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
刘瑄(?—17世纪),本名刘志夔,字他山,湖广常德府澧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瑄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检讨,因为母亲逝世辞官。张献忠攻破澧州,带著父亲到慈利避难;得知北京失守后,他咬破指头写下血书,交托弟弟照养父亲终老,即将自尽。家人都包围守著他,父亲更加哭著劝告他不要自尽,于是他打消这念头。弘光、隆武年间,朝廷改任刘瑄为右中允、侍读,均未赴任。湖南失陷,父亲去世,他跟从何腾蛟、堵胤锡起兵,累官太常卿;后来到衡山出家为僧,每逢朔望向北大声号哭,又和瞿式耜写诗,流传后世。
主要活动
- 164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