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方逢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淳安人字君玉
方逢辰弟。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簿
宋亡,退隐于家。
元世祖诏起为淮西北道按察佥事,辞不赴。
聚徒讲学于石峡书院,学者称“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
有《山房集》。
全宋诗
方逢振字君玉淳安(今属浙江)人。
逢辰弟。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
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太府寺主簿
宋亡,于石峡书院聚徒讲学。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诏朝,不赴,学者称山房先生
有《山房集》,已佚;今存《山房遗文》一卷。
事见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全宋文·卷八二四七
方逢振字君玉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逢辰弟。
景定三年进士第,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主簿
宋亡,退隐凤潭。
逢辰卒,嗣主石峡书院讲席,申明逢辰之学,学者称山房先生
元世祖诏起之,不赴,终于家。
著作仅存后人所辑《山房先生遗文》一卷,传世本皆附于《蛟峰文集》之后。
事迹见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宋元学案》卷八二,《宋史翼》卷三四。
主要活动
  • 1262年,进士
魏新之宋末元初 1242 — 12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桐庐人字德夫号石川
度宗咸淳七年进士
曾受业于方逢辰
庆元府教授,在官以濂洛关闽正学为己任,推明道学奥旨。
兵至,临危不惧。
宋亡,隐居乡里,与同里孙潼发袁易称为三先生
全宋诗
魏新之(一二四二~一二九三)字德夫号石川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
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授庆元府教授
入元隐居乡里,与方逢辰何梦桂孙潼发等赋诗论学。
事见《宋文宪公全集》卷五《故宋迪功郎庆元府学教授魏府君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新之字德夫桐庐人【按:月泉吟社诗云魏新之分水人,未知孰是。】。
宋咸淳七年进士第,除教授
主要活动
  • 1271年,进士
汪斗建宋末元初 1255 — 13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6 【介绍】: 宋元间建德淳安人字昌辰
倜傥有奇志。
宋时在京学,率同舍七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误国。
,典教遂阳三载,后不复仕,家居教授以终。
全宋诗
汪斗建(一二五五~一三二六)字昌辰淳安(今属浙江)人。
兵围襄樊,率太学同舍生七十人伏阙上书,不报,遂归。
,从方逢辰学。
后典教乡里,又教遂阳三载,归家居授徒。
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卒,年七十二。
有《云留小稿》,已佚。
事见《安雅堂集》卷一二《汪先生墓志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
董有真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董有真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
曾以横敛率民上书方逢辰,乞革之。
方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淳安人字伯治号耐庵
方逢辰父。
少以词章名,后弃去,尽心圣贤知行之学。
乡人敬之。
二子及第后,得授宣教郎历官奉直大夫两淮制置司参议官
方万二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方万二,不详其名,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方恬鉴轩)、方有开溪堂)之裔。
见所撰《谒蛟峰先生书》。
俞演
全宋诗
俞演字则大临安(今属浙江)人。
年二十二时诗已成集,方逢辰为之序。
事见《桐江》卷四《跋俞则大诗》。
释道璨南宋 1213 — 12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隆兴南昌人俗姓陶字无文
度宗咸淳间尝主饶州荐福寺
精于禅,亦工诗。
有《语录》、《柳塘外集》。
全宋诗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
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
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
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日本序》)。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
退庵空禅师法嗣。
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七三
道璨(一二一三——一二七一)字无文俗姓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早游白鹿书院,从晦静先生汤巾学,甚见称赏。
累举进士不第,遂弃而为僧。
游历海内外,尝主开先、荐福诸禅刹。
多与士大夫交往,张即之方逢辰诸人甚重之。
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
所著有《无文印》二十卷(存)、《柳塘外集》四卷(存)、《无文和尚语录》(存)。
见李之极《无文印序》(本集卷首),及自撰《先妣赠孺人吴氏圹志》、《慈观寺记》诸文。
方一夔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
方逢辰孙。
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
有《富山遗稿》。
夔,一名一夔字时佐淳安人
生于宋季,尝从何潜斋游,究心义理之学。
攻举子业,不利于有司。
退隐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绿猗」,授徒讲学其间,自号知非子学者称富山先生
所著有《富山懒稿》。
曾孙宗大编次,五世孙文杰刻之。
明正统间,同邑周瑄为之序,谓其文词声容雅淡,不为体裁音节之所拘。
商素庵曰:「富山诗纡馀浑厚,弗事雕刻,亦足以观先生冲雅之操矣。
」今其集中所载《闵忠》诗云:「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
」谓文文山也。
《诛奸》云:「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更戴天。
」谓贾似道也。
其忠义之感,凛然言外。
他如:「春盘脆响供雷,夜焙芳鲜摘露芽。
」「蚕老任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
」「画角吹残低戍火,暮鸦衡断远村烟。
」「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
」「月鹊自惊翻舞影,露蛩相吊洗啼痕。
」亦多雅秀之句也。
全宋诗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
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
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
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
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