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许文岐明末清初 ? — 1643
维基
许文岐(?
—1643年),字我西浙江仁和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
许文岐出身簪缨世家,自幼聪颖,年轻时就曾与伯父前往东林书院参加会讲。
崇祯七年(1634年)中式进士,授南京兵部武库司主事九年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
当时民变蜂起,江北混乱,许文岐辅佐尚书范景文整治军备,深得景文倚重。
崇祯十年黄州府知府
当其时黄州遭遇寇乱,户口凋残,人多逃匿,范景文原打算以「南都根本地」为由挽留许文岐,但许文岐回答说「事不避险,臣职也!
」,说罢便慷慨登舟赴职。
就任后,他捐出了自己的俸给制作火器,严守斥堠,招募丁壮,又招抚中父老,百姓都因而感泣。
不久后,贼人来犯,许文岐派人提前侦探军情,伏兵以待,射杀敌前锋一只虎,夺其大纛而还。
又与群人联络各乡堡,使得「贼闻不敢近」。
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受到时任大学士杨嗣昌赏识,经推荐升任为湖广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
许守孤城两年,屡次退敌。
当其时谍报日急,大家都渐觉不可能再守城了,适奉朝廷晋升许文岐为督粮参政,客人都劝谏他离开,但许回答说「吾为天子守孤城三载矣,分当死封疆,虽危急,奈何弃之?
」,坚持城守未赴任,而只让其妻领著他的儿子和母亲回乡。
不久,荆王将校郝承忠串通张献忠次年大兵来攻,文岐亲率甲士守城,齐发铳炮,歼敌甚众。
将近夜半,大雪盈尺,敌人攻破西门入城,文岐展开巷战,最终被执。
张献忠闻其名声,不杀,将其拘于后营。
一同关押者有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
文岐张献忠老营大都为被掠良民,密谋策反老营,约定四月起事,以柳圈为信。
计划泄露,张献忠查到柳圈,将文岐处斩。
文岐将死,对人说:「吾所以不死者,志灭贼耳。
今事不成,天也。
」,北向拜辞朝廷,又南向拜父母,含笑而死。
其事经史可法何腾蛟上书,朝廷终追赠许文岐太仆寺卿,并给祭葬予谥。
文士昂明末清初 1585 — 1648
维基
文士昂(1585年—1648年)字抑之号台仙湖广长沙府攸县人
天启元年辛酉举人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进士
刑部观政三年四川华阳知县四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三年工科给事中,养病。
四年复除原职,巡视工程,五年管理皇城四门,又巡视厂库,六年巡视太仓八年四川按察司副使十二年参政、分守上川东道十三年考察,降云南右参议临沅道
弘光时云南按察使,旋转左布政使
南京失陷后,又去江西吉安联络万元吉杨廷麟湖广何腾蛟堵胤锡等人抗清,顺治三年(1646年)湖南失守,携全家隐迹凉江。
顺治五年被清朝攸县知县于颖然逮捕,解送长沙,又押送武昌八月二十七日武昌就义。
詹时雨明至南明 ? — 1645
维基
詹时雨(?
—1645年),字霖臣饶州府鄱阳县东隅乡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詹时雨写作古博沉蔚,得抚州陈际泰艾南英重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获授中书舍人崇祯帝询问兵饷事宜,他能精准回答,获授监察御史巡按福建,却因严肃正直、忤逆权贵迁任苏松督粮参议,再贬谪为贵州督学佥事
他在当地处事公允,多所取士,得升河南参政,到弘光年擢为贵州按察使,与都师何腾蛟合作,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积劳成疾去世,身边只有少量行李。
张毓泰明末清初 1585 — 1662
维基
张毓泰(1585年—1662年)号履素山东济南府邹平县军籍。
明朝官员。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初官邢台县知县
事无巨细,皆躬亲之。
父就养官署,闵其过劳,对曰:士行运甓,且日习劳。
儿乃当惜分阴者,敢泄泄乎?
豫让日泉水利之争,人以执法明允,刻石颂之。
以外艰归,起补汾阳县知县
崇祯元年戊辰谷价方平毓泰预占年不稔,听论民储谷菜为御灾计。
亡何,天大旱,斋戒取水,贺将军泉,步行二十里乞祷,至夜大雨盈尺,邻境若介休平遥文水田仍龟坼如故,同官何腾蛟戏谓造化有私,亦心折于矣。
明年荐饥,立八厂煮糜粥食饿人,设法周诸生之急,择立社师四十三人,使教幼童六百。
天将寒,立冬生院,具暖洞煤炉,令男女异宿,晚给秫粥,晨饮以椒姜汤。
饥后疫起,乃设阳春局于书院前,及东郭达原,饮剂药日日施散,以活病者。
又因岁凶宜恤民,刊吕叔简刑戒普劝,同官都御史耿如杞下教曰:饥民一入汾境,便游华胥,顾安得为全活者一一致谢乎!
后以神京戒严,土贼大起,上官使来守城,毓泰以为惊众,力争罢其事。
唯简阅战守具待之,贼至即帅民兵与战,贼皆逃。
五年壬申入觐,改永年县知县,首剪王谦刘三两巨蠹,捐赀修学宫及漳川书院,以临洺关为邑之门户,峻具台垣,增河外品字坑,暇日浚城河,教民种菱藕,蕃水利。
八年内擢武选司主事十年出为宁武关兵备道
适虎镇贾庄兵溃,回即略惩弃甲者。
吊国殇,恤孤儿,监军内珰牛某颐指气使,诸道司独毓秦盛气不为下,旋移大梁,再移通州监军
十三年以内艰归,辛巳邹平大饥,煮粥协官赈济,收哺弃儿,俟长大归其父母,童子愿学者则推广父乡贤公(张奇策)义塾旧法,延师训之。
崇祯甲申革命,犹家居。
明年乙酉以人材徵授山西按察使,又明年江西右布政使顺治三年丙戌岁也。
江西南昌赣州两府归附,在是年十月部议豁其本年以前额税,布政左使忿其向化独迟,欲抗章尽征之,毓素力争乃免,任满注上考,已而罢归。
康熙二年卒,年七十有八,祀山西名宦祠,汾阳东郭及永安镇所立两生祠尚存,皆有碑。
毓泰裔孙以选贡再令山西时,手录其文以归焉。
墓在城西十里接官亭南。
傅作霖明末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湖广武陵人
举人
唐王兵部主事,后依何腾蛟长沙,改监军御史
永历元年,官至兵部尚书,从永历帝武冈
清兵破城,被执死。
傅上瑞明末 ? — 16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山东武定州人
崇祯十三年进士
初为武昌推官
南明隆武时,以何腾蛟荐,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
清兵逼沅州,不敌出降。
逾年诛死。
维基
傅上瑞(?
—1648年),字禧徵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山东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
户部观政,授黄州府推官,调武昌府推官,署知府
张献忠渡江,监军江北
武昌陷落,傅上瑞何腾蛟推荐,任湖广佥事,升湖广参议太仆寺卿。
何腾蛟长沙集结僚属,傅上瑞请求设立十三镇。
后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招标将胡跃、吴胜、陈绍尧五千馀兵守卫平江浏阳
傅上瑞家人自山东前来,讲述山东当地缙绅降清得官之事,傅上瑞心动,于是放弃平江,以入卫为名,到沅州驻扎,尽撤浏阳醴陵防禦,仍累加兵部尚书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清兵至,傅上瑞举军投降,清兵藉机在沅州屠城,偏桥镇远亦陷落。
五年(1648年)闰三月,金声桓反清,清人恐怕傅上瑞为内应,与刘承胤同在武昌斩首。
乔可聘明至南明 1589 — 1675
维基
乔可聘(1589年—1675年)字君徵号圣任直隶扬州府宝应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行二,庚子年八月十五日生。
天启元年乔可聘中式辛酉科乡试二十七名,治易经。
天启二年(1622年)联登壬戌进士吏部观政,授中书舍人
崇祯年间上疏弹劾吕黄钟张捷;改任河南道御史巡按浙江
队伍走到金华时遇上水涨,船只无法通过,也找不到纤夫,兰溪知县盛王赞持笏在雨中大声说:「村民正在耕作,县令请求亲自协助。
」他立刻乘肩舆冒雨离去,之后在朝廷推荐盛王赞,其时人们都称赞他们的行为。
不久,乔可聘因为部下贪污被贬为应天府知事,后升大理寺副
安宗继位,乔可聘官复原职,管河南道事,疏请取消厂卫、停止宴会,未获理会。
御史黄耳鼎外任官职时,弹劾刘宗周,牵连大量大臣,乔可聘指出刘宗周在朝廷态度严肃,为社稷做事,但黄耳鼎讨厌外转,因此诬陷善类,抒发私欲,并非人臣;同时请求让自己出任黄耳鼎的转官,事情最后终止。
黄澍亲自弹劾马士英马士英恨之入骨,而黄澍巡按湖广的名声不好;刘侨为迎合马士英而指控黄澍,奏章送到司法
刘宗周怨恨刘侨,打算救黄澍,可是乔可聘说:「刘侨是在迎合马士英,不过黄澍贪污有證据,请传何腾蛟查奏。
」人们都说他的言论得体。
当初刘宗周弹劾叛从大顺或清朝的二十三人,到李沾代行职权时打算推翻,乔可聘监持不可,在御史台章正宸侃侃而谈,小人都忌惮他们。
左良玉率军东下,马士英撤走所有江北兵力防禦,当时清兵日渐逼近,乔可聘成友谦共同上疏请求留下江北兵力,固守淮安扬州,控制颍州寿州,命刘良佐还镇。
马士英弘光帝面前指二人大骂,举朝都为之气慑。
南京失陷,回乡终老。
吴应恂明至南明
维基
吴应恂(?
—17世纪),字九迪号旭海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吴应恂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三名举人,为《书经》经魁。
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获授福建同安知县,平息民变,捉拿并斩杀其首林建宇、周家
长沙,在当地釐清户籍,制定粮役,减免刑罚,数句话就能判决案件;又兼摄湘潭官兵缺粮时运来一千石粮食接济,等到军队溃败,他跟随何腾蛟收复城池。
北京沦陷,吴应恂礼遇左良玉兵马,安然调度恬如方国安四万人部队;不久署长沙知府,改任武昌监军,入朝出任户部四川司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后事不详。
罗绣锦明末清初 1590 — 1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0—1652 【介绍】: 明末清初辽阳人,后隶镶蓝旗汉军。
后金(清)天聪五年诸生工部启心郎
顺治初湖广四川总督与明何腾蛟李锦等军对峙,连战多胜。
何文瑞南明 ? — 1651
维基
何文瑞(?
—1651年),字宪卿贵州黎平府黎平县人南明政治人物。
何文瑞何腾蛟的儿子,在隆武二年(1645年)湖广举人,获授中书舍人,再赐进士庶吉士
永历帝继位,他转任简讨侍读,父亲逝世后袭封定兴侯,之后以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监督胡一青军队。
永历五年(1651年)永历帝前往南宁何文瑞在昆崙关驻兵,拒守清朝士兵,数后月因瘴病逝世。
李膺品明至南明 ? — 1653
维基
李膺品(?
—1653年),字张锦广西桂林府灵川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膺品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进士,获授武选主事隆武帝继位后迁任江西道御史
何腾蛟招揽高一功李赤心军队,他上疏请求以监军御史到军前谋求恢复。
隆武二年(1646年),他跟从何腾蛟湘阴,期望于岳州与各将领会面;但诸镇只是观望不前,并未成事,他则以户科给事中宣谕衡州永州调官吏科。
永历元年(1647年)长沙沦陷,朝廷命令他巡按湖南章旷衡州永州后调守宝庆
二月时,朝廷派使者催促他入,跟随永历帝奉天靖州柳州桂林
次年(1648年)李膺品陈经猷协助何腾蛟瞿式耜守卫桂林,升任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抚治永州
当时时朝中大臣结党而且势同水火,他却不跟随;同年十月调为兵部添注右侍郎
永历四年(1650年)九月,他以兵部左侍郎副都御史兴安灵川义军,固守全桂林,自行罢官归乡。
瞿式耜张同敞邀请他参与谋议,他见广东局势孤危,而四、五都形势险固,可以坚守支援桂林,因此和陈经猷联合义民守住薄岭、乌岭;瞿式耜张同敞死后,灵东地方依然能守住。
永历六年(1652年)李定国出师奉天李膺品密启其桂林空虚,毋需畏惧孔有德
于是李定国西延、大埠袭击桂林,他也因此功劳得召用为兵部左侍郎
次年(1653年)七月李定国再次攻打桂林失利,清朝政府以他接近淮东,能和李定国通讯,将为灭亡南明的制肘,就找来奸人向导出兵突陷二岭。
他逃入五指山上吊自杀,很多士民也跟从死去。
李膺品豪迈有谋略,家世丰厚,国家有难时散尽家产作军用,归乡后穷得无法煮稀饭;后来再次起义,居民都献出家产出誓死跟从,他的忠义如此感动人心。
他的三名儿子在清朝依照他的遗命不去应试,于是没有显贵。
刘瑄明至南明
维基
刘瑄(?
—17世纪),本名刘志夔字他山湖广常德府澧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刘瑄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获授检讨,因为母亲逝世辞官。
张献忠攻破澧州,带著父亲到慈利避难;得知北京失守后,他咬破指头写下血书,交托弟弟照养父亲终老,即将自尽。
家人都包围守著他,父亲更加哭著劝告他不要自尽,于是他打消这念头。
弘光隆武年间,朝廷改任刘瑄右中允侍读,均未赴任。
湖南失陷,父亲去世,他跟从何腾蛟堵胤锡起兵,累官太常卿;后来到衡山出家为僧,每逢朔望向北大声号哭,又和瞿式耜写诗,流传后世。
马进忠明末清初 ? — 16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8 【介绍】: 明清之际陕西延安人字葵宇
原为明末农民军早期十三家之一,号混十万,转战于洛阳汝州一带。
崇祯十一年战败降左良玉历官副总兵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良玉死,遂自屯江楚间,旋隶何腾蛟部,驻岳州
永历时,以麻河抗清功,晋爵鄂国公,举军附孙可望
永历六年(顺治九年)李定国出黔,复黎平靖州桂林等地,又与冯双礼下长沙岳州
后密助定国可望永历帝封汉阳王驻防贵阳
十二年,清军逼贵阳,遂弃城入云南,旋病卒。
赵向宸
维基
赵向宸(17世纪—1647年),字靖衷广东广州府东莞县大宁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赵向宸崇祯三年(1630年)广东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获赐特用出身,授通山知县,当时战事频仍,他修缮城墙器械,组织团练,令乡勇自行防禦,得湖南总督何腾蛟重用,推荐升为湖广湖南道监军副使永历元年(1647年)长沙失陷,他投水而死。
关捷先
维基
关捷先字宁后广东承宣布政使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关捷先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历任监司,善于笔劄。
1646年,清军克福州隆武帝汀州被俘杀,两广总督丁魁楚湖广总督何腾蛟拥立桂王朱由榔
他和苏观生顾元镜王应华曾道唯广州以兄终弟及为名,拥立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𨮁即皇帝位,年号绍武关捷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关捷先降清。
堵胤锡明末清初 1601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49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锡君改字仲缄号牧游
崇祯十年进士
历官长沙知府,以督乡兵镇压各地民众起事,得知兵名。
南明隆武时湖北巡抚,与总督何腾蛟联合李锦高一功等,共同抗清。
永历时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后兵败退衡州,又退广西,在浔州病死。
谥文忠
有《堵文忠公集》。
维基
堵胤锡(1601年—1649年)字仲缄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无锡市)人,明末及南明大臣。
堵胤锡生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岁父母双亡,投靠岳父陈大懋,师从马世奇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
官至长沙府知府
当时山贼萧相宇作乱,数败官兵堵胤锡能率乡兵破贼,遂以知兵出名。
李自成死后,其馀部李锦田见秀刘汝魁贺兰李来亨等被堵胤锡安抚。
弘光时,历湖广参政,行事“苟利国家,我则专之”。
永历时,任兵部尚书
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
堵胤锡等人主张联合大顺军和大西军,何腾蛟瞿式耜反对。
瞿式耜同党的丁时魁金堡等上疏劾奏他在湖南“丧师失地之罪”。
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与忠贞营的淮侯刘国昌出兵,是月二十六日,至浔州(今广西桂平),吐血病卒。
赠浔国公谥文忠
陶汝鼐明末清初 1602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调一字燮友号密庵
贡生
早年入复社有名。
浙江,与朱彝尊为友。
南明时何腾蛟监军永历时翰林院检讨
入清不仕。
顺治间被捕几死,得陈名夏援手,监禁年余得释。
晚年祝发,号忍头陀
诗宗汉魏,多激越凄楚之音,书法
有《荣木堂集》。
吴晋锡明末清初
维基
吴晋锡字康侯号燕勒又号兹受(梓授),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吴江县人,明末清初官员。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永州府推官
尝奉檄清狱,历十三郡,出冤系数千人。
时四方盗炽,晋锡团练乡勇,为守御计,祁阳冯异乘岁饥,鼓乱众数万,攻破祁阳据之。
晋锡团兵及猺兵,得五千人,将讨遣人伪约降,斩之,命将三路薄祁阳,而自集馀兵守永。
果从间道来袭,围三昼夜,知有备遁去。
晋锡率锐兵追之,斩首千计,三路兵复扼其前,获父母而降。
张献忠长沙巡抚王聚奎偕诸溃将奔永,永民畏焚掠,咸避去,城空。
晋锡将奔诉于朝,会新抚何腾蛟至,移檄追还,命掌武昌推官事。
甲申南都诏至,左良玉拥兵汉阳,意不测,腾蛟将以死徇,晋锡说以正纪,卢鼎等得开读无他变,腾蛟陈晋锡守永功,以为衡永郴桂团练监军晋锡,复以计擒剧贼魏可教等。
乙酉(1645年)左良玉反,腾蛟投江,获救不死,乃抵长沙,集诸属吏痛哭盟誓,分士马舟舰糗粮,各任其一命,晋锡长沙推官摄郴桂道事,晋锡陈鸠方略数千言,腾蛟善之而不能用。
丙戌(1646年),唐王徵兵于楚,晋锡请行,腾蛟不许,别遣郝永忠永忠欲得晋锡兵,晋锡悉以其兵隶之,唐王擢晋锡广西布政使晋锡将行,而永忠尚屯郴,郴民苦之,谒晋锡不得行,加大理寺卿,摄道事。
清兵日迫,郴地益危,晋锡誓死守,既而腾蛟长沙晋锡督饷,晋锡去郴,永忠果激民变,屠郴而去。
丁亥(1646年)永明王朱由榔晋锡巡抚衡永郴桂长宝,会湘阴长沙兵变,腾蛟衡州湖南无尺土,晋锡知事不可为,遂削发为僧,入九嶷山,清军招降之,不应。
郝摇旗明末清初 ? — 16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4 【介绍】: 即郝永忠
明末清初陕西延安人
李自成部将
本为旗手,故名。
李自成死后,与刘体纯等在湖广联明抗清,受何腾蛟节制,赐名永忠
后因受南明诸将排挤,于何腾蛟死后,自率军入楚蜀交界处,与刘体纯、袁宗第等会合,成为夔东十三家成员之一,屡击败清军。
康熙二年底遭清廷大军围攻,突围被俘死。
袁宗第明末清初 ? — 16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4 【介绍】: 明末清初人。
李自成部将
大顺军前营制将军
李自成遇害后,随刘体纯、郝摇旗等与南明将领何腾蛟联合抗清。
次年,与刘体纯率所部入巴东创立夔东十三家。
康熙二年遭清军大举围攻,突围被俘遭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