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1015
【介绍】:
宋僧。同安人。俗姓郑,名自严。十一岁出家,十七岁为大僧出游,至庐陵契悟于西峰圆净大师,自此神异不可测。住武平南岩寺,迁南康郡槃古山,屡有奇行。后还里卒。谥定光圆应禅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吕蒙正叔子。举进士高等,既廷试,以蒙正居中书,故报罢。后历下蔡、武平二县主簿。太宗至道初引对,文学、政事俱优,命为光禄寺丞,改大理寺丞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文柔。胡宿女。嫁芜湖李之仪。读书善为文。封静安县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济可。第进士。授山阴尉,迁知武平,复佥书兴化军,调知黄岩,所至修水利,建学校。后以亲殁不及奉养,遂致仕。
全宋诗
周元明,与胡宿同时(胡宿有《与周元明游南园》)。
全宋诗
全宋诗
蒋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鲁,号遂翁,宜兴(今属江苏)人。家于苏州(今属江苏)。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历知临川县,通判眉、吉、楚州,知泗州,召为监察御史。仁宗朝任侍御史,因谏阻废郭皇后事,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又降知越州,徙苏州。入判刑部,擢三司副使。复历梓夔路安抚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知应天、河中府及洪、杭、益、苏州,累迁枢密直学士。皇祐中,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六年卒(《文恭集》卷三九《蒋公神道碑》),年七十五。史称其清修纯饬,好学工时,有《吴门集》二十卷。《宋史》卷二九八、《吴郡志》卷二五有传。 蒋堂《吴门集》久佚,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堂二十世孙鐄掇拾遗篇,编为《春卿遗稿》、《春卿遗稿续编》各一卷。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武进盛宣怀重雕,并增《补遗》一卷。今以盛氏本为底本,编为一卷。参校守山阁丛书本《吴郡志》(简称吴志)。《吴郡志》及他书所存集外诗,另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三三二
王平(九八五——一○四七),字保衡,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天禧三年,以同进士出身授许州司理参军,历临安、扶沟主簿、开封府法曹参军。迁秘书丞,出知洪州分宁县,通判徐州、陇州。入为审刑院详议官、三司户部判官。官至侍御史。庆历七年卒,年六十三。见胡宿《文恭集》卷三七《王公墓志铭》,王安石《临川集》卷九八《王公墓碣铭》。
全宋文·卷四○三
仁岳。霅川姜氏子。自号潜夫。闻法智南湖之化。往依为学。至水月桥。掷笠水中曰。吾所学不成。不复过此桥。法智器之。居以东厦。白昼焚膏。专事细绎。乡书至悉投帐阁。未尝启视。因出境分卫。乘舟水行。偃卧舒足。豁然自得。若拓虚空。樯为之折。每请益函丈。撷大屧关大钥。众望风畏之。尝与十同志。修请观音三昧。因疾有间。宴坐静室。恍如梦觉。自谓向之所学皆非。乃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道既不合。遂还浙阳灵山。慈云摄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简。以斥之。师复上十谏雪谤。往复不已。会昭庆有请。慈云为诗以送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止。既迁石壁。复徙灵芝。时法智已归寂。师临众自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灵芝敢开口。有仁行人自永嘉。请居净社。一住十年。大弘法化。以年老还乡。霅守请主祥符。观察使刘崇广。为奏命服。枢密使胡宿。为请净觉之号。晚年专修净业。然三指供佛。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创隐沦堂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春。谓门人曰。我翌日午刻当行。至其时。说偈。安坐而化。塔全身于何山之西。师著述甚富。尤精于楞严。故注笔甚勤。有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文句三卷。又为说题并忏仪等书。世师家者。可久灵炤别具。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仁岳,字潜夫,姓姜氏,霅川人。闻法智至南湖,往依为学。法智器之,撰《问疑书》及《止疑》、《抉膜》、《指滥》、《十难》,以折他师,而辅四明甚力,后因疾宴坐静室,恍若梦觉,自谓向者皆非究竟,更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妙宗》者,四明所著也。自此道不合,还浙阳灵山,慈云摄为法裔。四明乃加《十三简》以斥之,仁复上《十谏》雪 ,往还不已。会西湖昭庆移启相请,慈云为诗送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禁。既而迁石壁,徙灵芝,居永嘉净社十年,大弘化法。霅守请主祥符,观察刘从广请赐紫迦梨,枢密胡宿上其事行,赐号“净觉禅师”。晚岁专脩净业,热三指于佛前,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治平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谓门人曰:“明日日午,吾当行矣。”明日留偈安坐,入寂于隐沦堂休室,塔于何山之西隅。仁岳著述极富,于《棱严》尤加意,撰《集解》十卷,《说题》一卷,《熏闻记》五卷,胡宿为之序,其略曰:“室中千镫,多光互入。堂下六乐,正声相宣。鼓吹妙经,藻火圆教。法施岂有尽哉!”其推许亦未为过。葬后二百馀年,何山更为禅居净觉,塔地已夷为蔬圃。仁乃见梦于僧曰:“塔处灌溉非便,乞迁之。”及开龛,色身不坏,舍利盈掬,乃具礼易葬他所。此与东山神照迁塔事相类,皆能示兆于数百年之后,异哉。
全宋诗
凌景阳,太宗淳化中以度支员外郎知明州(《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太守题名记》)。又有一凌景阳,仁宗庆历七年(一○四七)以都官员外郎知漳州(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九《秩官》),并曾官职方员外郎(《文恭集》卷一五《凌景阳可职方员外郎制》)。所收诗不详为何人所作,故系于此。
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