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下书授诸侯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
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风俗。
追监前代,爰纲爰纪。
惟在《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
《诗》国十五,布遍九州。
《殷颂》有「奄有九有」之言。
《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
王相改,各有云为。
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著明,其务一矣。
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
予之受命,盖亦如之。
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
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
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
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
侯伯一则(汲古本作「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
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
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
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
五差备具,合当一则。
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
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
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
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
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
予数与郡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
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
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
予永惟匪解,思稽前人,将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改郡县名天凤元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常安西都曰六乡,众县曰六尉。
义阳东都曰六州,众县曰六队。
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
有鄣侥者曰边郡。
合百二十有五郡。
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
公作甸服,是为惟城;
诸在侯服,是为惟宁;
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
在宾服,是为惟屏;
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
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汉书·王莽传》中)
说更始西都长安 东汉 · 郭兴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桀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
此天下同苦王氏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
《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
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后汉·郑兴传》)
隗嚣 东汉初 · 王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三
昔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谓之太平。
一旦败坏,大王几无所厝。
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计之不可者也。
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山河
元请以一丸泥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
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后汉·隗嚣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以前半篇为后半,其文亦小异。)
上陵 汉 · 两汉乐府
古今乐录曰: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上丁。祀南郊。次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礼毕。以次上陵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按古辞大略言神仙事。不知与食举曲同否。○逯案。古今乐录所疑非也。此题上陵与本文山林。殆皆上林之误。
上陵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
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为车。龙为马。
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生铜池中。
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六。广《文选》十二。《诗纪》五。又《书钞》五三十八、《御览》七百七十一并引笮、间二韵。)
王使威长葬铭 汉 · 阙名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明者哲土,知存知亡。
崇陇原亶,非宁非康。
不封不树,作灵乘光。
厥铭何依,王使威长(《博物志》八:西都时,南宫寝殿内有醇儒王史威死葬铭曰云云。)
两都赋 其一 西都赋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文选卷一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传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馀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脩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其词曰。
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辍而弗康,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
主人曰:「未也。
愿宾摅怀旧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
宾曰:「唯唯」。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寔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
是故横被六合,三
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
奉春建策留侯演成
天人合应,以发皇明
乃眷西顾,寔惟作京。
于是睎秦岭,睋北阜
挟沣灞,据龙首。
皇基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金城万雉,呀周池而成渊。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人不得顾,车不得旋。
阗城溢郭,旁流百廛。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
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
乡曲豪举,游侠之雄。
节慕原尝,名亚春陵
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
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英俊之域,绂冕所兴。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
三选七迁,充陵邑
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
逴跞诸夏,兼其所有。
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
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
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竹林果园芳草甘木
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其阴则冠以九嵏,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
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
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提封五万,疆埸绮分。
沟塍刻镂,原隰龙鳞。
决渠降雨,插成云。
五谷垂颖,桑麻铺棻。
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
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
缭以周墙,四百馀里。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
黄支之犀,条支之鸟。
踰昆崙,越巨海。
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
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
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朱堂
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
列棼橑以布翼,栋桴高骧
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
发五色之渥彩,光爓朗以景彰。
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闺房周通,门闼洞开
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
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
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閒馆。
焕若列宿,紫宫是环。
清凉宣温,神仙长年。
金华玉堂,白虎麒麟。
区宇若兹,不可殚论。
增盘崔嵬,登降炤烂。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乘茵步辇,惟所息宴。
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增城安处常宁。
茝若椒风,披香发越
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
昭阳特盛,隆乎孝成
屋不呈材,墙不露形。
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随侯明月,错落其閒。
金缸衔璧,是为列钱
翡翠火齐,流耀含英
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
碝磩䌽致,琳珉青荧。
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红罗飒纚,绮组缤纷。
精曜华烛,俯仰如神。
后宫之号,十有四位。
窈窕繁华,更盛迭贵。
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
左右庭中,朝堂百寮之位。
魏邴,谋谟乎其上。
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流大汉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
故令斯人扬乐和之声,作画一之歌,功德著乎祖宗,膏泽洽乎黎庶。
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
命夫惇诲故老,名儒师傅。
讲论乎六蓺,稽合乎同异。
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
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
礼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
虎贲赘衣阉尹阍寺
陛戟百重,各有典司。
周庐千列,徼道绮错。
辇路经营,脩除飞阁。
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
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
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
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耸擢。
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
经骀荡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
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
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
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棼楣
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
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
棂槛却倚,若颠坠而复稽。
魂恍恍以失度,巡回涂而下低。
既惩惧于登望,降周流以徬徨。
甬道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
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
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
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
瀛洲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岩峻崷崒,金石峥嵘
仙掌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
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
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
实列仙之攸馆,非吾人之所宁。
尔乃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上囿
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
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
毛群内阗,飞羽上覆。
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水衡虞人,修其营表
种别群分,部曲有署。
罘网连纮,笼山络野
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于是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
飞廉,入苑门。
遂绕酆鄗,历上兰。
六师发逐,百兽骇殚。
震震爚爚,雷奔电激
草木涂地,山渊反覆。
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
鸟惊触丝,兽骇值锋。
机不虚掎,弦不再控。
矢不单杀,中必叠双
飑飑纷纷,矰缴相缠。
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平原赤,勇士厉,猿狖失木,豺狼慑窜。
尔乃移师趋险,并蹈潜秽
穷虎奔突,狂兕触蹶。
少施巧,秦成力折。
掎僄狡,扼猛噬。
脱角挫脰,徒搏独杀
挟师豹,拖熊螭
曳犀犛,顿象罴。
洞壑,越峻崖。
崭岩,钜石隤。
松柏仆,丛林摧。
草木无馀,禽兽殄夷。
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
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
原野萧条,目极四裔
禽相镇压,兽相枕藉
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
轻骑行炰,腾酒车以斟酌。
割鲜野食,举烽命釂
飨赐毕,劳逸齐。
大路鸣銮,容与徘徊
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
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茂树荫蔚芳草被堤。
兰茝发色,晔晔猗猗。
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
鸟则玄鹤白鹭,黄鹄鵁鹳。
鸧鸹鸨鹢,凫鹥鸿雁。
朝发河海,夕宿江汉。
沈浮往来,云集雾散。
于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
祛黼帷,镜清流。
靡微风,澹淡浮。
棹女讴,鼓吹震。
激越,謍厉天。
鸟群翔,鱼窥渊。
招白鹇,下双鹄。
揄文竿,出比目
抚鸿罿,御缯缴。
方舟并骛,俛仰极乐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
前乘秦岭,后越九嵏。
东薄河华,西涉岐雍。
宫馆所历,百有馀区,行所朝夕,储不改供。
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祐之所用。
游童欢谣,第从臣之嘉颂
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
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
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若臣者,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
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
两都赋 其二 东都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文选卷一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
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
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
计不得以已也。
吾子曾不是睹,顾曜后嗣之末造,不亦暗乎?
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
监于太清,以变子惑志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
天人致诛,六合相灭。
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
壑无完柩,郛罔遗室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
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以来,未之或纪。
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
乃致命乎圣皇
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
皇图,稽帝文。
赫然发愤,应若兴云。
霆击昆阳,凭怒雷震。
遂超大河,跨北岳
立号高邑建都河洛。
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
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系唐统,接汉绪
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岂特方轨并迹,纷纶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
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
君臣初建,人伦寔始。
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
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
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
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
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
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
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
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
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
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
鸿藻,信景铄
世庙,正雅乐。
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
乃动大辂,遵皇衢
省方巡狩,躬览万国之有无。
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烛幽。
然后增周旧,脩洛邑。
扇巍巍,显翼翼。
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
奢不可踰,俭不能侈。
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
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
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若乃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
则必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历驺虞,览驷铁。
嘉车攻,采吉日。
礼官整仪,乘舆乃出。
于是发鲸鱼,铿华钟。
登玉辂,乘时龙
凤盖棽丽,和銮玲珑。
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雨师汎洒,风伯清尘。
千乘雷起,万骑纷纭。
元戎竟野,戈鋋彗云
羽旄扫霓,旌旗拂天
焱焱炎炎,扬光飞文。
吐爓生风,欱野喷山。
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
遂集乎中囿,陈师按屯
骈部曲,
勒三军,誓将帅
然后举烽伐鼓,申令三驱。
輶车霆激,骁骑电骛。
由基发射,范氏施御
弦不睼禽,辔不诡遇。
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
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马踠馀足,士怒未渫。
先驱复路,属车案节。
于是荐三牺,效五牲。
礼神祇,怀百灵。
觐明堂,临辟雍
扬缉熙,
灵台,考休徵。
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
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西荡河源,东澹海漘
北动幽崖,南耀朱垠
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
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
莫不陆詟水慄,奔走而来宾
遂绥哀牢,开永昌
春王三朝,会同汉京
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
内抚诸夏,外绥百蛮。
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
陈百寮而赞群后,究皇仪而展帝容。
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列金罍,班玉觞。
嘉珍御,太牢飨。
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
陈金石,布丝竹。
钟鼓铿鍧,管弦烨煜。
抗五声,极六律。
歌九功,舞八佾。
韶武备,泰古毕。
四夷间奏,德广所及。
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万乐备,百礼暨。
皇欢浃,群臣醉。
降烟煴,调元气。
然后撞钟告罢,百寮遂退。
于是圣上睹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于东作也,乃申旧章,下明诏。
命有司,班宪度。
昭节俭,示太素
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抑工商之淫业,兴农盛务
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女脩织纴,男务耕耘。
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耻纤靡而不服,贱奇丽而弗珍。
捐金于山,沈珠于渊。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形神寂漠,耳目弗营
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
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献酬交错,俎豆莘莘
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登降饫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玄德,谠言弘说。
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
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
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
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
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
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秦岭九嵏,泾渭之川。
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
建章甘泉馆御列仙。
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
太液昆明,鸟兽之囿。
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
游侠踰侈,犯义侵礼。
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
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
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
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
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
主人曰:复位,今将授子以五篇之诗」。
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
义正乎杨雄,事实乎相如
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
小子狂简,不知所裁。
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
其诗曰(云云)
南巡颂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惟汉再受命,系叶十一,□帝典,协景和,则天经,郊高宗,光六幽,通神明。
既禘祖于西都,又将袷于南庭。
是时圣上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赁列宿而赞元(《艺文类聚》三十九,《初学记》十三引两条,《御览》五百三十七)
论都赋(并上奏及序) 东汉 · 杜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八
臣闻知而复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己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昔般庚去奢,行俭于亳,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时制都,不常厥邑。贤圣之虑,盖有优劣;霸王之姿,明知相绝。守国之势,同归异术,或弃去阻厄,务处平易;或据山带河,并吞六国;或富贵思归,不愿见袭;或掩空击虚,自蜀汉出;即日车驾,策由一卒;或知而不从,久都𫭪埆。臣不敢有所据,窃见司马相如扬子云作辞赋以讽主上,臣诚慕之,伏作书一篇,名曰《论都》,谨并封奏如左。皇帝以建武十八年二月甲辰,升舆洛邑,巡于西岳。推天时,顺斗极,排阊阖,入函谷,观厄于崤黾,图险于陇、蜀。其三月丁酉,行至长安。经营宫室,伤悯旧京,即诏京兆,乃命扶风,斋肃致敬,告觐园陵,凄然有怀祖之思,喟乎以思诸夏之隆。遂天旋云游,造舟于渭,北《方亢》泾流。千乘方毂,万骑骈罗,衍陈于岐、梁,东横乎大河,瘗后土,礼邠郊。其岁四月,反于洛都明年,有诏复函谷关,作大驾宫、六王邸、高车厩于长安,修理东都城门,桥泾、渭。往往缮离观,东临霸、浐,西望昆明,北登长平,规龙首,抚未央,《抚见》平乐,仪建章。是时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客有为笃言:「彼坎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且洛邑之渟瀯,曷足以居乎万乘哉!咸阳守国利器,不可久虚,以示奸萌。」笃未甚然其言也,故因为述大汉之崇,世据雍州之利,而今国家未暇之故,以喻客意。曰:
昔在强秦,爰初开畔,霸自岐、雍,国富人衍,卒以并兼,桀虐作乱。
天命有圣,托之大汉,大汉开基,高祖有勋,斩白蛇,屯黑云,聚五星于东井提干将而呵暴秦。
蹈沧海,跨昆仑,奋彗光,扫项军,遂济人难,荡𧀝于泗、沂。
刘敬建策,初都长安
太宗承流,守之以文。
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赈人以农桑,率下以约己,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佞邪之臣,不列于朝,巧伪之物,不鬻于市,故能理升平而刑几措。
富衍于孝景,功传于后嗣。
是时孝武因其余财府帑之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仇。
遂命骠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连,横分单于,屠裂百蛮。
罽帐,系阏氏,燔康居,灰珍奇,椎鸣镝,钉鹿蠡,驰坑岸,获昆弥,虏𫣫侲,驱骡驴,驭宛马,鞭駃騠。
拓地万里,威震八荒。
肇置四郡,据守敦煌
并域属国,一郡领方
立候隅北,建护西羌。
捶驱氐、僰,寥狼邛、莋。
东攠乌桓,蹂辚濊貊
南羁钩町,水剑强越。
残夷文身,海波沫血。
郡县日南,漂概朱崖
部尉东南,兼有黄支
连缓耳,琐雕题,摧天督,牵象犀,椎蚌蛤,碎琉璃,甲玳瑁,戕觜觿。
于是同冗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颡,失气虏伏。
非夫大汉之盛,世藉雍土之饶,得御外理内之术,孰能致功若斯!
故创业于高祖,嗣传于孝惠,德隆于太宗,财衍于孝景,威盛于圣武,政行于宣、元,侈极于成、哀,祚缺于孝平
传世十一,历载三百,德衰而复盈,道微而复彰,皆莫能迁于雍州,而背于咸阳
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营,羲、农已来,无兹著明。
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
《禹贡》所载,厥田惟上。
沃野千里,原隰弥望。
保殖五谷,桑麻条畅。
滨据南山,带以泾、渭,号曰陆海,蠢生万类。
楩楠檀柘,蔬果成实。
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
厥土之膏,亩价一金。
田田相如,鐇镬株林,火耕流种,功浅得深。
既有蓄积,阸塞四临,西被陇、蜀,南通汉中,北据谷口,东阻嵚岩,关函守峣,山东道穷。
置列汧、陇,雍偃西戎
拒守褒斜,岭南不通;
杜口绝津,朔方无从。
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
东综沧海,西纲流沙,朔南暨声,诸夏是和。
城池百尺,厄塞要害。
关梁之险,多所衿带。
一卒举礧,千夫沈滞,一人奋戟,三军沮败。
地势便利,介胄剽悍,可与守近,利以攻远。
士卒易保,人不肉袒。
肇十有二,是为赡腴。
用霸则兼并,先据则功殊;
修文则财衍,行武则士要;
为政则化上,篡逆则难诛;
进攻则百克,退守则有馀。
斯固帝王之渊囿,而守国之利器也。
逮及亡新,时汉之衰,偷忍渊囿,篡器慢违,徒以势便,莫能卒危。
假之十八,诛自京师
天畀更始,不能引维,慢藏招寇,复致赤眉。
海内云扰,诸夏灭微,群龙并战,未知是非。
于时圣帝,赫然申威。
天人之符,兼不世之姿。
受命于皇上,获助于灵祇。
立号高邑,搴旗四麾。
首策之臣,运筹出奇
虓怒之旅,如虎如螭。
师之攸向,无不靡披。
盖夫燔鱼剸蛇,莫之方斯。
大呼山东,响动流沙,要龙渊,首镆铘,命腾太白,亲发狼、弧。
南禽公孙,北背强胡,西平陇、冀,东据洛都
乃廓平帝宇,济蒸人于涂炭,成兆庶之亹亹,遂兴复乎大汉。
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瘳,而主上方以边垂为忧,忿葭萌之不柔,未遑于论都,而遗思雍州也。
方躬劳圣思,以率海内,厉抚名将,略地疆外,信威于征伐,展武乎荒裔。
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东南殊俗不羁之国,西北绝域难制之邻,靡不重译纳贡,请为藩臣
上犹谦让而不伐勤,意以为获无用之虏,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远救于已亡,不若近而存存也。
今国家躬修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徒垂意于持平守实,务在爱育元元,苟有便于王政者,圣主纳焉。
何则?
物罔挹而不损,道无隆而不移,阳盛则运,阴满则亏,故存不忘亡,安不讳危,虽有仁义,犹设城池也。
客以利器不可久虚,而国家亦不忘乎西都,何必去洛邑之渟瀯与(《后汉·杜笃传》,又略见《艺文类聚》六十一)
鹦鹉赋 东汉 · 祢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文选卷十三
黄祖太子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
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
跨昆崙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
逼之不惧,抚之不惊。
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丧生
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
闭以雕笼,剪其翅羽。
流飘万里,崎岖重阻
踰岷越障,载罹寒署。
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
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
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
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
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
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
母子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匪馀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西都沃壤,识苦乐之异宜。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
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音声悽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
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
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
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
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
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
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
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郭汜二年七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遭艰难,越在西都,感惟宗庙灵爽,何日不叹。
天下未定,厥心不革,武夫宣威,儒德合谋。
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弘农近郊庙,勿有疑也(《后汉纪》二十八)
文帝苏则 曹魏 · 张既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九
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户不满五百。
则到官,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今见户千余。
又梁烧杂种羌,昔与同恶,毙之后,越出障塞。
则前后招怀,归就郡者三千余落,皆恤以威恩,为官效用。
西平曲演等倡造邪谋,则寻出军,临其项领,演即归命送质,破绝贼粮。
则既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尽忠效节。
遭遇圣明,有功必录。
若则加爵邑,诚足以劝忠臣,励风俗也(《魏志·苏则传》注引《魏名臣奏》)
自叙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初平之元,董卓杀主(《御览》九十三作《弑帝》,五百九十二作「弑主」。)鸩后,荡覆王室。
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
山东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
于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
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
遂迁大驾,西都长安
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
会黄巾盛于海、岱,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御览》作「能」。今案《文纪》注所引正作「能」。)骑射矣。
以时之多难(「难」字依《御览》九十三加。),故每征,余常从。
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
逐禽辄十里,驰射常驰射常(《艺文类聚》七十四作「出」,《御览》七百四十六无「驰」字,作「射常出」。)百步,日多体健(《御览》九十三作「日夕体倦」。),心每不厌。
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北堂书钞》十作「貉」。)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
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御览》五百九十二有「馀」字。)
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
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喜笑曰:「乃尔」!
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
若若夫(「夫」字依《御览》九十三加。)驰平原,赴丰草,要(《御览》七百四十六作「逐」。)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御览》七百四十六作「斯乃妙尔」。)」。
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拊手曰「善」。
余又(《初学记》九作「幼」,当误。)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
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
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御览》五百九十三有「甚」字。)精熟。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初学记》有「酒」字。),宿闻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
酒酣耳热,方食芋蔗(《艺文类聚》八十七作「干蔗」,《御览》七百十、又九百七十四作「甘蔗」。今案︰《文纪》注作「芊」,误。),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意不平,求更为之。
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
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
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
一坐尽欢。
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
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
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
余于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
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文纪》注作「每每」,仿依《御览》九十三、五百九十二删一「每」字。)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
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
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
《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所著书、论、诗、赋,凡六十篇。
至若智而能愚,勇而能怯,仁以接物,恕以及下,以付后之良史(「所著」下三十四字依《御览》九十三加。《三国志‧魏文纪》注。)
正都赋 西晋 · 傅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五
锦墙雕柱(《御览》五百八十七)
抚琴瑟,陈钟虡。
吹鸣箫,击灵鼓。
奏新声,理秘舞。
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
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
忽跟挂而倒绝,若将联合会而复续。
虬萦龙蜒,委随纡曲。
竿首而腹旋,承严节之繁促。
手戏绝倒,淩虚寄身,跳丸掷堀,飞剑舞轮。
于是神岳双立,冈岩岑崟,灵草蔽崖,嘉木成林。
东父翳青盖而遐望,西母使三足之灵禽。
丹蛟吹笙,文豹鼓琴。
素女抚瑟而安歌,声可意而入心。
偓佺起而鹤立,和清响而哀吟(《艺文类聚》六十一)
五采文身,质美光炫。
激冲风于秦炉,飞光天之烈焰。
苗山之铤,铸以为剑。
其利也,陆断犀兕,水戏轻鸿。
洒奔驷于中衢,斩双蛟于大江,将以威天下而御群凶。
建平禋祀,祈福上帝。
天子乃反吉服,袭大裘。
綖纽五采,平冕垂旒,质文彬彬,帝容孔修
列大驾于郊畛,升八通之灵垓,执镇圭而进苍璧,思致美乎上乾。
尔乃大蔟为徵,圆钟为宫,吹孤竹而拊云和,修轩辕之遗风。
类于圜匠,六变既终,则天神斯降,可得而礼矣(《御览》五百二十七)
然后戒水军,遵川流。
越簎泛,吴榜浮。
歌玄云,咏石留(《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七,又一百三十八)
飞云鹢首,龙舟艅艎。
艨艟水城,蜀艇吴航。
万艘俱兴,云帆齐张,云帆齐张。
县旆光天,征铎琳琅,淩波溯流,星列雁行(《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七、一百三十八,《御览》三百三十四)
白日舒灵景于天(《文选》左思《咏史诗》注引《二都赋》,疑即「正都」之误。)
彤彤朱宫(《文选》谢灵运《九日登戏马台诗》注引《西都赋》)
巍巍绛阙(《文选》陆机《五等论》注引《西都赋》、颜延年《赭白马赋》注引《北都赋》,疑皆「正都」之误。)
奏新声,理秘舞。
飙回风转,流采成文,修袖连娟,长裾缤纷。
赴若翔龙,降若颓云(《初学记》十五引《西都赋》。案:《艺文类聚》引《正都赋》,有「奏新声、理秘舞」二语,明:「西都」即「正都」之误。)
请伐吴疏 曹魏末晋初 · 羊祜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一
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
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役无时得安。
亦所以隆先帝之勋,成无为之化也。
故尧有丹水之伐,舜有三苗之征,咸以宁静宇宙,戢兵和众者也。
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此来十三年,是谓一周,平定之期复在今日矣。
议者常言吴楚有道后服,无礼先强,此乃诸侯之时耳。
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
夫适道之论,皆未应权,是故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
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者同,力足自固。
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则智士不能谋,而险阻不可保也。
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戟,千人莫当。
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
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
江淮之难,不过剑阁
山川之险,不过岷汉
孙皓之暴,侈于刘禅
吴人之困,甚于巴蜀。
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
资储器械,盛于往时。
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
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
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宁息。
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
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
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
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
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
而官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有凭城之心。
如此,军不逾时,克可必矣(《晋书·羊祜传》)
诏勿罪曲路(五年)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狂狷怨诽,亦朕之罪,勿罪也(《群书治要》二十九引《晋书》。泰始五年廷尉西平民曲路伐登闻鼓,言多妖妄毁谤,帝诏。按:《治要》所载《晋书》,乃王隐书也。)
三都赋 西晋 · 左思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四、文选卷四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见「绿竹猗猗」,则知卫地淇澳之产;
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相如《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
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
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
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
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
魁梧长者,莫非其旧。
何则?
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
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
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
匪本匪实,览者奚信?
且夫任土作贡,《虞书》所著;
辩物居方,《周易》所慎。
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
长安刘正伯诗 西晋 · 潘尼
 押萧韵
游鸾凭太虚,腾鳞托浮霄。
过蒙嘉时会,假翼陵扶摇。
疲惫充时乏,及余再同僚。
并迹侍储宫,携手登皇朝。
刘侯抚西都迈绩豹乔
德厚化必深,政明奸自消。
万寻由积篑,千里一步超。
尔其骋逸轨,远涂固可要(○《类聚》三十一。广《文选》十。《诗纪》二十八。)
上表逊位 东晋 · 陶侃
 出处:全晋文
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
过蒙圣朝历世殊恩、陛下睿鉴,宠灵弥泰。
有始必终,自古而然。
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
但以陛下春秋尚富,馀寇不诛,山陵未反,所以愤忾兼怀,不能已已。
臣虽不知命,年时已迈,国恩殊特,赐封长沙陨越之日,当归骨国土。
臣父母旧葬,今在寻阳,缘存处亡,无心分违,已勒国臣修迁改之事,刻以来秋,奉迎窀穸,葬事讫,乃告老下藩。
不图所患,遂尔绵笃,伏枕感结,情不自胜。
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小延,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是以遣母丘奥于巴东,授桓宣襄阳
良图未叙,于此长乖!
此方之任,内外之要,愿陛下速选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则臣死之日犹生之年。
陛下虽圣姿天纵,英奇日新,方事之殷,当赖群隽。
司徒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
司空鉴简素贞正,内外惟允;
平西将军亮雅量详明,器用周时,即陛下之周、召也。
献替畴咨,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赖,谨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传棨戟。
仰恋天恩,悲酸感结。
以后事付右司马王愆期,加督护统领文武(《晋书·陶侃传》)