。
岂分别识也。
对曰。
我此岳神也。
吾能利害生死于人。
师安得一目我哉。
曰。
汝能生死于人。
吾本不生。
汝焉能死。
吾视身与空等。
视吾与汝等。
汝能坏空与汝乎。
苟能坏空及汝。
吾则不生不灭也。
汝尚不能如是。
又焉能生死吾耶。
岳神稽首再拜曰。
我亦聪明正直于馀神。
岂能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
愿授之正戒。
令我度世助其威福。
曰。
神既乞戒即既戒矣。
所以者何。
戒外无戒。
又何戒哉。
神曰。
此理也。
我闻茫昧。
止求师戒。
我身为门弟子。
辞不获。
即为张座焚香秉炉正机曰。
付汝五戒汝能奉持。
即向曰能不能即曰否。
神曰。
洗耳倾听虚心纳教。
曰。
汝能不淫乎。
神曰。
亦娶也。
曰非谓此也。
谓无罗欲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盗乎。
神曰。
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曰非谓此也。
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杀乎。
神曰。
政柄在躬焉曰不杀。
曰非谓此也。
谓有滥误混疑也。
神曰能。
曰能不妄乎。
曰吾本正直焉能有妄。
曰非此谓也。
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神曰能。
曰能不遭酒败乎。
神曰。
力能。
曰。
如上即佛戒也。
又言。
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
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
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
后天地死不为老。
终日变化而不为动。
寂默而不为体。
悟此则虽娶非妻也。
虽享非取也。
虽柄非权也。
虽作非故也。
虽醉非惛也。
若能无心于万物。
则罗欲不为淫。
福淫祸善不为盗。
滥误混疑不为杀。
先后违天不为妄。
惛荒颠倒不为醉。
是谓无心也。
无心则无戒。
无戒则无心。
无佛无众生。
无汝及无我。
无我无汝。
孰能戒哉。
神曰。
我神通亚佛。
曰。
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
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悚然避席启跪颇恭曰。
可得闻乎。
曰汝能㑦(音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又曰。
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曰。
是为五不能也。
又曰。
佛能空一切成万法智
而不能即灭定业。
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
而不能化导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
而不能尽众生界。
是为三不能也。
定业亦不牢久。
无缘亦谓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
亘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
是谓无法。
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
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
作用冥现有情前也。
若有心有作。
作用必不普周焉。
岳神曰。
我诚浅昧未闻空义。
愿师授我戒。
我当奉行。
更何业因可拘尘界。
我愿报慈德。
曰。
吾观身无物。
观无常法窟块然。
更有何欲。
神曰。
师必命我为世间事。
展我少小神功。
使已发心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曰。
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
佛亦使神护法。
师宁隳叛佛耶。
随意垂诲。
不得已而言曰。
东岩寺之障也。
莽然无树。
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
汝能后此树于东岭乎。
神曰。
已闻命矣。
又曰。
我必昏夜风雨摆摇震运。
愿师无骇。
即作礼辞去。
门送而观之。
见仪卫如王者之行仗。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
隆栋壮宇岌礘将圮。
定僧胆动宿鸟声狂。
互相敲磕(苦盖切)物不安所。
乃谓众僧曰。
无怖无怖。
神与我契矣。
诘旦和霁。
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
谓其徒曰。
吾殁后无令外知。
若为口实人将妖我也。
开元四年卒。
寿七十三。
宋璟唐 663 — 7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3—737 【介绍】: 邢州南和人
高宗调露中,登进士第
工文辞。
武则天时,累除左台御史中丞
居官鲠直,为则天所重。
睿宗复立,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力制外戚、公主干政,革除选举流弊,选贤任才。
太平公主,贬楚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拜刑部尚书
开元四年,继姚崇为相,宽赋役、省刑罚,善于守法持正。
开元贤相,史称姚、
后罢知政事,历京兆留守,以左丞相致仕。
卒谥文贞
有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3—737 排行大,祖籍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徙居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
弱冠举进士,补上党县
累迁殿中侍御史,历天官员外郎凤阁舍人御史中丞
中宗神龙元年(705),为吏部侍郎,迁黄门侍郎
出为贝州刺史,转杭州相州刺史
睿宗即位,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楚州刺史,历冀三州刺史等职,入为国子祭酒、东都留守
玄宗开元初,任京兆府,进御史大夫,出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
四年(716),由刑部尚书吏部尚书黄门监,居相位,五年,改号侍中
八年,以开府仪同三司罢政事,封广平郡公
十七年,拜尚书右丞相。
二十年致仕,卒赠太尉谥曰文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上柱国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唐代名相之一。
工诗善赋,少时以《长松篇》、《梅花》献苏味道,知名于时。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6首。
邢州南和人
进士
上党
监察御史
累拜黄门侍郎
睿宗立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开元初封广平郡公
开府仪同三司
知政事
十七年尚书右丞相。
二十年以年老乞休。
二十五年薨。
年七十五。
太尉
谥曰文贞
主要活动
  • 高宗调露中,进士
裴子馀盛唐 ?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 【介绍】: 绛州稷山人字真子
明经第。
事继母以孝闻。
初为鄠县
中宗景龙中,迁左台监察御史
司农卿赵履温奏籍隋世番户为奴婢,子馀廷诎其议。
玄宗开元初,累擢冀州刺史,为政惠裕。
后入为岐王府长史
卒谥孝
子馀
宁州刺史守真子
明经
累补鄠县
景龙中左台监察御史
开元初累迁冀州刺史
又为岐王府长史
银青光禄大夫
十四年卒。
谥曰孝
主要活动
  • 明经科
贾曾盛唐 ? — 7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 【介绍】: 河南洛阳人
贾言忠子。
睿宗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
玄宗东宫,盛择宫僚,拜太子舍人
俄擢谏议大夫知制诰
开元初,授中书舍人,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号苏、贾。
后坐事,贬洋州刺史
历迁、郑等州刺史,入拜光禄少卿,官终礼部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 排行六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少知名。
睿宗景云中,任吏部员外郎
玄宗太子,以太子舍人
直言敢谏,擢升中书舍人,避讳固辞,改授谏议大夫知制诰
玄宗开元初,复拜中书舍人,乃就职。
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著称,时号“苏、贾”。
开元五年(717),坐事贬洋州刺史,转庆州徐州郑州刺史
十四年时,召为光禄少卿,迁礼部侍郎
十五年卒。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5首。
河南洛阳人
景云中吏部员外郎
开元初中书舍人知制诰
坐事贬洋州刺史
庆州郑州
入拜光禄少卿
礼部侍郎
十五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