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唐恪北宋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杭州钱塘人字钦叟
哲宗元祐九年以荫登第。
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
徽宗时起居舍人,言河北边备废弛,宜及时整治,命为河北都转运使
沧州,治水有方,城赖以全。
召拜户部侍郎,复治京师暴水以平。
宣和初,忤宰臣王黼,贬知滁州,又历杭州
钦宗靖康初,拜相,主和议,止诸道勤王兵。
及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被劾罢相。
汴京失陷,被逼书名推戴张□昌,遂服药自尽。
全宋诗
唐恪(?
~一一二七),字钦叟馀杭(今属浙江)人(《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澹山岩题名》)。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浙江通志》卷一二四),调郴县
榆次
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
徽宗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迁起居舍人
未几,命为河北都转运使
出入中外,历知梓州沧州扬州滁州潭州杭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进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金人入汴,主和议,割三镇,止诸道勤王兵勿前,为御史所劾,罢相。
靖康二年,金人逼立张邦昌署名,仰药而死。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四一
唐恪(?
——一一二七),字钦叟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以荫登第,调,知榆次,累官江东转运判官
大观中,招纳夷人称职,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
迎辽使还言事,命为都转运使、加集贤殿修撰,迕中贵人,降知梓州
沧州,进龙图阁待制、知扬州
召拜户部侍郎宣和初,迁尚书
王黼所陷,罢知滁州
宣和五年召为吏部尚书,徙户部,请外,得知杭州
靖康初,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但无济时大略。
次年二月京城失守,金人逼百官立张邦昌,既书名推戴,仰药而死。
著有《古今广说》及文集等。
见《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本传及《艺文志》五、《艺文志》七。
吴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人字伸道
进士
华州郑县。
徽宗时累迁太仆少卿
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提举河东常平
中书舍人给事中
童贯经略北方,时言必速乱,王黼怒,斥为腐儒。
徽猷阁待制奉祠
敏于为文,人称“立地书厨”。
卒年七十八。
全宋文·卷二五二九
吴时(一○四八——一一二五)字伸道邛州(治今四川邛崃)人。
元祐六年进士甲科,知华州郑县。
陆师闵、蜀茶马,辟为属。
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
大观中召为工部员外郎,改礼部,兼辟雍司业,迁太仆少卿
以言者论其党附张商英,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改提举河东常平
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以议取燕事与王黼不合求去。
徽猷阁待制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
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
见《宋史》卷三四七本传,《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陈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州鄞县人
字秀实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监察御史,迁左正言
立朝有风操。
童贯等怙宠弄权,徽宗拂衣,牵帝衣而谏。
谪监信州酒。
遇赦,起用,历知广德军和州秀州
王黼得政,宁饿死不出。
后令知舒州,命下而卒。
谥文介
有《易传》、《春秋传》、《论语孟子解》。
全宋文·卷三○五八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元符三年进士,累迁太学博士,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迁左正言,除给事中
后谪监信州酒。
历知和州秀州,调舒州,命下而卒,谥文介
著有《易传》九卷、《春秋传》十二卷、《论语解》十卷、《孟子》十卷。
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陈过庭宋 1071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0 【介绍】: 越州山阴人原名扬庭字宾王
哲宗绍圣间进士
右司员外郎,使辽归,劝徽宗注重边备。
累迁御史中丞,奏劾蔡京王黼朱勔等,并请罢御前使唤及岁进花果,忤权贵,谪黄州安置。
钦宗立,复为御史中丞
姚古拥兵不援太原,陈其可杀之罪七。
礼部尚书,擢右丞中书侍郎
城失陷,使金被拘,卒于燕山
谥忠肃
全宋文·卷三○三三
陈过庭(一○七一——一一三○)本名扬庭字宾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进士第,为馆陶主簿澶州教授,知中牟县,除宗子博士
祠部吏部右司员外郎
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宣和二年,进中书舍人
才七日,迁礼部侍郎
未尽一月,又迁御史中丞侍读
忤权贵,罢知蕲州,未道半,责海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
钦宗立,以集贤殿修撰起知潭州
未行,以兵部侍郎召,在道除中丞
礼部尚书,擢右丞中书侍郎
奉使至金,金人拘之军中。
建炎四年卒于燕山,年六十。
谥忠肃
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宾王谥号忠肃
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
本名扬庭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副相)。
洪拟宋 1071 — 11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5 【介绍】: 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
本姓弘,避南唐讳改。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
王黼蔡京用事,中立无所附会。
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
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
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
卒谥文宪
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
全宋诗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第,一字逸叟世称净智先生
本姓弘,其上世避南唐讳改洪。
丹阳(今属江苏)人。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调忠正军节度推官
徽宗崇宁中国子博士,出提举利州福建路学事,通判郓州
提举京西北、荆南河北东路学事。
宣和中侍御史,以忤蔡京,出知海州
高宗建炎间为起郎,中书舍人
给事中吏部尚书,以龙图阁待制温州
复召为礼部尚书权吏部
提举江州太平观
绍兴九年(一一三九),再知温州,未几复奉祠
十五年卒,年七十五。
有《净智先生集》,已佚。
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三○五五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季一字逸叟学者称净智先生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本姓弘,其先祖避南唐讳改。
绍圣元年进士甲科
崇宁中国子博士,历提举利州路福建路京西北路河北东路学事。
宣和中监察御史,进侍御史
蔡京辈当朝,中立不阿,坐事出知桂阳军,改海州
高宗即位,起为中书舍人,以龙图阁待制温州,入为礼部尚书,迁吏部
绍兴三年罢。
起知温州
绍兴十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宪(一作文定)。
著有《净智先生集》、《注杜甫诗》二十卷等。
见《宋史》卷三八一本传,《嘉定赤城志》卷三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
许景衡宋 1072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
程颐学。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
旋遭斥逐。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
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
谥忠简
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
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
后奉祠馆
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
以忤王黼去官。
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
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
谥忠简
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
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
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钦宗时,迁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
景衡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
有《横塘集》。
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李熙靖北宋 1075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7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子安一字安常
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
历官太学博士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出知拱州
钦宗靖康初提举醴泉观
金人立张邦昌,拒受其伪命,忧愤废食而卒。
全宋文·卷三○四○
李熙靖(一○七五——一一二七)字子安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公弼子。
进士第,又中词学兼茂,为太学正,升博士,除提举河东学事,留为兵部员外郎
王黼,左迁太常少卿
罢,拜中书舍人,出知洪州
靖康初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
金人立张邦昌,命熙靖权直学士院,拒命,忧愤而卒,年五十三,追赠端明殿学士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宋史》卷三五七《李熙靖传》。
卢法原南宋 ?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德清人字立之
卢知原弟。
以父荫补官。
累官吏部尚书,以官秩次第履历总为一书,功过殿最,开卷了然,吏不能欺。
高宗绍兴中,为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
金人攻关辅法原视山川险阻,分地置将,屡败金兵。
素与吴玠不睦,后为所劾,忧恚而卒。
全宋诗
卢法原(?
~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
自知雍丘县积官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
使辽还,迁司农卿,赐三品服。
吏部尚书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罢为显谟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
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阁直学士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三三)。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举临安洞霄宫(同上书卷四九)。
二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同上书卷八五)。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九
卢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
以父荫补官,尝知雍丘县政和中金部员外郎,迁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
宣和中,历任司农卿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坐王黼累,罢为显谟阁待制
绍兴元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等路宣抚处置副使,进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
会金人南侵,法原分将坚守,严为备禦,累败金兵。
因与吴玠不睦,为所劾,忧恚而卒。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九之一六、食货四七之六。
李伯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孟州河阳人字会之
进士
徽宗时内丘咸阳太康县,括县壮丁为兵,得千人,上其名数与按阅之法。
蔡卞喜而荐之,提举京畿保甲,使行其说,增籍二万。
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
刑部侍郎,因与王黼不相能,被罢,提举崇福宫
寻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
卒谥荣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李伯宗字会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
进士,知内丘咸阳太康县
提举京畿保甲,左迁相州通判提举白波辇运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
政和中大理卿,迁刑部侍郎
王黼不合,罢,提举崇福宫
起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
通奉大夫显谟阁待制卒。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张汝霖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四五
张汝霖政和中尚书度支员外郎
宣和时京西转运使三年,乞罢御前使唤及岁进花果,为王黼所劾,遭贬窜。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一之四三,《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四、卷四七○《王黼传》。
沈积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人
进士出身
徽宗时,历秘阁修撰河北转运使,召拜户部侍郎,进尚书宣和中,知河间真定府
王黼所拔,方图燕地,使觇边隙,中书舍人程振戒以后祸,至镇遂盛言不可,宣告于朝。
已而师败于白沟,童贯恶之,罢为提举上清宝篆宫。
既得燕山,又命以延康殿学士知府事,未行而卒。
全宋文·卷三三九八
沈积中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
进士出身,为辟雍正户部员外郎,至秘阁修撰河北转运使,召拜户部侍郎,进尚书,知河间真定府
王黼图燕地,师败白沟,童贯还,罢积中提举上清宝箓宫。
既得燕山,又命以资政殿学士知府,未行而卒。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陈朝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政和人字廷臣
哲宗元符末太学生,论事剀切。
徽宗大观三年,以何执中蔡京尚书左仆射蔡京领中太乙宫朝老上书力陈蔡京之奸邪及何执中之平庸。
宣和末,复与陈东等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为六贼。
台谏承风旨劾朝老狂妄,编置道州
高宗建炎改元,遇赦归耕石门
绍兴间三诏征之,坚辞不赴,学者称“陈三诏”。
全宋诗
陈朝老字廷臣自号欢喜居士政和(今属福建)人。
哲宗元符末太学生,论事剀切。
徽宗宣和末,坐与陈东等上书论蔡京等为六贼,编置道州
高宗建炎改元,遇赦,归耕石门
绍兴间三诏不赴,学者称为陈三诏
卒年七十一。
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陈朝老字廷臣建州关隶(今福建松溪东南)人。
元符末太学生,论事剀切。
大观中,以何执中左仆射,上书力谏。
宣和末,复与陈东等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为六贼,编置道州
建炎改元,遇赦,归耕石门
绍兴间三诏徵之,坚辞不赴。
自号「常欢喜居士」,名堂曰「寄怀」。
有文集百卷藏于家。
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六引《建安志》。
聂昌北宋 1078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26 【介绍】: 抚州临川人初名山字贲远
太学上舍入仕。
太府卿户部侍郎
以忤王黼,罢知德安府
钦宗即位,累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
李纲罢,太学生陈东等伏阙请愿,王时雍欲置等狱,力言不可,乃止。
同知枢密院,以为不当轻弃土地,檄天下兵坚守都畿。
及割两河地与金议和,与耿南仲同往金军。
绛州,为绛人所杀。
全宋文·卷三三二一
聂昌(一○七八——一一二六)初名山字贲远钦宗改赐今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
太学上舍相州教授,擢秘书郎右司员外郎
出为湖南转运使,召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
王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复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钦宗立,进户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
金人再议和,诏河东
靖康元年十一月绛州,为钤辖赵子清所杀,年四十九。
著有文集三十卷,编次《历代史门类》二百卷。
王庭圭聂公墓志铭》(《卢溪文集》卷四二),《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李森北宋
全宋文·卷三三九八
李森巴州曾口(今四川巴中东)人。
政和中进士第
宣和初吏部侍郎
后为御史中丞,尝劾王黼,黜知复州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五之一六,《方舆胜览》卷六八,雍正《四川通志》卷八。
梅执礼北宋 1079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27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和胜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以忤王黼夺职,知滁州
钦宗靖康元年,召为吏部尚书,旋改户部
金兵围京都,劝帝亲征,又请皇后太子皆出避。
京城失守,谋集兵夜袭金帅帐,迎徽、钦二帝还,谋泄未遂。
金人命搜刮金帛,以数不足被杀。
谥节悯
有《文安》。
全宋诗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敬乡录》卷三),调衢州常山
国子司业中书舍人给事中,擢礼部侍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以忤王黼出知蕲州
复落职。
钦宗立,召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
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搜括金银,执礼哀民力已困,阴拒之,为所杀,年四十九。
有《文安》十五卷(《敬乡录》),已佚。
宋史》卷三五七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四九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进士,调常山,未赴,以荐为敕令删定官武学博士
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郎,改度支吏部
国子司业兼资善堂翊善
左司员外郎,擢中书舍人给事中,为礼部侍郎
王黼,以显谟阁待制蕲州,又夺职。
明年,徙滁州,复集英殿修撰
钦宗立,徙知镇江府
召为翰林学士,道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
靖康二年汴京破,为金人挝杀,年四十九。
谥节悯
有《文安集》十五卷(文安,所封开国县名也)。
见《宋史》卷三五七本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王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歙州婺源人字原道晚号北山老人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建昌
后守信州,适方腊起事,与战有功,进官职二等。
官至朝请大夫秘阁修撰
有《二堂先生文集》。
全宋文·卷三五○五
王愈(?
——一一三六),字原道初名悰徽宗改赐今名,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绍圣元年登第,调建昌
政和中提举京西路给地牧马。
宣和二年信州,纵兵击败方腊,诏除秘阁修撰
王黼御史论罢之。
绍兴二年起知无为军
以老疾归,六年卒。
有《二堂先生文集》。
见《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二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双溪》卷三,洪焱祖《王修撰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七)。
何渐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四五
何渐徽宗时人。
政和中都大提举成都府等路茶马事。
宣和四年,进直秘阁,迁直龙图阁
五年,除秘阁修撰
出知相州,以王黼党,诏送吏部
建炎初,任陕西转运使
三年,从隆祐皇太后出奔。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九四、选举三三之三六、选举三三之三七、职官六九之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二九。
汪藻宋 1079 — 11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54 【介绍】: 饶州德兴人字彦章
汪谷子。
徽宗崇宁二年进士
累官著作佐郎
初在太学王黼同舍,素不合,及执政提点江州太平观,终之世不得进用。
钦宗即位,入为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高宗立,召试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
工俪语,所撰制词人多传诵。
尝论诸大将拥重兵,寝成外重之势。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
八年,上所修日历共六百六十五卷,升显谟阁学士
连知、宣等州。
言者劾其曾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
有《浮溪》等。
全宋诗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
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著作佐郎
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
钦宗即位,召为起属舍人
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
未几,复召为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
起知抚州,岁馀罢,听辟属纂修日历。
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徽州
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
以尝为蔡京王黼门客,夺驶居永州
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
有《浮溪》六十卷(《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龙溪集》六十卷,似为一书)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谋录》三卷等,大多佚亡。
明洪武时赵子常辑《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浮溪》三十二卷。
事见《鸿庆居士》卷三四《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汪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溪集》为底本。
参校清光绪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有孙星华辑《拾遗》三卷,简称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汉居仕堂刻本《浮溪遗集》(实校补《浮溪文粹》,藏北京图书馆,简称遗集)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每五卷。
词学图录
汪藻(1079-1154) 字彦章
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有《浮溪》,词存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
崇宁二年进士第,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州学教授,稍迁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迁著作佐郎
与时相王黼不合,出通判宣州
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进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高宗践祚,转朝请郎,召为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兼侍讲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累转朝议大夫
后历知、抚、、泉、宣州镇江府,以言者论其尝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
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
积官左大中大夫,爵新安郡开国侯
博极群书,工诗文,尤长四六,所作制词,人多传诵。
尝修日历六百六十五卷上之,又著《靖康要录》十六卷(存)、《裔夷谋录》二卷(存)、《青唐录》三卷、《古今雅俗字》四十四篇。
其诗文则有《浮溪》、《龙溪文集》、《猥稿外集》等共一百二十一卷。
见《浮溪文粹》附录孙觌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本传及《宋史艺文志》等。
卢知原南宋 ? — 11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 【介绍】: 湖州德清人字行之
以父任知歙县
累迁梓州路转运副使,招补兵籍,筑城二十余里。
以忤王黼,罢去。
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
高宗即位,知温州
帝东幸,知原海道转粟及金缯十余万,召见称奖。
官至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奉祠卒。
全宋文·卷三○五四
卢知原(?
——一一四一),字行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
以父任知歙县政和中累迁至梓州路转运副使
宣和中罢去,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
进直秘阁,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
秘阁修撰提举河北
高宗即位,复龙图阁、知温州
建炎四年,擢右文殿修撰管内安抚使
绍兴元年,召为添差两浙转运使
罢,提举江州太平观
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复以旧职奉祠
绍兴十一年卒。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孙觌宋 1081 — 1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69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仲益号鸿庆居士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翰林学士,为钦宗草降金表。
后被李纲斥罢。
黄潜善等引为试中书舍人,历户部尚书,知温州平江临安等职,所至扰民,盗用军钱,除名。
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阿谀万俟卨,毁谤岳飞,为世人不齿。
工诗文。
有《鸿庆居士》。
全宋诗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
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为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卷三二《与吴世范帖》)。
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
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
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
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
未几再试中书舍人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
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
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
孙觌为人依违无操,《宋史》无传。
有《鸿庆居士》、《内简尺牍》传世。
 孙觌诗,以《常州先哲遗书》据宋钞本所刊《鸿庆居士》(四十二卷,其中诗七卷,多为绍兴二年被贬后作品)为底本,校以宋刻残本《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诗见卷六、卷五七。
简称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钞《南台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诗见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明钞本多出底本之诗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乐语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二卷。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
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
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
三年三月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
绍兴元年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五年,归隐太湖
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
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封富阳县伯
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
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
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
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
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
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